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亮身高125( );
一间书房面积有8( );
一棵大树是16(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2.早上7:45开始上第一节课,田蕊从家到学校需要15分钟,田蕊最晚要( )从家里出发才能赶到上第一节课不迟到。

3.一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价格是28元,买9本大约需要( )元。

4.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头大象重3( );
小朋友步行1千米用时15( );
一瓶可乐高2( );
跑100米大约用了16( )。

5.口算280+360时,可以这样想:28个十加上36个十得( )个十,也就是( );也可以这样想:因为28+36=( ),所以280+360=( )。

6.比315多43的数是( ),( )比500少40。

7.按规律填空:4,6,10,18,34,( ),130,…
8.在得数大于300的算式后面的括号里画“√”。

152+114()1000-687()5×64()
二、选择题
9.一家四口平均分1个西瓜,每人应该分得西瓜的( )。

10.广州到上海的铁路线约长2331()。

A.厘米B.分米C.米D.千米
11.三位同学参加400米跑步比赛,李强用了65秒,周斌用了1分15秒,刘磊用了70秒,他们三人中,跑得最快的是()。

A.李强B.周斌C.刘磊
12.参加绘画小组的有26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23人,两个活动都参加的有8人。

(1)在下图中填写相应的人数。

(2)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人。

13.如果平均每小时有36至45人乘坐游览车,那么3小时最可能有()人乘坐游览车。

A.100与150之间B.150与200之间C.200与250之间
14.涛涛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了三次,打开后,每一小份是这张纸的()。

A.1
2B.
1
4
C.
1
6
D.
1
8
15.淘气用20厘米的铁丝先围了一个正方形,然后把这根铁丝拉直重新围了一个圆形,那么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比较,()。

A.圆的周长大B.正方形的周长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
16.水果店昨天卖的水果是:苹果、梨子、橘子、草莓,今天卖的水果是:西瓜、梨子、柠檬、草莓、葡萄,水果店两天一共卖了()种水果。

A.9 B.8 C.7
17.直接写出得数。

300×5=4×600=110×8=7×800=
66+44=1400-600=130×3=31×3=
60×3=4×21=55-38=6×500=
38+19=1
5

3
5

7
8

3
8
=1-
2
5

18.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23-654=248×5=※900-546=690×7=109×5=※532+468=19.脱式计算。

218×3-120435+25×7(406-385)×3
20.在每幅图里涂上颜色,分别表示出它的3
4。

21.王阿姨去超市打算购买两件商品,这两件商品的价格分别为342元和189元,请你帮估算一下,王阿姨带多少元比较合适?
22.一列高铁从广州南开往深圳北,在广州南站有864人上车,到达虎门站有127人下车,同时有223人上车。

这时高铁上有旅客多少人?
23.一批电脑捐给希望小学。

如果每班4台,正好可以分给14个班;如果每班7台,可以分给几个班?
24.学校艺术节三(1)参展作品情况如下:
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手工作品摄影作品
8幅36幅()幅9幅
(1)绘画作品的数量是摄影作品的几倍?
(2)手工作品的数量是书法作品的2倍,手工作品有多少幅?
25.一根铁丝长15米,做手工用去它的2
5
,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用完?还剩下多少米?
2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7米,宽2米。

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27.三(3)班同学上自习课完成作业情况:完成语文作业的有20人,完成数学作业的有30人,两样都完成的有8人,一样都没完成的有2人。

三(3)班有多少名同学?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厘米## cm 平方米## m2米## m 平方分米## dm2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亮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间书房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计量一棵大树的高度用“米”作单位,计量一块手帕的面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

小亮身高125厘米;
一间书房面积有8平方米;
一棵大树是16米;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2.7:30
【解析】
由题意可以得知上课的时间和去学校路上的时间,根据公式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7时45分-15分=7时30分
所以田蕊最晚要7时30分出发才可以不迟到。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推算,熟练掌握公式并灵活运用。

3.270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一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价格乘9即可,计算时采用估算法计算。

将28元看成30元,
30×9=270(元),即买9本大约需要270元。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吨##t 分分米##dm 秒##s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头大象的体重,数据是3,单位是吨;计量小朋友步行1千米的用时,数据是15,单位是分;计量一瓶可乐的高度,数据是2,单位是分米;计量跑100米的用时,数据是16,单位是秒。

一头大象重3吨;
小朋友步行1千米用时15分;
一瓶可乐高2分米;
跑100米大约用了16秒。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 64 640 64 640
【解析】
因为280是28个十,360是36个十,28个十加上36个十,用28+36得出结果就是几个十,结果后面加一个0即是280+360的结果;也可以先计算28+36的结果,再在后面加一个0即是280+360的结果。

28+36=64,所以28个十加上36个十得64个十,也就是640;28+36=64,所以280+360=64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整百整十数与整百整十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6. 358 460
【解析】
根据题意,要求比315多4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即可,要求比500少40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可。

315+43=358
500-40=460
所以,比315多43的数是358,460比500少40。

【点睛】
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66
【解析】
题目中6=2×4-2,10=2×6-2,18=2×10-2,34=2×18-2,可以看出后一个数等于前一个数的2倍减2,据此规律可以写出空格里的数。

根据分析得:2×34-2
=68-2
=66
所以空格里的数是66。

【点睛】
此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发现数列规律,然后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8.()(√)(√)
【解析】
根据整数加减法及乘法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得数,再看哪个得数大于300,就在括号里面画“√”。

152+114=266,266<300
1000-687=313,313>300
5×64=320,320>300()
则152+114()1000-687(√)5×64(√)
【点睛】
本题关键是求出各个算式的得数,旨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选择题
9.1 4
【解析】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用分数来表示,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这样的几份,中间的横线是分数线;据此解答。

将1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应该分的西瓜的1 4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关键掌握平均分的含义。

10.D
解析:D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广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用“千米”作单位。

广州到上海的铁路线约长2331千米。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1.A
解析:A
【解析】
对他们分别用的时间进行大小排序,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跑得最快。

1分=60秒,依此将1分15秒化成秒后再比较。

1分15秒=75秒
即65秒<70秒<75秒,因此李强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时间快慢的比较,熟练掌握分与秒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A
解析:(1)见详解;
(2)41
【解析】
(1)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用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据此填空即可。

(2)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加上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再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即可求出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26-8=18(人)
23-8=15(人)
填空如下:
(2)26+23-8=41(人)
所以,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41人。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3.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平均每小时有36至45人乘坐游览车,即平均每小时最少有36人,最多有45人乘坐缆车。

用平均每小时最少乘坐缆车人数乘时间,求出最少乘坐缆车人数。

用平均每小时最多乘坐缆车人数乘时间,求出最多乘坐缆车人数。

36×3=108(人)
45×3=135(人)
则3小时有108到135人乘坐缆车,最有可能有100与150之间的人乘坐游览车。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求出最少和最多乘坐缆车的人数,再进行解答。

14.D
解析:D
【解析】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了三次,则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
一小份是这张纸的1
8。

由分析得:
每一小份是这张纸的1
8。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本题关键是明确长方形纸被平均分成几份。

15.C
解析:C
【解析】
根据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可知,围成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相等,均等于这根铁丝的长度,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
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比较,一样大。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16.C
解析:C
【解析】
根据题意,用昨天卖水果的种类数量加上今天卖水果的种类数量,减去两天都卖的水果种类数量;昨天卖了4种水果,今天卖了5种水果,这两天都卖的水果有2种,所以,水果店两天一共卖了(4+5-2)种水果。

4+5-2=7(种)
所以,水果店两天一共卖了7种水果。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7.1500;2400;880;5600
110;800;390;93
180;84;17;3000
57;4
5

4
8

3
5
【解析】18.169;1240;354
4830;545;1000 【解析】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加法可以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减法可以利用加法进行验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823-654=169 248×5=1240 ※900-546=354
823
654 169- 24851240
⨯ 900546 354- 验算:354+546 900
690×7=4830 109×5=545 ※532+468=1000
69074830⨯
109
5545

532
+468 1000 验算:468
+532 1000
19.534;610;63 【解析】
(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218×3-120 =654-120 =534 435+25×7 =435+175 =610 (406-385)×3 =21×3 =63 20.见详解 【解析】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即可。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540元
【解析】
将这两件商品的价格相加,求出买这两件商品花费的钱数。

根据整数加法估算方法,将342估成350,189估成190,再相加,求出大约带多少钱。

342+189≈350+190=540(元)
答:王阿姨带540元比较合适。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加法估算方法的实际应用,因为本题要求带多少钱合适,所以将商品价格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整十数,且近似数比实际价格较大,比较合适。

22.960人
【解析】
用在广州站的总人数减去在虎门站的下车人数,再加上在虎门站的上车人数,就可以求出此时车上的人数。

据此列式解答。

864-127+223
=737+223
=960(人)
答:这时高铁上有旅客960人。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下车的人数应该用减法,上车的人数用加法。

23.8个
【解析】
根据题意,用4乘14,求出电脑的总台数,再除以7台,即可求出如果每班7台,可以分给几个班。

4×14÷7
=56÷7
=8(个)
答:如果每班7台,可以分给8个班。

【点睛】
求出电
解析:8个
【解析】
根据题意,用4乘14,求出电脑的总台数,再除以7台,即可求出如果每班7台,可以分给几个班。

4×14÷7
=56÷7
=8(个)
答:如果每班7台,可以分给8个班。

【点睛】
求出电脑的总台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4
(2)16幅;16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绘画作品36幅,摄影作品9幅,然后用36÷9即可得到绘画作品的数量是摄影作品的几倍;
(2)根据书法作品8幅,手工作品的数量是书法作
解析:(1)4
(2)16幅;16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绘画作品36幅,摄影作品9幅,然后用36÷9即可得到绘画作品的数量是摄影作品的几倍;
(2)根据书法作品8幅,手工作品的数量是书法作品的2倍,用8×2即可得到手工作品有多少幅。

(1)36÷9=4
答:绘画作品的数量是摄影作品的4倍。

(2)8×2=16(幅)
答:手工作品有16幅。

解答此题主要依据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5.;9米
【解析】
把这根铁丝看成一个整体,用1减去,求出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用完;表示把这根铁丝平均分成5份,用去了其中的2份,那么没有用的是3份,用
(15÷5×3)求出还剩下多少米。

1-=
15÷5
解析:3
5
;9米
【解析】
把这根铁丝看成一个整体,用1减去2
5
,求出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用完;
2
5
表示把这根铁丝
平均分成5份,用去了其中的2份,那么没有用的是3份,用(15÷5×3)求出还剩下多少米。

1-2
5

3
5
15÷5×3
=3×3
=9(米)
答:还剩3
5
没有用完,还剩下9米。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18米;11米
【解析】
(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菜地的长7米,宽2米代入公式即可求出篱笆的长;
(2)如果一面靠墙,要求篱笆至少所用的米数,也就是菜地的长边靠墙,需要的篱笆的米数
解析:18米;11米
【解析】
(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菜地的长7米,宽2米代入公式即可求出篱笆的长;
(2)如果一面靠墙,要求篱笆至少所用的米数,也就是菜地的长边靠墙,需要的篱笆的米数最少;由此解答。

(7+2)×2
=9×2
=18(米)
7+2×2
=7+4
=11(米)
答:篱笆长18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11米。

【点睛】
此题是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注意要求一面靠墙,篱笆至少多少米,就是长边靠墙,由此解决问题。

27.44名
【解析】
完成语文作业的人数+完成数学作业的人数-两样都完成的人数+一样都没完成的人数=三(3)班总人数,依此计算。

20+30-8+2
=50-8+2
=42+2
=44(人)
答:三(3
解析:44名
【解析】
完成语文作业的人数+完成数学作业的人数-两样都完成的人数+一样都没完成的人数=三(3)班总人数,依此计算。

20+30-8+2
=50-8+2
=42+2
=44(人)
答:三(3)班有44名同学。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