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全身麻醉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异氟醚在血和气两相中达到动 态平衡时
PA
Pa
Pbr
则 Pa/PA=1.48/1.0
( 血中浓度为肺泡中浓度的1.48
倍。)
.
11
3.吸入全麻药分为三类:
(根据其血/气分配系数大小来分)
PA / Fi 1.0
难溶性(地氟醚0.42、 N2O0.47)
中等溶解(安氟醚1.8、异氟醚1.4等) 0.5
.
7
2. 临床意义:
(1) 对不同吸入麻药作比较;
MAC值愈低,麻醉性能愈强。
MAC值愈高,麻醉性能愈 弱。
常用吸入麻药的MAC值(由低 高):
氟烷:0.77% , 异氟醚:1.15, 安氟 醚:1.70,
七氟醚:2.05, 地氟醚:6.0 ,
N2O:104.0
.
8
(2) 应用MAC值,可指导吸入麻 醉的应用浓度;
.
4
二 . 理化性质及分类:
1.理化性质:关系到生命安全,给药方法,
麻醉效果等。
例1:N2O的沸点为-890C,室温下为气体,须 加压储于钢瓶内。
临床上有 兰色的O2高压瓶 灰色的N2O高压瓶
例2:乙醚易燃易爆,手术室内不能用电切 刀等。
2.分类 :
药—乙醚、氟烷、
气体性吸入全麻药—N2O 挥发性液体
地氟醚:0.42 < N2O:0.47 <七氟醚:0.69 < 异氟醚:1.4<安氟醚:1.8<氟烷:2.5
<乙醚:12.0 <甲氧氟烷:15.0
.
14
四.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一) 有很多学术见解,例脂溶性(脂质) 学说等。
1. 抑制神经细胞除极或影响其递质的释 放等,导致神经冲动传递的抑制而引起全 身麻醉。
异氟醚等。
安氟醚、
.
5
三.理化性质与麻醉深度的调控: (一) MAC(最低肺泡浓度);
( 二)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
.
6
(一) MAC(最低肺泡浓度):
1. 概念: 指在一个大气压下, 能使50%病人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 全麻药的浓度。或称之为1 MAC。
MAC相当于ED50(半数有效量), 是效价强度,单位vol%(容积%)。
易溶性(乙醚12.0、甲氧氟烷15.0等)
0
20
40
时间(分)
.
12
4.血/气分配系数的意义:
((2贮环P诱1)A)迅存导从当速库期药吸从,延理入Pa肺长麻浓学泡,醉度角被苏药恒度移在醒定可Pbr走也血时把,慢液,血上大。中液易升溶量暂看慢性溶时成,麻解失是血数代P醉在去麻b/越谢越气r药血活醉则(脑小率好分经液性药麻组越越。肺配中。的醉织好小循系。,
平稳,即为“适当饱外和也”。快,病人很快恢
吸入麻醉苏醒复期、:苏醒!
Fi
PA
Pa
Pbr
呼出
.
25
常用吸入全麻药的理化性质和MAC
氟醚
安氟醚 异氟醚 七氟醚 地 N2O
气味 有
无刺激 有刺激 甜/舒适
香/无
MAC 7.25
(vol%) 血/气分
0.42
1.68 5.0
1.8 0.47
1.15 1.4
.
1.71 0.69
26
续- 常用吸入全麻药的理化性质和MAC
乙醚
氟烷香
MAC 1.92
0.77
0.16
(vol%)
血/气分
2.5
12.0
15.0
配系数
代谢率
20%
.
50%
27
.
20
(三) 吸入麻药的分布:
全麻药脂溶性较高,能进入神经细 胞内,
全麻药的分布量与组织器官的血流 供应量有关:
休息状态下,脑血流量 54ml脑/m的in血/1运00丰g脑富组,织脑血,流量肌大肉血 流量3-吸4m入l/麻mi药n/迅10速0g进肌入肉大组脑织,脂 肪和更脂少肪。更全 快麻。起药效进快入!脑组织比肌肉
时间(分)
.
40
23
PA
处于麻醉状态
进入清醒过程
MAC
min
吸入麻醉的药物衰减曲线(排出)
.
24
吸入麻醉诱导期全:身血液每30秒可通
Fi
PA 过肺Pa脏一次P,br所以等吸组
织起效。
入全麻药由肺进入血
吸入麻醉维持期液:极快,起效快!
Fi
PA
停Pa止吸入P后br,药等物组又织
基本饱和,达动态平以衡原,临形床经表肺现泡为呼麻出醉体
(3) 血/气分配系数小者,如难溶分中性压的麻)N醉与2O药,麻的醉
PA
Pa
Pbr 上升快深,度有则关麻。
醉诱导期短,苏醒快。
.
13
5. 临床意义:
(1) 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小,肺泡麻 药浓度增加可以更快,麻醉的诱导和苏醒 都快!
(2) 反之,则相反;
(3) 常用吸入麻药的血/气分配系数,按其相对溶解 度从小到大排列:
.
18
PA
2
Fi :2%
1
Fi:1%
吸入麻醉的时间-肺泡药 物浓度关系曲线
.
min
19
浓度效应:
肺泡内的麻药,被流经肺泡周围 的毛细血管所摄取时,肺泡混合 气内的麻药浓度就会 。此时, 肺毛细血管所摄取麻药的速度趋 于减慢,以增加肺泡内麻药的浓 度。 这种减慢摄取以提升肺泡内麻药 浓度的现象,称之为“浓度效 应”。
易控制
优点
苏醒快
呼吸道刺激
安全有效
.
缺点
3
一.吸入全麻药的理想条件:
1) 理化性质稳定,不然不爆; 2) 对呼吸道无刺激性; 3) 溶解度低,易控制; 4) 麻醉作用强; 5) 诱导及苏醒迅速,平稳舒适; 6) 良好的镇痛、肌松、安定、遗忘作用; 7) 能抑制异常应激 反应; 8) 在体内代谢低; 9) 安全范围大,毒性低、不良反应少而轻; 10) 设备简单,使用方便,药源丰富,价格低廉。
吸入全身麻醉药
.
1
概述 一.吸入全麻药的理想条件; 二 .理化性质及分类; 三.理化性质与麻醉深度的调控; 四. 作用机制。
.
2
第一节 概述
吸入麻醉:全麻药经呼吸道吸入肺内, 经肺泡进入体内循环 ,产生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发挥全麻作用。 吸入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肺内的全麻药. 吸入全麻的特点:
空气污染
1.概念:血/气分配系数是指在体 温条件下,吸入全麻药在血和气两 相中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浓度比值。
即:麻药的溶解度,是吸入麻药 在血内的溶解度,是指在单位容量 内,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能使血 内麻药浓度达到饱和状态的量,可 用血/气分配系数来表示。
.
10
2. 例如:
异氟醚血/气分配系数(溶解 度)=1.48
2. 脑组织类脂质含量丰富,全麻药容易 进入脑内。
.
15
3. 麻醉强度与脂溶性的关系:
在370C下橄榄油:气体的分配系数,
(即药物的脂溶性);由高 低;
药物的MAC(最小肺泡浓度)由小 大,则药物的麻醉强度由强 弱;
全麻药的麻醉强度与脂溶性成正比;
现有的全麻药多有较高的脂溶性, 且脂溶性越高,麻醉作用越强。
例: 安氟醚吸入麻醉:
用1 MAC值(1.70%)吸入,可使50%的病 人无痛(手术切口时,无躯体活动反应);
想使95%的病人切口无痛,可在MAC值上另 加0.3 MAC,为1.3 MAC , 1.70+1.70×0.3=2.21% ,即:安氟醚吸入 浓度为2.21% 即可。
.
9
( 二)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
.
21
休克时:
心排血量下降,肺血量下降,肺
内全麻药被移走的少, PA / Fi上 升
快;
起效快、麻醉作
用。
体内血流重新分布,保证大脑血 供,所以,休克病人使用易溶性 全麻药时,应酌情降低全麻药的 吸入浓度。
.
22
附图-心排血PA / Fi关系 PA / Fi
1.0 低心排血量
0.5
高心排血量
0
20
.
16
附图- 麻醉强度与脂溶性的关系
在370C下橄榄油:气体的分配系数, (即药物的脂溶性);由高 低
.
17
(二) 吸入麻药的摄取: 吸入麻药的浓度愈高,则肺泡内
麻药浓度就有明显提升,且上升的速 度亦快!
增加吸入气内的麻药浓度,必加快 肺泡气内麻药浓度的上升。 不管麻药在血内的溶解度如何,都 符合这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