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B.兔的长毛和卷毛
C.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D.棉花的长绒和短绒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自花传粉)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自花传粉)后代都是杂合子
3.奶牛毛色黑白斑对红白斑是显性,要鉴定一头黑白斑公牛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是()
A.与纯种黑白斑母牛交配B.与杂种黑白斑母牛交配
C.与纯种红白斑母牛测交D.研究其双亲的表现型
4.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是()
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B. 75%黑色,25%白色
C.有黑色也有白色D.以上可能都有
5.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的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白化病女孩的概率是()
A.B.C.D.
6.豌豆子叶的黄色(Y)、种子的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 2:2:1:1 B. 3:1:3:l C. 1:1:1:1 D. 9:3:3:1
7.下列关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所有生物均有X、Y染色体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
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C.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9.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四分体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之比是()
A. 1:1 B. 2:1 C. 1:2 D. 4:1 10.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A.B.C.D.
11.DNA分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组成DNA分子的()
A.碱基种类多种多样B.碱基配对方式的多种多样
C.核苷酸种类多种多样D.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
1分)该试题已被管理员删除
13.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C. 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14.“基因型”身份证中对于同父母的非孪生兄弟:①常染色体基因、②X染色体基因、③Y 染色体基因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X、Y间基因的交叉互换)()
A.①相同,②③一定不同B.①②可能相同,③肯定相同
C.①②一定不同,③一定相同D.①②③都一定不同
15.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A.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16.如图为某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
B.性腺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乙
D.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17.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分别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假说﹣演绎法
B.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类比推理法
C.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假说﹣演绎法
D. 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同位素示踪法
18.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19.用纯系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杂交亲本组合子代表现型
甲组:灰雌性×黄雄性全是灰色
乙组:黄雌性×灰雄性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
A.根据甲组杂交结果,可推测灰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
B.根据乙组杂交结果,可推测灰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
C.根据甲组杂交结果,可推测灰色基因是的显性;根据乙组杂交结果,可推测灰色基因是伴X遗传
D.根据甲组杂交结果,可推测灰色基因是的显性;根据乙组杂交结果,可推测灰色基因是常染色体遗传
20.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 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核糖核苷酸
D.大多数氨基酸有两个以上的遗传密码
21.如图Ⅰ~Ⅲ表示DNA相关的某一生理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示过程为转录
B.Ⅰ到Ⅱ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C.图中的X代表胸腺嘧啶
D.Ⅰ中共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
22.如图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分裂图解与图象.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A.乙图中细胞可能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C.由图乙中细胞分裂方式可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动物
D.丙图细胞的分裂时期与图1的DE段相吻合
23.下列四种化合物的“○”中都含有结构“A”,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一个细胞可以同时含有①②③④这4种结构
B.大肠杆菌含有结构③和④,但遗传物质只含有结构③
C.烟草花叶病毒含有结构④
D.上述四种化合物的“○”中所包含的结构相同
二、非选择题
2015春•醴陵市校级期末)图甲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图乙是果蝇的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子细胞的示意图.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实验的亲本中,母本是;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应注意,时间应该在.
(2)甲图实验中,操作②叫,此处理后必需用纸袋对母本进行套袋隔离,其目的是.
(3)乙图Ⅱ细胞的名称是,每个细胞中有条染色体.图Ⅲ每个细胞的核DNA含量是①阶段细胞的.
(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
2015春•醴陵市校级期末)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全过程叫,可进行图2生理过程的结构有.(2)图3生理过程完成所需的条件;图4中D链是,该链合成的产物是.
(3)图3、图4共同完成的生理过程叫.
(4)能完成图1中③过程的生物是.
2015春•醴陵市校级期末)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下表是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氨基酸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色氨酸
密码子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 ] .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位于核糖体内部的密码子所对应的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为.
(3)根据图并参考表分析:[1]上携带的氨基酸是,这个氨基酸与前一个氨基酸是通过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2015春•醴陵市校级期末)人是二倍体生物,含46条染色体,性别决定为XY型,即XX表现为女性,XY表现为男性.
(1)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于1990年,研究人的基因组,应研究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2)在正常情况下,男性进行减数分裂过程能形成个四分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的数量可能是条.
(3)“红脸人”喝一点酒就脸红;“白脸人”、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研究发现:红脸人贪杯易患食道癌,白脸人暴饮易患肝癌,还有一种人被笑称为“酒篓子”,可喝很多酒而不醉,但易出汗,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
①“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含量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
②由上述材料推知,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理由是.
③“白脸人”实质上两种酶都缺少,其基因型可能是(已知Bb个体的ALDH 活性比bb个体的低100多倍,效果与BB个体几乎相同).
④若B对b基因为完全显性,“红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相等,“白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也相等,则“红脸人”与“白脸人”婚配产生的后代中aabb个体的比例是.
2015春•醴陵市校级期末)如图为某家系的系谱图,甲病(A﹣a)与乙病(B﹣b)都是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I一l无甲病的致病基因,Ⅰ﹣2、Ⅱ﹣6的家族无乙病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Ⅲ一1的基因型为.
(2)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可能是.Ⅱ﹣2再次怀孕,且鉴定胎儿为女性,该胎儿仍有的患病概率.
(3)若Ⅲ﹣3与Ⅲ﹣4近亲结婚,子女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为.
(4)若Ⅲ﹣2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基因型纯合,则产生该个体是由于其
(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
2014-2015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B.兔的长毛和卷毛
C.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D.棉花的长绒和短绒
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解答:解:A、人的身高与体重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兔的长毛和卷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棉花的长绒和短绒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自花传粉)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自花传粉)后代都是杂合子
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
分析: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
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解答:解: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A错误;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可能有纯合子,如Aa×Aa→AA、Aa、aa,B错误;
C、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其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正确;
D、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Aa→AA、Aa、aa,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杂合子和纯合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念,明确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而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3.奶牛毛色黑白斑对红白斑是显性,要鉴定一头黑白斑公牛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是()
A.与纯种黑白斑母牛交配B.与杂种黑白斑母牛交配
C.与纯种红白斑母牛测交D.研究其双亲的表现型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一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解答:解:测交是指F l与隐性纯合子相交.由于奶牛毛色黑白斑对红白斑显性,又要鉴定的是一头黑白斑公牛,所以隐性纯合子只能是纯种红白斑母牛.如果后代都为黑白斑奶牛,说明要鉴定的黑白斑公牛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中出现了红白斑奶牛,说明要鉴定的黑白斑公牛肯定是杂合体.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测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4.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是()
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B. 75%黑色,25%白色
C.有黑色也有白色D.以上可能都有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豚鼠的黑色毛皮对白色毛皮是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其基因型为Aa,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Aa:aa=1:2:1,表现型为黑色:白色=3:1.据此答题.
解答:解: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有黑色和白色,理论比例为3:1.现产生4个子代个体,由于数目少,与理论比例的误差大,所以它们的表现型及比例有多种可能:可以全是黑色、可以75%黑色25%白色、可以一半黑一半白、可以25%黑75%白、也可以全是白色.因此,A、B、C三种比例都有可能出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要能够明确:只有后代的数量足够大时,其比例才遵循遗传定律.
5.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的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白化病女孩的概率是()
A.B.C.D.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已知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某男子患白化病(基因型为aa),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则其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其妹妹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他妹妹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若其与白化病患者(基因型为aa)结婚,生出白化病女孩的概率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妹妹的基因型和概率,再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6.豌豆子叶的黄色(Y)、种子的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 2:2:1:1 B. 3:1:3:l C. 1:1:1:1 D. 9:3:3:1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1出现4种类型:圆:皱=75:25=3:1,黄:绿=50:50=1:1.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根据图示分析可知:F1出现4种类型:圆:皱=3:1,黄:绿=1:1,可推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则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可能是YyRR、YyRr.①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豌豆:绿色圆粒豌豆=1:1;②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豌豆:绿色圆粒豌豆:黄色皱粒豌豆:绿色皱粒豌豆=1:1:1:1.因此,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豌豆:绿色圆粒豌豆:黄色皱粒豌豆:绿色皱粒豌豆=(+):(+)::=2:2:1: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7.下列关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所有生物均有X、Y染色体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为性染色体,一般只有一对,如人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XX或XY.
解答: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并不控制性别,如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等,A错误;
B、只有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才有X、Y染色体,B错误;
C、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女儿的性染色体XX有一条来自父亲,还有一条来自于母亲,C
正确;
D、性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和体细胞中均存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对伴性遗传概念的考查,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并善于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如“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等.
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C.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考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
分析: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假设(如孟德尔根据亲本杂交实验,得到F1,Aa这对基因是独立的,在产生配子时相互分离.这里假设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演绎就是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最后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解答:解:ABCD、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假说成立,则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分离,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接近1:1的性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1、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研究一对到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9.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四分体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之比是()
A. 1:1 B. 2:1 C. 1:2 D. 4:1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据此答题.
解答:解:四分体时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此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之比为2: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10.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A.B.C.D.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
解答:解:A、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A错误;
B、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母本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B错误;
C、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儿生病,父亲一定患病,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人类红绿色盲遗传,C正确;
D、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D错误.
故选:C.
点评:对于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1.DNA分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组成DNA分子的()
A.碱基种类多种多样B.碱基配对方式的多种多样
C.核苷酸种类多种多样D.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
考点:D 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4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解答:解:A、DNA分子碱基种类是A、T、C、G4种,A错误;
B、碱基配对方式4种,A﹣T,C﹣G,T﹣A,G﹣C,B错误;
C、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C错误;
D、DNA分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组成DNA分子的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多样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1分)该试题已被管理员删除
13.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C. 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所以经离心后处于上清液中,由此可知沉淀物中不应该带有放射性.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通过搅拌、离心,上清液中仅含T2噬菌体的外壳,下层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外壳和大肠杆菌分离.如果搅拌、离心后,仍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则会导致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而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A正确;
B、离心速度太快,应该没有35S标记的T2噬菌体留在沉淀物中,B错误;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不会含有35S,C错误;
D、进入大肠杆菌内的是DNA,不会是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掌握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4.“基因型”身份证中对于同父母的非孪生兄弟:①常染色体基因、②X染色体基因、③Y 染色体基因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X、Y间基因的交叉互换)()
A.①相同,②③一定不同B.①②可能相同,③肯定相同
C.①②一定不同,③一定相同D.①②③都一定不同
考点:D 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已知是同父母的非孪生兄弟,所以①常染色体基因不一定相同,②X染色体基因不一定相同,③Y染色体基因一定相同.
解答:解:已知是同父母的非孪生兄弟,两者是通过两个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①受精卵中的常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是双亲的常染色体是随机分配给配子的,所以常染色体基因可能相同,但是不一定不一定相同;
②母亲有两个X染色体,所以他们X染色体基因不一定相同;
③父亲只有一个Y染色体,肯定传给自己的儿子,所以他们Y染色体基因一定相同.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减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NA分子的异同,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5.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A.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