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一上化学沪教版单元测试(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上化学单元测试
考试总分:9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
1. 乙炔选择性加氢是工业上重要催化反应之一。
原子级分散的催化剂@在乙炔氢化反应中,可有效促进乙炔的活化和乙烯的脱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炔加氢制乙烯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过程的能量变化为
C.@不会使乙炔加氢制乙烯反应的发生改变
D.反应中间产物乙烯脱附能垒()小于乙烯进一步加氢能垒(),有利于乙烯脱附而避免乙烯进一步过度加氢
2.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没有显著热效应的是( )
A.钠
B.酒精
C.氧化钙
D.碳酸氢铵
Cu C /ND u 1G B →C 1.36eV
C /N
D u 1G ΔH 1.08eV 1.27eV
3. 由反应物发生可逆反应,既可以转化为,也可以转化为,并伴随如图所示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如只发生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共放出热量
B.反应的
C.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压强,的物质的量增加
D.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温度,的物质的量减少
4. 根据能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个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拆开()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
D.和的能量之和为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吸热反应不加热不可能进行反应
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决定的
6. 如图表示使用不同催化剂(和)时催化转化为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 )
X Y Z 2molX 2X(g)⇌Z(g)−E 2E 1
2X ⇌Z ΔH <0
2X ⇌3Y Y 2X ⇌3Y Y (g)+(g)=2AB (g)A 2B 21molAB g bkJ 1mol (g)A 21mol (g)B 2akJ
X Y CO 2CO
A.在催化剂催化过程中,是最稳定的中间产物
B.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转化为的过程放热
C.吸附在表面的同种中间产物的能量高于吸附在表面的
D.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使用、两种催化剂, 转化为,使用的平衡转化率高 7.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8. 催化生成的过程由三步基元反应构成: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X ⋅CO 2X ⋅CO CO X Y X Y CO 2CO Y +3=2N N 2H 2H 3(g)+3(g)=2N (l)N 2H 2H 3ΔH =2(a −b −c)kJ/mol
(g)+3(g)=2N (g)N 2H 2H 3ΔH =2(b −a)kJ/mol
(g)+(g)=N (l)N 2H 2H 3ΔH =(b +c −a)kJ/mol
(g)+(g)=N (g)N 2H 2H 3ΔH =(a +b)kJ/mol
NO O 3O 2(g)+NO(g)=(g)+N (g)O 3O 2O 2ΔH 1N (g)=NO(g)+O(g)O 2ΔH 2O(g)+(g)=2(g)O 3O 2ΔH 3
A.该反应的中间体只有两种
B.第二步、第三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C.不改变总反应的焓变
D.总反应的卷II (非选择题)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5分 )
9. 下列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吸热反应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解;②钠与水反应;③硫在中燃烧;④;⑤
;⑥;⑦和合成;⑧和盐酸的反
应
10. 已知键、键、键的键能分别为、、,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请根据键能的数据判断下列问题:
若有生成,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
________表示(填“甲”或“乙”)。
11.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
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②燃烧木炭取暖
③炸药爆炸
④酸碱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NO 2(g)=3(g)O 3O 2ΔH =Δ−Δ−ΔH 1H 2H 3
CaCO 3O 2C +C 2CO O 2====△CaO +O→Ca(OH H 2)2C +O(g)CO +H 2====高温H 2N 2H 2NH 3NaOH H −H N −H N ≡N 436kJ/mol 391kJ/mol 946kJ/mol 1mol NH 3kJ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12. 通常把断裂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请结合合成氨反应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键和键的键能分别记作、和(单位:)。
(1)生成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分解生成和和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事实上,反应的热量总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3. 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液态肼和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相当于、下测得的热量).(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又已知.则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请化简)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 14. 按要求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与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写出表示与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在、下,甲醇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②=③==写出由、和化合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已知拆开键,键,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则与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5. 如图是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
(1)由图可知,和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者“=”)1mol N ≡N H −H N −H a b c kJ ⋅ mol −11mol NH 3a b c kJ NH 3N 21mol H 2a b c kJ ()N 2H 40.4mol H 2O 2akJ 25C ∘101kPa O(l)=O(g)△H =+bkJ/mol H 2H 216g kJ a b 1mol S H 2O 4NaOH 114.6kJ S H 2O 4NaOH 25C ∘101kPa 1g CO 222.68kJ C COOH(l)+(g)=2C (g)+2O(l)△H 3202O 2H 2H 1−870.3kJ/mol
C(s)+(g)=C (g)△O 2O 2H 2−393.5kJ/mol (g)+H 2(g)O 2O(l)△H 2H 3−285.8kJ/mol
C(s)(g)H 2(g)O 2C COOH(l)H 31mol H −H 1molN −H 1molN ≡N 436kJ 391kJ 946kJ N 2H 2NH 3(g)+C (g)=2HCl(g)H 2l 21mol (g)H 21mol C (g)l 2><2mol HCl(g)
2mol HCl(g)
的能量。
(2)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或者“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上化学单元测试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
1.
【答案】
B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解析】
【解答】
.从图像看,乙炔的能量高于乙烯,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正确;
.为过程的能垒(活化能)而非能量变化,故错误;
.使用催化剂不会改变具体反应的,故正确;
.乙烯从反应中间产物中脱附能垒()小于乙烯进一步加氢能垒(),有利于乙烯脱附,而避免乙烯进一步过度加氢,故正确;
故选。
2.
【答案】
B
【考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
选项中只有酒精与水混合时,热量变化不明显,以此来解答。
【解答】
.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不选;
.酒精与水混合时,热量变化不明显,故选;
.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不选;
.碳酸氢铵溶于水,吸热,故不选;
故选。
3.
A A
B 1.36eV B →
C B C ΔH C
D 1.08eV 1.27eV D B A Na A B B C CaO C D D B
【答案】
B
【考点】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反应热和焓变
【解析】
.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增加压强,的平衡逆向移动;
.为吸热反应,增加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解答】
.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达到平衡后,共放出热量小于,故错误;.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的,故正确;.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的物质的量减少,故错误;.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的物质的量增加,故错误;
故选。
4.
【答案】
B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是吸热反应;.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由图可知,拆开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
.为正反应的活化能的数值,由图不能确定反应物的总能量,即和的能量之和不等于。
【解答】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是吸热反应,故错误;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故正确;
A B C 2X ⇌3Y D 2X ⇌3Y A 2X(g)⇌Z(g)−E 2E 1A B 2X ⇌Z ΔH <0B C 2X ⇌3Y Y C D 2X ⇌3Y Y D B A (g)+(g)=2AB(g)A 2B 2B C 2molAB(g)bKJ D a 1mol (g)A 21mol (g)B 2aKJ A (g)+(g)=2AB(g)A 2B 2A B B C 2molAB(g)bKJ C
.由图可知,拆开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故错误;
.为正反应的活化能的数值,由图不能确定反应物的总能量,即和的能量之和不等于,故错误;
故答案选。
5.
【答案】
D
【考点】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需要点燃发生,故错误; .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有的不需加热,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需要点燃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常温下就可,故错误;
.有的吸热反应在不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发生,如与反应常温下就能发生,故错误;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决定的,故正确;故选。
6.
【答案】
D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
【解答】
.由题图可知,在催化剂催化过程中的相对能量最低,是最稳定的中间产物,正
确;.由题图可知,转化为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所吸附的催化剂种类有关,吸附在C 2molAB(g)bKJ C D a 1mol (g)A 21mol (g)B 2aKJ D B A B C Ba(OH)2N Cl H 4D D A X ⋅CO 2⋅CO 2A B ⋅COOH CO ⋅CO ⋅CO CO
催化剂表面的转化为的过程放热,正确;
.由题图可知,吸附在表面的同种中间产物的能量高于吸附在表面的,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不改变平衡转化率,错误。
故选。
7.
【答案】
A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的转化为的放出的热量为,根据盖斯定律有:,即:;
由图可以看出,为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活化能减生成物的活化能,所以,即 ;;
由分析可知,故正确;
故选。
8.
【答案】
D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解析】
【解答】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5分 )
9.
【答案】X ⋅CO CO B C X Y C D D D 1mol N (g)H 31mol N (l)H 3ckJ (g)+(g)=N (l)ΔH =(a −b −c)kJ/mol 12N 232H 2H 3(g)+3(g)=2N (l)ΔH =2(a −b −c)kJ ⋅mo N 2H 2H 3l −1ΔE (g)+(g)=N (g)ΔH =(a −b)kJ/mol 12N 232H 2H 3(g)+3(g)=2N (g)N 2H 2H 3ΔH =−2(b −a)kJ ⋅mol −1A A
②③⑤⑦⑧,①④⑥
【考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
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和),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①分解是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②钠与水反应是金属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所有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故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
④是吸热反应;
⑤是化合反应,故为放热反应;
⑥是以碳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故为吸热反应;
⑦与合成是化合反应,故为放热反应;
⑧和盐酸的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故为放热反应;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放热反应为②③⑤⑦⑧;吸热反应为①④⑥。
10.
【答案】
放出,,甲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解析】
合成氨的反应为,根据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图甲为放热反应,图乙为吸热反应,结合合成氨反应的焓变分析解答。
【解答】
合成氨的反应为,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即生成放出热量,则生成放出热量;由于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具有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能量,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甲表示,11.
【答案】
②③④⑤⑥,①
【考点】
C CO 2CaCO 3C +C 2CO O 2====△
CaO +O→Ca(OH H 2)2C +O(g)CO +H 2====高温H 2N 2H 2NH 3NaOH 46(g)+3(g)⇌2N (g)N 2H 2H 3△H (g)+3(g)⇌2N (g)
N 2H 2H 3△H 946kJ/mol +436kJ/mol ×3−391kJ/mol ×3×2−92kJ/mol 2molNH 392kJ 1molNH 346kJ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
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和)、少数置换反应(如和)、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和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氧化物.
【解答】
解:①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制生石灰是分解反应,属于常见的吸热反应;②燃烧木炭取暖是物质的燃烧,放出热量,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
③炸药爆炸要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要放热热量,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是化合反应,放出热量,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
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要放热热量,属于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②③④⑤⑥;①.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12.
【答案】
【考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3.
【答案】
;(2)①,;②,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
则液态肼物质的量;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故答案为:;(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产物为C CO 2C O H 2CaCO 3(CaO)(l)+2(l)=(g)+4O(g)△H =−
kJ/mol N 2H 4H 2O 2N 2H 25a 2(l)+2(l)=(g)+4O(g)△H =−kJ/mol N 2H 4H 2O 2N 2H 25a 2O(l)=O(g)△H =+bkJ/mol H 2H 2×4(l)+2(l)=(g)+4O(l)△H =−(−
−4b)KJ/mol N 2H 4H 2O 2N 2H 25a 216g =0.5mol 16g 32g/mol (+2b)KJ 5a 4+2b 5a 4
氮气和水,是空气成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解析】
(1)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定律关系判断,液态肼和混合恰好反应,所以液态肼完全反应放出
的热量;(2);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得到;(3)依据产物判断生成物质无污染;
【解答】
解:(1)解:液态肼和混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液态肼放出的热量,则液态肼放出的热量为,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①,;②,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则液态肼物质的量;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产物为氮气和水,是空气成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4.
【答案】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
(1)稀的酸碱反应生成时的热量变化为中和热,与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且生成水;
(2)依据燃烧热是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题干所给量计算甲醇0.4mol H 2O 21mol kJ 5a 2O(l)=O(g)△H =+bkJ/mol
H 2H 2H 2O 2+2=+4O N 2H 4H 2O 2N 2H 20.4mol akJ 1mol =kJ akJ ,0.45a 2(l)+2(l)=(g)+4O(g)△H =−kJ/mol N 2H 4H 2O 2N 2H 25a 2(l)+2(l)=(g)+4O(g)△H =−kJ/mol N 2H 4H 2O 2N 2H 25a 2O(l)=O(g)△H =+bkJ/mol H 2H 2×4(l)+2(l)=(g)+4O(l)△H =−(−−4b)KJ/mol N 2H 4H 2O 2N 2H 25a 216g =0.5mol 16g 32g/mol (+2b)KJ 5a 4S (aq)+NaOH(aq)=H 2O 4N S (aq)+O(l)△H a 2O 4H 2−57.3kJ/mol
C OH(l)+H 3(g)O 2C (g)+2O(l)△H O 2H 2−725.76kJ ⋅mol −1
2C(s)+2(g)+(g)=C COOH(l)△H H 2O 2H 3−488.3kJ/mol
(g)+3(g)N 2H 22N (g)△H H 3−92kJ ⋅mol −1
1mol 1mol S H 2O 4NaOH 114.6kJ 2mol 1mol 32g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3)①=②=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②③①得到;
(4)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
【解答】
稀的酸碱反应生成时的热量变化为中和热,与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且生成水,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在、下,甲醇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①=②=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②③①得到=
=,
故答案为:=;
在反应中,断裂键,三键共吸收的能量为:
=;生成,共形成键,放出的能量为:=,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5.
【答案】
放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解析】
(1)由图可知和的总能量高,的能量低;
(2)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相反。
【解答】
C COOH(l)+(g)=2C (g)+2O(l)△H 3202O 2H 2H 1−870.3kJ/mol
C(s)+(g)=C (g)△O 2O 2H 2−393.5kJ/mol
(g)+H 2(g)=O(l )△O 2H 2H 3−285.8kJ/mol
×2+×2−2C(s)+2(g)+(g)=C COOH(l)H 2O 2H 31mol 1mol S H 2O 4NaOH 114.6kJ 2mol S (aq)+NaOH(aq)=H 2O 4N S (aq)+O(l)△H a 2O 4H 2−57.3kJ/mol S (aq)+NaOH(aq)=H 2O 4N S (aq)+O(l)△H a 2O 4H 2−57.3kJ/mol 25C ∘101kPa 1g (C OH)H 3CO 222.68kJ 32g 725.76KJ C OH(l)+H 3(g)O 2C (g)+2O(l)△H O 2H 2−725.76kJ ⋅mol −1C OH(l)+H 3(g)O 2C (g)+2O(l)△H O 2H 2−725.76kJ ⋅mol −1C COOH(l)+(g)=2C (g)+2O(l)△H 3202O 2H 2H 1−870.3kJ/mol
C(s)+(g)=C (g)△O 2O 2H 2−393.5kJ/mol
(g)+H 2(g)=O(l )△O 2H 2H 3−285.8kJ/mol
×2+×2−2C(s)+2(g)+(g)=C COOH(l)△H H 2O 2H 3(−870.3kJ/mol)×2+(−393.5kJ/mol)×2−(−285.8kJ/mol)−488.3kJ/mol 2C(s)+2(g)+(g)=C COOH(l)△H H 2O 2H 3−488.3kJ/mol +3⇌2N N 2H 2H 33mol H −H 1mol N N 3×436kJ +946kJ 2254kJ 2mol NH 36mol N −H 6×391kJ 2346kJ 2346kJ −2254kJ 92kJ (g)+3(g)N 2H 22N (g)△H H 3−92kJ ⋅mol −1(g)+3(g)N 2H 22N (g)△H H 3−92kJ ⋅mol −1>
1mol (g)H 21mol C (g)l 22mol HCl(g)1mol (g)H 1mol C (g)l 2mol HCl(g)1mol (g)
H
由图可知和的总能量高,的能量低,即和的总能量的能量,
故答案为:;
由能量变化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
1mol (g)H 21mol C (g)l 22mol HCl(g)1mol (g)H 21mol C (g)l 2>2mol HC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