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任务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六:初步设计/小品建筑设计
第1部分任务书
设计题1 茶室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茶室建筑,它的使用功能和流线相对比较简单,可塑性也大一些,有一定的发挥度。

但茶室建筑对基地和环境的要求稍高一点,特别在空间的层次,借景与渗透方面有一些要求。

通过设计使学生能适当了解并掌握以下几点:
⑴对小型公共建筑的功能有一定了解,培养构思能力;
⑵对室内空间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训练学生的空间设计、组合能力;
⑶了解人体工程学,掌握人的行为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空间的各项要求;
⑷了解园林绿化及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⑸初步了解设计的过程以及设计成果的表达。

1.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1.2.1设计任务书
1.2.1.1设计任务
拟在某城市景区公园内建一高档茶艺馆。

茶艺馆是在正餐之外,以品茶为主,可供简单的食品,如花生、瓜子或点心(外购)等,是客人交友、约会、茶道表演,或陶艺、插花等艺术活动。

全天营业。

1.2.1.2设计要求
⑴解决好总体布局。

包括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位、客流与货流的组织与环境的结合等问题;
⑵应对建筑空间进行整体处理,以求构思新颖,结构合理;
⑶营业厅为设计的重点部分,应注重其室内空间设计,创造与建筑风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气氛。

1.2.1.3技术指标
⑴总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按轴线计算,上下浮动不超过5%)。

设80-100个座位。

建筑为单层。

⑵面积分配及功能要求如表
1.2.1.4图纸内容及要求
⑴图纸内容
a、总平面图1:300(全面表达建筑与原有地段的关系以及周边道路状况)。

b、首层平面图1:100(包括建筑周边绿地、庭院等外部环境设计)。

c、其它各层平面:1:100(包括室内家具及陈设布置、屋顶平台、室外环境设计)
d、立面图:1:100(2个)
e、剖面图:1:100(1个)
f、透视图(1个)或建筑模型(1个)
⑵图纸要求
A1图幅出图(594mmx841mm),可不画图框。

图线粗细有别,运用合理;文字与数字书写工整。

采用手工工具作图,彩色渲染透视图表现手法不限。

1.2.1.5地形图
⑴用地条件说明
该地形位于某市湖滨景区。

可在地形图上任何位置建造。

该用地西侧有旅游专线道路,西北侧为一小山坡,东南面为一淡水湖,湖面平静,景色宜人。

用地植被良好,多为杂生灌木,中有高大乔木,有良好的景观价值。

旅游专线道路宽6米,其中车行道4米,两侧路肩各为1米。

⑵地形图1
地形图2
1.2.2教学进度与要求
本任务为期10周,授课2周,设计7周和一个专用周。

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1.2.2.1建筑方案设计起步阶段:3周
以三个针对性较强的设计练习题为训练起步,循序渐进打基础。

⑴布置起步题任务书;
⑵按任务要求针对性地完成草图及正图设计;
1.2.2.2准备阶段:1周
⑴布置任务书;
⑵选择有代表性的茶馆进行参观;
⑶课后收集有关资料,并做调研报告。

1.2.2.3草图设计阶段:共1周
⑴讲授原理课,分析任务书及设计条件;
⑵进行多方案比较(2~3个);
⑶第一次草图检查,讲评;
⑷草图内容:徒手绘制1:200的总平面图、平面图、功能分析图、体块模型或体量分析
图。

1.2.2.4正草阶段:共1周
⑴确定发展方案,进行第二次草图设计;
⑵针对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整;
⑶做工作模型或体量分析图。

进一步推敲建筑体型;
⑷正草内容:徒手绘制1:200的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体量分析图或做体块模型。

本阶段图纸内容与正式表现图一致。

1.2.2.5模型制作阶段:共1周
⑴草图检查,讲评;
⑵以工具草图为蓝本,制作完成完整的建筑方案模型;
1.2.2.6正图设计阶段(一专用周)
⑴绘制正图;
⑵绘制彩色透视效果图或完成正式模型;
⑶交图。

第2部分指导书
2.1基地选择
独立式茶室(或咖啡屋)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应远离各种污总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⑵方便顾客到达,避免交通干扰。

⑶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⑷环境优美,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与自然结合。

⑸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安排、室外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的条件。

2.2总平面设计
⑴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场地、绿化用地及杂务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
⑵建筑物的位置与形体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景观,并有利于顾客在饮茶时观景。

⑶应根据建筑规模或日平均客流量,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2.3建筑设计
2.3.1各类用房的组成与要求
2.3.1.1 营业用房
⑴营业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的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2h的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遮阳设施。

⑵营业用房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⑶营业用房应有良好的景观视线。

⑷营业用房内部布置应合理,通畅,避免各流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⑸桌椅布置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茶室桌椅与餐室相似,可以略小。

下面为常见的餐饮桌椅尺寸及组合尺寸。

a、常见餐桌尺寸
长方桌四人方桌四人长桌六人长桌沙发座
a=750~850mm b=700~800mm c=600mm d=900~1100mm e=1200~1400mm
曲形沙发座圆桌
火车座
b、常见餐桌布置形式
c、常见客席通道尺寸
注:坐椅与坐椅间的净距,考虑就餐者与服务员通行时>450mm,考虑送餐小车通行时>900mm.
火车座布置
d、桌椅的适宜高度
⑹营业用房最低净高不小于 3.0m,设空调营业用房不低于 2.4m,异形顶最低处不低于
2.4m。


⑺单侧采光的营业厅,其进深不宜超过6.6m;
⑻楼层营业厅宜设置供室外活动的露台或阳台,但不应遮挡底层营业用房的日照。

2.3.1.2辅助用房
⑴加工间最低净度不低于3.0m。

⑵卫生间宜设置前室,并注意防止视线干扰。

⑶卫生间基本格局示意如下。

⑷客座≤100座时,设男大便器1个,女大便器一个。

>100座时每100座增设男大便器或小便器一个,女大便器一个。

洗手盆≤50座设一个,>50座时每100座增设一个。

⑸卫生间最小尺寸如下图所示。

2.3.2防火与疏散
⑴建筑的防火设计应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⑵平屋顶可作为安全避难和室外休闲场地,但应有防护设施。

⑶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走道最小净宽
⑷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b、梯段净宽除应符合放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c、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1200m。

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d、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

亦不应小于3级。

e、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

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f、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g、当采用坡道时,坡道的坡度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10,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

坡道应用防滑地面。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

2.4各阶段进程指导
2.4.1准备阶段
2.4.1.1参观调研要求:
选择1~2个中高档有特色的咖啡屋、茶艺馆参观调研,分析建筑空间设计及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优缺点,测量各种室内设施的尺寸和间距。

2.4.1.2参观调研提要:
a、建筑采用何种设计风格?适于哪一类使用人群?
b、平面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c、从门厅进入主要空间的人流组织是否合理?
d、对几个客席区的供应是否合理?
e、客用部分与服务部分的关系是否合理?
f、付货柜台或吧台与制作、洗涤消毒及库房的联系是否方便?
g、后勤及货流组织是否合理?
h、建筑周边空间的环境设计(绿化、小品、铺地等)是否方便使用且美观?
J、结构布置是否合理?上下两层的主要承重结构是否对齐?
k、有没有楼梯?什么形式?位置如何?具体技术参数怎样计算?
2.4.2草图设计阶段
通过教师讲授有关咖啡屋、茶艺馆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并分析若干优秀范例,使同学对该设计有比较形象的了解。

随后学生进行快速设计。

快速设计主要训练同学在短时间内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和细节来进行总体构思的能力。

在此期间基本无教师辅导,训练学生掌握从图书资料学习建筑设计这一基本工作方法,培养独立完成方案构思的能力。

快速设计后进行组内讲评,学习如何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通过方案交流开拓思路,并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阶段着重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⑴湖滨景区茶室、咖啡屋建筑的特征,如何选定地址,如何解决好方案的总体布局(如主入口位置、人流与货流的组织、客用部分与其余部分的衔接等),如何解决与环境景观协调等问题。

⑵设计重点为客用部分的室内空间设计,提倡以工作模型来推敲和构思方案,并初步确定要营造的室内环境气氛与建筑风格、字号。

⑶探索多种方案布局,通过分析其优劣,进行择优综合,以确定本阶段的最佳方案。

⑷徒手或尺规绘制1:200的平、立、剖面图。

2.4.3正草设计阶段
经过快速设计及讲评,同学对本课题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有了初步体验,对本人所做方案的优缺点也有所了解。

如果基本构思较好,可在此基础上继续丰富和完善方案的构思,深入方案设计,满足各项功能,确定建筑空间形式及风格,推敲临街立面。

如果快速设计的基本构思不理想,问题较多,应另行构思,再深入方案设计。

在此期间同学应参观调研1-2个中高档咖啡厅、茶艺馆,以加强感性认识。

本阶段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⑴咖啡屋、茶艺馆应有好的空间构思,为深入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要确定建筑风格,立面形式应体现个性特色。

⑵平面布局合理,满足各项使用要求。

如:
a、交通组织:从门厅进入主要空间的人流组织是否合理?楼梯位置是否得当?对几个客席区的供应是否方便?后勤及货流组织是否合理?
b、客用部分与服务部分的关系是否合理?付货柜台或吧台与制作、洗涤消毒及库房的联系是否方便?
c、如何通过平、剖面设计来解决采光与通风问题?
d、结构柱网与跨度是否合理?上下两层的主要承重结构是否对齐?
e、建筑入口前空间的环境设计(绿化、小品、铺地)及庭园设计。

⑶二草图纸为工具绘制的1:100的平、立、剖面图及初步的室内透视图。

提倡用工作模型深入推敲方案。

⑷绘制上板前的透视图(包括室内透视图)。

本阶段图纸内容与正式表现图一致。

2.4.5模型制作阶段
以工具草图为蓝本,制作完成完整的建筑方案模型;
2.4.6正图设计阶段
严格执行《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2.5参考书目
⑴《建筑设计资料集》第5集
⑵《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⑶《餐饮建筑设计》(建工出版社邓雪娴等著)
⑷《室内设计资料集》
⑸国内外餐饮建筑实例:如日本《商店建筑》历年期刊
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16-2006
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⑻《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⑼《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