【K12学习】变量与函数教案有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量与函数教案有练习题
变量与函数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根据函数关系式直观得到自变量取值范围,以及实际背景对自变量取值的限制;
掌握根据函数自变量的值求对应的函数值.
过程性目标
使学生在探索、归纳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建模意识;
联系求代数式的值的知识,探索求函数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问题1填写如图所示的加法表,然后把所有填有10的格子涂黑,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如果把这些涂黑的格子横向的加数用x表示,纵向的加数用y表示,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解如图能发现涂黑的格子成一条直线.
函数关系式:y=10-x.
问题2试写出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度数y与底角的度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y与x的函数关系式:y=180-2x.
问题3如图,等腰直角△ABc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NPQ 的边长均为10c,Ac与N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A点与点重合,让△ABc向右运动,最后A点与N点重合.试写出重叠部分面积yc2与A长度xc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y与x的函数关系式:.
二、探究归纳
思考在上面问题中所出现的各个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有限制吗?如果有,写出它的取值范围.
在上面问题1中,当涂黑的格子横向的加数为3时,纵向的加数是多少?当纵向的加数为6时,横向的加数是多少?
分析问题1,观察加法表中涂黑的格子的横向的加数的数值范围.
问题2,因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x不可能大于或等于90°.
问题3,开始时A点与点重合,A长度为0c,随着△ABc 不断向右运动过程中,A长度逐渐增长,最后A点与N点重合时,A长度达到10c.
解问题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x≤9;
问题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90;
问题3,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10.
当涂黑的格子横向的加数为3时,纵向的加数是7;当
纵向的加数为6时,横向的加数是4.
上面例子中的函数,都是利用解析法表示的,又例如:
s=60t,S=πR2.
在用解析式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在确定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如果遇到实际问题,不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例如,函数解析式S =πR2中自变量R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如果式子表示圆面积S与圆半径R的关系,那么自变量R的取值范围就应该是R>0.
对于函数y=x,当自变量x=5时,对应的函数y的值是
y=5×=5×25=125.
叫做这个函数当x=5时的函数值.
三、实践应用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y=3x-1;
y=2x2+7;;
.
分析用数学式子表示的函数,一般来说,自变量只能取使式子有意义的值.例如,在,中,x取任意实数,3x-1与2x2+7都有意义;而在中,x=-2时,没有意义;在中,x<2时,没有意义.
解x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x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x的取值范围是x≠-2;
x的取值范围是x≥2.
归纳四个小题代表三类题型.,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题给出的是分母中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式子;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二次根式.
例2分别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某市民用电费标准为每度0.50元,求电费y关于用电度数x的函数关系式;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20c2,设它的底边长为x,求底边上的高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在一个半径为10c的圆形纸片中剪去一个半径为r的同心圆,得到一个圆环.设圆环的面积为S,求S关于r的函数关系式.
解y=0.50x,x可取任意正数;
x可取任意正数;
S=100π-πr2,r的取值范围是0<r<10.
例3在上面的问题中,当A=1c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解设重叠部分面积为yc2,A长为xc,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当x=1时,
所以当A=1c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是c2.
例4求下列函数当x=2时的函数值:
y=2x-5;
y=-3x2;
;
.
分析函数值就是y的值,因此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解当x=2时,y=2×2-5=-1;
当x=2时,y=-3×22=-12;
当x=2时,y==2;
当x=2时,y==0.
四、交流反思
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
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②函数的解析式分母中含有字母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
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求函数值的方法:把所给出的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相应的函数值.
五、检测反馈
分别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3c,它的各边长减少xc后,得到的新正方形周长为yc.求y和x间的关系式;
寄一封重量在20克以内的市内平信,需邮资0.60元,求寄n封这样的信所需邮资y与n间的函数关系式;
矩形的周长为12c,求它的面积S与它的一边长x间的关系式,并求出当一边长为2c时这个矩形的面积.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y=-2x-5x2;y=x;
;.
一架雪橇沿一斜坡滑下,它在时间t滑下的距离s由下式给出:s=10t+2t2.假如滑到坡底的时间为8秒,试问坡长为多少?
当x=2及x=-3时,分别求出下列函数的函数值:
y=;y=2x2-3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