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微机原理接口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学号0121410870322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何业兰
学生姓名高胜洋
学生专业班级计算机1404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一部分:实验准备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1.熟悉接口试验箱的使用环境。
2。
体会接口电路通过外部总线与处理器连接原理.
3.掌握可编程芯片8253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环境
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将 8254 的计数器 0 和计数器 1 都设为方式 3,用信号源 1MHz 作为 CLK0时钟,OUT0 为波形输出 1ms 方波,再通过 CLK1 输入,OUT1 输出 1s 方波。
2、编写程序,将 8254 的计数器 0 设为方式 3,计数值为十进制数 4,用单次脉冲 KK1+作为 CLK0 时钟,OUT0 连接 MIR7,每当 KK1+按动 5 次后产生中断请求,在Wmd86程序运行结果栏上显示字符M .改变计数值,验证 8254 的计数功能。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PITE 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1)8254的功能
➢8253具有三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0#~2#通道);
➢每个通道有6种工作方式;
➢可以进行二进制或十进制计数,计数方式为减1计数。
(最高计数频率2.6MHZ)
(2)8254 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引脚
图1.1 8254内部结构图1.2 8254外部引脚
(3)8254 的工作方式
●方式0:计数到0 结束输出正跃变信号方式。
●方式1:硬件可重触发单稳方式。
●方式2:频率发生器方式.
●方式3:方波发生器。
●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方式。
●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方式.
(4)初始化编程的原则:先写入控制字、再设置计数初值。
方式命令的作用:对8253进行初始化,锁存当前计数值。
(5)设置计数初始值
➢是写全字节,还是只写低字节或高字节。
➢定时器初始值的确定:
计数初值n(时间常数)与定时时间t及输入时钟脉冲周期T CLK之间的关系是:
n = t / T CLK
计数初值n(时间常数)与输入脉冲频率f CLK及输出波形频率f OUT之间的关系是:
n = f OUT/ f CLK
(6)8254控制字
8254 的控制字有两个:一个用来设臵计数器的工作方式,称为方式控制字;另一个用来设臵读回命令,称为读回控制字.这两个控制字共用一个地址,由标识位来区分。
表1.1
(7)实验原理图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
四、实验步骤(硬件连线图,程序代码,及实验操作描述)
1。
编写程序,将 8254 的计数器 0 和计数器 1 都设臵为方式 3,用信号源 1MHz 作为 CLK0时钟,OUT0 为波形输出 1ms 方波,再通过 CLK1 输入,OUT1 输出 1s 方波。
(1)按下图1。
4接线。
图1.4 实验接线图
连线说明:
(2)根据实验内容,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3)单击按钮,运行实验程序,8254 的 OUT1 会输出 1s 的方波。
(4)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的方法:单击虚拟仪器菜单中的按钮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
按钮,在新弹出的示波器界面上单击按钮运行示波器,就可以观测出 OUT1 输出的波形。
2计数应用实验
编写程序,将8254 的计数器0 设臵为方式3,计数值为十进制数4,用单次脉冲KK1+作为CLK0 时钟,OUT0 连接MIR7,每当KK1+按动5 次后产生中断请求,在屏幕上显示字符‚M‛。
实验步骤:
(1)按下图1。
5实验接线。
图1.5 实验接线图
连线说明:
产生的方波图
输出M,验证了计数功能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接口试验箱的使用环境,体会了接口电路通过外部总线与处理器连接原理,掌握了可编程芯片8253的编程方法.同时通过硬件连线,加深了对硬件工作原理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复杂的连线也是对自己耐心的考验。
但最后成功的实验结果也让人感到欣慰,使我受益匪浅。
实验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一部分:实验准备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1.学习并掌握8255 的工作方式及其应用。
2.掌握8255 典型应用电路的接法。
3。
掌握程序固化及脱机运行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环境
实验内容:
1.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
编写程序,使8255 的A 口为输入,B 口为输出,完成拨动开关到数据灯的数据传输。
要求只要开关拨动,数据灯的显示就发生相应改变.
2. 流水灯显示实验.编写程序,使8255 的A 口和B 口均为输出,数据灯D7~D0 由左向右,每次仅亮一个灯,循环显示,D15~D8 与D7~D0 正相反,由右向左,每次仅点亮一个灯,循环显示。
实验设备:PC 机一台,TD—PITE 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1)8255的功能
●有三个输入输出端口:端口A,端口B,端口C
●每个端口可编程设定为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并可设定为不同的工作方式。
●端口C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端口使用,但常常是配合A口和B口工作,为这两个端
口的输入输出操作提供联络信号.
(2)8255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
图2。
1 8255内部结构图2.2 8255外部引脚
(3)8255A有3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l和方式2。
●方式0 无条件传送(外设始终做好了准备)
●方式1 应答发式传送(查询、中断)
●方式2 双向应答发式传送(查询、中断)
(4)8255 工作方式控制字和 C 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格式如下图2。
3所示。
图2.3 8255控制字
(5)实验原理图
图2。
4 实验原理图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
四、实验步骤(硬件连线图,程序代码,及实验操作描述)
1。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
本实验使8255 端口A 工作在方式0 并作为输入口,端口B 工作在方式0 并作为输出口。
用一组开关信号接入端口A,端口 B 输出线接至一组数据灯上,然后通过对8255 芯片编程来
实现输入输出功能。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述:
(1)实验接线图如图所示,按图2.5连接实验线路图.
图2。
5 实验接线图
连线说明: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连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实验程序:
(3)运行程序,改变拨动开关,同时观察LED 显示,验证程序功能.
(4)点击‚调试‛下拉菜单中的‚固化程序‛项,将程序固化到系统存储器中。
(5)将短路跳线JDBG 的短路块短接到RUN 端,然后按复位按键,观察程序是否正常
运行;关闭实验箱电源,稍等后再次打开电源,看固化的程序是否运行,验证程序功能。
(6)实验完毕后,请将短路跳线JDBG 的短路块短接到DBG 端.
2。
流水灯显示实验
使8255 的 A 口和 B 口均为输出,数据灯D7~D0 由左向右,每次仅亮一个灯,循环显示,D15~D8 与D7~D0 正相反,由右向左,每次仅点亮一个灯,循环显示。
实验步骤如下所述:(1)按图连接实验线路图。
图2。
6 实验线路图
连线说明: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实验程序:
(3)运行程序,观察LED 灯的显示,验证程序功能.
(4)自己改变流水灯的方式,编写程序。
(5)固化程序并脱机运行。
五、实验过程分析(综合分析;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指导内容,完成实验的硬件连线,同时在实验前编写好实验需要用到的程序。
在实验过程中,连线可能出现了问题,按照连线图检查之后改正了错误的连线;在编译并运行程序的过程中的操作步骤还不够熟练,完成实验的速度较慢,用了比较多的时间。
但最后还是成功地完成了本次实验。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观察到的结果截图或照片,相关数据及现象分析)
1.基本输入输出
2。
流水灯显示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基本的输入输出和流水灯显示的控制,学习并掌握了8255 的工作方式及其应用,还掌握了8255 典型应用电路的接法,学习了程序固化及脱机运行程序的方法同时通过硬件连线,加深了对硬件工作原理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复杂的连线也是对自己耐心的考验。
但最后成功的实验结果也让人感到欣慰,使我受益良多.
实验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实验题目A/D及D/A转换器应用报告成绩
实验者高胜洋专业班级计算机1404 组别
同组者完成日期
第一部分:实验准备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1.替换理解模/数、数模信号转换的基本原理。
2.掌握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 的使用方法.
3.掌握DAC0832 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环境
实验内容:
1. 数/模转换。
要求产生方波,并用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
2。
模/数转换。
将ADC 单元中提供的0V~5V 信号源作为ADC0809 的模拟输入量,进行A/D 转换,转换结果通过变量进行显示。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PITE 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1)D/A 转换器
D/A 转换器是一种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器件,其特点是:接收、保持和转换的数字信息,不存在随温度、时间漂移的问题,其电路抗干扰性较好.大多数的D/A 转换器接口设计主要围绕D/A 集成芯片的使用及配臵响应的外围电路。
DAC0832 是8 位芯片。
图3.1 DAC0832引脚
图
图3.2 DAC实验单元电路图
(2)A/D 转换器
ADC0809 包括一个8 位的逐次逼近型的ADC 部分,并提供一个8 通道的模拟多路开关和联合寻址逻辑。
用它可直接输入8 个单端的模拟信号,分时进行A/D 转换,在多点巡回检测、过程控制等应用领域中使用非常广泛。
图3.3 ADC0809引脚图图3.4 ADC实验单元电路图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
四、实验步骤(硬件连线图,程序代码,及实验操作描述)
1。
数/模转换.要求产生方波,并用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
(1)实验接线图如图所示,按图连接实验线路图。
图 3.5 实验接线图
连线说明: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实验程序:
(3)单击按钮,运行实验程序,用示波器测量DA 的输出,观察实验现象。
(4)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的方法:单击虚拟仪器菜单中的按钮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
按钮,在新弹出的示波器界面上单击按钮运行示波器,观测实验波形。
(5)自行编写实验程序,产生三角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验证程序功能。
三角波程序:
2。
模/数转换。
将ADC 单元中提供的0V~5V 信号源作为ADC0809 的模拟输入量,进行A/D 转换,转换结果通过变量进行显示。
(1)按图连接实验线路.
图 3.6 实验连线图
连线说明: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实验程序:
(3)将变量V ALUE 添加到变量监视窗口中。
(4)在JMP START 语句行设臵断点,使用万用表测量ADJ 端的电压值,计算对应的采样值,
然后运行程序。
(5)程序运行到断点处停止运行,查看变量窗口中V ALUE 的值,与计算的理论值进行比较,
看是否一致(可能稍有误差,相差不大)。
(6)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电压,比较V ALUE 与计算值,反复验证程序功能。
五、实验过程分析(综合分析;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指导内容,完成实验的硬件连线,同时在实验前编写好实验需要用到的程序。
在实验过程中,连线可能出现了问题,按照连线图检查之后改正了错误的连线;在编译并运行程序的过程中的操作步骤还不够熟练,完成实验的速度较慢,用了比较多的时间。
但最后还是成功地完成了本次实验。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观察到的结果截图或照片,相关数据及现象分析)
方波:
三角波:
模/数转换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理解了模/数、数模信号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了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 的使用方法,掌握了DAC0832 的使用方法.同时通过硬件连线,加深了对硬件工作原理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复杂的连线也是对自己耐心的考验.但最后成功的实验结果也让人感到欣慰,使我受益匪浅。
实验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实验题目串行接口应用报告成绩
实验者高胜洋专业班级计算机1404 组别
同组者完成日期
第一部分:实验准备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1。
掌握8251 的工作方式及应用。
2.了解有关串口通讯的知识
二、实验内容和环境
实验内容:
自收自发实验,将3000H 起始的10 个单元中的初始数据发送到串口,然后自接收并保存到4000H 起始的内存单元中。
实验设备:PC 机一台,TD—PITE 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8251 是可编程的串行通信接口,可以管理信号变化范围很大的串行数据通信。
(1)8251 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
图4.1 8251内部结构图图4.2 8251引脚图
(2)8251 的编程
●方式控制字用来指定通信方式及其方式下的数据格式。
●命令控制字用于指定8251 进行某种操作(如发送、接收、内部复位和检测同步字符等)或处
于某种工作状态,以便接收或发送数据。
●CPU 通过状态字来了解8251 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
8251 的初始化和操作流程和8251 实验单元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4。
7实验单元电路图
图4。
6 8251初始化和操作流程图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
四、实验步骤(硬件连线图,程序代码,及实验操作描述)
通过自收自发实验,可以验证硬件及软件设计,常用于
自测试。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参考实验接线图如图所示,按图连接实验线路。
连线说明: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观察到的结果截图或照片,相关数据及现象分析)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8251 的工作方式及应用,了解了有关串口通讯的知识。
同时通过硬件连线,加深了对硬件工作原理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复杂的连线也是对自己耐心的考验。
但最后成功的实验结果也让人感到欣慰,使我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