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4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0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基础达标测试】
(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微信拜年,欢乐抢红包成为2015羊年春节的重要内容。

春节拜年经历了登门拜访贺卡拜年一电话拜年一短信拜年一微信拜年的过程,这体现了()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认识总是反映实践的变化
C.事物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D.矛盾双方的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答案】C
考点:辩证否定观
2.专家认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设备生产的龙头有望成为产业链率先受益的群体之一,因为运营商和设备商们都认识到,到了5G时代,需要利用过往2G/3G/4G网络部署所基于的标准技术,而不是完全抛开历史,去发明一种全新的5G技术。

5G时代的发展蕴含的哲理有()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B.创新是对过去的事物合理因素的扬弃
C.创新能改变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到了5G时代,需要利用过往2G/3G/4G网络部署所基于的标准技术,而不是完全抛开历史,去发明一种全新的5G技术”,这说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A适合题意;B 是错误的;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辩证的否定观
3.二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将军去探望受伤的士兵,得知炊事班的战士大都被纷飞的弹片炸死了,而一位炊事员将大铁锅扣在头上只受了点轻伤,将军由此联想到做铁头盔,并付诸实践,使得头盔风行于世。

这说明()
①注重研究新情况才能在实践中有所创新
②创新的灵感源于个人偶然的奇思妙想
③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④彻底否定现存事物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4.一个鸡蛋如果从外面把它打破,放点葱,炒一盘菜就是一盘食物;从内部打破,一个小鸡成长出来,就是生命。

因此,“从内部打破”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这启示我们促进事物的发展,需要()
A.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事物自我发展
C.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D.创造必要条件,促进主次矛盾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材料中“‘从内部打破’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强调的是事物自身的因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这启示我们要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坚持辩证的否定观,B适合题意;A、C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不科学且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是B项。

考点:辩证的否定观
5.4G通信技术并没有脱离以前的通信技术,而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并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来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创新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B.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新功能
C.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颠覆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观。

6.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这表明()A.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步 B.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C.发现问题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创造性想象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表述的是创造性思维对科技进步的作用,B适合题意;A是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合题意;解决问题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观点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D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创新的重要性
7.下边这幅《黄河》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把汉字悄悄拉进画面。

他紧紧抓住汉字结构和韵律的形式美不放,空间错觉打破常规,幽境新意跃然而出。

由此可见,耕作“汉字田园”必须()
A.破戒律,法古人
B.寻创新,穷妙境
C.强意志,生规律
D.求价值,勤实践
【答案】B
考点:创新
8.“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蠢才。

”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B.要坚持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
C.只有继承,才能实现发展
D.要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因为他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是创新的成果,而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比喻的人缺乏创新,没有新意,故是庸才和蠢才,启示我们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A说法正确;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9.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能体现这一哲理的是()
A.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万物兴歇皆自然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其实质就是“扬弃”,故选C。

A体现运动的观点;B体现规律;D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点:辩证否定
点评:本题考查了辩证否定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10.在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发明眼界。

而对这种“思维定势”的有意识破除,则可能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

这就要求我们()
A.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B.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D.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就能提出、解决新问题
D.进行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前提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竞争和创新意识。

点评: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每个人都应树立创新意识。

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创新对于经济来说,其哲学依据是()
A.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B.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经济发展,D入选,其他题肢与题干角度不符,排除。

考点:创新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创新的作用,考生明确各点作用的角度,结合题干直接选择即可,难度不大。

12.奥地利医生奥斯·布鲁格的父亲是一个卖酒商人,他经常通过用手敲击酒桶,根据声音判定高大的桶里酒的多少。

布鲁格想,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吗?医生敲击病人的胸腔腹腔并细心听,不也可以判定病人病情吗。

经过仔细钻研,他发明了著名的叩诊法。

这则事例主要告诉我们()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④创新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的作用
13.为解决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某地推出了环保鞭炮。

其特点是:燃放后没有碎屑且不含硫磺,不仅没有刺鼻气味,还减少了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从哲学上看,环保鞭炮的诞生()
①显示了辩证否定观在推进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证实了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说明了人们的创新思维源于人们的主观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题意可知,环保鞭炮的诞生, 显示了辩证否定观在推进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证实了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①③正确。

②本身说法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本身说法不对,人们的创新思维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人们的主观需求。

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4.从喝到水这一角度看,下边漫画中新一代乌鸦的做法更为高效。

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A.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B.分清主次,把握主流
C.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创造条件,改变规律
【答案】A
考点:创新意识、规律的客观性
15.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而不调整路线,直至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后来,科学界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这一效应启示我们要()
①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②敢于打破一切既有规则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毛毛虫效应”表明不敢创新,只会因循守旧,走前人的老路,这启示我们应敢敢于创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④说法错误;②打破一切规则,说法过于绝对,不选;①③与题意相符,当选,所以正确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辩证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6.材料:春节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如今因为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改变,年味儿越来越淡,“春节符
号”征集活动要唤醒的不仅仅是大家对春节的重视和关心,更要唤醒隐没在人心灵深处的文化知识。

“春节符号”征集活动自2014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组委会共收到来自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投稿作品17356幅,最终只有一幅作品入选。

入选后的作品经过专家修改小组的反复修改、推敲,并最终确定(如下图)
该设计案将汉字“春”与“福”依托中国结的编织元素结合在一起;春节的“节”和中国结的“结”是谐音,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春字和中国结缠绕,寓意美满、团结、吉祥;中轴线上点缀三个圆点,象征春节时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太阳、月亮和地球。

本设计案的理念是依托中国传统元素的图形,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学与传统精神诉求结合起来,渲染节日气氛的同时传递出中国文化。

结合材料,分析入选作品的设计案所体现的意识活动的特点。

并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谈谈获奖作品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
(1)入选作品集中展示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分)将富有春节文化内涵的元素集中起来展示“春节符号”,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2分)汉子“春”与“福”与中国结的完美结合,集中表达了中华儿女的美好向往,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2分)
(2)辩证否定是既肯定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2分)该设计方案的理念依托中国传统元素的图形,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与传统精神诉求结合起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2分)将汉子“春”与“福”依托中国结的编织元素结合在一起,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与传统精神诉求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具有新的文化内涵,这说明要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小问来组成,第一小问是体现类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设问指向意识活动的特点,即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第二小问考查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属于启示类试题。

解答启示类材料题一般贯彻三个步骤。

第一,依据设问明确或猜测设问知识指向,把握知识指向可以通过设问中关键词,或者设问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

第二,抽取主干有效信息,依据设问知识的确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的主干信息,明确主干信息的知识指向。

第三,依据主干信息与设问界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考点:意识的能动性特点、辩证的否定观
17.材料:《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是我国文化创新的成功范例。

在千篇一律的选秀、相亲的视觉疲劳中将室内综艺升级为野外综艺,将虚假的比惨变成记录性的真人秀。

以民众关心的教育问题为切入口,父子/女搭档真实、温馨,唤起了观众内心最温柔的情感,做到了产品的差异化。

虽然《爸爸去哪儿》其节目版权和模式均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但在引进后又进行了本土化包装,增加侧重考验明星带孩子的能力,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改变原版拖沓的环节为快节奏剪辑,以国内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为背景,融入民俗化的人文元素。

在拍摄和剪辑中采用了新的技术和方式来凸显其记录的真实性。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谈谈重视文化创新的哲学依据?
【答案】
①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促进文化的新发展。

考点: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描述问题的能力,一般学生难以回答全面。

需要考生认真完整的进行描述。

【能力提高测试】
(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被称之为“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的3D打印技术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喷射可粘合材料以构造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

在众多领域,3D打印技术将颠覆原有的制造流程,使生产变得高效便捷,生产与消费的主体界限也将随着这一技术的市场化和民用化逐渐被打破。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C.正确的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D.先进观念决定事物的发展
【答案】B
考点:辩证否定观
2.麦种生根发芽生长麦苗、拔节、结果生成新麦粒,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的麦粒,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过以前的麦种。

这说明的哲理是()
①第一次否定了麦种而长出麦苗、拔节、结果
②第二次否定了麦苗、拔节、结果,从而形成新的麦粒
③“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不是肯定阶段的简单重复
④否定的根本环节是气候、土壤、水分、阳光等
⑤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③⑤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第一次否定了麦种而长出麦苗、拔节、结果,第二次否定了麦苗、拔节、结果,从而形成新的麦粒,“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不是肯定阶段的简单重复,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故入选。

④选项观点错误,辨证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否定的根本环节并不是气候、土壤、水分、阳光,故排除。

考点:辩证否定
3.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

为此,必须()
①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③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④突破客观条件,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考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教授独辟蹊径,采取药物诱导分化的方法,让癌细胞改邪归正,为人类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癌症治疗途径。

这体现了()
①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②外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为人类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癌症治疗途径”说明实践活动推动了“人类癌症治疗”认识的发展,①③适合题意;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③是错误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正确的认识存在,④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5.战国时期的鲁班在建筑活动中发明的锯子、凿子等许多重要的木工工具,一直到现在还在被工匠们使用。

18世纪英国的一个修理工瓦特也是在维修纽克门蒸汽机的实践中吸取了别人科学和技术上的成果,发明了比纽克门蒸汽机效率高5倍、耗煤少1/4的瓦特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以上事实说明()
①创新思维方式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
②创新既要有灵感,也不能离开实践
③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点: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6.“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倒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毁掉。

”这句俗语的哲学启示是()
A.要树立创新意识
B.要反对唯心主义
C.要树立辩证否定观
D.要克服唯意志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倒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毁掉”启示我们要树立辩证否定观,要坚持有保留有克服,既批判又发扬,故选项C正确。

题中和创新意识没有关系,材料中是关于如何对待错误缺点问题,而不是唯心主义问题,故B不选,D唯意志论属于唯心主义,所以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辩证否定观
7.从lG到4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

I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ZG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数据传输速度大幅提升,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而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

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人类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②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提供物质条件
③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④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与认识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考点:实践决定认识、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否定观
8.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曾说道: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移山方法: ( )
①蕴含着可贵的创新思维
②实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式的欺骗
③包含着辩证的思维方法
④启示我们主观能动性能够决定成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强调辩证地看待自己与山的关系,是思维创新的表现,①③正确;本质上并不是欺骗,②不选;④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错误;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树立创新意识。

9.漫画《抛弃一切与赞扬一切是一对大笨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主流
②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应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
③对待事物应该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④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互渗透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辩证的否定观、对立统一的观点
10.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及其领导的团队经20余年的潜心研究,突破以现代计算机发明者冯·诺依曼命名的体系结构的局限,并将其结构进行扩展,研制出其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超级操作系统,解决了网络安全性低、用户难在同一个终端上跨平台操作的难题。

材料表明,他们的成功在于()
①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扬弃”
③坚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重视研究的积累
④用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上述材料表明,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扬弃”,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题肢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本题答案选A。

考点:辩证否定观
11.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根据传统理论推断,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不能超过40K(约-2330C)。

我国科学家通过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的研究,发现了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突破了传统理论的局限。

我国科学家的成功在于( )
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②以传统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发展真理
③认识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推动了科技发展
④正确发挥意识作用,推动实践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考点:创新意识、意识的作用
12.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

为此,必须( )
①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实现对旧事物的否定,就能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③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④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否定,但是有否定并不等于说就有事物的发展,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事物的否定是辩证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故排除。

题肢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辩证否定观
1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事文化,生产农家情趣。

“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