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 of 4
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保本分析 所谓保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支相等、损益平衡的一种状态,此时的企业利润为零。

保本分析又称盈亏临界分析,是研究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态时量本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是量 本利分析的核心内容。

1.保本点 当利润为零时,求出的销售量就是保本销售量。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若用销售额来表示,则: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从保本点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降低保本点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降低固定成本总额,二是降低单位 变动成本,三是提高销售单价。


2.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是指保本点销售量(额)占正常经营情况下的销售量(额)的百分比,或称盈亏临界点作业 率。

它是以保本点为基础的辅助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保本点销售额/正常销售额×100% 保本作业率表明企业保本的业务量占正常业务量的比重。

由于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是按正常销售量 来安排生产的,在合理库存条件下,生产经营能力与正常销售量基本相同,所以,保本作业率还表明保本状 态下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案例】A企业正常销售额为5000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4000元。

则保本作业率为多少? 『答案解析』保本作业率=4000÷5000×100%=80% 计算表明,该企业的作业率必须达到正常作业的80%以上才能取得盈利,否则就会发生亏损。

(二)量本利分析图 1.基本的量本利图

以销售量为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
2015-08-22


Page 2 of 4

以销售额为基本的本量利分析图
2.边际贡献式的量本利图
(三)安全边际分析 1.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指实际(或预计)销售额(或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额(或销售量)的差额(或差 量),它表明销售额(或销售量)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至亏损。

安全边际也有两种表示方式:一是绝对值,即安全边际量(额);另一种是相对数,即安全边际率。

保本点与安全边际的对比表
表示方法 指标 实物量 保本点(盈亏临界点) 保本销售量(Q0)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量
计算公 Q0=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式 =F/(P-V) =Q-Q0 指标 保本销售额(S0) S0=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Q0/Q或S0/S 安全边际额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单价 =S-S0=(Q-Q0)×P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100%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100%=(QQ0)/Q或(S-S0)/S
金额
计算公 式 指标
相对数 (率)
计算公 式
关系公 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 式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西方国家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标准
安全边际率 经营安全程度 40%以上 很安全 20%~30% 较安全 10%~20% 值得注意 10%以下 危险
2.安全边际与利润的关系
关系 计算利润 计算销售利润率 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公式
从上面的公式中也可以得出提高企业销售利润率的途径:一是扩大现有销量,提高边际安全率;二是降 低变动成本水平,提高边际贡献率。


2015-08-22


Page 3 of 4
【案例】某企业销售利润率为60%,变动成本率为40%,则安全边际率应为( A.100% B.150% C.24% D.3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因为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而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故,安全边际 率=销售利润率÷边际贡献率=60%÷(1-40%)=100%。

这个题目有点问题的。

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 定企业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保本销售额的一种方法。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关键:以销售额为基础,计算加权平均贡献率。

【提示】不是销售量,是销售额。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之和/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Σ(cm·x)/Σ(p·x)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二)联合单位法 联合单位法是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 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所谓联合单位,是指固定实物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

例如,企业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且三种 产品之间的销量长期保持固定的比例关系,产销量比为1:2:3。

那么,1件甲产品、2件乙产品和3件丙产品 就构成一组产品,简称联合单位。

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一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的数量 其中: 联合单价=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成本 【案例】某企业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全年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21000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8000 件、5000台和10000件,预计销售单价分别为25元、80元、4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5元、50元、28元, 则该企业的盈亏临界点是多少? 『正确答案』 确定产品销量比为甲︰乙︰丙=1︰0.625︰1.25 联合单价=1×25+0.625×80+1.25×40=125(元/联合单位)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1×15+0.625×50+1.25×28=81.25(元/联合单位) 联合保本量=210000÷(125-81.25)=4800(联合单位) 计算各种产品保本量: 甲产品保本量=4800×1=4800(件) 甲产品保本额=4800×25=120000(元) 乙产品保本量=4800×0.625=3000(台) 乙产品保本额=3000×80=240000(元) 丙产品保本量=4800×1.25=6000(件) 丙产品保本额=6000×40=240000(元) (三)分算法 分算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 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


2015-08-22


Page 4 of 4
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合理地进行固定成本的分配。

在分配固定成本时,对于专属于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应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应由多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则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如销售额、边 际贡献、工时、产品重量、长度、体积等)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 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见。

固定成本分配率=固定成本总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合计 某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标准 (四)顺序法 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 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常以事先掌握的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销售收入计划数为前提,并按照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高低 来确定各种产品的销售顺序。

由于人们对风险的态度不同,在确定补偿顺序时有差异,甚至会导致两种截然 不同的结果。

排序方法总结如下: (1)乐观的排列,即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列,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先销售、先补 偿,边际贡献率低的后销售、后补偿; (2)悲观的排列,即假定各品种销售顺序与乐观排列相反; (3)按照市场实际销路是否顺畅来确定,但这种顺序的确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五)主要产品法 在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总额 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的资料进行量本利分析,视同于单一 品种。

主要产品法计算方法与单一品种的量本利分析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 (1)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一种主要产品; (2)主要产品法的依据是:主要产品必须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因此固定成本应主要由该产品负 担。


2015-08-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