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文)
考试时间:2011年11月3日下午2:00-3:30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1年6月初,位于我国渤海湾的蓬
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事故发生后
位于河北乐亭县沿海的水产养殖基地发
生大面积扇贝死亡事件。
据此回答第4题。
4.蓬莱19-3油田溢出的石油大面积污染
乐亭县沿海养殖场的原因是
A.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B.受到千岛寒流的影响
C.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D.受到日本暖流的影响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4日14时—5日8时,关于①地叙述正确的是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B.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6.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②B.③C.④D.⑤
图4为某地区山顶与相邻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A.山顶昼雨少B.河谷盆地夜雨多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8.产生图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热力环流B.太阳辐射C.植被状况D.大气温度下图是济南市某时段气温和昼长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图正确反映济南市该时段气压变化的是
10.济南市空气质量预报“12日污染指数:4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
B.冷空气过境近地面大气出现逆温现象
C.风力大
D.城市多高大建筑,空气流动不通畅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4),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回答11—13题。
11.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12.影响③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云量厚度B.太阳高度C.地势高低D.植被状况13.近50年来,①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
A.云量增加B.环境污染C.气候变暖D.人口增加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
排水沟渠,房屋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
具出售。
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
节。
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
浓雾为毛毛雨。
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
14-15题。
14. 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受沿岸寒流影响,空气中水汽容易冷凝成雾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15.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气候的形成与地形、东南信风、暖流有关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热带沙漠气候
C.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
D.乙处气候主要是受沿岸洋流控制形成的
图3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
读图完成16-17题。
图3
16.读图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 B.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低
C.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增强; D.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17.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正确叙述是
A.冬季寒潮发生频次高,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
B.秋末和初春发生的频次低,但是强度比较大,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
C.寒潮发生频次高的年份,农业生产的减产一定比较严重
D.东北地区寒潮发生的频次高于南方,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有可能比南方小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图4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8-20题。
18.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图5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5:30 B.6:30 C.17:30 D.18:
30
右图是一幅示意图,图中圆圈为某种数据等值线图,圆心为某
种数据的极值点。
据此回答21-23题。
21.若该图为地球的北半球投影图,圆心为极点,一架飞机从A 飞到B ,正确的说法是
A .沿图中A
B 直线飞行的路程比沿AB 劣弧飞行的路程短
B .飞机从A 沿直线飞到B 的飞行方向为先向西南飞,后向西
北飞
C .飞机从A 沿直线飞到B 的飞行方向与从c 沿直线飞到
D 的飞行方向相同
D .飞机的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22.若该图是等压线图,在此气压场中,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天气系统可能是北半球的气旋
B 该天气系统可能是南半球的反气旋
C .如果该气压系统位于北半球,受其控制的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
D .如果该气压系统位于南半球.受其控制的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
23.若该图是南半球投影图,圆心为极点,劣弧AB 上的各地处在7月9日,优弧AB 上的各地处在7月8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月8日占全球范围的1/4
B .7月9日占全球范围的3/4
C .此时北京时间是7月8日20时
D .此时北京时间是7月9日2时
下图(图4)示意晨昏圈(圆心为O)与纬线圈(圆心为P,纬度度数为Φ)的空间位置关系,a 为二圆所在平面的夹角。
读图回答24-25题。
24.圆心O 和P 的连线与地轴的关系是
A. 垂直
B. 斜交为Φ角
C. 重合
D. 斜交为(90°—Φ)角 25.a 的最小值是
A. 0° B . 23°26′ C. 46°52′ D. 66°34′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14分)读下图,华北某城市P 及其附近地区1月17日8时气温水平分布图,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补绘出3℃等温线。
(用实线表示)(2分) (2)在图中画出锋面位置(用实线表示),并用冷锋或暖锋的专用符号标出锋面的移动方向。
(2分) (3)P 城此时受______(冷、暖)气团控制,其后天气将如何变化_______ __;若仅考虑当地的气温分布,M 点此时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___。
(6分) (4)P 点所在位置为P 城中心,其气温可能为 (2分)
A .>3℃
B .<3℃
C .等于3℃
(5)分析距城中心最近的一条等温线成为描绘出的形状的主要人为原因。
(2分) 27.(10分)下图是“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 过程有关。
(3分)
(2)
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图4
图15
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3分)(3)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这种趋势带来的具体危害是。
(4分)
28.(13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要描述该区域的地形
地势特征。
(2分)
w.w.^w.k.s.5*u.c.#o@m
(2)图2为不同地点测得的
径流变化曲线,图3为E点以
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
①E河段的汛期在________季,该季节形成汛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分)
②F河段的汛期在_____季,主要的补给方式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2分)
③G点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④简要说明G河段的水文特征。
(5分)
(3)若需将本流域和另一水系的M河用运河相连,请设计一条最佳的线路,并在图1中用运河符号(图例图中已给出)标出。
(1分)
29.(13分)材料一: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
材料二:日本东京(35°41′N,139°44′E)时间(区时)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38.1°N,142.6°E)发生9.0级强震,随后产生强烈海啸,对日本东北四县造成重大破坏,同时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
(1)墨西哥政府预计,如果大量的放射性污染物进入海水并不能得到控制,可能造成对加利福尼亚半岛西海岸海水污染。
请根据表层海水运动规律,在右图中绘出污染物运动至加利福尼亚半岛西海岸最可能的路线。
(要求:路线准确,经过海区因海水温度不同用不同的线条和箭头进行标识,→表示水温较附近海区高,……→表示水温较附近海区低)(2分)
(2)描述左图图示区域0℃等温线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5分)
(3)分析左图中本州岛冬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6分)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武汉二中期中考试
高二文科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BCBCB 6-10BBABB 11-15CBCCA 16-20BDADC 21-25CDDCD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14分)(1)见右图(2分)
(2)见右图(锋面位置、箭头方向2分)
(3)暖(2分)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2分)
偏北风(或东北风)(2分)(4)A.(2分)
(5)城市人口集中、工厂和居民生活及交通消耗大量
燃料释放出大量热;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不利于通风
散热。
(2分)
28(13分)(1)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自东南
(南)向西北(北)倾斜。
(2分)(2)①夏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的速度加快,融水补给河流而形成汛期(2分)
②春地表季节性积雪融水(2分)③温带海洋性气候(1
分)④流量较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
小;落差小,流速缓(5分)(3)如右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