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间十大鬼故事精选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民间十大鬼故事精选图
杀鬼状元——嵇康杀鬼
嵇康一天晚里在灯下弹琴。

忽有鬼,面甚小,转眼间变大丈余,穿黑衣长衫,挡住亮光。

嵇康一见,吹灭火光,说:耻与魑魅争光。

鬼听后,忿忿然死去,化血水。

杀鬼第二名——宋大贤捉鬼
阳西郊有一亭,宋大贤曾宿亭楼上,夜坐鼓琴。

到夜半时,忽有鬼来,狞目龇齿,形象可恶。

宋大贤鼓琴如故,鬼乃去。

一会后。

鬼取死人头又来,投人头于宋大贤面前。

宋大贤曰:“很
好,我可以当枕头。

”鬼又去,良久乃还,欲手搏。

宋大贤捉鬼腰,遂杀之。

自此,亭舍再无鬼。

杀鬼第三名——三义炸鬼
有一个小贩,叫三义,除夕夜在街上叫卖鞭炮时遇到一鬼。

鬼想吓死他,脑袋一晃变得比脸盆还大。

三义胆大机智,立即撑开伞遮住脸不断转动。

鬼不能胜,又立即发出凄厉的叫声恐吓他。

三义也扯开嗓子喊,清脆的叫买声又压过了鬼。

鬼一弓腰,身体立即变得很高;三义脱下草鞋,两手轮流上抛,形如流星,超过了鬼头。

鬼气极,露出獠牙,吐出舌头;三义摸出一个花炮,一端含在口中,一段引线点燃,立刻万点金星从他口中喷出。

鬼看了口瞪目呆,表示服输,愿拜三义为师。

三义暗喜,便摸出一个大爆竹,命鬼咬住,三义点燃引线,只听一声巨响,鬼被炸成一滩黑水。

杀鬼第四名——吃屎骗鬼
有一细长黑鬼,常出没于山西王遥家,有时作歌长啸,有时学人说话,还有时将粪秽投入人食物当中。

王遥家人苦不堪言,请道士做法捉鬼也是不行。

一日,王遥吃饭,鬼将猪粪投入王遥碗中,王遥泰然而食之,曰:以粪投我,我不怕。

我最怕的是将金钱投我屋中。

于是,每日鬼以钱投王遥家中,前后十余此,得银钱百余两。

后鬼钱空而走。

不复有鬼。

鬼故事五、宋定伯捉鬼
《宋定伯捉鬼》选自《搜神记》,作者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

这则古代著名的不怕鬼的故事讲述的是宋定伯和一只鬼斗智斗勇的故事,他最终用人类的智能和勇气征服了鬼。

故事告诉人们,人用自己的胆量和智能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妖魔鬼怪。

故事讲述南阳地方的宋定伯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夜里走路遇见了鬼,问道:“谁?”鬼说:“(我)是鬼。

”鬼问道:“你又是谁?”宋定伯欺骗他说:“我也是鬼。

”鬼问道:“(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说:“要到宛市。

”鬼说:“我也要到宛市。

”(他们)一同走了几里路。

鬼说:“步行太劳累,可以轮流相互
背负。

“宋定伯说:“很好。

”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

鬼说:“你太重了,恐怕不是鬼吧?”宋定伯说:“我刚死,所以身体(比较)重。

”轮到宋定伯背鬼,(这个)鬼几乎没有重量。

他们像这样轮着背了好几次。

宋定伯又说:“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说:“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

”于是一起走。

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过去,听着它一点声音也没有。

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

鬼又说:“为什么有声音?”宋定伯说:“我刚刚死不久,是不熟悉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见怪。

”一路上,快到宛市,定伯便把鬼被宰肩上,紧紧地抓住它。

鬼大叫,发出“咋咋”的声音,恳求放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他的话。

(宋定伯)把鬼一直背到宛市中,才将鬼放下在地上,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卖了它。

宋定伯担心它再有变化,就朝鬼身上吐唾沫。

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宛县的集市。

当时(有个)石崇说(过这样的话):“定伯卖鬼,得到了一千五百文钱。


鬼故事六吕夷简恶心鬼
关于北宋吕夷简的故事,《异闻总录》载,引自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文靖公(吕夷简)未达时,尝夜步月下,逢妇人以红幕首立于侧,公了不顾,妇人言:“官人觑我一觑”。

亦不答,至于再三,漫揭其幕,则满面皆眼也,叱之曰:“恁嘴脸却要人看!”遂没不见。

鬼故事七干宝家的鬼怪事
提起干宝,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头的确不太响,而且还起了一个比较现代的可爱名字,可是,一旦提到中国志怪小说的开山之作《搜神记》,大家都不免惊呼:原来是这哥们写的啊! 没错,就是这位“宝哥哥”写的。

干宝是河南新蔡人,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干家举族南迁,在东晋朝廷占据一席之地,也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了。

干宝哥哥首先是个历史学家,曾经写过史书《晋纪》,治史严谨行文缜密,算得上上乘史学著作。

而后,才是志怪小说的始作俑者,当然,他和他的《搜神记》却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耀千古的名作而为后人追捧和景仰。

(中国历史上有三部最著名的鬼神志怪小说,除了最早的《搜神记》外,还有就是南宋大学者洪迈编著的《夷坚志》以及更加著名、以至于妇孺皆知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了。

) 那么,以研究历史著称的干宝,为什么对鬼神怪异之事那么感兴趣呢?说起来,还有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恐怖古怪事呢。

干宝的父亲生前宠爱一个美眉,干宝他老娘深以为恨,时常闹得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也不知是不是不能称心如意的缘故,干老爷子一命归西,美眉哭得是死去活来肝肠寸断,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处境不妙了。

没承想,干宝他老娘真的下了狠手,干老爷子的坟墓一修好,干老娘就下令将这美眉活活封闭在坟墓里,还饱含醋意地说:“你不是伤心欲绝吗?下去陪这个老东西吧!”
哎呀呀,可怜啊!就连干宝哥哥也很不忍心,无奈母命难违,他纵有怜香惜玉之心,却也无回天之力啊! 不过,没几年功夫,狠心的干老太太也寿终正寝。

按照当时的风俗,干宝必须将父亲的坟墓扒开,把老娘的尸骨也安葬进去,好让这对原配夫妻合葬,所谓在地也得做连理枝嘛! 这时,恐怖、惊悚&诡异的事件发生了!
干宝哥哥令人扒开坟墓,却赫然发现,几年前被迫陪葬的那位美眉居然伏在他老爹的棺材上,还没有腐烂!更加令人咋舌的是,干宝炸着胆子翻开美眉仔细察看,却发现,她还秀色如生呢!非但如此,片刻功夫,哎呀!居然动了!真的动了!美眉活过来了! 想想吧,多么像烂俗恐怖片的情节啊! 于是乎,美眉被宝哥哥接了回去,美眉告诉干宝,几年来,她一直在下面陪伴他爹,恩爱得还像当年一样,在坟墓里虽然暗无天日,但被干宝他爹宠爱着,也没有干老娘这样的悍妇骚扰,过得也是其乐融融柔情蜜意,眨眼之间便过了几年。

就在干宝挖开坟墓的前夜,干老爷子已经预知此事,还和美眉置酒畅谈洒泪道别呢。

想来也是,干老娘下来陪伴,自然不能留这位如花似玉的美眉在身边了,否则还会鸡犬不宁啊,于是,思量再三,只得忍痛割爱了。

否则,在阴间闹家务可怎么好啊? 这位美眉以后怎么样就不知道了,总之,从那儿以后,历史学家、东晋名士外加身居散骑常侍高位的干宝哥哥,就开始对鬼神怪异之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四处游历,多
方搜集鬼怪故事,汇编整理成书,冠名《搜神记》。

书成之后,干宝自鸣得意,就把书拿给赫赫有名的大名士刘惔刘真长看,刘真长看完后晚上睡不着觉,却也连连赞叹,说道:卿可谓鬼之董狐啊!(董狐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以刚正、治史严谨公正、不畏强权著称于世。

)刘真长以董狐比干宝,推崇之意可见一斑。

不过,我倒不关心这个,我关心的是,那位陪他爹下葬的美眉的事,是真的吗? 呵呵。

鬼故事八半夜撞鬼胆气要壮(出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说当时有个户部尚书曹竹虚曾经告诉他一个颇为惊悚的故事--曹的一个堂兄,从安徽歙县到扬州去,路经一个朋友家,这个朋友看来也很“小资”,书房布置雅致轩敞,虽然是盛夏,但清爽宜人,于是乎,这哥们也不客气了,非要晚上睡在书房里。

这下可吓坏了主人家,主人说道:这屋子不干净,晚上闹鬼。

曹仁兄不屑一顾,想必要是喝了点酒,酒壮怂人胆,非要住下不可,朋友拗不过他,只得作罢。

深夜,果然有动静,有东西像薄纸一样从门缝里滑了进来,颇似美国大片《终结者》里的液态机械人。

薄纸进来之后,幻化成女人模样,披头散发红红的长舌从口中吐出,一蹦一跳地逼近曹某。

曹哥哥笑道:你这头发不还是人的头发嘛,稍乱一点而已!舌头还是人的舌头,不过稍长一点罢了,哥们不怕! 那“清代女终结者”见来者不惧,一发狠,把头给
拧了下来,放在桌上,桌上的头颅兀自眼睛闪动长舌飘飞。

曹哥哥又笑了:你有脑袋我都不怕,更何况没脑袋?还有没有新鲜的了?没有我歇了啊! 说着就打呵欠。

这位美眉实在没招了,一闪即逝。

当夜,曹哥哥睡得很香甜。

第二天晚上,那美眉不甘心,还想如法炮制,化作薄纸正要滑入门缝,只听曹哥哥在屋内喝道:还是昨晚那倒霉孩子吗?你烦不烦啊? 女鬼美眉要有血的话,估计当场得吐光了!一溜烟羞愧地离开了,从此再没出现过。

纪晓岚同学在记录这件事之后,又发了议论,说这是跟嵇康当年酒醉遇老虎很相似,老虎不吃喝醉酒的人,因为醉人不惧怕。

大概是因为畏惧则心乱,心乱则心神涣散,心神涣散鬼就有机可趁了。

用句大白话说,就是半夜遇鬼胆气要壮,“神志湛然,鬼惭而去”。

鬼故事九鹦鹉喊冤(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唐代开元年间,长安城有一豪富之家,主人名叫杨崇义。

杨某性情中人,仗义疏财挥金如土,玩赏服用的东西僭越无度,甚至超过王公贵族,好在唐代比较开明,倘若在明清,恐怕早就抄家灭门了。

杨崇义有一宗爱好,就是喜欢养鸟,一只鹦鹉调教数年,智力超群巧舌如簧,杨某极为珍视。

杨某整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一时冷落了妻子刘氏,刘氏生得美貌,“巧笑倩兮明眸睐兮”,中夜孤枕难眠,竟勾搭上了邻居少年李弇。

二人因奸生情如胶似
漆,但春宵苦短,二人竟想害死杨崇义,做长久夫妻。

一夜,杨崇义醉酒而归未及防备,被二人打死,扔进后院废井之中掩埋。

第二天,刘氏假意夫君失踪,命令门下仆人四处寻找,自然是不见踪影,于是乎,到官府报案。

县太爷觉得案情蹊跷,将杨府上下所有的仆人丫鬟都抓来,严刑拷打逼问情况,但审问很久都没有进展。

县太爷很郁闷,毕竟杨崇义也是名流,这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一旦传扬出去,县令首先得吃挂落。

县太爷来到杨府仔细查看,看见了那只鹦鹉,鹦鹉一见当官的来了,马上大呼冤枉,将刘氏和李弇如何勾搭成奸又如何杀死主人埋尸枯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县太爷。

奸夫**妇被抓,案情大白天下。

鹦鹉喊冤这一奇闻顿时传遍长安城,唐玄宗得知后,惊叹不已,下诏封这只鹦鹉为“绿衣使者”,交付后宫妥善喂养。

后来,燕国公张说做《绿衣使者传》,详述个中情由,为好事者传之四方。

故事十、古代人鬼恋
阳光明媚,柳丝轻拂,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王自哲后背着手,拿着书边走边欣赏这春日的美景,不远处,假山亭榭间,悠悠的乐声随风传来,听得人如痴如醉,心神沉醉!“不知何样佳人弹奏如此妙曲?”心下好奇,信步朝着乐声传来的方向寻去,转过几个月亮门,绕过几座假山,眼看就要走到花园的尽头,一片湖水挡住了去路,放眼望去,哪还有佳人的踪迹?王自哲满怀
的失落,怔怔地呆了半晌-----
“不好了,不好了,老爷气晕了!”王自哲正欲回屋读书,身边的几个妙龄丫鬟边走边嚷,朝夫人房中报信去了,王自哲听在耳内,心下疑惑,老爷素来沉稳宽容,这回是因何事生这么大的气呢?欲想深究,又考虑到自己刚来不久,况且自己只是临时被雇来教小少爷读书的,多问自然不妥,就摇摇头进屋了!至于外面脚步散乱,丫鬟奴仆忙乱一夜,王自哲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只是按例照常教小少爷读书认字,全然没有敷衍了事的意思!几日后,听闻老爷的病渐渐好转,再见老爷,细细观去,眉头深锁,似有很大的心事,全然不似往日的随和悠闲,欲待询问,还未开口,不料老爷却先说话了:“先生学问渊博,不知可信鬼神之事?”“聊有耳闻而已,老爷何故问之?”老爷苦笑道:“先生想必早有耳闻,最近家中频繁出事,都诡异所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故想到鬼神,故有刚才一问!”
“在下承蒙照顾,但有能效劳的地方,无不尽心尽力!”
“我相信先生,还请晚上到我书房一叙!”
王自哲慨然允诺,是夜,月明星稀,信步走来,竟然又听到了那美妙的乐声,踏进书房,老爷显然恭候依旧,菜已上齐,酒入愁肠,老爷谈及了最近的烦恼,原来是最近家宅闹鬼,经常会有人听到乐声,更难以启齿的是,老爷的小姐正值妙龄,却无缘无故的有了身孕,这可如何是好?百般询问打骂,小姐才吐露实
情,说是一位白衣男子每夜造访,天明即走,至于来历,却一概不知!但是小姐所住之处乃一湖中小岛,无依无傍,加之门禁森严,外人又怎么来去自如?入夜即来,天明即走,不是鬼怪又是什么?老爷连连叹息,却又无计可施,连日派夫人与小姐作伴,却也查不出原委,是以忧愁难遣!
王自哲略一思索,附在老爷耳边,一计说罢,老爷决定试试!
翌日夜晚,夫人破例没有去陪女儿,大家集中在小姐的丫鬟房内,静静等候,深夜,只听小姐房内安静异常,并无事情发生,天已大亮,大家非常失望沮丧,正欲回去再想办法,却听小姐请母亲进房,过不多久,夫人出来与老爷窃窃私语了一番,老爷传命顺着小姐房门地上的一条红线找寻,找来找去,红线竟然潜入了老爷的莲花池,命人打捞,打了一上午,竟然打捞上一个重于百斤的鲤鱼精,化作一个俊美的男子,刹那间,化作一片白雾,消失在了众人的眼前,惊得大家目瞪口呆----------
小姐得知后,当晚就失踪了,老爷夫人伤心不已!十年后,王自哲上京赶考,在一陌生的村庄借宿,又听到了那美妙的乐声,询问村人,都说是一个李寡妇,几年前来到村里,独自领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生活,小男孩聪明伶俐,读书很好!王自哲想去见见,却听村人说,这个李寡妇不见任何人,只得罢了!
后来,王自哲再托人去打听,却没了音讯,只听村人说小男孩官做得很大,顺风顺水,但是具体又说不上姓名官名,只说他
们搬家了,王自哲也只得算了!后遂无关于这件事的任何消息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