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1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活页规范训练 中图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中档稍难全球定位系统1、3、4 2、5、7、8、9 17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6、14 10、11、12、
13、15、16
17
中新网2010年5月25日电美国将花八十亿美元提升全球定位系统(GPS),升级周期为十年,升级后的GPS更可靠,执导范围更广更准确,定位精准至三英尺之内。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部分的是 ( )。

A.空间部分B.用户设备部分
C.地面监控系统D.传感器
2.在对我国西部一些地区进行科考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 ( )。

A.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
B.对陆地、天空和地下可以直接拍摄图片
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
D.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
解析第1题,传感器是遥感技术的主要设备。

第2题,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

答案 1.D 2.A
目前,许多休闲俱乐部围绕GPS功能相继推出“穿越”、“寻宝”、“野外拓展”等都市游戏,丰富了人们的周末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位,深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欢迎。

结合下面GPS接收机界面图,回答3~4题。

3.此时,户外运动爱好者所在的地形区为( )。

A.江汉平原B.江淮平原
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
4.此时,GPS接收机同时接收了多少颗卫星的信号( )。

A.3 B.6 C.10 D.11
解析本题组考查GPS接收机的判读。

根据右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判定此GPS手持机所在位置为江淮平原。

由左图中接收的卫星信号可数出同时接收了11颗卫星的信号。

答案 3.B 4.D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北京时间)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据此回答5~6题。

5.当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未能做到的服务是( )。

A.为全球提供民用定位导航服务
B.提高救灾物资快速投放的精确度
C.为科研机构提供准确的授时服务
D.为研究动物的迁徙提供科学依据
6.“北斗一号”在舟曲泥石流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确定泥石流的方向、速度
B.救灾部队利用携带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回各种灾情和救援信息
C.监测救援部队的位置信息
D.可监测房屋倒塌及道路损毁状况
解析第5题,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区域性定位导航,目前还不能为全球提供服务。

第6题,房屋倒塌及道路损毁状况监测主要应用遥感技术。

“北斗一号”
可进行定向、测速、定位。

答案 5.A 6.D
GPS最初是为军事应用而建立的,至今仍然由美国国防部控制。

下图是装备了军用GPS
接收机的美国士兵。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9题。

7.关于GPS地面监控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控站是无人值守的数据采集中心
B.监控站计算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参数
C.主控站兼有监控站的功能
D.信息注入站将每天监控站计算出的改正参数等,注入每颗GPS卫星
8.配备GPS接收机的美国士兵,获取信息的过程是( )。

①工作卫星获取信息②监控站③主控站计算和改正参数④信息注入站⑤空间卫
星⑥GPS接收信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①
C.③—④—⑤—⑥—①—②
D.④—⑤—⑥—①—②—③
9.若一位美国士兵要使用接收机获取信息,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尽量寻找开阔的地点②按开机键显示收星界面,观察收到卫星信号的质量③将显
示屏中的界面切换至数据查询界面④读数,确定所要的信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解析第7题,主控站主要用于监测和控制卫星上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有人值守的。

第9题,开阔的地点便于获得较强GPS信号。

答案7.C 8.A 9.A
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精准农业耕作”。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10.GPS在“精准农业耕作”中可( )。

①获取农田信息②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③决策管理措施④将产量和土壤状态信息
装入带GPS设备的喷药、施肥设备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
11.“精准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可( )。

A.忽视农田内农作物的差异
B.对同一农田内的作物统一施药
C.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生产成本
D.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解析:该组题主要考查GPS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

GPS主要是获取空间数据以进行空间定位,而决策管理措施是人的工作。

“精准农业耕作”就是将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实施精准耕作,可以在尽量不减产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答案:10.B 11.D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

读图回答第12题。

12.两学生测量当地的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解析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物的位置、高程、运动速度、方向等的测量,海拔高低在GPS手持机上可直接显示出来。

答案 B
13.2011年6月30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竣工开通,在隧道的开凿过程中GPS技术对工程进度、质量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关于GPS的主要功能是( )。

A.可提供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动态监测
B.可提供用户随时查阅的地理信息
C.可提供飞机遥感影像进行动态监测
D.可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和海拔高度
答案 D
小强在一条较直的山路上骑自行车,车
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并用每6秒自动
记录一点的方式,将自行车所到之处记录下
来,再将这些资料下载到Google地球上展示。

读图完成14~15题。

14.小强在公路上全力冲刺,GPS的点位记录
如上图公路上黑点所示。

小强所骑道路的高度剖面图最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

15.依GPS的记录,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分别为(28°26′34″N,118°E,112 m)、(28°26′36″N,117°59′48″E,121 m),小强的骑车方向
( )。

A.由西南向东北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南向西北
解析第14题,依据运动规律,上坡速度较慢,同样的时间,行驶的距离较短,黑点较密;下坡速度较快,黑点较稀。

则从图中各段黑点的密度可以判断:甲乙段及丙丁段应为下坡;而乙丙段应为上坡,过丁后黑点最密集,应为坡度很陡的上坡路。

第15题,根据起点和终点的经纬度的指示,可以判定骑车方向为由东南向西北。

答案14.B 15.D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近几次国庆大典上,一架架雄姿英发的“战鹰”,分秒不差地列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场景,令人难忘。

(1)飞机编队要保持如此整齐的队形准时通过天安门广场,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2)在飞行中,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发挥了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保证________始终如一;
二是保证________通过天安门广场。

为此,事先在飞机上的________设备中输入了各飞机间的距离和角度数据,及每架飞机起飞的时间,以保证飞机按时起飞并按一定路线飞行。

解析飞机编队要保持整齐的队形准时通过天安门广场,需要准确定位,飞机定位主要应用飞机上的全球定位系统。

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可调整飞机的飞行距离、时间、速度、路线,保证飞机编队队形的始终如一和飞机在规定的时间通过天安门广场。

答案(1)利用了全球定位系统。

(2)飞机编队的队形飞机在规定的时间GPS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5分)
材料一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第八颗组网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工程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
进。

目前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
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四大定位系统齐聚太空。

材料二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仿真图。

材料三挪威首都奥斯陆曾发生过一起救护车失窃事件。

当时窃贼在奥斯陆市中心发现一辆救护车上空无一人,而且车门是敞开的,于是蹿上汽车扬长而去。

没想到,他还没开多远就听见身后的警笛声越来越响,再抬头一看,空中竟然还有一架警用直升机在他头顶盘旋。

原来,这辆救护车上安装了GPS设备。

(1)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C.具有高精度、全天候、自动测量、实时性的特点
D.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预报监测等领域
(2)2011年第11号台风“南玛都”的中心于8月29日在福建沿海登陆,“南玛都”是近
年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其带来的损失巨大。

为实时监测“南玛都”的位置,我国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

A.数字地球系统B.人工拍摄
C.GPS D.多媒体技术
(3)结合材料三,请描述出警察抓捕盗车贼的信息在GPS各组成部分间的传递过程。

(4)结合材料三,警察是如何追上窃贼的?
解析在GPS中,各项数据的传递过程如下:监测站获取GPS数据,并将数据送至主控站——控制、调度卫星→注入站——将主控站的改正参数等注入每颗卫星。

答案(1)C (2)C
(3)被盗救护车上的GPS将其三维坐标、运动速度和方向提供给空间部分,空间部分将信
息传递给监测站,监测站将数据传递给主控站,主控站将数据传递给警方的GPS。

(4)当救护车司机发现车辆被盗时,立即报警;警方启动GPS监控系统和该市的电子地图,
确定被盗车辆的位置、速度以及航向等信息进而实施抓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