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西周时期,周天子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是
A.天下共主B.专制君主C.部落联盟首领D.最大的诸侯13.下列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开始确立儒学的官学地位B.禁止了其他各家思想在社会上的传播
C.儒学成为统治者信奉的唯一学说D.儒学丧失了抨击暴政的积极作用
14.汤因比说:统一中国的统治者们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他们要防止帝国再次因为地方军阀的兴起而分裂,并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但代价却是牺牲了军事实力,这使他们在处理与富于进攻性的蛮族邻居的关系时,处于不利的地位。
汤因比所说的这一历史时期是A.秦朝B.汉朝C.宋朝D.清朝
15.清朝曾规定:第一:严禁火药、铁器外销。
第二:夷商到岸必须起卸武器。
第三:不准夷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字。
这些规定不能反映清政府
A.无意与西方竞争B.对西方持防范态度
C.禁止对外贸易D.以天朝上国自居
16.“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持此观点的最有可能是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新文化人士17.“国民党政府监狱中所有的因共产主义或左派活动而被拘禁的人都释放了,其他逃亡到国外的人也回国为民族事业而听从分配。
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
”这一情况的出现是因为
A.国民革命爆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抗战取得胜利D.新中国成立
18.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说:我们对你们的了解比对月亮还少。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中美对抗阻碍了正常交流B.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
C.中美是完全不同的国家D.中国实行封闭政策
19.法律在古罗马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表现在
A.推动了民主制度的建立B.实现了各阶级的平等
C.成为欧洲很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D.稳定了罗马的社会秩序
20.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政府各部部长对议会负责。
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B.确立分权制衡制后的美国
C.第三共和时期的法国D.19世纪末的德国
21.二月革命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布尔什维克提出
A.推翻沙皇统治B.建设社会主义
C.“和平”和“土地”的口号D.不劳动者不得食
22.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买家在拍卖会上拍得大量梵高、莫奈等西方一流艺术大师的作品,而且拍价屡创新高。
与这一现象相关的是
A.印象派艺术开始得到认可B.日本经济繁荣
C.日本推行脱亚入欧政策D.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23.美苏的军备竞赛曾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建造国际空间站时,美国又与俄国进行了合作。
这一现象说明
A.社会制度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B.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俄矛盾逐渐消失C.苏联解体后,俄国无力独立发展航天技术D.两极格局结束利于人类的共同利益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6小题,共160分)
3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
(28分)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入宋以后,南方地区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宋朝文坛领军人物,大都是南方的面孔了。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右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通商口岸分布图
材料四:1953—1959年沿海和内地基本建设投资
年份投资总额比重(以沿海、内地之和为100)沿海内地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一五”合计1958 1959 54.0
48.7
47.1
42.9
45.5
46.7
39.24
36.19
46.0
51.3
52.9
57.1
54.5
53.3
60.76
63.81
——董志凯《20世纪50年代基本建设投资的前提和结构》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这一情况与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是否有联系,简要说明理由?(6分)
(2)材料三中,通商口岸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
(6分)
(3)材料四反映了19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6分)
(4)19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最先采取了什么方式,首先从哪些省份开始?简要分析中国实行开放政策的原因。
(10分)
39.(24分)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近代史上,宗教为促进世界整体化起过哪些作用?(4分)
(2)16世纪初,欧洲天主教会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
(10分)
(3)《圣经》宣扬神创论,认为各物种和天地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且物种一经造成就不再变化。
神创论在19世纪受到什么理论的冲击?这一新理论还有何影响?(6分)
(4)1951年,美国驻缅甸大使大卫·基观察到:缅甸85%人口是虔诚的佛教徒,因此,对缅甸佛教事业进行援助不仅会赢得缅甸人的好感,取得“多于军事或经济援助几倍以上的成效”。
美国国务院批准了“通过缅甸的佛教计划来加强反共活动”的建议,并拨出款项予以支持。
简要分析美国这一措施出台的背景。
(4分)
011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文科综合
答案及说明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38:(1)情况: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有了巨大发展;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
(2分)联系:有。
(1分)理由:经济重心南移带动文化重心的南移。
(3分)(2)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2分)
原因: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英
国工业革命后,到中国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4分)
(3)特点:经济建设重点倾向内地。
(2分)
原因:国际形势紧张;内地工业比较落后,推动经济布局的合理化;内地原料、
燃料资源丰富。
(4分)
(4)方式:设经济特区。
(1分)地区:广东、福建。
(1分)
原因:中国的封闭政策阻碍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国际市场的资金、
技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6分)
39:(1)传播宗教的热情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宗教是殖民者加强对殖民地控制的重要手段。
(4分)
(2)宗教改革。
(2分)
原因:①天主教会腐败。
②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③教会束缚思想。
④人文主义传播。
(8分)(如果学生答宗教清洁运动可以酌情给分)。
(3)达尔文的进化论。
(2分)
影响:把“变化”、“发展”等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跃进。
鼓
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4分)
(4)冷战局面形成。
新中国建立,扩大了亚洲地区共产主义力量的影响。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