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
内容
问题
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中最重
区 地位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
意义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跟踪训练】 1.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德国哲学家海德 格尔则提出“我在故我思”。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二者争论 的焦点是(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A [“我思故我在”强调意识决定物质,“我在故我思”强调 物质决定意识,二者争论的焦点是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A符合题意;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是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的问题,而笛卡尔和海德格尔争论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即 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B不符合题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问题不是哲学的基本问 题,C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与 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辩证关系,D错误。]
议题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材料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 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 火”。中国古代有“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 原。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迅速,化学领域,道尔顿创立了原子学说;物理 学领域,机械力学占统治地位。在此基础上,一些新的哲学观点和派别开 始出现。霍尔巴赫是17、18世纪的哲学家,他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 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 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2.(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材料二中庄子和惠施的对话反映了哲 学上的什么问题?
提示:庄子和惠施的对话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 容,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3.(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结合材料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提示:在生活中,是从人的思维和愿望出发,还是从客观实际 出发,关系到人们的实践活动能否成功;是否承认人有能力改变世 界,影响到人们能否积极地改造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效果。
[思维建模]
事件:“这” 审设问
角度: “说明”
委内瑞拉从中国引进的JY-27型米波雷达,探测到一架飞进 审材料
该国的美军隐身F-22战斗机
雷达发现战机,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客观存在,B符合题意;
析选项 A犯了唯心主义错误;C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世界的可知
性否认不了不可知论观点的存在,D错误。
定答案
B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题。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第一一单 单3元元.探探索索预世世界界测与与把把与握握规规律律选择: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2)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 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 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 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 方向, 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2.(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材料二中王阳明的“心学”本质上是 一种什么思想?
提示:王阳明的“心学”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的问题展开的。 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 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 依赖于意识,不是 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材料一漫画中甲乙二人观点的对立是 围绕着什么问题展开的?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哪一方面? 提示:围绕“我在”(人、客观存在的世界、物质)与“我思” (人的思想、意识、思维)谁是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而展开。体现 了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 题。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哪 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决定哪个;二是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物质, 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
③可见,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 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能说哲学的基本 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 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同一性的问题。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说成是哲学的基本 问题,是片面的。
研学 议题 提素 养
议题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材料一 观察漫画
材料二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 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好不惬 意。于是庄子说:“鱼儿真快乐呀!”惠施说:“你又不是鱼儿, 你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 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 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 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 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基本形态
世界的本原
共同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具体形态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原子
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物质
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习任务
1.描述与分类: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第一一单 单2元元.探探索索解世世界界释与与把把与握握规规律律论证: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 问题。
[辨析] 有人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这一观点?
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 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 结构。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 依赖于人的 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 化和表现。
2.休谟说:“人类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在感觉之外
客观事物是否存在,这是无法知道的。”这句话属于( )
A.唯物主义Leabharlann B.唯心主义C.可知论
D.不可知论
D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
在,人能够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休谟
认为人不能认识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 具体形态,带有明 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使唯物主义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 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过,它把自然科学的物 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 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 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可知论是指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 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唯物主 义者是可知论者,其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彻底的唯心主 义者也是可知论者,其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2)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 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不可 知论断言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 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对科学真理的客观 性予以否定。排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排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 性的哲学理论。
[辨析]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的 观点都是有害的。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正确的,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存在缺陷。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错误 的,但就其局部作用而言,唯心主义哲学也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 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1.区分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关键
【典例】 哪怕美国国内疫情十分严重,也丝毫没有耽搁美国 在全球方面的军事行动。当地时间2020年5月12日,委内瑞拉军队 成功探测到一架飞进该国的美军隐身F-22战斗机,并对其进行了 警告。这次立了大功的是委内瑞拉从中国引进的JY-27型米波雷 达。这说明( )
A.思维决定存在 B.人们能够认识客观存在 C.思维反映存在需要借助现代科技 D.不可知论本不存在
第第一一课 课4时时.代代精精辨神神的的析精精华 华 与评价:评析“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因而了解唯心主义是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没有意义的”。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坚定唯物主义立场,反对生活中的唯心主义。 2.科学精神: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唯物主义的不同形 态。 3.公共参与: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和评价生活 中的各种思想。
义的唯一标准
联系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 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 化;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的彻底解决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要注意两个误区 (1)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等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 题。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正确理解,它 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即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 界。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材料二 王守仁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被称为 “心学”。他同朋友观花,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 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答曰:“你未 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 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探究任务] 1.(辨析与评价·科学精神)材料一中,古希腊哲学家和中国古代 的“五行学说”中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形态?这种观点有什 么局限性?材料中霍尔巴赫的观点的不足在哪里? 提示:①这些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②把物质混同 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鲜明的朴素和直观色彩。③霍尔巴赫的思 想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不足主要是把自然科学的物质形 态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具有机 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