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
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主题百花园(48分)
一、主题达标。
(30分)
1.重温革命故事,读拼音写词语。
(10分)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翻过xuán yá()峭壁,强渡dà dù hé(),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抗日战争中,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狼牙山五壮士lūn qǐ()shǒu liú dàn(),朝敌人扔去,敌人纷纷坠落shān jiàn()。
解放战争中,郝副营长在qiān jūn yí fà()的时刻,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bào fā()出一阵pái shān dǎo hǎi()的掌声;当毛主席xuān b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中国人民fèi téng()了。
2.积累赞美革命英雄的成语,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试着写几个。
(7分)
坚( )不屈( )天( )地气( )山河
全神( )注斩( )截铁昂首( )( )
我还知道的赞美革命英雄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0分)
(1)描写欢庆场面的
( )的红旗( )的掌声( )的宣告 ( )的声音( )的欢呼 ( )的火花(2)描写战争场面的
( )的围歼战( )的炮火( )的时刻 ( )的爆炸声4.了解故事内容,按顺序排列。
(3分)
(1)翻越五岭爬雪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跳下悬崖接受任务诱敌上山顶峰歼敌痛击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众游行阅兵式宣读公告群众入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主题探究。
(14.5分)
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1.5分)
(1)《灯光》是__________写的,课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讲述了__________时期,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壮士热爱__________,仇恨__________,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开国大典》记叙了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七律·长征》这首诗是________写的,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写,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是红军翻越过的众多山中的两座;“______”和“______”是红军渡过的众多河流中的两条。
这首诗的尾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革命英雄的精神。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3分)
(1)“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
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的,由衷地赞扬了革命先烈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 )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体现了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 )
(3)“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写出了班长马宝玉做事鲁莽,不计后果。
( )
三、主题讨论。
(3.5分)
很多学生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再去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了。
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大舞台(22分)
四、阅读与理解(共22分)
(一)课内阅读。
(11分)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
十万人的目光一齐
..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三十
万人一齐
..脱帽肃立,一齐
..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
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文段描写的是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隆重庄严场面。
(2分)
2.在文段中,加点的“一齐”一词共出现了五次,从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伟领袖的之情,以及
的心情。
(2分)
3.“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句中使用了两个“只听见”,这样写的好处
是。
(2分)
4.品读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5分)
(1)“这庄严的宜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1分)(2)“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这里泛指,表示相同意思的四字词语还有等。
(2分)(3)这庄严的宜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还传到了哪些地方?请闭目想象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写一写。
(2分)
(二)课外阅读。
(11分)
翻越大雪山(节选)
A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
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
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
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
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
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前进。
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
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
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
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
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
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
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
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
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
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
B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
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
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短文首先叙述了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接着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叙了红军将士的场面,其中作者列举了和的事例,这是“点”的体现。
(3分)
2.阅读短文第一自然段,从“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
嗦”“牙齿打战”中,可以体会到;从“头昏脑涨,呼吸困难”“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可以体会到。
(2分)
3.短文第六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展开想象,试
着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
4.请阅读并比较短文中A、B两处的环境描写,两者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
五、习作。
(30分)
场面,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的画面。
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你一定见过很多有意思的场面,比如:校内的六一联欢会、升国旗仪式、广播操比赛,街头的娱乐表演,超市的促销活动……请你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写,按一定的顺序把场面写具体,写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悬崖大渡河抡起手榴弹山涧千钧一发爆发排山倒海宣布沸腾
2.强惊动壮贯钉挺胸
示例: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不屈不挠
3.1)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庄严雄伟热烈五颜六色
(2)激烈猛烈千钧一发震天动地
4.(1)翻越五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
(2)接受任务痛击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3)群众入场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
二、1.(1)王愿坚郝副营长
(2)抗日战争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
胡德林胡福才祖国敌人
(3)1949 10 1 激动和自豪
(4)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1)√(2)√
(3)×
三、示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在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光大革命传统,为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四、(一)1.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2.无限热爱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无比自豪、激动
3.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突出了广场庄严、肃静的气氛
4.(1)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全国各地示例:举国上下
(3)示例:这声音传到农村,传到田间地头,村前村后锣鼓喧天,人们纷纷涌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迎接中国的诞生,欢庆人民的解放。
(二)1.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翻越大雪山战士江良兰倒地牺牲连指导员帮助战友
2.天气冷到极点红军将士行进十分困难并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3.示例:路更难走了,右边是陡峭的悬崖,冰雪路面十分光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下悬崖。
指导员小心翼翼地踩着前面战士留下的脚印,踩实了才向前迈一小
步,就这样吃力地前进着。
4.两者的感情色彩不同。
A处突出了环境险恶、条件艰苦,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B处则体现了红军战土即将战胜困难,越过雪山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