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节水灌溉铺管铺膜播种机械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农 机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12期
摘要:玉米节水灌溉铺管铺膜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是为了通过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来达到节水、增产、节肥、节省机力费、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玉米品质、局部排盐、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
滴灌技术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关键词:玉米节水;滴灌;铺管铺膜;机械化播种1 概念
滴灌是一种局部控制性灌溉技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他化学药剂等,供作物根系吸收,满足作物的需肥耗水的需要。
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在重力和毛细管作用下进行点源入渗运动,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保持适宜含水状况。
滴灌灌水器的流量通常为 1.14~10L/h。
2 膜下滴灌覆膜铺带技术要点2.1 选地
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应选择地势平坦肥沃,土层较深厚,排水方便,土壤以壤土或砂壤为宜,排水方便的轻盐碱地也可。
坡地坡度在15°以内,陡坡地、砂石土、易涝地、重盐碱地等都不适于覆膜滴灌种植。
玉米高产的土壤要求如下:
2.1.1 耕层深厚,结构良好。
玉米根层变化一般在4~7层,多者8~9层,一株玉米根系条数多达50~120条,且有大量的分枝,入土深达2m,95%集中在0~40cm土层内,因此高产玉米要求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疏松,总孔隙度55%左右,非毛管孔隙15%左右,以达到大小孔隙比例适当,湿而不粘,干而不板,水肥气热各因素相互协调,利于根系生长。
2.1.2 耕层速效养分含量高,有机质丰富。
玉米所需养分80%来自土壤,只有20~40%来自肥料。
各地高产资料表明,产500kg/667m 2以上,玉米耕层有机质含量应为1.2~1.5%,速效氮60~65mg/kg,五氧化二磷17mg/kg,速效钾100mg/kg以上。
土壤过酸过碱都不利于玉米生长发育,氮、钾、钙、镁、硫在pH在6~8时有效性最高,而钼、锌在pH5.5以下溶解度最大,玉米最适pH为6.5~7的中性土。
玉米与其他作物相比耐盐能力差,苗期土壤全盐量达到0.41%,氯离子0.061%时玉米生长不良。
2.1.3 土壤保水、渗水性能好,通气性好。
适合玉米生长的土壤容重在1.1~1.34g/cm 3。
2.2 整地
2.2.1 深松整地技术。
深松整地技术就是用深松铲或凿形犁等松土农具疏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的一种深耕方法。
适于经长期耕翻或者旋耕后形成犁底层或土层厚而耕层薄的土地。
深松深度视耕作层的厚度而定,一般深松深度为25~30cm。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隔年深松,深松后配以浅旋或者轻耙整地,达到地表细碎平整无秸秆、根茬。
无需起垄。
2.2.2 旋耕灭茬整地技术。
使用旋耕机具松碎耕层土壤的耕作方法。
通过旋耕机刀片的高速旋转,达到切削土壤、平整地面的目的。
具有耕作深度较浅、碎土性能较强、土块细碎、耕后地面平整等特点。
由于旋耕一次就可收到翻、耙、平等几种作业的效果,也有利于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和保证作业及时。
旋耕的缺点是深度偏浅,土壤细碎,犁底层升高、耕层变浅,作业时土壤中石块容易损坏刀片,因此,对地块要求较为严格。
因而常交替应用铧式犁深翻和旋耕作业,以避免上述缺点。
旋耕的深度标准为12~16cm,旋耕
后要达到地表细碎平整无秸秆、根茬。
无需起垄。
2.3 膜下滴灌播种
2.3.1 膜下滴灌播种方法。
一是先播种后铺带、覆膜。
二是先覆膜铺带后播种,即利用机械一次性在耕整后的地上盖膜铺带。
在膜上按照株距要求打播种孔,孔深5cm,每孔下籽,用湿土盖严压实。
推荐采用铺设滴灌带、覆膜、播种、施肥一体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
2.3.2 膜下滴灌主要采取的种植形式。
我省目前大多数地区的铺膜播种均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即铺膜铺管播种机在播种的同时,形成大垄双行的栽培形式,不但可以增加10~15%以上的种植密度。
同时还形成了良好的通风条件,人为的造成了边行优势,改善了群体环境,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效地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2.3.3 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制度。
作物的灌溉制度随作物种类,品种,自然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不同而变化。
因此制定灌溉制度需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参考灌溉试验资料,遵循水量平衡原理进行制定。
3 膜下滴灌节水增产的作用3.1 保水作用
膜下滴灌适度灌水后,保持了土壤毛细管的上下通畅,土壤中的水可源源不断上升到地表。
对自然降水,少量以苗孔渗入土壤,大量水分流入垄沟,以横向形式渗入覆膜区,由地膜保护起来,被作物有效利用。
3.2 增温作用
土壤耕作层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
地膜阻隔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
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地温升高。
据农业部门测算,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
3.3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地膜覆盖后,地表不会受到降雨冲刷和渗水的压力,滴灌的渗水压力极小,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同时地膜覆盖使土壤的含盐量降低,偏盐碱地种植覆膜玉米,可提早15天成熟,而且比露地玉米增产。
3.4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覆盖地膜后增温保墒,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快有机物和速效养分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盖膜后阻止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浸润,保护养分不受损失。
但由于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吸收量强,消耗养分增大,土壤养分减少,容易形成早衰和倒伏,影响产量,故一定要施足基肥,并分次追肥。
滴灌系统配有施肥罐,随时可利用系统进行追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3.5 改善光照条件
通常由于植株叶片互相遮阴,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光照条件差。
覆膜后,据有关部门在玉米播种60天后测定,据地面50cm处光照强度占25%以上,非盖地膜玉米只有10%左右,说明基部叶片光照强度优于露地玉米。
总之,膜下灌溉玉米的各种生育条件优越,促进早出苗,早吐丝,早成熟,根系亦发达,据试验资料和实际种植表明,膜下滴灌应用,增产效果显著。
滴灌优点是:①增产、增收、增效;②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③节水30~40%。
用少量的水,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
玉米节水灌溉铺管铺膜播种机械化技术
邹 杰
(朝阳市朝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辽宁朝阳 12200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