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思品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不断完善自我陕教版课后辅导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思品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不断完善自我陕教版课后辅导练习
第1题【单选题】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发生严重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伤者多数是学生。
下列对踩踏事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安全教育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B、参加文化补习班,避免自己受伤害
C、学生一定要远离人口聚集的场所
D、青少年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救意识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小同一直迷恋网络游戏。
上了初中后,他逐渐认识到沉迷其中的危害,也能一眼就辨别出哪个游戏有暴力、色情等成分。
每次偷偷上网后,他都自责不已,甚至多次立下毒誓,绝不能再有下一次。
但是一看到网吧的招牌,就不顾一切地冲进去,玩个痛快。
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小同没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②这是由于小同自我控制能力差而导致的③小同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在没人监督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④小同要学会适时调整行为方式,及时终止自己的不当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制造爆炸案属于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
当爆炸发生时,我们应该( )
A、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脸部朝下,头放低
B、赶紧闭嘴,避免爆炸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击穿耳膜,引起永久性耳聋
C、在室内遭遇爆炸应迅速逃生
D、爆炸瞬间屏住呼吸,继而大声呼救,请人救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右边漫画《自信》认识正确的是( )
①自负是自信的误区,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自以为是
②自信应该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评价的基础上,而不是盲目自信
③漫画中的人物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
④漫画中的人物不仅能正确看待自己,还具有创新精神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对待善意的批评与议论,我们应该( )
A、及时予以回击,得理不让人
B、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远离暴力的第一道防线是( )
A、自己
B、父母
C、老师
D、学校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古语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有不良行为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②要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③ 不是什么不良习气,不用改正④有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会走向违法犯罪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大众媒介上群星闪耀,“追星”热一浪高过一浪。
关于对“追星”的看法,正确的是( )
A、追星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不能崇拜明星
B、追星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评说
C、中学生不应该追星,追星太幼稚
D、心目中的偶像要尊重,但也不能盲目崇拜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一生。
好习惯能使我们终身受益;坏习惯会使我们终身受累。
下列是几位同学的学习习惯,其中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
A、经常一边听音乐一边背单词
B、遇到不会做的作业,立即到网上抄答案
C、喜欢临时抱“佛脚”,考前搞突击
D、定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补救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
①说明保护学生生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②能完全避免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③能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④能有效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冻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严重危害疫苗安全。
山东非法疫苗案警示我们( )
①职能部门应恪尽职守,加强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环节的监管②疫苗经营者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诚信经营、依法经营
③广大公民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④国家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近年来,中国校园欺凌事件呈增长趋势,有数据显示,2016-2017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共有50多起。
面对校园暴力伤害,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忍气吞声,以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B、及时将受到的暴力伤害告诉家长、老师
C、理智回避,尽可能不与对方发生直接冲突
D、提醒对方所作所为是违纪违法行为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自护方法正确的是( )
A、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0、120请求救助
B、等待救援时应在上风处停留
C、应用干毛巾捂住口鼻赶紧逃生
D、住在高层的住户要马上乘坐电梯转移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一场“微型家长会”在实验学校召开,根据一项小调查,13名家长完全认同孩子做家务,占调查总人数的43.3%,反对做家务的家长有11名,占36.7%,有6名家长中立。
让孩子做家务( )
①可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②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责任心,提高他们的自立能力
④可以完全脱离对父母的依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失去金钱的人,失去不多;失去健康的人,失去很多;失去信心和勇气的人,将失去一切。
所以自信是成功的守护神,相信自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而自信源于( )
A、经常的自我满足和成功的体验
B、我们的心中
C、别人的欣赏与赞美
D、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同桌带来一个新文具,方芳用不屑的语气说:“我妈妈马上给我买最新款的,比你这个可好多了。
”方芳的言行反映了( )的心理。
( )
A、自尊
B、自信
C、虚荣
D、妒忌
【答案】: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下列古语中,倡导人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是( )
A、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B、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答案】:
【解析】:
第18题【多选题】
火爆求职季,“快递小哥”需求大增,引来众多大学生竞相应聘。
其中,有不乏本科毕业生求职“快递小哥”。
随着电商的发展,大学生兼职做“快递小哥”在校园有蔓延之势。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A、学生任务是学习,兼职快递有何益
B、人生在世当自强,兼职快递又何妨
C、天之骄子勇担当,快递岂能铸辉煌
D、职场三百六十行,贡献才是正能量
【答案】:
【解析】:
第19题【多选题】
“江西好人”、中学生邱艳芳,接连遭遇祖父、父亲相继去世的厄运,却依然笑对人物。
她与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相依为命,悉心照顾奶奶,不离不弃,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撑起一个破碎的家。
邱艳芳的感人事迹启示我们要( )
A、乐观向上,勇对挫折
B、学会自立,意志坚强
C、孝老爱亲,勇担责任
D、扬长避短,敢于竞争
【答案】:
【解析】:
第20题【问答题】
“互联网+”时代,手机已全方位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以下是九年级学生小华的生活轨迹。
轨迹一:看到身边不少人都在玩各种小视频,于是也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些热门视频APP,每天都花大量时间随手拍,沉迷其中。
轨迹二:为提高人气和点击率,偷拍并直播同学们的课间生活情景,还悄悄把班里同学的优秀作文发布在网上。
轨迹三:发现学校周边存在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拍下来向有关部门反映。
请回答:
“观其行,知其道”。
请你分别简评小华上述行为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第21题【综合题】
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在狱中写过一首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从此诗可以看出叶挺将军是一位怎样的人?并解释。
自尊有何重要性?
请你谈谈如何拥有自尊?
【答案】:
【解析】:
第22题【综合题】
小刚是七年级的学生,一天晚自习后,他独自一个人回家,当他走进一条小胡同时,被两个手持水果刀的社会青年拦住了去路,身上的钱和手表被洗劫一空。
小刚把抢劫的事情告诉好朋友小东,小东说:“破财免灾,这事千万别告诉老师,不然他们还要报复你的。
”
小东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面对抢劫等不法侵害,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
【解析】:
第23题【综合题】
张某开了一家酒店,吴某送正在读八年级的女儿去当服务员。
小红不愿意辍学,主动去找班主任老师。
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小红说服了父亲。
后来,吴某重新把小红送回了学校。
上述材料中有哪些违法行为?
你从小红的行为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
【解析】:
第24题【综合题】
通过上网聊天,中学生小燕认识了小Q,小燕视小Q为知己。
当小Q向小燕介绍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姓名、学校、家庭电话及住址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
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小Q。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你认为小燕家被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请你介绍网上交往的主要特点。
网上交友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第25题【综合题】
上网已日益成为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的有效手段。
为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不良诱惑,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围家采取措旋,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
中小学校校园周围不得设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请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回答:
我国法律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在同样的保护措施下,大多数学生从网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但也有少数学生因上网而影响学习,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说明了什么?
在上网过程中,一些学生有时从网上下载并使用自己喜欢的内容。
有人说:“这是违法的。
”也有人说:“这并不违法。
”你认为违法与否关键看什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