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12.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课堂作业本答案12.29
1.观潮课堂作业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打上“√”。
薄.雾(b ?√ b áo )风号.
浪吼(h áo √ h ào )钱塘江⼤潮,⾃古以来被称.
(ch ēng √ ch an )为天下奇观。
2.拼⼀拼,写⼀写。
观潮笼罩横贯依旧
恢复昂⾸东望⼈声⿍沸
3.照样⼦,写词语。
漫天.卷地.
舍近求远出⽣⼊死若隐若现前俯后仰⼭崩.地裂.
风平浪静深思熟虑⼈困马乏国破家亡左顾右盼⽣离死别⽣死存亡⽇积⽉累东张西望天长地久
4.照样⼦,⽤带点的词写句⼦。
(1)午后⼀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闷雷滚动。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来。
5.收藏屋。
课⽂中有许多语句写得具体形象,我想读⼀读,还想选择⾃⼰喜欢的句⼦抄
下来。
①江⾯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层蒙蒙的薄雾。
②午后⼀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来。
④那声⾳如同⼭崩地裂,好像⼤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6.读⼀读,写⼀写。
那条⽩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
再近些,只见⽩浪翻滚,形成⼀堵(两丈多⾼)的⽔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
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来;那声⾳如同⼭崩地裂,好像⼤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课⽂内容填空。
我觉得这些词语好在写出了潮的⾼及来势凶猛。
(2)这段话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钱塘江⼤潮。
(3)画横线的句⼦先写⼤潮的样⼦,我是从齐头并进这个词语知道的;再写⼤
潮的声⾳,我是从⼭崩地裂这个词语知道的。
3.鸟的天堂课堂作业
1.选择正确的读⾳
(1) 乐yu a曲q ǔ
(2)枝zh ī⼲g àn 数sh ù ⽬m ù 计j ì数sh ù(3)泊b ?了⽚刻
2.拼⼀拼,写⼀写。
灿烂⽵竿⽊桨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
3.选词填空
(1)陆续(2)继续(3)继续(4)陆续
4.照样⼦写句⼦,意思不变。
(1)她兴奋地说:“看,孔雀开屏啦!”
(2)他⾼兴地说:“我⼉⼦太棒了。
”
5.收藏屋。
(1)⼀簇簇树叶伸到⽔⾯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在什么地⽅。
(2)真是⼀株⼤树,枝⼲的数⽬不可计数,枝⼲的数⽬不可计数。
枝⼲的数⽬不可计数,枝上⼜⽣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
⼀部分树枝垂到⽔⾯,从远处看,就像⼀株⼤树卧在⽔⾯上。
(3)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命⼒展⽰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簇堆在另⼀簇上⾯,不留⼀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绿叶上都有⼀个新的⽣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去捉它们。
6.读⼀读,写⼀写。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命⼒展⽰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簇堆在另⼀簇上⾯,不留⼀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绿叶上都有⼀个新的⽣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对近义词是:(好像)(似乎)
(2)“那么多的绿叶,⼀簇堆在另⼀簇上⾯,不留⼀点缝隙。
”描写⼤榕树叶⼦的繁茂;“那翠绿的颜⾊,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绿叶上都有⼀个新的⽣命在颤动。
”描写⼤榕树叶⼦绿得发亮,让⼈感到有⼀种⽣命在涌动。
(3)朗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时,语⽓应当(2)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句⼦中两次提到“鸟的天堂”,它们的意思不⼀样,第⼀个指那棵⼤榕树,是⼀种特定的称谓;第⼆个指这棵⼤榕树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语⽂园地⼀
1.拼⼀拼,写⼀写。
薄雾沸腾缝隙恢复横贯江⾯齐头并进
若隐若现漫天卷地
2.填⼀填,背⼀背。
(1)雾锁⼭头(⼭锁雾),(天连⽔尾)⽔连天。
(2)绿⽔本⽆忧,(为风皱⾯)。
青⼭原不⽼,(因雪⽩头)。
(3)(⽔⽔)⼭⼭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时时好好(奇奇)。
(4)重重(叠叠)⼭,(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下下(树)。
(5)四⾯⼭关照(三)潭⽔影清
(6)我也搜集了三副对联:
①风吹杨柳千门绿,⾬润桃花万树红。
②冬去⼭明⽔秀,春来鸟语花⾹。
③植树造林绿⼤地,栽花种草美⼈间。
(7)我还收集了以下的对联:
①我爱(邻)邻爱我,鱼伴(⽔)⽔伴鱼。
②重重(⼭)岭⼭重重,峰外(⼭)青⼭外峰。
③果种(⼭)坡⼭种果,红橙(鲜)艳鲜橙红。
(8)学习“趣味语⽂”中的对联。
hǎo dú shū bùhào dú shū
好读书不好读书
hào dú shū bùhǎo dú shū
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妙在⼀个“好”字,语意双关,耐⼈寻味。
上联说: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下联说:年纪⽼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眼昏花。
⼒不从⼼,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
意在告诫⼉孙后辈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
3.照样⼦,把带点字的意思写具体。
(1)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堤上早已⼈⼭⼈海,⼤⼈,⼩孩,⽼⼈,⼤家挤成⼀堆,挤来挤去,从远处看,就像许多只⼩蚂蚁在蠕动呢!
(2)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的,⼩的,花的,⿊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4.读短⽂,完成练习。
(1)查字典,给不认识的字注⾳。
(2)根据意思从⽂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玩弄⽂字技巧。
(舞⽂弄墨)
②轻视别⼈,对别⼈没有礼貌。
(傲慢⽆礼)
③⽤威⼒逼迫恐吓,使别⼈屈服。
(威胁)
④蒙蔽玩弄(愚弄)
(3)⽤“—”画出徐⽂长⽤⼿对对⼦的语句,有感情地读⼀读。
答:读了这些句⼦,我觉得徐⽂长⼩⼩年纪很有学问,不惧权势,聪慧过⼈,我还知道知府是⼀个狂妄⾃⼤的⼈。
(4)将短⽂中的两副对⼦抄写在下⾯的横线上。
六塔重重,四⾯七棱⼋⾓。
⼀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5.古诗两⾸
1.拼⼀拼,写⼀写。
庐⼭⾯⽬⼭重⽔复
柳暗花明腊酒不识
2.⽐⼀⽐,再组词。
缘故怀疑浑⾝腊酒
好像凝固挥⼿蜡烛
3.读⼀读,写⼀写。
(1)“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
”“缘”是因为的意思。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这样⼀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场上。
(2)“⼭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
”“疑”是以为,怀疑的意思。
在遇到绝境⾃我安慰的时候或者在解决了困难之后的情况下,⼈们经常使⽤这句诗。
4.背⼀背,默⼀默。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
只缘⾝在此⼭中。
《游⼭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鸡豚。
⼭重⽔复疑⽆路,
柳暗花明⼜⼀村。
5.课外链接。
(1)⽼爷爷常⽤唐代诗⼈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
”诗句来教育我们要爱惜粮⾷。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唐)朝诗⼈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的思念。
6.爬⼭虎的脚
1.拼⼀拼,写⼀写。
均匀爬⼭虎叶柄茎叶
触⾓痕迹逐渐占领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打上“√”。
空隙(k?ng√ kōng) 嫩叶(nan√ nang)
重叠(zh?ng ch?ng√) 蛟龙(jiǎo jiāo√)
3.正确填写“的、地、得”。
蜗⽜(的)触⾓爬⼭虎(的)脚
好看(得)很慢慢(地)变化
紧紧(地)贴着嫩红(的)叶⼦
4.按课⽂内容填空。
(1)爬⼭虎刚长出来的叶⼦是(嫩红)的,不⼏天叶⼦长⼤,就变成(嫩绿)的。
(2)不要瞧不起那些灰⾊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指不费⼀点⼉劲,(休想)拉下爬⼭虎的⼀根茎。
5.读⼀读,写⼀写。
●爬⼭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圆⽚,巴住墙。
●爬⼭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圆⽚逐渐变成灰⾊。
(1)爬⼭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圆⽚,巴住墙,⽽且颜⾊也会发⽣变化,逐渐变成灰⾊。
要是没有触着墙,他的脚不⼏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2)从“⼩圆⽚”、“巴”、“萎”、“灰⾊”等描写中,我知道作者是从形状、动
作、颜⾊[⼩圆⽚是形状、巴、萎是动作、灰⾊是颜⾊。
]等⽅⾯细致地描写了爬⼭虎的脚的变化。
7.蟋蟀的住宅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打上“√”。
洞⽳()堤岸()搜索()
选择()倾斜()扒⼟()
洞d ?ng ⽳xu ?
堤d ī岸àn
搜s ōu 索su ǒ选xu ǎn 择z ?
倾q īng 斜xi ? 扒p á⼟t ǔ
2.从课⽂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随意(慎重)明显(隐藏)狭窄(宽敞)
潮湿(⼲燥)光滑(粗糙)热闹(安静)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蟋蟀选择住址很慎重,不肯随遇⽽安。
(√)
(2)蟋蟀的住宅是随着天⽓的变化和蟋蟀⾝体的增长⽽加深加固的。
(√)
(3
4.读⼀读,找⼀找。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2)蟋蟀盖房⼦⼤多是在⼗⽉。
⽂中这样的句⼦:
②它不利⽤现成的洞⽳,卧室。
③主⼈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修理平整。
④假使我们想到蟋蟀⽤来挖掘的⼯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的⼯
程了。
⑤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
⑥即使在冬天,只要⽓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还可以看见蟋蟀从⾥⾯
不断地抛出泥⼟来。
5.读⼀读,写⼀写。
别的昆⾍⼤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废、费√)⼯夫,弃去(毫√、豪)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定要排⽔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现成的(巢⽳、洞⽳√),它的舒服的住宅是⾃⼰⼀点⼀点(发掘、挖掘√)的,从⼤厅⼀直到卧室。
(1)在括号⾥选择合适的词语。
(2)“随遇⽽安”的意思是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
我从它慎重地选择住址、它不利⽤现成的洞⽳这⼏点知道蟋蟀不肯随遇⽽安。
蟋蟀盖房⼦⼤多是在⼗⽉。
秋天初寒的时候。
它⽤前⾜扒⼟,还⽤钳⼦搬掉较⼤的⼟块。
它⽤强有⼒的后⾜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它将泥⼟推到后⾯,倾斜地铺开。
(3)在横线上填写描写蟋蟀盖房⼦动作的词语。
蟋蟀盖房⼦时,⽤前⾜扒⼟,⽤钳⼦搬掉较⼤的⼟块,⽤后⾜踏地,⽤后退上的两排锯将泥⼟推到后⾯,倾斜地铺开。
语⽂园地⼆
1.拼⼀拼,写⼀写。
均匀空隙痕迹逐渐
隐蔽柔弱倾斜宽敞
随遇⽽安毫不可惜
2.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
(1)毫不可惜(②)①细长的⽑;②⼀点⼉;③⽑笔。
(2)随遇⽽安(①)①遭遇;②款待;③机会。
(3)只缘⾝在此⼭中(②)①缘故;②因为;③缘分。
(4)⼭重⽔复疑⽆路(①)①不信,怀疑;②不能确定的。
3.选词填空。
即使……也……虽然……但是……
要是……就……
(1)爬⼭虎的脚(要是)没有触着墙,不⼏天(就)枯萎了。
(2)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这⾥(也)⽴刻会⼲的。
(3)(虽然)屋⼦的内部没有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4.填⼀填,背⼀背。
正⽉梅花(⾹⼜⾹),⼆⽉兰花(盆⾥装)。
三⽉(桃花)连⼗⾥,四⽉蔷薇(靠短墙)。
五⽉⽯榴(红似⽕),六⽉(荷花)满池塘。
七⽉栀⼦(头上戴),⼋⽉(丹桂)满枝黄。
九⽉(菊花)初开放,⼗⽉芙蓉(正上妆)。
⼗⼀⽉(⽔仙)供上案,⼗⼆⽉腊梅(雪⾥藏)。
5.读短⽂,完成练习。
(1)第⼆⾃然段中的错别字。
(栽、得、竿竿)
(2)根据意思在短⽂中找出词语。
①传神②秘诀③出⾊
(3)解释⽂章题⽬的句⼦。
“我⾮常熟悉⽵⼦,每当我要画⽵⼦的时候,⽵⼦的样⼦就在我⼼中出现了。
我只不过是把⼼中的⽵⼦画到纸上罢了。
”
(4)⽤“胸有成⽵”造句。
①史密斯先⽣不管做什么事,总是胸有成⽵。
②必须对实情“胸有成⽵”,才能理直⽓壮地(到处)指责(别⼈)。
③我虽然还⼩,可是对要从事的职业已“胸有成⽵”了。
④后来⼈们⽤“胸有成⽵”来⽐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⑤他写初稿时已“胸有成⽵”,所以只须涂改⼏个词就⾏了。
⑥我们⽼师思维敏捷,当我们有问题问他时,他总是“胸有成⽵”地回答我们。
⑦导演王家卫会把⼀个镜头前后拍上三、四⼗次--其中的⼗五次往往仅是为了最终拍摄⽽做的实验--与其相⽐,张艺谋截然不同,他总是“胸有成⽵”。
⑧我发愁这次完不成任务;⽼武“胸有成⽵”地说:“没问题”。
⑨事前充分准备;事发后才能“胸有成⽵”;不会慌乱。
(5)⽤⼀句话夸夸⽂与可的画。
9.巨⼈的花园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打上“√”。
允y ǔn 许x ǔ脸li ǎn 颊ji á 拆ch āi 除ch ú
凝n íng 视sh ì 训x ùn 斥ch ì 冷l ěng 酷k ù
2给下⾯的词语分类。
发脾⽓纷纷逃窜叱责四处逃散训斥拔腿逃跑
第⼀类:发脾⽓叱责训斥
第⼆类:纷纷逃窜四处逃散拔腿逃跑
3读⼀读,连⼀连。
春天绿树飘⾹
夏天⽩雪盛开
秋天鲜花⼀⽚
冬天鲜果成阴
4收藏屋。
那⾥,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冬天⽩雪⼀⽚。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的寒风吹起雪花。
巨⼈孤独地度过了漫长
的严冬。
这个⼩男孩在树下⼀伸⼿,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啊!要不
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了。
谢谢你!”
从那以后,巨⼈的花园⼜成了孩⼦们的乐园。
孩⼦们站在巨⼈的脚下,爬上巨⼈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5读⼀读,写⼀写。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终于明⽩,没有孩⼦的地⽅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了。
谢谢你!”
(1)“提醒”的意思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中的“提醒”是指⼩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伸⼿,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2)课⽂中有两处具体写了“没有孩⼦的地⽅就没有春天”。
第⼀处:孩⼦们吓坏了,四处逃散……但不知为什么,巨⼈的花园⾥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作,雪花飞舞。
第⼆处:孩⼦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被冰雪覆盖了。
(3)读了这段话,我敢肯定春天会来到巨⼈的花园⾥,因为巨⼈终于明⽩了没有孩⼦的地⽅是没有春天的。
11.去年的树
1.形近词组词。
融化时代乘法某天
隔开伐⽊剩下煤油灯
2.照样⼦,⽤带点的词写句⼦。
(略)
3.按要求写句⼦。
(1)⼩鸟许下诺⾔的句⼦:好的,我明年春天⼀定回来,给你唱歌。
(2)⼩鸟履⾏诺⾔的句⼦:
①鸟⼉回到这⾥,找他的好朋友树来了。
②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听。
4.读⼀读,写⼀写。
鸟⼉睁⼤眼睛,盯着灯⽕看了⼀会⼉。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听。
唱完了歌,鸟⼉⼜对着灯⽕看了⼀会⼉,就飞⾛了。
(1)这⼀段话中和眼睛有关的词语是(睁)、(盯)、(看)。
(2)我发现……两个“看了⼀会⼉”。
第⼀个说明:⼩鸟很吃惊,也很伤⼼,想找到⼤树过去的影⼦。
第⼆个说明:⼩鸟要告诉树,⾃⼰履⾏了诺⾔,同时也是对树的留恋与怀念。
(3)我知道⼩鸟唱去年唱过的歌给灯⽕听,是因为⾃⼰去年向树许下过诺⾔,明年春天⼀定回来,给你唱歌。
5.⼩练笔。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鸟⼉,看着昔⽇的好朋友变成了灯⽕,你会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①我会说:“亲爱的树,我历尽千⾟万苦来找你,可想不到⽆情的伐⽊⼈把我们分开了,我们永别了!你燃烧了⾃⼰,献出了⾃⼰宝贵的⽣命,却照亮了别⼈,给⼈间送来了光明和温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如果有来⽣的话,我们
还要做好朋友。
树啊,虽然你不在了,但是我们的友谊还在,诺⾔还在。
树啊,我会把你这位好朋友牢记在⼼。
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到以前我们相处的地⽅,唱歌给你的后代――⼩树苗听,让它们茁壮成长。
你好好安息吧!
语⽂园地三
1.拼⼀拼,写⼀写。
洋溢允许孤独训斥隆冬
覆盖凝视冷酷拆除愉快
2.填⼀填,读⼀读。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雪花飞舞
鲜果飘⾹草翠花开狂风⼤作
3.照样⼦,改写句⼦。
例:巨⼈被喧闹声吵醒了。
喧闹声把巨⼈吵醒了。
(1)花园⼜被冰雪覆盖了。
冰雪⼜把花园覆盖了。
(2)春天被巨⼈赶⾛了。
巨⼈把春天赶⾛了。
(3)⼤树被伐⽊⼯⼈⽤斧⼦砍倒了。
伐⽊⼯⼈⽤斧⼦把⼤树砍倒了。
4.填⼀填,背⼀背。
⾬中的树林
⾬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进去你就会变成⼀个⼩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珠滚动在树叶上,
蜘蛛吐丝给你⼀串⼀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软⼜⾹,
还有青蛙击⿎跳舞为你表演。
鸟⼉在⾬中也愿⼀展歌喉,
听歌的松⿏摇着⽑茸茸的尾巴。
细⾬淋过的浆果酸甜可⼝,
刺猬扎满了⼀⾝运回了家。
连那些⼩⾬点⼉都会变魔术,
落在地上⽴刻就变成了蘑菇。
5.读短⽂,完成练习。
蚂蚁洗澡(短⽂略)
(1)照样⼦,写词语。
例:规规矩矩
(⼲⼲净净)(⾼⾼兴兴)
(平平安安)(恭恭敬敬)
(2)填空,并⽤带点的词造句。
蚂蚁洗澡时不是(搓肥皂⽔洗),⽽是(让别的蚂蚁来舔⾝体)。
不是……⽽是……蚂蚁想要洗澡,不是⽤语⾔告诉对⽅,⽽是跑到伙伴⾯前,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坐着,然后把脑袋伸到对⽅腭下,安静地躺着。
(3)当蚂蚁想要洗澡时,它是⽤什么⽅法告诉伙伴的?⽤“——”在⽂中画出相应的句⼦。
答:当蚂蚁想要洗澡时,它就跑到伙伴⾯前,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坐着,然后把脑袋伸到对⽅腭下,安静地躺着。
(4)蚂蚁是按什么顺序给别的蚂蚁洗澡的?请把序号写在括号⾥。
搓脚搓背搓胸和腰洗脸
(4)(1)(3)(2)
13.⽩鹅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打上“√”。
引y ǐn 吭h áng ⼤d à叫ji ào
⼤d à模m ú⼤
d à样y àng 头t ?u 颈j ǐng
净
j ìng ⾓ju ? 供g ōng 养y ǎng 狂ku áng 吠f ai
2.拼⼀拼,写⼀写。
邻近⾼傲郑重京剧
滋味侍候脾⽓责备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
(1)从容不迫
(2)⼀丝不苟
(1)昂⾸⼤叫
(2)厉声叫骂
4.收藏屋
收藏写得具体形象的句⼦。
①鹅的叫声,⾳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②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来毫不相让;有时⾮但不让,竟伸过颈⼦来咬你⼀⼝。
③鹅吃了⼀⼝饭,倘若⽔盆放在远处,它⼀定从容不迫地⼤踏步⾛上前去,饮⼀⼝⽔,再⼤踏步⾛去吃泥,吃草。
④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个⼈在旁侍候,像饭馆⾥的堂倌⼀样。
⑤鹅⽼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5.读⼀读,写⼀写。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
相;鹅的步调从容,⼤模⼤样的,颇像京剧⾥的净⾓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来毫不相让;有时⾮但不让,竟伸过颈⼦来咬你⼀⼝。
(1)根据词意从⽂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
(⼤模⼤样)
②拘谨不⾃然,不放松。
(局促)
(2)照样⼦,⽤带点的词写句⼦。
(略)
(3)概括这⼀段主要内容的句⼦是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围绕这个句⼦,作者从以下两个⽅⾯具体介绍鹅的傲慢:鹅的步调从容,⼤模⼤样的,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来毫不相让。
15.猫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打上“√”。
任凭(pín píng√)枝折花落(sh?√ zh?)
摔跤(shuāi√ suāi)解闷(mēn man√)
2.拼⼀拼,写⼀写。
性格跌倒贪玩尽职
抓痒开辟梅花稿纸
3.填⼀填,读⼀读。
天真(可爱)(温柔)可亲丰(富)多(腔)
(闭)息(凝)视(变化)多端粗细(各异)
4.照样⼦,改写句⼦。
例:它闭息凝视,⼀定要把⽼⿏登出来。
它闭息凝视,⾮把⽼⿏登出来不可!
(1)他下了决⼼,⼀定要把这件事⼉办好。
他下了决⼼,⾮把这件事⼉办好不可!
(2)既然你答应了别⼈,就⼀定要做到。
既然你答应了别⼈,就⾮做到不可!
5.读⼀读,写⼀写。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成天睡⼤觉,⽆忧⽆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天⼀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天⼀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的⼀点响动,⼜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连就是⼏个钟头,⾮把⽼⿏等出来不可!
⽆忧⽆虑⽆边⽆际⽆穷⽆尽
⼀天⼀夜⼀⼼⼀意⼀分⼀秒
(3)按要求从⽂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近义词:(的确)——(实在)
反义词:(尽职)——(贪玩)
(4)照样⼦,结合⽂中内容写句⼦。
说它⽼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成天睡⼤觉,⽆忧⽆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说它贪玩吧,它会出⾛⼀天⼀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尽职吧,它听到⽼⿏的⼀点响动,就会屏息凝视,⼀连就是⼏个钟头,⾮把⽼⿏等出来不可!
(5)这⼀段⽂章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描写了猫⽼实、贪玩、尽职的特点,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语⽂园地四
1.拼⼀拼,写⼀写。
头颈滋味倘若侍候
责备任凭开辟尽职
毫不相让⼀⽇三餐
不胜其烦从容不迫
2.填⼀填,背⼀背。
望⼦成龙龙飞凤舞
天马⾏空⽜⼑⼩试
呆如⽊鸡胆⼩如⿏
如虎添翼笨鸟先飞
来龙去脉调虎离⼭
汗马功劳⽼马识途
群龙⽆⾸骑虎难下
马到成功照猫画虎
3.读句⼦,仿写句⼦。
◆鹅吃饭的时候,⾮有⼀个⼈侍候不可,真是架⼦⼗⾜!
◆如果赶上这么⼀场⽤以扬威耀武的乱⼦,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我发现以上这些句⼦从字⾯上看好像作者不喜欢这些⼩动物,⽽实际上却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喜爱之情。
我也能学着写⼀句:
①母鸡下蛋的时候总是狂叫,它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它的成绩。
②⼩猫满⽉的时候到院⼦⾥来了,院中的花草被玩得枝折花落。
③猫要是决定出去玩⼀玩,就会出⾛⼀天⼀夜,任凭谁怎么呼唤也不会回家。
④⽩公鹅⾛起路来总是⾼傲地挺着长长的脖⼦。
⑤丰⼦恺笔下的⽩鹅总是摆着⼀副鹅⽼爷的脾⽓。
4.读短⽂,完成练习。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有⼀天,换上便装,⼀个⼈来到莫⼲⼭上⼀座寺庙中游玩。
寺中的①住持不认识苏东坡,只当他是普通的⾹客,不以为然,只是冷冷地从⿐孔中哼⼀声“坐”,①不情愿地对⼩和尚吩咐:“茶。
”
⼆⼈谈了⼀会⼉,②住持发现苏东坡的谈吐不凡,很有才学,觉得他有来头,便做出恭敬的样⼦,说:“请坐。
”⼜②郑重吩咐⼩和尚道:“敬茶。
”
谈到后来,③住持才知道眼前此⼈就是名闻天下的苏东坡,急忙起⾝离座,打躬作揖,满脸堆笑,连声道:“请上坐!”⼜③再三叮嘱⼩和尚“敬⾹茶。
”
⼆⼈谈完,苏东坡起⾝告辞。
住持急忙捧出纸笔,敬求墨宝,苏东坡毫不推辞,微微⼀笑,挥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茶
住持看了,⽬瞪⼝呆,不知是哭是笑。
(1)在⽂中的括号⾥加上标点符号。
(2)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从⽂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急忙)吩咐—(叮嘱)
②做动作,想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打躬作揖捧推辞挥笔
(3)根据意思在⽂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谈话时的措辞和态度不⼀般。
(谈吐不凡)
②形容⾮常有名。
(名闻天下)
③眼睛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发呆。
(⽬瞪⼝呆)(4)⽤“—”画出住持三次让苏东坡就坐时的不同态度,⽤“”画出住持三次让⼩和尚上茶时的不同态度。
想想住持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5)住持看了苏东坡留下的墨宝为什么⽬瞪⼝呆,不知是哭是笑?
答:因为住持明⽩这是苏东坡借助⾃⼰的墨宝,暗中讽刺⾃⼰以貌取⼈,待⼈的不同态度。
17.长城
1.选择正确的字,打上“√”。
(1)远看长城,它(像√象)⼀条长龙,在崇⼭(峻√)岭之间蜿(诞蜒√)盘旋。
(2)这样⽓(魂魄√)雄伟的⼯程,在世界(厉历√)史上是⼀个伟⼤的(奇√其)迹。
2.拼⼀拼,写⼀写。
堡垒⽓魄盘旋城砖
屯兵打仗智慧凝结
3.照样⼦⽤带点的词写句⼦。
(1)那时候没有⽕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数的肩膀⽆数的⼿,⼀步⼀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岭。
①蟋蟀建筑住宅没有特别好的挖掘⼯具,没有运输⼯具,就靠着它那柔嫩的脚。
(2)多少劳动⼈民的⾎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长城。
①蟋蟀建筑住宅,不知要经过多少时间,才完成它的伟⼤⼯程。
4.根据课⽂内容填空。
(1)长城东起(⼭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万三千多公⾥)。
(2)城墙顶上铺着⽅砖,⼗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
城墙外沿有(两⽶多⾼)的成排的垛⼦,垛⼦上有(⽅形)的瞭望⼝和射⼝。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就有⼀座(⽅形)的城台。
我发现填上这些词语以后把长城长和⾼⼤坚固的特点写出来了,⽽且把我国古代劳动⼈民的智慧也更加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5.读⼀读,写⼀写。
长城的劳动⼈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块有两三千⽄重,那时候没有⽕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数的肩膀⽆数的⼿,⼀步⼀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岭。
多少劳动⼈民的⾎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长城。
(1)在⽂中的括号⾥加上标点符号。
(2)在画“”的句⼦⾥圈出描写动作的词,写在下⾯的横线上。
站踏扶想
(3)从短⽂中“没有”、“⼀步⼀步”、“数不清”、“⽆数”等词语中能体会到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民的歌颂和⽆限赞叹的思想感情。
6.收藏屋。
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想把喜欢的内容抄下来。
①中国古代的伟⼤⼯程,西起⽢肃嘉峪关,东到河北⼭海关,全长8851.8公⾥。
公元前3世纪秦统⼀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长城并延长,始成长城。
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物,⽽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②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修筑的规模浩⼤的军事⼯程的统称。
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因此⼜称作万⾥长城。
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辽东虎⼭,全长8851.8公⾥,平均⾼6⾄7⽶、宽4⾄5⽶。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民创造的伟⼤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它与天安门,兵马俑⼀起被世⼈视为中国的象征。
18.颐和园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打上“√”。
痕.迹(h?n√ h?ng)耸⽴.(shǒng sǒng√)
堤.岸(tídī√)远眺.(táo tiào√)
颐.和园(yí√ yì)树丛.(c?ng√ ch?ng)
2.拼⼀拼,写⼀写。
宫殿建筑狮⼦⽯柱
长廊雕刻姿态不⼀楼阁
3.照样⼦,写句⼦。
例:正前⾯,昆明湖静得像⼀⾯镜⼦,绿得像⼀块碧⽟。
(1)跑步⽐赛开始了,运动员们快得像离弦的箭,那姿势威武得像猛虎下⼭。
(2)那散在草丛⾥的野花,多得像天上的星星,美得像五彩的锦缎,⾹得像⾹⽓扑⿐的⾹⽔。
4.收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