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多情的土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多情的土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欣赏《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感受歌曲的表现情绪、情感抒发。
2、能够认识并分辨常见的独唱、齐唱、合唱等演唱方式,结合音乐作品,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等音乐知识,感受体验节奏的特点。
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学情分析
我校七年级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刚进入初中阶段,欣赏水平比较薄弱。
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他们渴望音乐的熏陶,渴望从音乐中找到共鸣。
结合此情况,我从基本的感知入手,层层递进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敢于参与敢于发言。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多情的土地》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
难点: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学习过程
教学活动
1【讲授】歌曲欣赏
学习过程
(一)、欣赏《多情的土地》
1、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十分强大的国家,作为中国人,我们十分骄傲, 也十分自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热爱我们的祖国。
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画家,可以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作家,用优美的诗文,
倾吐对祖国的热爱,那么音乐家呢?(对,他们就用优美的动听的歌曲或乐曲,表达他们的爱意)。
著名的词作家任志萍怀着满腔的热忱,写下了一首诗,曲作家施光南很喜欢这首作品,他经过琢磨、酝酿,很快
就写出了一首大家十分喜欢的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出示课题:《多情的土地》。
3、初听音乐:
设计提问:(1)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是什么?
(2)它属于女中音、女低音、还女男高音?
4、复听音乐。
1问:从情绪上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你是怎么划分的?(板书:歌曲结构)
(小组讨论,生交流)师总结:乐曲开始到“这河叉山脊”是歌曲的第一部分,它主要用叙述的口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剩下是第二部分,这部分的音乐情绪要比第一乐段要强烈,每个乐句都有力度对比。
2问:歌曲的节奏特点?力度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
(板书)答:节奏排列比较疏散,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觉;慢速、弱、深情的。
3问:你认为歌曲中出现哪些典型的节奏型?
三连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装饰音(上波音、前倚音)
(二)、欣赏《爱我中华》
1、首先完整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播放宋祖英演唱的MV),请学生听后谈谈感受,并回答问题.
(1) 歌曲的演唱形式:有领唱式的合唱
(2) 歌曲的风格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具有舞蹈性
2、同学们试着轻声唱几句
(三)、欣赏《走向复兴》
学生听音乐,体会歌曲情感,进行曲特点,振奋人心,铿锵有力,富有激情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欣赏了《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我们学会了分析这首歌的结构,并从节奏、力度、速度的要素入手分析了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曲家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