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有关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有关问题
与对策
蒋军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各级政府对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越来越重视。

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是农村土地改革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将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确权登记,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

目前,在落实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中,工作人员按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来开展工作,将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及其地上建筑物等情况进行清晰且准确登记,不仅能为农民权益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还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改革时间较短,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实际使用面积与批准面积或原登记面积不符等。

本文对该项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问题与对策
引言
不动产登记档案的主要内容是由国家对其进行细致的登记与管理。

为便于用户及时查询,将不动产登记的用户信息和最终注册结果录入到网络上。

本文着重论述了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内容及特点,并对其管理体制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论述。

一、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发展的意义
(一)能够提高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传统的档案管理存在着遗失、错误、遗漏等一些相关问题,工作效率低,实用
性差。

而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不动产登记,可以有效地提高登记工作的效率,并通
过数据的转移和存储,使其安全得到极大的改善。

同时,在不动产登记业务的档案
数据库中,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共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档案的使用价值。

(二)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性
不动产登记业务的重点工作是服务于人民群众、让人们的权益得以良好的保障,在实践工作中,应要高度重视对不动产登记业务实行数字化管理的工作,使其
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得到很好的完善,从而逐步避免了以往传统
纸质档案管理的风险问题,以及保证了传统不动产档案和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性,
更好地使用电子信息资料,提高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效率,这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的需要。

不动产登记单位是联系地方政府部门与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项工作重点部门,做好该项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规范民众日常生活有着重要性,但
传统的不动产登记档案体系缺乏稳定性和效率性,在实践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
遗漏归档录入或登记差错等现实问题,而缺少规范性的档案保管系统则对提高工
作效率也缺少现实意义。

在不动产档案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期间中,运用数字化技
术进行了实际的管理载体,其总体的安全性能比传统的常规的文档保存方法要好
很多,并且能够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交流,让使用者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的房产,从而有效的提升不动产的管理。

二、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改革成效不够均衡
尽管自然资源部从国家层面出发,通过发布文件、加强督导、出台标准等方式,推动全国各地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在实际改革推进
过程中,仍然存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

如,在江苏、浙江、上
海等地不动产登记工作持续提速增效、智慧办理改革措施亮招频出的同时,少数
偏远地区仍然存在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证难等问题。

在同一片行政区域内,仍
然存在省城与其他城市之间、主城区与下辖区县之间不动产登记服务标准、时效、材料不尽一致等问题,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异。

(二)综合集成不够深入
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涉及房产交易、税收、登记全过程,唯有打通整个业务和服务链条,进行信息、流程、人员、管理等要素的全面整合和综合集成,才能进一步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的改革目标。

目前,尽管各地不同程度地推行信息、流程、人员的整合工作,但是,仍然存在部门信息共享不及时、不深入、不全面的情况;尽管在整个大环节上实现了整合归并,但是在不同业务办理的“微环节”上,仍存在归并压缩的空间;全国各地大多采用房产、税务、登记人员共同入驻一个大厅的方式提供服务,但在管理模式、服务标准、操作规范等方面,仍存在整合度不够、尺度不一致等问题。

三、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完善实施细则
当前,各地在进行农村房地确权登记时,遇到的问题多样,如宅基地权利主体
不明确、一户多宅、宅基地超批准面积等。

为了顺利推进确权登记工作,政府可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当地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政策和实施细则。

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可将分散登记的房地信息进行整合,完善登记数据,将这
些资料统一存放于不动产登记机构,逐步实现信息共享,有效提高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重点解决“一户多宅”问题
“一户一宅”是我国农村宅基地政策的基本要求,但受历史和传统文化影
响,“一户多宅”现象比较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的文化与民生情况,在保证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基础上,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政策,重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具体做法有:(1)政府允许房地权利人自行选择一处
宅基地,并对其进行登记,其他宅基地不予登记,并在地籍调查表和权籍调查数据
库中注明“该权利人为实际使用人,但因不符合‘一户一宅’规定不予确权登记”。

(2)政府对不合法的宅基地进行限权管理,多余的宅基地可设置为集体建设用地,并对实际使用面积进行重点标记。

(3)对于一些地区出现宅基地跨村流转现象,国家需要制定相应政策来限制跨村购买宅基地,也可以将宅基地所有权、
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尝试对跨村购买的宅基地进行确权登记,进一步完善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政策。

(三)简化登记程序,节省审批时间
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与不动产登记有很大区别。

前者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房地面积、使用类型、界限范围等明确后,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确权后的房地权利人既有相关权利,也应承担相应责任,而不动产登记一般指房屋的所有权登记,故房地一体确权属于不动产登记的一部分。

对已确权的宅基地,权利人在获取确权证书后对其进行核验,核验无误后带着确权证书及相关资料到登记部门进行升级,就可办理不动产登记,获得不动产权证书。

这便是不动产登记的全过程。

此程序简化了不动产登记的审批手续,节省了审批的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现状来看,随着我的发展,有关不动产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政府部门和行政机关的进一步努力,以相关法律规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进行不动产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规划,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促进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要结合我国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具体状况,制定不动产档案登记的管理体制,对不动产登记工作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控。

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真正提高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才能使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良性发展和运作,使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和运作更加顺畅、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路晓明,孟丽艳,刘玲玲,程钢,丁欢.不动产登记监测监管指标体系构建[J].地理信息世界,2022,29(01):45-51.
[2]苏润全,单义.浅谈农房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存在问题与对策——以慈溪市为例[J].浙江国土资源,2021(06):36-38.
[3]张博.宁夏西吉县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D].宁夏大学,2021.
[4]王珊珊.丰县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
[5]杨宏健,陈战武.浅谈农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问题与对策[J].北京测绘,2018,32(06):734-7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