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质量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
交换单元质量评估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以下图为某流域地质结构与地貌表示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所示地域地质、地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①处为背斜成岭B.地质基础很不动摇
C.②地有能够找到石油D.②处比③处岩石稳固
【答案】C
【解析】第1题,图中①、③均为向斜槽部,岩石受挤压而稳固;②处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但是很好的储油、气结构。
2.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能够构成的地貌与以下图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选项是
I II IIIⅣ
A.甲一III B.乙一ⅣC.丙一I D.丁一I
【答案】A
【解析】第2题:I是冰川腐蚀而构成的角锋,II是河流出河口而构成的冲积扇;III是风力堆积而构成的沙丘,IV是河流下游流水堆积而构成的冲积平原。
新华网2021年11月14日电,据印尼气候、气候和地球物理局网站发布的音讯,印度尼西亚东部北马鲁古省附远洋域14日发作里氏6.4级地震,地震发作于外地时间13时05分〔北京时间12时05分〕,震中位于北马鲁古省南哈马黑拉县拉布哈镇西南方向69公里处,震源深度10公里。
相关机构未发布海啸预警。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此次地震和火山喷发成因的表达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发生的,属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发生的,属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发生的,属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发生的,属消亡边界
【答案】B
【解析】第3题,地震发作处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接壤、属于消亡边界型。
4.海啸的构成原理可概括为:〝爬升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爬升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时积聚弹功用量,最终到达极限,上覆板块弹起,构成庞大水柱,向两侧传达,构成海啸。
〞以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海啸构成顺序的是
A.甲→乙→丙→丁B.丙→丁→乙→甲
C.乙→丙→丁→甲D.丙→甲→乙→丁
【答案】D
【解析】第4题,甲图上覆板块积聚能量;乙图是能量释放并构成水柱;丙图板块相对运动、发作爬升;丁图是海啸构成。
因此海啸构成的正确顺序为丙→甲→乙→丁。
依据地质结构剖面图,回答5、6题。
5.该地地质构形成因是
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山D.背斜成谷
【答案】C
【解析】第5题,依据图例读图可知,该地层剖面岩石年龄中间老、两翼新;地形是中间高、周围低的丘陵山地,因此判别为〝背斜山〞。
6.以下有关表达不可信的是
A.该地域曾发作过蜕变作用B.该地域曾是宽广的热带浅海
C.A处修水利工程要留意塌方渗漏D.B处建有大规模煤矿
【答案】A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是蜕变岩,而煤矿生成、存于堆积岩中,蜕变岩中不能够存在。
清水断崖位于我国台湾省东部海岸,依山傍海,崖岸壁立,为台湾八大胜景之一。
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剧烈,其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方式区分是〔〕
A.地壳运动和海水腐蚀作用B.岩浆活动和流水腐蚀作用
C.地壳运动和冰川腐蚀作用D.岩浆活动和流水堆积作用
【答案】A
【解析】第7题;解答效果的关键是要掌握此地貌的天文位置:我国台湾省东部海岸。
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其地貌构成的内力作用——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岩层出露水面,后经过外力作用——海浪腐蚀而成崖岸峭立。
以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结构表示图。
读图完成8、9 题。
8.关于图中地质地貌及其主要成因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甲——向斜成山——风力腐蚀
B.乙——背斜成谷——流水腐蚀
C.丙——向斜成山——冰川腐蚀
D.丁——断块山——断层上升
9.乙地在图中天气系统的控制下( )
A.降水继续时间长B.出现强降雨
C.气压降低D.雨后该地气温迅速降低
【答案】8B9A
【解析】由图中可看出乙处地质结构为背斜,其背部岩层坚实易遭受外力腐蚀而构成山谷。
该地距海近,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图中天气系统为暖锋,在其控制下多出现延续性降水。
以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域陆地和陆地外表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域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10—11 题。
10.有关甲图描画正确的选项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陆地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②
B.虚线②表示的是陆地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①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缘由是昼夜长短所致
D.虚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缘由是纬度所致
11.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A.6 时—18 时B.18 时—次日6 时
C.16 时—次日8 时D.8 时—16 时
【答案】10B11D
【解析】第10题,海陆热力性质比拟:陆地的热容量大、温度变化小,因此①应该是陆地气温变化曲线,②是陆地气温变化曲线。
第11题,图乙中吹海风,说明陆地上气温比陆地上高,在图甲中应该是8时——16时。
中广网2021年11月14日音讯:受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新疆北疆大局部地域迎来一次大范围降雪、降温、微风天气,气温下降到-10以下。
据此回答12—13题。
12.此时影响我国西北内陆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13.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系统过境天气要素变化的是( )
【答案】12B 13B
【解析】第12题,此时影响西北内陆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反气旋。
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辐散。
第13题。
受冷锋影响,气温应该下降,风速应该先增大后减小,锋面左近云层加厚、出现降水天气,故云量先增多后增加。
读以下图,回答14~15题.
14.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d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甲图为冷锋天气,①④为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②③为冷锋后,受冷气团控制。
乙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a为冷锋后,b为暖锋前,均受冷气团控制;d为冷锋前,c为暖锋后,均受暖气团控制。
15.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图甲①地白昼气温高最高
B.图乙中城市天气阴沉
C.图甲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
D.图乙中四地均存在延续性降水
【答案】A
【解析】:①受暖气团控制,故白昼气温最高;乙城为锋面气旋雨区;图甲④受暖气图控制、天气多云;图乙四地a、b两地多雨。
应选A。
〔2021·北京学业水平测试题〕读以下图,完成16~18题。
16.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 蒸发
B. 地表径流
C. 降水
D. 水汽保送
【答案】B
【解析】:考点:水循环与人类活动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17. 联络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流的是
A. 大洋环流
B. 水循环
C. 大气环流
D. 岩石圈物质循环
【答案】B
【解析】:考点:水循环影响意义。
地球上的水循环经过蒸发、水汽保送、凝聚、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形径流等各环节,完成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联络,同时促进了各圈层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流。
18.火山、地震主要发作在
A. 板块外部
B. 陆地外部
C. 板块接壤处
D. 大陆外部
【答案】C
【解析】:考点:考察火山地质实际散布。
依据板块结构实际,在板块接壤处多火山、地震。
以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环流简图,右图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读图,回答19、20
题。
19.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以下四幅图所示分歧的是〔〕
【答案】C
【解析】:从图中风向看出为西南信风和盛行西风,由此可知大洋为办半球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东寒西暖;北半球自南向北水温递减,由此可以扫除A、B项;由于a处暖流流经,故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北〕凸出。
20.与世界著名渔场的构成有关的洋流是〔〕
A.a、b
B.b、c
C.c、d
D.a、d
【答案】D
【解析】:第20题,北半球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东寒西暖〔a、d〕,a、d,与南下暖流交汇构成大渔场,太平洋上即日本北海道渔场,大西洋上即纽芬兰渔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读岩浆岩生成表示图,回答以下效果。
〔10分〕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型中的________岩,判别理由是________。
(2)假设用C、D区分表示侵入岩和喷出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指出侵入岩和喷出岩的构成有何不同?
(3)岩石A、B接触地带能够构成________岩。
(4)A岩石中能够找到化石的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层A、B的构成顺序是________。
【答案】(1)堆积
(2)标注略。
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结而成的;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上天壳裂隙冷却凝结而构成的。
(3)蜕变
(4)A A是堆积岩(石灰岩),B、C、D均是岩浆岩,只要在堆积岩中才存在化石
(5)先构成A,再构成B
22.以下图为某地域地质结构图,据图剖析回答以下效果。
〔15分〕
(1)图中F1F2、F3F4都是结构,判别理由是。
(2)该地域的主要地形是。
F1F2、F3F4构成之前,该地域是一个完整的结构。
(3)图中河流的成因是。
该河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主要缘由是。
(4)从地质结构条件思索,该地域地下水散布能够较多的是处,理由是。
【答案】:(1)断层F1F2、F3F4两侧的同一种岩层发作断裂位移
(2)山谷向斜
(3)岩层断裂后遭受腐蚀该河沿线多急流瀑布,不利于航运
(4)A此处为向斜结构
【解析】:第(1)题,依据两侧岩层的不延续散布,可确定为断层结构。
第(2)题,地形可依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确定。
地质结构可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定。
第(3)题,剖析断层结构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地形对河流及航运的影响。
第(4)题,向斜部位是地下水的聚集之地。
23.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时节移动表示图,图2为世界海陆散布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18分〕
(1)简述A气压带称号及受其控制地域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
受其控制地域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2)画图略。
(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
)
(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缘由是太阳直射点随时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4)C海沿岸夏季炎热枯燥,夏季平和多雨。
缘由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枯燥,夏季受西风带控制平和多雨。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气压带位于赤道左近,应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域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B所在风带是赤道低气压带以北的信风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倾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处的风向为西南风。
与两分日相比,甲图的气压带位置偏北,乙图的气压带位置偏南,这是太阳直射点随时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的结果。
C海为地中海,该海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构成了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24.阅读以下资料,完成以下效果。
〔17分〕
资料1:2021年7月3日电由导弹护卫舰〝益阳〞舰、〝常州〞舰以及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组成的我海军第十二批护航编队在浙江舟山某军港解缆起航,赶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十一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义务。
资料2: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表示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护航官兵发现风浪很小,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亚至亚丁湾航线经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正确表示夏季洋流流向的是________(A或B)。
(4)索马里以东远洋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夏季较为丰厚。
简析该现象构成的主要缘由。
【答案】:(1)位于赤道低气压带
(2)热带季习尚候、热带雨林气候
(3)A
(4)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索马里海域底层海水上升,构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少量营养盐类。
【解析】:第(1)题,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低气压带,风浪很小。
第(2)题,考察东亚、西北亚、南亚的热带季习尚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第(3)题,大洋环流的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第(4)题,索马里以东远洋海域夏季构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少量营养盐类,渔业资源较夏季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