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琐事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辜鸿铭琐事阅读答案
《辜鸿铭琐事》张君原文阅读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

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著名中国通、曾任袁世凯总统顾问的《泰晤士报》驻华记者乔治莫理循虽然终生与辜鸿铭为敌,但这位自负的英国博士却由衷地说:“辜鸿铭的英语词汇罕见地丰富,是一个语言天才。

”辜鸿铭的语言天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英文造诣,孙中山、林语堂皆推为“中国第一”。

其德文水平也达出神入化之境,德国作家帕凯说:“辜鸿铭是我可以用地道的德语与之交谈的第一个中国人。


辜鸿铭还是个记忆天才。

他在少年时代所学的诗歌,终生不忘。

曾师从辜鸿铭学英语的现代著名女作家凌叔华,曾亲耳听过年过花甲的他背诵弥尔顿那首6100多行的无韵长诗《失乐园》,居然一字没错!他尝教记忆之法,谓初步为感动(impression),次步为保留(retention),终为回忆 (recollection)。

当外国人向他请教因何有如此记忆力时,他说,你们外国人用脑记忆(remember by brain),我们中国人用心记忆(remember by heart)。

据沈来秋回忆,1910年,他在青岛大学就读时,奥国籍教授赫善心博士推辜鸿铭为“中国现代哲学家”。

1920年沈来秋到德国,接触过不少社会人士,包括劳动群众,“出乎我意料的是,辜鸿铭的名字流传于人口”。

“这一时期,
德国人士认为,可以代表东方文化的有两个人,除了辜鸿铭之外,便是印度的泰戈尔。

泰戈尔只是一个诗人,而辜鸿铭除了是哲学家、文学家之外,还是一个政论家。

”另一位留学生嗣銮也说起留德六七年刺激最深的两件事: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教授奈尔逊对辜鸿铭极为佩服,当得知辜鸿铭生活困难时,竟还为他筹款;有一位教授郑重其事地宣布,学生中若不懂辜鸿铭,则不准参加有关讨论。

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反以此而见重于西方人,不为别的,就为他骂得,并总能骂在要穴和命门上。

故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他自译为《春秋大义》),中国人讲演历来没有售票的先例,他却要售票,而且票价高过“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

听梅的京戏只要一元二角,听辜的讲演却要两元,外国人对他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辜鸿铭在西方人面前表现出来的优越感源自于他的机智与幽默。

某天,辜鸿铭在他位于北京椿树胡同的私邸宴请欧美友人,点的是煤油灯,烟气呛鼻。

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

辜鸿铭笑道:“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

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

”你说这是谈佛理,谈哲学,还是故弄玄虚?反正他这一套足够唬住那些洋鬼子。

辜鸿铭辩才无双。

中日甲午海战后,伊藤博文到中国漫游,在武昌时,与张之洞有过一些接触。

辜鸿铭是张的幕僚,作为见面礼,他送了伊藤一本自己刚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伊藤早知辜氏是中国保守派中的先锋大将,便乘机调侃他道:“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吗?”辜鸿铭见招拆招,回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

”伊藤听了,一时间无词以对。

在北大,受蔡元培、黄侃、洋教授的青睐,但却是新文化的死对头。

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辜鸿铭琐事》阅读习题及答案
(1)根据文意,下列对辜鸿铭喜欢嘲笑、奚落、痛骂西洋人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BE )
A.机敏好斗,幽默讽刺,是旧中国狂儒的一种性格特征,辜鸿铭也不例外。

B.近代以来西洋列强对中国总是歧视、欺凌乃至侵略,辜鸿铭心底强烈不满。

C.辜鸿铭讽刺过一些外国人:你们外国人用脑记忆,我们中国人用心记忆。

D.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同时也很尊重西方人,只是在别人尊重他的时候。

E.捍卫国学、护卫皇权的保守思想,使辜鸿铭怨恨西方文化及西洋人。

解析:A项,“机敏好斗,幽默讽刺”,未必是旧中国狂儒的性格,辜鸿铭未必属于此例。

C项,表述的是结果,不是原因。

D项,“尊重西方人”错。

(2)在文中找出一处细节描写的句子,说说它在*中的具体作用与写作人物传记的表达效果。

答案:[例]“某天,辜鸿铭在他位于北京椿树胡同的私邸宴请欧美友人,点的是煤油灯,烟气呛鼻。

”以此为下文表现辜鸿铭机智、幽默打基础。

具体描写能增强人物传记的感染力与可读性。

(3)如果给这篇传记重拟一个题目,用“一代怪杰辜鸿铭”好,还是用“一代狂儒辜鸿铭”好?为什么?
答案:①用“一代怪杰辜鸿铭”好,它比“一代狂儒辜鸿铭”更有概括性,用“一代狂儒辜鸿铭”只限儒生(旧知识分子)范畴之内。

②用“一代狂儒辜鸿铭”好,它比“一代怪杰辜鸿铭”更突出重点,用“一代怪杰辜鸿铭”只表现其“怪”,不能表现中国旧知识分子“狂”(或“傲”“倔”)的传统特点。

(4)材料中列举了辜鸿铭的一些琐事表现“辜鸿铭何许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学贯中西,与西方多人有交往,被称“最尊贵的中国人”。

②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是一个语言天才。

③用心记忆,是个记忆天才。

④可代表东方文化,是哲学家、文学家,政论家。

⑤喜欢痛骂西方人,骂在要穴和命门上,反见重于西方人。

⑥机智、幽默,在西方人面前表现出优越感。

⑦见招拆招,调侃伊藤,辩才无双。

⑧受蔡元培、黄侃、洋教授青睐,却反对新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