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挤塑工序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易初电线电缆挤塑工序




2021 年6 月
挤塑工序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各种电线电缆产品知识的再次学习,牢固掌握产品型号、电缆结构、电缆材料等相关内容;
2、掌握公司所有产品的工艺流程;
3、本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权限;
4、掌握质量管理的根底知识,了解ISO9000 族标准的内容;二、培训内容
1、电线电缆制造根底知识,尤其是本工序的根底知识;
2、提高产品制作水平和合格率。

电缆挤塑工艺讲义
1. 挤出设备
塑料挤出机组通常由放线及放线张力装置、校直装置、线芯予热装置、主机、控制系统、冷却系统、计米器、耐压装置、牵引装置、收线张力调节装置、排线和收线机构组成。

1.1 辅助装置
1、放线装置
对放线机构的根本技术要求:放线速度要均衡而不应有跳动;线盘的装、御要方便、迅速;动转灵活、平安可靠性大;能为连续生产提供保障。

2、校直装置
校正线芯,防止因线芯的弯曲而产生偏芯。

3、预热装置
烘干半制品,这对于以吸湿性材料作垫层绕包的半制品,通过预热能有效的烘除其中的水分和湿气,防止潮气的作用使护套中出现气孔的可能;对于绝缘层,尤其是薄壁挤出,不
能允许气孔的存在,线芯在挤出前通过高温预热,进行彻底去除外表水分和油污,还可减小温差,稳定挤出量,保证挤出质量。

4、冷却装置
实现塑料由粘流态往高弹态、玻璃态的转变。

冷却的主要形式有风冷和水冷。

5、耐压试验装置
为了发现并消除线芯塑料绝缘层的薄弱结构,及时发现挤出的缺陷,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品。

6、牵引装置
实现电线电缆挤塑过程的边疆直线运动。

型式有轮式和履带式。

7、收排线机构
实现收线盘制品排列均匀、整齐。

8、其它辅助装置
包括计米器、印字装置等。

2.2 主机
塑料挤出机组的主机,即螺杆挤出机。

挤出机由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和挤压成型系统组
成。

1、挤出机的控制系统
包括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及工艺测量系统。

加热系统:电缆绝缘及护套挤出是根据热塑性塑料变形我特性,使之处于粘流态进行的。

塑料挤出机控制系统中的加热系统就是实现塑料物态转变的重要设施。

冷却系统:
包括螺杆冷却和机身冷却。

塑料挤出是在加热情况下进行的,而挤出机在开始连续工作后,又是一个磨擦生热的过程,导致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过大,那么会生产“烧焦〞和塑料的分解。

为防止挤出过程中温度过高,须对螺杆和机身进行冷却,以到达塑料挤出的“最正确塑化温度〞。

参数测量系统:
螺杆转速、负荷,收线速度、挤出机各段温度及各段加热电流等。

2、挤塑机传动系统
包括齿轮和皮带的机械传动
3、挤塑机的挤压成型系统
主要包括:加料装置、机筒、螺杆、过滤板、机头及模具。

加料装置:分自动加料和手动加料。

机筒:由内、外套筒组成。

内套与外套共同接受电加热,对机身起“热源〞作用,与螺杆配合,实现对塑料的破碎、软化、融熔、塑化、排气并压实,向成型系统连续而均匀地输送胶料的作用。

螺杆:挤出机的“心脏〞,只有螺杆的运动才能完成塑料挤出。

螺杆的旋转产生剪切力,使塑料破碎;螺杆的转动产生推力,使破碎的塑料连续前进并因此产生挤出压力,并由这个挤出压力的作用,在筛板及压力所及的其他部位产生反作用力,造成塑料的迥流及搅拌,从而实现挤塑过程的全面均衡。

螺杆的分段及各区段的根本职能:
(1) 料段:主要是对塑料进行压实和输送。

(2) 塑化段:作用是将加料段送来的塑料进一步压实和塑化,将塑料中夹有的空气压回到加料口处排出,并改善塑料的热传导性能。

(3) 均化段:作用是将塑化段已经塑化好的粘流态塑料,使之定压、定量和定温地从机头中挤出。

滤板:作用是过滤塑料中的杂质,在使用的同时还应填加40〜80目不等的不
锈钢丝网。

滤板最重要的作用是压力调节和实现胶料由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功能。

机头:作用是使出膛的胶料进一步压实,为成型提供较为密实结构的胶料。

3. 挤塑原理
挤出机挤出原理是利用螺纹形状的螺杆在加热的料筒中旋转,将料斗中送来的塑料向前挤压,使塑料逐渐受热,均匀塑化,通过机头和模具,将塑料挤包在线芯上。

1、挤出过程中塑料的流动机理
塑料在挤出机中完成可塑成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即包括了破碎、融熔、塑化、排气、压实并最后成型。

挤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塑化段,成型段,定型段。

(1) 塑化段
指塑料的混合、熔融和均化,它是在机筒内完成的。

经过螺杆的旋转作用,使塑料由颗粒状固体变为可塑化的粘流体。

塑料在塑化阶段取得热量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机筒外部的电加热,二是螺杆放置时产生的磨擦热。

起初的热量是由机筒外部的电加热产生的,当正常开车后,热量那么由螺杆旋转物料在压缩、剪切、搅拌过程中与机筒内壁的磨擦和物料分子间的内磨擦产生。

(2) 成型段
它是在机头内进行的。

由于螺杆旋转和压力作用,把粘流体推向机头,经机头内的模具使粘流体成型为所需要的各种尺寸和形状的挤包材料,并包覆在导体或缆芯外。

(3) 定型阶段
它是在冷却水槽中进行的。

塑料挤包层经过冷却后由无定型的塑料状态变为定型的固体状态。

2、挤出过程中塑料的流动状态
螺杆的旋转使塑料推移,由于机头中的模具、过滤网和过滤板的阻力,使塑料在前进中产生反作用力,这使塑料在螺杆和机筒中的流动复杂化。

通常将塑料的流动状态看成是由正流、倒流、横流和漏流这四种流动形式组合的。

(1) 正流:物料沿着螺槽向机头方向流动,也即正方向流动。

这种流动是由螺杆旋转的推挤造成的,塑料的挤出就是由这种流动产生的。

(2) 逆流:逆流与正流的方向相反,它是由机头,模具,过滤网等对塑料反压力所引起的。

所以也称反压流动。

(3) 横流:沿X 轴方向也就是与螺纹相垂直方向的流动。

它也是螺杆旋转时推挤所造成的流动。

塑料沿X 方向流动,到达螺纹侧壁时,料流便向Y 方向流动,以后又被料筒或螺杆挡住,不得不改变流向,这样便形成了环流,这种流动对
物料的混合,热交换和塑化影响很大,但对总的生产影响不显著,一般都不考
(4) 漏流:漏流也是由于螺杆头部模具、机头、滤网等对塑料的反压力引起的,漏流不是在螺槽中运动,而是产生在螺纹顶端和料筒之间,螺杆与料筒的间隙通常很小,所以流动速率要比正流和逆流小得多,漏流一般讲是我们挤塑不欢送的,漏流过多会造成一局部塑料在机身内停留时间过长,使料变烂、变粘,甚至导致塑料分解。

3、挤出质量
挤出质量是指:塑料的塑化情况是否良好,几何尺寸是否均一。

决定塑化状况除塑料本身之外,主要是温度和剪切应变率及作用时间等因素,挤出温度过高不但造成挤出压力的波动,且导致塑料的分解,因此挤出温度应按工艺温度控制。

外施温度必须留有余地,使其充分塑化往往依赖于挤出中的热交换和塑料在挤出过程中的受热时间的处延长。

确保塑化的重要考虑之一是提高螺杆旋转时塑料所产生的剪切应变率,以到达机械混合均匀,挤出热交换均衡,并由此为塑化均匀提供保障。

几何尺寸均一,指外径的均匀及径向厚度的一致,即消除所谓的“竹节形〞和“偏
4. 挤出工艺技术
4.1 温度控制
由于塑料品种的不同,甚至同种塑料〔如PE〕由于其结构组成的不同,其挤出温度也不尽相同。

各种塑料挤出尽管使用温度上下不一,但都有一个普遍规律,即从加料段到模口止都有一
个温度低——高——低的变化规律。

加料段采用低温,变这是由加料段承当的“任务〞决定的,加料段权产生足够的推力,机械剪切并搅拌混合,如温度过高,使塑料早期熔融,不但导致挤出过程中的分解,而且引起“打滑〞,造成挤出压力波动,并且过早熔融而致混合不充分,塑化不均匀,所以这段温度一般用低温。

熔融段温度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因为塑料在该段要实现塑化的缘故,只有到达一定的温度才能确保大部份组成得以塑化。

均化段,塑料在熔融段已大部份塑化,而其中小部份高分子组成尚未开始塑化,而进入均压段,这部份组成尽管很少,但其塑化是必须实现的,而其塑化的温度往往需更高,因此均化段的挤出温度有所升高是必要的,有些时候〔在挤出稳定后〕,可以维持不变,而赖以塑化时间的延续,实现充分塑化。

机脖的温度要保持均压段的温度或稍有降低,这是因为塑胶出过滤板后变旋转运动为直线运动,且由滤板将塑胶分散为条状物,必须在其熔融态将其彼此压实。

机头承接已塑化且由机脖压实的胶料,起继续挤压使之密实作用。

塑胶在此有固定的表层与机头内壁长期接触,假设温度过高,势必出现分解甚至是焦烧,特别是在机头的死角处,因此机头的温度一般有所下降。

模口,模口的温度根据材料配方的不同有升高也有降低。

温度升高可以改观外表光亮,但过高,会造成表层分解和成型的困难,产品难于定型。

4.2 塑料挤出的速度
挤出速度和螺杆转速成正比,在一般情况下,提高螺杆转速来提高挤出机的生产能力,实现高速挤出。

但螺杆转速增加,一方面由于增强剪切作用,使粘性耗散热量增加;另一方面,在没有机头压力控制的情况下,螺杆转速增加,流率增加,物料在机内停留的时间缩短,而且后者的影响超过前面,会因熔融长度延长至均煞费苦化段而破坏正常的挤出过程。

所以需要增加螺杆转速来提高挤出速度时,还必须增加加热温度或采用控制机头压力才能到达目的。

塑料的挤出速度或塑化的好坏与使用的塑料材质和温度控制有关,各种塑料的塑化温度有所不同。

如果要快速挤出塑料,只有材质优良、温度适当才能实现。

另外挤出速度与挤出厚度也有关。

4.3 牵引速度
要求牵引速度均匀稳定,与螺杆转速协调,以保证挤出厚度和产品外径的均匀性。

如牵引速度不稳定,挤出外径易形成竹节状,牵引过慢时挤出厚度大,且发生堆胶或空管现象;过快造成挤出拉薄拉细,甚至出现脱胶漏包现象。

4.4 冷却
分螺杆冷却、机身冷却和产品冷却。

1、螺杆冷却
作用是消除磨擦过热,稳定挤出压力,促使塑料搅拌均匀,提高塑化质量
2、机身冷却
作用是增加机筒散热,克服磨擦过热形成的温升
3、产品冷却
作用是确保制品几何形状和内部结构的重要措施。

5 、网板
网板:有过滤作用,即过滤出含于塑料之中的一切颗粒状杂质,然而网板的最主要作用那么是压力调节作用和对已实现塑化的胶料运动状态的调节作用。

绝缘和护套的挤出中往往在网板内装置40 目至80 目滤网〔不锈钢丝网〕。

由此使塑胶在前进中受到阻力,即产生挤出推力的反作用力,在此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使胶料产生回流。

而实现充分塑化,起压力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塑料在内套内作连续旋转运动。

而其到成型系统后,希望停止旋转,使其平稳前进。

网板恰具有使胶料变旋转运动为平直运动的功能。

这就是网板调节胶料运动状态的作用。

可见网板虽小,作用很大。

6、塑料颗粒大小、潮湿程度对挤出质量的影响颗粒大小不均影响塑化的均匀性,在某一温度
下,假设大颗粒塑化好,
小颗粒可能老胶,影响产品质量;假设小颗粒塑化好,那么大颗粒可能塑化不好,就有生料存在,造成塑化不均,影响产品质量。

塑料中含潮气多时,潮气无法排出,在螺杆中随塑料向前推进,导致塑料制品断而上有气
孔,大气泡由于压力大,冲破塑胶层,出现破洞,含
有大量潮气时,制品表而呈癞蛤蟆状。

塑料中含有微量潮气时,由于料在加料段加温作用,粒子表而温度上升,使潮气通过料斗排出,不致于影响产品质量。

7 、模具
〔一〕模具的分类
按模具的形状可分为以下几种
1.模芯:有无嘴、短嘴、长嘴三种。

2.模套:有平面、凸面、凹面、高速挤出模套四种。

3.模芯与模套配合后有挤压式、挤管式、半挤管式三种。

〔二〕工艺特性
1.挤压式模具是无嘴模芯与一般模套配合,模芯口缩到模套承线径后面,是靠压力实现产品最后定型的,塑料通过模具的挤压,直接挤包在线芯或缆芯上,具有塑胶结构紧密的特性。

模芯与模套配合角度及对模距离决定最后压力的大小,影响着胶层质量和挤出质量;模芯与模套尺寸也直接决定着挤出产品的几何尺寸和外表质量, 模套成型局部孔径是考虑解除压力后的“膨胀〞,以及冷却后的收缩综合因素。

而就模芯而言,其孔径尺寸也是很严格的,太小线芯通不过,而太大会引起偏芯及侧胶。

模芯内锥角与内承径之间的连接必须是圆弧光滑过渡而不是锐角相接,否那么将增加放线阻力并易造成挤出中铜、铝屑产生而导致产生粗细径现象。

由于挤压式模具在挤出模口处产生较大反作用力的缘故,挤出产量较挤管式要低得多,因此目前在生产中,越来越多的挤出以挤管式或半挤管式代替挤压式。

2.挤管式模具是用长嘴模芯和一般模套配合,把模芯嘴伸到与模套口相平或略超出模套口。

是在包覆于电线电缆线芯或缆芯前由模具作用成形,然后经
拉伸包覆于线芯或缆芯上,与挤压式相比,挤管式有如下优点:
1〕挤管式模具充分利用了塑料的可拉伸特性,挤出厚度远远超过包覆所需厚度,所以出线速度可依塑胶拉伸比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塑胶是以管状成型后经拉伸实现包覆的,所以其径向厚度的均匀性只由模套的同心度
来决定,而不会因线芯任何形式的弯曲而致包覆层偏芯。

3〕塑料经拉伸发生“取向〞作用,取向作用的结果是使其机械强度提高,这时结晶性高聚物的挤出尤其有意义,能有效的提高制品的耐龟裂性。

4〕模具〔模芯〕与线芯的间隙可以有所增大,故磨损程度减轻以致可以根本消除,不但防止了线芯的刮伤,而且大大延长了模具的使用时间。

与挤压式挤出相比,挤管式挤出的缺乏之处在于:塑胶层与致密性、胶层与线芯或缆芯结合的紧密性都较差,这正是在绝缘挤出中,挤管式还不能广泛获得使用的主要原因。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在挤管式挤出中往往以增加拉伸比,以使分子排列整齐而到达提高胶层密度的目的。

并采用抽真空挤出能有效的提高胶层与包覆线芯或缆芯结合的紧密程度。

3.半挤管式〔或叫半挤压式〕模具是用短嘴模芯和一般模套配合,模芯嘴的承线径伸到模套承线径的1/2 处,是挤管式与挤压式的中间形式,通常在大规格绞线绝缘中采用,例如:为防止大外径〔圆形〕挤管式产生绝缘凹坑,导致厚度不合格,挤压产生偏芯等问题,目前在该类线芯挤出中均采用半挤管式生产,有效地保证了绝缘质量。

采用这种模具,模芯尺寸可以适当放大,从而防止了挤压式因线芯外径变大出现刮伤、卡牢,和外径变小而致偏芯的问题,及挤管式胶层不实,线芯间空隙问题,但因柔软性差故线芯缆芯不宜采用此种方式,因为线芯缆芯发生各种形式的弯曲时将产生偏芯。

采用半挤管式挤出时
可采用抽真空或不抽真空。

4.高速挤出模具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线绝缘的挤出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薄层绝缘挤出,模具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高速挤出模具主要是采用两段锥角的模套与无嘴模芯配合的挤压式的一种,主要用于薄绝
缘挤出。

从熔融的塑料在模具里挤出时不发生熔融破裂的角度出发,希望模具的模套有较小的锥角,但模套的锥度过长,机头内部压力增加,会使导线挤出压力增大,出胶量下降,在实际使用上,希望保持最小的圆锥长度,因此,为使之两方面都能得到满足,便设计出了两段锥角的高速挤出模套。

其结构如图一〔g〕所示,进料角和出料角的角度相差很大,第一段,进料角a 仁30
—50 °,进料角大主要是为了增加其压力;第二段:出料角当挤制泡沫聚乙烯时a 2=6 °;当
挤制聚氯乙烯和聚乙烯时a 2=15 ° —20。

,出料角小,使塑料绝缘外表光洁度提高,不会发生熔体破裂。

3〕由图一(h)可以看出,模套承线长度越短,聚乙烯外表越光洁,因此,高速挤出时,模套承线长度都很短。

4〕对于高速挤出,对模具与塑料接角的外表应有较高的光洁度,这一关务必注意。

5〕在高速挤出中模芯与模套对模距离尤为重要,对模距离一般等于L2+
〔0.5-1.0 〕mm, 对模距离远,芯线外表毛糙,且容易偏芯,对模距离近,内部反压力大,影响挤出速度并容易造成设备事故。

另外,要实现高速挤出,不仅与模具有关,还与其它工艺条件有关,例如:挤出温度控制,芯线预热及塑料本身特性。

须从各方面进行考虑,才能到达最正确效果。

〔三〕模具的选配方法及考前须知1.绝缘线芯
〔1〕圆形导电线芯要量直径。

2.护套缆芯〔1〕铠装电缆要量缆芯最大直径。

〔2〕非铠装电缆要量直径。

3.检查模具的质量承线径外表是否光滑,有无裂口或缺口、划痕、碰
伤、凸凹等现象。

4.承线径的修理配好模具后,把承线径用细砂布圆周式的擦抹,直到
外表光滑为止。

5.模具的选配铠装电缆模具要选大些,因为有接头;绝缘线芯选配的
模具不宜过大,要适可而止,即导电线芯穿过时,不过松或过紧。

6.选配模具要以工艺规定的标称厚度为准,模芯选配要按线芯或缆芯的最大直径〔扇形宽〕加放大值;模套的选配要按模芯直径加塑料标称厚度加放大值。

〔四〕选配模具的经验
1.〔1 〕16mm2 以下的绝缘线芯配模,要用导线试模芯,以导线通过模芯为宜。

不要过大,过大将产生倒胶现象。

〔2〕真空挤塑时,选配模具要适宜,不宜过大,假设过大,绝缘层或护套层容易产生耳朵、棱、松套等现象。

3〕挤塑过程中,实际在挤制产品时,塑料有拉伸现象存在,一般塑料的
实际拉伸在2.0mm 左右
〔4〕安装模具时要调整好模芯与模套的距离,防止堵塞,造成设备事故。

2 .绝缘
2. 1 挤压式
单线: d 芯二d+ 〔0.05 〜0.15〕mm
绞线:d芯=d+ 〔0.1〜0.4〕mm 〔3 5 mm2及以下导体〕
对模距离:8=1.2^2 mm 或8=〔0 . 5 〜2〕t
t —-绝缘厚度〔绝缘厚度小取小值,反之取大值,一般取1t,但不得小于
d 套= d 大+〔0.3〜0.4〕
1 .
2 mm 。


2.2 半挤管式〔抽真空〕 : (大截面线芯挤塑 )
对模距离 :模芯缩进模套口 〔2 .5〜3〕 mm
,并采用抽真空挤出。

d 芯=d+
〔2〜 4〕mm
d 套 绝缘厚度 mm 模芯孔径 mm
绝缘厚度 mm
模芯
孔径 mm
1 .0 d 芯+7 d 芯 +12
1 .
2 d 芯 +8
2 .2〜2 .
3 d 芯 +13
1 .5 d 芯 +10 d 芯 +14 1. 6〜1 . 8
d 芯 +11
d 芯 +1 5
注:a.其中:d 芯 .............. 模芯孔径
d .............. 导体外径 d 套 ........ 模套孔径 d 大 ........ 绝缘外径
b. 挤管式模具采用抽真空方式时,模套孔径可相应减小
1 〜
2 mm
3.护套
3.1 挤压式 : d 芯 = d+ 〔0.3〜0.7〕 mm
mm 3.2 挤管式 : 3.2.1 3.6/6KV 及以下电缆
d 芯= d+ 〔 3〜 6〕 mm
d 套 ( 90 挤塑机 )护套厚度 mm 模套孔径 mm 护套厚度 mm 模套孔径 mm
1.2 d 芯+8
2.0 d
芯+12
—2.3 d 芯+13
—1.8 —2.5 d 芯+ 14
8 .挤塑机常见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3疙瘩1 .树脂在塑化过程中产生
的疙瘩仕塑料层外表有小
颗粒,分布在塑料层外表
四周。

2 .焦粒产生的疙瘩,在塑
料层外表有焦粒。

3 .杂质疙瘩,在塑料外表
有杂质,切片疙瘩里有杂
质。

1 .温度控制较低,塑料
未塑化好就从机头里挤出
2 .塑料质量较差,有较
难塑化的树脂,没有完全
塑化就被挤出。

3 .原材料里有杂质,加
料时参加或加料时将杂质
参加,造成杂质疙瘩。

4 .温度控制超高,造成焦
粒带出。

5 .模芯、模套装配时没
到位,形成缝隙,进胶后
老化变质,形成焦粒。

1 .塑料本身造成的疙
瘩,应适当提咼机身温
度,使塑化均匀。

2 .加料时严格检查塑料
是否有杂质,发现有杂
质要立即停机清理机
头、并把螺杆内料排干
净。

3 .发现温度超咼,要立
即适当降低温度。

4?出现塑化不良的疙
瘩,要适当调高温度或
降低螺杆转速和牵引的
速度。

4料






1.螺杆和牵引速度不稳,
电流表或电压表左右摆动,
因此影响电缆外径,产生
塑料层的偏差。

2 .半成品质量有问题材,
如钢带或塑料带绕包松,
产生凹凸不平现象或塑料
层有鼓包、坑等缺陷。

3.加料口温度咼,造成出
胶不均匀,造成外径波动。

4 .温度控制超高,造成挤
出量减少或挤出后难于定
型,产生薄皮现象。

5 .挤包高密度PE料时,
由于机身温度控制低造成
出胶量有波动、电机负荷
大。

1 .缆芯、导体外径不均
匀。

2 .半成品质量有问题,
钢带接头不好,松套,钢
带卷边,绕包层鼓包、接
头外径大等。

3 .挤压式模芯选配过
大,对模距离远,造成倒
胶产生偏芯。

4 .模芯与模芯座之间没
扭紧,产生倒胶而偏芯。

5 .螺杆或牵引速度不
稳,产生外径波动。

6.加料口,机身温度控制
不当造成出胶不均匀。

7 .加料口堵塞。

1 .加强测量外径和检查
厚度,发现外径有波动,
查明波动原因,立即采
取措施。

2 .模芯配置必须合理,
模芯与模芯座之间必须
扭紧。

3 .注意螺杆、牵引的电
流表和电压表,发现不
稳定应立即通知电工修
理。

4 .加料时有条料必须拿
出。

5 .严格按规定控制温
度。

5电缆外
径不均
和竹节

1.螺杆或牵引不稳,造成
外径粗细不均。

2 .由于牵引突然不稳,形
成电缆的塑料层呈竹节形。

3 .模具选配小,半成品外
径变化大,造成厚度不均、
竹节。

1 .收放线或牵引速度
不稳。

2 .半制品外径变化大,
模具选配不适宜。

3 .螺杆速度不稳,主电
机转速不均,皮带过松或
打滑。

1 .经常检查螺杆、牵引、
收放线的速度是否均
匀。

2 .选配模要适宜。

3 .经常检查机械和电器
运转情况,发现问题立
即修理。

10外表鼓
包、起
筋、皱

1.外表局部凸出。

2 .外表有凸出的筋。

3 .外表绕包带及钢带轮廓
局部明显。

1 .挤压式模芯大,对模
距离远产、生倒胶,模芯
内剩料没表清理干净,铝
屑和铜屑积累后带出,有
填充绳接头鼓起。

2 .模具选配过大,抽真
空造成。

3 .温度过高,料过热。

4 .缆芯无纺布绕包
松。

.............
5 .钢带局部松套或有
卷边、飞边,接头没接好。

1 .严格
业指导
必须将;
清理干-
角与内:
况,应进
模对内
有铝
2 .严格
3 .填充
接好,
4 .无纺
紧固
5 .钢带
无边陷,
接-
各配

书〕,
模芯

净,检
承径
连无
锐角
中,
防、
铜屑
各控
制b
绳接
不允
许方
〔照作
生产前
[脏料 &
杳内锥E
接情弭加
强亍止模
芯§积
累。

温度。

头必须F
凸出。


绕包
立平整,
卷边缺穴
整。

11塑料外
表有痕

1 .外表有一条或多条连续
的凹凸痕迹。

2 .外表呈连续麻状。

1 .模套承径外表不光
滑或有缺口。

2 .温度控制高,塑料本
身的硬酯酸钡分解,堆积
在模套口处造成痕迹。

1 .模具使用
查,工作面毛
缺陷必须处理
可使用。

2 .适当降低
度,模套口上
物必须及时
清理干净
前应检2
糙、有1
前方
机头温】
有积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