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1年全国早稻产量数据的公告

合集下载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2011年01月30日10:11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

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一)水利面临的新形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

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

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公报

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公报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如下: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0572千公顷,比2010年增加696千公顷,增长0.6%。

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166公斤/公顷,比2010年增加192公斤/公顷,提高3.9%。

三、全国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11424亿斤),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495亿斤),增长4.5%。

国家统计局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日2011年各地区粮食总产量粮食产量调查制度和方法的说明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的总和。

粮食产量的统计采取主要品种抽样调查,小品种全面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组织实施。

抽样调查对象是农业生产经营户,调查的主要粮食品种有稻谷、小麦和玉米。

通过以省为总体抽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村民小组、农户和地块开展调查,播种面积调查是在调查时点上对样本区内所有农作物进行清查,单位面积产量调查则采用实割实测的方法,进而推算各主要粮食品种的实际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两个结果相乘获得产量数据。

农业生产经营户生产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95%以上。

目前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在848个国家调查县中开展,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抽取8890个村民小组、48万农户,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抽取8890个村民小组、6万多地块,由国家统计局基层调查队调查人员和辅助调查员按夏粮、早稻和秋粮三个收获季节开展现场调查工作。

实割实测是在各主要品种粮食收获前,按照《农产量抽样调查制度》,在调查村中由基层调查员对粮食种植地块逐块进行踏田估产、排队,抽取一定数量样本地块并做出标记,待收割期时由各县级调查队员或者辅助调查员对抽中地块进行放样、实际割取样本,再通过脱粒、晾晒、测水杂、称重、核定割拉打损失等环节,计算出地块单产。

2011年我国稻米市场分析及2012年展望

2011年我国稻米市场分析及2012年展望

200 80
2 0 0 7 0
100 0 0 5 00 0

200 60 200 50 200 40
( 年度 )
图 1 近 年 我 国稻 谷种 植 面积 和 产 量 图
数据来 源 :国家统 计局 : 0 1 2 1 年数 据 引 自国家粮 油信 息 中
心 最 新 预 测 值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8 9 7 2 1 ) 3 03 4 10 — 5 8(0 2 0 —0 4 —0
吨( 折合 大米约 为 l 2 1 0万吨 )饲料 和工业消费 分别 4 , 为 1 3 万 吨和 1 0 0 6 0万吨 , 1 均较上年略增 。
1 我 国稻谷 总产量 实现八连增 . 1 在 为确 保 主要粮 食作 物 自给率 的 国家种 植 业发 展 目标 引导 下, 国家持 续增 加对粮 食 生产 直接 补贴 、 稳 步提 高粮 食最 低收购 价 , 使农 民种粮 收益 增加 , 鼓 励农 户种植粮食积极性 ,0 1 国内稻 谷种植面积保 21 年
2 1 第 3期 0 2年
粮 食 与 油 脂
4 5
稳, 市场交易开始活跃 。 1 . 5早籼稻期货行情 回顾 2 1 年 国内早籼稻 现货 价格在 多 重因 素共 同作 01 用下 稳 步上 行 ; 郑州 商 品交 易所 早籼 稻 期货 合 约 而 价格 走势却没 呈现 趋势性上涨 , 表现 为宽幅 区间震 荡 行情 。 2 1 年初, 0 1 早籼稻期货价格 因受旱情炒作及 最低 收购价提高 等支撑 而逐渐走强 ; 由于 国家 为抑制 通 但 胀压 力而实施 紧缩 货币政策 , 使早籼稻期 货开始长 达 三个 月 缓慢下 跌过程 , 间从 2 2 期 5元 / 6 吨跌 至最 低 20 6元 / 跌 幅近 8 %。 4 吨, . 3 从5 月份 开始 , 南方大部 分地 区遭遇 严重旱 情 在 和 随后 旱涝急转不 利天气影 响下, 市场参 与者开始 对 今年新 稻产量产 生担忧 , 而带动早籼稻 期货走 出一 进 波凌厉 上涨行情 , 间短 、 度快 , 时 速 迅速 从底部 区域 攀 升至 2 7 7元 / 6 吨历 史新 高位 。后 随获利 盘 了结 , 期 价冲 高 回落 , 进入 5 月 之久盘 整期 , 籼稻 指数 在 个 早 2 6  ̄2 2 4 5 3元 / 6 吨间震荡 整理 。 进入 1 月, 1 在欧债 危机不 断演进 、 国宽松政 策 美 不 及 预期 国际 经 济环 境 , 国 内 C I 比 出现 下 降 及 P同 多重 因素作用下 , 大宗农产 品市场价格 出现大幅快 速 下滑 , 早籼稻期 货合约也跟 随下行 , 出现 期、 现倒挂 现 象 。早稻指数最低跌至 23 9 / , 8 元 吨 跌幅近 8 %。 . 9 进入 1 2月, 在现货价 格坚挺 支撑下 , 稻期货 价 早 格 出现反弹 。国内外宏观经济 环境也开始 出现好转 , 欧债危 机解决方 案陆续 出台, 全球六 大央 行联合对 市 场注 入流 动性 , 国央行 下调存 款 准备 金率 , 为 反 我 都 弹创造 良好环境 。 1 . 市预案 未能启动 , 6托 收购进度有序展开 2 1 年 国家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 , 0 1 并在 2 1 0 1 年底 中央 经济 工作 会议 上表示 将继 续稳 步提 高主 要 粮食作物国家最低收购价 。由于同期 市场 收购 价远 高 于托市 价, 因此 2 1 年 托市预案并 没能启 动, 0 1 买卖 主 体主 要依 靠市场 竞争参与收购 , 符合 国家对市场进 行 干预总体 思路 , 主要是通过 影响心理预期 保护农 民种 粮积极性, 进而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安全 。 2 1 年 国家 公布粳 稻 1 8 / 最低 收购价 再 01 . 元 斤 2 创新 高。纵 向看, 2 1 上调 O 3元 / , 幅为 较 00年 . 2 斤 涨 2 %: 向看 , 2 横 粳稻较 中晚籼稻价高 02 元 / , 早 -1 斤 较 籼稻价高 02 . 6元, 品种 间价差 幅度远 超往年 。往年 粳 稻与 中 晚籼 稻 及早籼 稻 品种 间最低 收购 价价 差相 对 固定 , 而今 年粳稻 较 中晚籼稻 价格 上提 2 %, 早籼 0 较 稻 上提 2 %。最低收购价政 策制定 , 6 一方 面贯彻 中央 关于 “ 一步提高稻 谷最 低收购 价格 , 别是 优质 稻 进 特 谷收 购价格 ” 神 ; 一方 面, 大粳 稻 与籼稻 价格 精 另 拉 差, 体现国家发展优质农业思路 。 截至 2 1 年 1 01 2月 3 1日, 个早 籼稻主产 省( 8 区) 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 2 1 年新 产早籼 稻 8 6 0 1 6. 7 万吨 ; 中, 其 国有粮食企 业收购 5 1 7 - 吨, 3万 占收购 总 量 6 %。1 中晚籼稻 主产 区各类 粮食经 营企业 累 6 4个 计 收购 2 1 年 新产 中 晚籼稻 1 9 . 吨;其 中, 01 99万 9 国

半月谈2011年第19期国内大事

半月谈2011年第19期国内大事

半月谈2011年第19期国内大事中国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首破900公斤9月19日,中国农业部专家组组长、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正式宣布,由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为926.6公斤,创下世界杂交水稻较大面积亩产最高纪录。

这是中国超级杂交稻种植获得的重大突破。

国务院通过《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的六项主要任务,包括完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中国首次公布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卫生部9月21日发布《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

报告显示,中国2009年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5.2岁;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我国发布首个中小企业发展国家级专项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22日对外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这是我国发布的首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

规划提出五项主要任务,包括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优化中小企业结构,提高“专精特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等一批关键工程和行动计划即将启动。

76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获首批认定9月23日,农业部公布了第一批76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名单。

农业部要求,首批认定的76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要完善优惠政策措施,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示范带动更多的农业园区加快推动龙头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全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

2011全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

统计局: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比上年增长9.2%2011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上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连续八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比上年增长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长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长5.1%。

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长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长4.3%。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803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比上年下降0.4%。

生猪存栏46767万头,比上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比上年下降0.8%。

全年禽蛋产量281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656万吨,增长2.2%。

二、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集体企业增长9.3%,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4%。

2011年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

2011年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
1694
306
181
1124
247
220
龙咀
2577
2137
409
191
164
12
73
1973
397
201
1404
327
233
金峰殿
1632
1342
288
215
1342
288
215
904
234
259
鸽子峪
2057
1812
389
215
1812
389
215
1468
352
240
杨家庄
2708
1483
191
2011年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一)
浑源县千佛岭乡统计工作站单位:亩、吨、公斤/亩
行政
村名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一、粮食作物
(一)夏收粮食
(二)秋收粮食
(一)谷物
播种
面积
总产量
每亩产量
播种面积
总产量
每亩产量
播种
面积
总产量
每亩产量
播种
面积
总产量
每亩产量
总计
105616
37360
5597
150
2166
138
64
5840
293
50
泽清岭
15
7
467
8893
7
63
86
7
81
346
28
81
76
6
79
钟楼坡
202
13
64
148
9
61
54
4

2011年中国粮食产量相关数据及化肥关联度

2011年中国粮食产量相关数据及化肥关联度

2011年中国粮食产量相关数据及化肥关联度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

1、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总产量超5亿吨2011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总产量超过5亿吨,达到51045万吨。

稻谷总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达到20078万吨,比去年增产503万吨,增长2.6%;小麦总产量11792万吨,比去年增产274万吨,增长2.4%;玉米总产量19175万吨,比去年增加1450万吨,增长8.2%。

玉米大幅度增产使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2、九成以上增产来自粮食主产区2011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注]粮食总产量达到43422万吨,比2010年增产2238万吨,增长5.4%,占全国总增产量的90.5%。

粮食主产区的稳产增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76%。

东北及内蒙古四省(区)共增产粮食1386万吨,增产量占全国总增产量的56%。

其中黑龙江增产558万吨,增长11.1%,吉林增产329万吨,增长11.6%,辽宁增产270万吨,增长15.3%,内蒙古增产229万吨,增长10.6%。

粮食产量超5千万吨的黑龙江、河南两省,2011年粮食生产更上一层楼,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5571万吨和5543万吨,双双登上5500万吨新台阶。

3、耕地情况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057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69.6万公顷,增长0.6%。

其中夏粮面积2756万公顷,增加11.6万公顷,早稻面积575万公顷,减少4.5万公顷,秋粮面积7726万公顷,增加62.5万公顷。

因播种面积增加增产粮食产量346万吨。

在三大粮食作物中,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达到3343万公顷,增加93万公顷,增长2.9%;稻谷播种面积达到近3000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12.3万公顷,增长0.4%;小麦播种面积2419万公顷,下降0.3%,其中冬小麦面积2260万公顷,增加7.9万公顷。

农业部公告第2011号――关于85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

农业部公告第2011号――关于85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

农业部公告第2011号――关于85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审定通过的公告【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农业部公告第2011号【发布部门】农业部【发布日期】2013.10.18【实施日期】2013.10.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农业部公告(第2011号)株两优35、明玉19、鲁7619、金源55号、东农308等85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业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农业部2013年10月18日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01品种名称:株两优35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株1S×中早35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3.5天,比对照株两优819长1.7天。

株高89.0厘米,穗长18.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2.0万穗,每穗总粒数111.9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6.1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7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褐稻虱和白背飞虱。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3.7%,长宽比2.5,垩白粒率95%,垩白度17.8%,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6%。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0.4千克,比对照株两优819增产7.2%,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491.3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6.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0.9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6.7%。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9.1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1. 3月下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5千克,培育壮秧。

2.秧龄25~30天,栽插密度17厘米×20厘米,亩基本苗8~10万。

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该品种茎秆较高,后期要注意防止施氮肥过量而倒伏。

4.移栽和抛秧时保持田间水层l~2厘米,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亩总苗数达到23~25万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润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水,灌浆期干湿壮籽,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断水过早。

半月谈2011年第1-20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

半月谈2011年第1-20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

半月谈2011年第1-20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本文为我自己手动亲自整理的,花了一整晚,希望朋友们支持,多谢了,大家国考共勉!加油!希望大家都有个好成绩半月谈2011年第1-15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在这个网址都有,/doc/bd18925011.html,/doc/bd18925011.html,/thread-1698-1-1.html 朋友你自己可以下载,无任何限制,我就不帮你了以下是半月谈2011年第16-20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希望对朋友你有帮助!半月谈2011年第16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1、英国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8月5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

8月8日,受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2、英国多地发生骚乱8月6日,英国首都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区一些人在当地警察局附近示威,抗议警方8月4日射杀当地一名年轻男子。

示威后来演变为骚乱,在伦敦市内多个地区蔓延,并且向伯明翰和利物浦等城市扩散。

许多商店被毁,商品被抢。

8月IO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伦敦的局势基本得到控制。

截至8月11日,骚乱造成186名警员受伤,约3000名骚乱分子被捕。

3、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他强调“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4、7月份我国CPl涨幅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涨幅比上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创出37个月来的新高。

广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能力测试-1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广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能力测试-1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广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能力测试-11(总分47, 做题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综合基础知识本部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 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 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 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加大政府投入中,明确表述:转变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 A.行政命令•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强制执行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解析] 行政处罚的种类: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3.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 A.吴文俊和王小谟• B.郑哲敏和吴文俊• C.郑哲敏和王小谟• D.王振义和王小谟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C[解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2年1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

4.“大头娃娃”主要是从小食用含量过少的劣质奶粉引起的。

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1-12-02 08:30国家统计局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如下: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0572千公顷,比2010年增加696千公顷,增长0.6%。

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166公斤/公顷,比2010年增加192公斤/公顷,提高3.9%。

三、全国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11424亿斤),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495亿斤),增长4.5%。

国家统计局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日2011年各地区粮食总产量地区播种面积(千公顷)每公顷产量(公斤/公顷)总产量(万吨)全国总计110572.0 5165.9 57120.9北京209.4 5815.7 121.8 天津310.8 5207.1 161.8 河北6286.1 5047.0 3172.6 山西3287.9 3628.5 1193.0 内蒙古5561.5 4319.8 2387.5 辽宁3169.8 6421.5 2035.5 吉林4545.1 6976.8 3171.0 黑龙江11502.9 4842.9 5570.7 上海186.3 6545.2 122.0 江苏5319.2 6218.5 3307.8 浙江1254.1 6232.0 781.6 安徽6621.5 4735.3 3135.5 福建1226.8 5484.1 672.8 江西3650.1 5625.3 2052.8 山东7145.8 6194.2 4426.3 河南9859.9 5621.3 5542.5湖北4122.1 5794.5 2388.5 湖南4879.6 6023.9 2939.4 广东2530.4 5378.4 1361.0 广西3072.8 4653.5 1429.9 海南430.6 4366.0 188.0 重庆2259.4 4987.6 1126.9 四川6440.5 5110.8 3291.6 贵州3055.6 2853.6 876.9 云南4326.9 3856.3 1673.6 西藏170.1 5507.7 93.7 陕西3134.7 3811.2 1194.7 甘肃2832.9 3581.5 1014.6 青海279.4 3699.2 103.4 宁夏852.4 4210.5 358.9 新疆2047.5 5954.6 1224.7粮食产量调查制度和方法的说明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的总和。

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区)粮食及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区)粮食及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6 2 8 6 1 31 7 2 6 3 2 8 . 7 9 1 1 9 3 0 5 5 6 . 1 5 2 3 8 7 . 5
6 0 2 7 2 4 9 0 . 5 49 0 2 7 7 . 9 8 6 5 7 5 0 5 . 1 7 6 5 8
个组合综合指标达 到国家 1 级优质米标准 ,其重要 的
制约 因子是 垩白度 , 无一个组合达 1 级标准 。因此 , 在
今后选育三系杂交稻时 , 要加强对垩 白度 的改 良。 分析 的 1 9个组合 中结实率偏低是一个共性 问题 。
1 9个 组合 中结 实率 最高 的也 只有 8 3 . 0 % ,结 实 率在
5 3 1 9 2 3 3 0 7 8 1 2 5 4 1 7 8 1 . 6
8 2 9 0
l 1 1 8
2 2 4 . 8 6 6 8 3 1 3 7 . 2 6l 1 l 5 3 5 5 6 40 1 1 7 O . 2 2 4 5 3 2 4 0l 5

・ ・ + ・ ・ + ” +
一 + “ +
一 +
・ ・ +
一 +
” +
・ ・ + ・
综 合 信 息 ・

2 0 1 1 年全 国及 各省 ( 市、 区) 粮食及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1 1 0 5 7 . 3 0 5 71 2 0 8 全国总计
51 6 6 5 8 l 6 5 2 0 7
8 0 %以上 的只有 6个组合 , 占3 1 . 5 8 %。 结实率偏低影 响

+ ” + ・ ・ + ” — — — 卜“ +

” +
” — ’ 一” — ● 一“ — - 一 ” +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模拟题:综合资料模拟试题模拟试题16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模拟题:综合资料模拟试题模拟试题16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综合资料(16)我国2012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2012年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

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增产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产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产3.5%。

其中,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20429万吨,增产1.6%;小麦产量12058万吨,增产2.7%;玉米产量20812万吨,增产8.0%。

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产3.8%。

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产5.1%。

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产7.8%。

烤烟产量320万吨,增产11.5%。

茶叶产量180万吨,增产11.2%。

1.1.我国2012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相对于2011年增长了( )。

A.5.8‰B.6.2‰C.6.7‰D.7.2‰1.2.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为( )万吨。

A.55182B.55864C.57129D.585601.3.下列作物中,按2012年产量的增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糖料早稻棉花烤烟B.茶叶玉米糖料油料C.玉米棉花烤烟小麦D.早稻油料茶叶烤烟1.4.2008—2012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同比增长量最高的年份是( )。

A.2008年B.2011年C.2012年D.无法确定1.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我国2012年的粮食亩均产量小于2011年B.我国2012年全年粮食产量中玉米占一半以上C.按照2012年的增速,2013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将突破6亿吨大关D.2012年油料的亩均产量相对于2011年是减少的2012年年末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合计445445人,比上年增长14.62%。

其中,正式聘用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89.49%;临时工作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10.51%。

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国办发〔2011〕13号)

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国办发〔2011〕13号)

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国办发〔2011〕13号).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

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

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国办发〔2011〕1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国办发〔2011〕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保障有效供给,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复杂的形势和较大的困难,粮食“七连增”的起点高,北方冬麦区遭遇冬春连旱,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下降,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在落实好已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和现有工程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力保持粮食生产发展好势头,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定抗灾夺丰收的信心不退缩,坚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坚定抓工作落实的劲头不放松,以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县为重点,以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为重点,以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认真落实好国家已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和项目,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措施到位,强化考核奖励,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二)目标任务。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的水平,力争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全力以赴争取实现连续第八个丰收年。

——力争夏粮获得丰收。

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

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

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a rel='nofollow' onclick="doyoo.util.openChat();return false;" href="#">201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科技支撑力度明显加大,农业气候条件总体偏好,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登上5.5亿吨新台阶。

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

一、2011年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

与以往的恢复性大幅度增产不同,2011年的粮食大幅度增产是在2010年粮食产量较大幅度恢复性增产、产量基数很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来之不易。

总结2011年的粮食生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2011年,各级政府抓粮食生产始终不放松,实现了夏粮、早稻、秋粮生产季季增产,是近些年来少有的。

全国夏粮总产量12627万吨,比去年增产312万吨,增长2.5%;早稻总产量3276万吨,比去年增产143万吨,增长4.5%;秋粮总产量41218万吨,比去年增产2018万吨,增长5.1%。

(二)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总产量超5亿吨2011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总产量超过5亿吨,达到51045万吨。

稻谷总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达到20078万吨,比去年增产503万吨,增长2.6%;小麦总产量11792万吨,比去年增产274万吨,增长2.4%;玉米总产量19175万吨,比去年增加1450万吨,增长8.2%。

玉米大幅度增产使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九成以上增产来自粮食主产区2011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注]粮食总产量达到43422万吨,比2010年增产2238万吨,增长5.4%,占全国总增产量的90.5%。

从发文主体、受体和内容看公告与公报之差异

从发文主体、受体和内容看公告与公报之差异
2 期 SECRETARY’S COMPANION
2011 年 年 度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GDP) 初步核实的公告》; 二是依法发布类 5 份。 分别 是 《旅游局发布关于新许可 边 境 游 旅 行 社 名 单 的 公 告》 《国 家 税 务 总 局 关 于 企 业 所 得税核定征收有关问题的公 告》 《商务部发布进口双酚 A 反倾销期终复审立案的公 告》 《国家卫生部关于将肠 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列入 〈可 用 于 食 品 的 菌 种 名 单〉 的公告》 《国土资源部关于 稀土探矿权采矿权名单的公 告》, 法律依据是 《旅行社 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 业所得税法》 等。 三是其他 2 项。 分别是 《中国保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关于防范保险分红诈骗 风险的公告》 《国家邮政局 关于废止 〈国家邮政局、 国 家外汇管理局、 海关总署关 于对海关、 国家外汇管理局 进出口结售汇专用报关单核 查工作单证使用特快专递寄 送的通知〉(国邮联 〔1999〕 340 号) 的公告》。
评析以上观点, 如果 《条例》 没有颁布, 根据以
前党政分别颁布的公文处理 规定, 似能自圆其说。 但 《条例》 颁布之后, 从 《条 例》 的标题及相关条款中, 二者的使用主体就一目了然 了。 《条例》 是规范党政机 关公文处理工作的, 那么公 告与公报这两类公文党政机 关应该都可以使用, 如果仍 然把公报局限于党的机关使 用, 公告局限于行政机关使 用, 这是过去的思维惯性, 应予纠正。
再看公报的发文主体。 公报兴起较晚, 民国未发现 普遍使用。 建国后在日常工 作中, 主要应用于物价、 统 计领域, 作为事务文书对 待。 1996 年的 《中国共产党 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规定其 适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 或者重大事件”。 这次 《条

2011年全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2011年全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5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

其中,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

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

一、谷物进口量减额增,玉米进口量增一成2011年,谷物进口544.7万吨,同比下降4.6%;进口额20.4亿美元,同比增长33.8%。

出口121.5万吨,同比下降2.3%;出口额8.1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小麦[1]:进口125.8万吨,同比增长2.2%。

出口32.8万吨,同比增长18.4%;玉米[2]:进口175.4万吨,同比增长11.5%。

出口13.6万吨,同比增长6.9%;稻谷和大米[3]:进口59.8万吨,同比增长54.0%。

出口51.6万吨,同比下降17.1%;大麦:进口177.6万吨,同比下降25.0%。

二、棉花进口量增一成额增六成,食糖进口量增六成额翻番棉花:2011年,进口356.6万吨,同比增长14.0%;进口额96.8亿美元,同比增长65.5%。

食糖:2011年,进口291.9万吨,同比增长65.3%;进口额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6%。

三、食用油籽进口出现下降,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减额增食用油籽:2011年,进口5481.8万吨,同比下降3.9%;进口额3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出口91.2万吨,同比增长3.9%;出口额14.4亿美元,同比增长22.3%。

贸易逆差300.4亿美元,同比扩大18.5%。

其中,大豆进口5264.0万吨,同比下降3.9%,油菜籽进口126.2万吨,同比下降21.1%。

食用植物油:2011年,进口779.8万吨,同比下降5.6%;进口额9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8%。

出口12.4万吨,同比增长29.9%;出口额2.1亿美元,同比增长65.7%。

贸易逆差88.0亿美元,同比扩大25.1%。

2011年上半年稻米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

2011年上半年稻米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

作者: 武文[1] 张欢[2] 彭超[1]
作者机构: [1]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810 [2]农业部信息中心,北京100125出版物刊名: 农业展望
页码: 3-1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7期
主题词: 上半年 稻米 价格 供需 面积 期货 政策
摘要:2011年上半年,中国稻谷市场籼强粳弱,早籼稻期价两度冲高回落;国际米价稳中有跌,国内米价稳中有涨,涨幅稍有加快;中国大米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总体为净进口。

2010/11年度,预计全球大米供求基本平衡,国内稻米供略大于求。

建议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市场调控体系,推动大米加工行业的兼并重组,适度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011年全国早稻产量数据的公告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1-08-30 10:00
关于2011年全国早稻产量数据的公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早稻主产区的实割实测推算和非主产区统计,全国早稻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下:
一、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5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45千公顷,下降0.8%。

二、全国早稻单产为每公顷5697公斤,比上年增加290公斤/公顷,提高
5.4%。

三、全国早稻总产量为3276万吨,比上年增产143万吨,增长4.5%。

国家统计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地区播种面积(千公
顷)
每公顷产量(公斤/公
顷)
总产量(万吨)
全国总计5751.1 5696.6 3276.2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111.8 6111.3 68.3 安徽256.2 5351.3 137.1 福建204.1 6014.6 122.8 江西1384.3 5675.3 785.6 山东
河南
湖北346.4 5690.4 197.1 湖南1395.3 5779.4 806.4 广东927.9 5683.6 527.4 广西941.3 5635.2 530.4 海南138.8 5374.6 74.6
重庆
四川 1.3 5384.6 0.7 贵州
云南43.9 5881.0 25.8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注:未开列数据的省(区、市)没有早稻生产。

关于早稻产量调查制度和方法的说明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早稻产量数据,由早稻主产区以省为总体抽样调查和非
主产区全面统计两种方式调查得出。

主产区(包括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的产量占全国早稻产量的96%以上,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在8个主产省(区)中抽取150多个国家调查县(市)开展抽样调
查得出。

早稻抽样调查由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两部分组成。

播种面积调查在国
家调查县抽取1500多个调查村、8万多农户开展,根据调查基础数据推算得出全省早稻播种面积;早稻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是在国家调查县抽取的1200多个村、1.1万多个地块中,通过对早稻实割实测推算得出。

根据农产量抽样调查样本轮换的规定,2011年启用轮换后的新网点开展调查。

实割实测是指在早稻收获前,按照《农产量抽样调查制度》,在调查村中
由基层调查员对早稻种植地块逐块进行踏田估产、排队,抽取一定数量样本地
块并做出标记,待收割期时由各县级调查队员或者辅助调查员对抽中地块进行
放样、实际割取样本,再通过脱粒、晾晒、验水和称重等环节测量地块单产。

省级调查总队根据各抽中地块数据推算全省(区)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早稻产量数据是以抽样调查的播种面积与单位面积产量相乘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