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摘要:政府投资项目特指公益性不计投资回报的项目,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
交通公路工程等等。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五个阶段,即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承包阶段、施工阶段、工程竣工结算及决算阶段,工程造价贯穿整个过程,为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势必要在各阶段对其进行严格管理控制。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控制
引言
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接下来详
细阐述了政府投资项目各阶段的造价管理,最后对全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做
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1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首先是投资决策阶段由于受专业水平及资料规模等限制,在投资决策过程中
政府投资业务部门易产生某种定位“模糊”现象。

同时各项目承担单位在向政府投
资主管部门提交立项报告时,投资概算缺乏详实的基础数据支撑,只能预估投资
金额,投资主管部门根据政府年度投资计划总额平衡各部门诉求,容易造成投资
效益目的偏差。

加上项目可研数据因社会环境因素变化较大造成适用性较差,又
缺乏一定深度,使得造价形成过程粗糙。

其次是发承包阶段流于形式,实际实施
过程中不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内容执行,这样容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经济利益而
产生纠纷,严重影响项目进度及投资目标的实现。

最后是竣工决算阶段,此阶段
总结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成本是否符合预控要求。

由于项目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不
规范和在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利益主体的不同,势必会导致最终决算造价超出预
期的情况。

2政府投资项目各阶段的造价管理
2.1前期财政预算评审工作关口前移
设计阶段工作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很大,设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拟
建项目能否节约投资、质量以及进度能否有效控制。

据资料研究,在相同功能使
用条件下,设计方案好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通常可以达到10%左右,有的甚至可
以达到20%以上。

因此,将设计工作作为控制工作的重点之一,政府投资项目财
政预算评审应当重视并参与设计阶段审核工作。

具体措施是推行限额设计,引入
先进技术进行方案优化,加强预算评审,推行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审查设计方案
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和技术标准,满足功能使用前提下是否节约财政资金,对在评
审工作中发现的设计不合理之处要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使财政评审工作的关口前移,克服相互脱节的现象。

2.2合理控制招投标阶段工作
在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阶段,由于设计图纸达不到施工深度,时间紧迫,往
往造成无法准确、合理的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控制价,后期变更频繁,更容易
给投资控制增加难度。

工程量清单编制不够完善,项目工作内容不全或过多,项
目特征描述不清楚不准确,投标单位未注意这些细节,造成组价内容及费用不全。

当发生工程变更时,涉及的项目是否重新组价易产生纠纷。

参与招标工作的各部
门和单位配合、协调不够,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招标文件内容前后矛盾,合同条款
约定不明或甲乙双方分险分担不合理,建设单位转嫁风险,施工单位承担风险过
大等情况。

所以,在招标阶段应当采用综合评标法确定承建单位,把投标单位的
报价与其资质、水平、经验等多方面的承包能力进行一个综合评价,这样才能保
护投资者利益。

2.3及时进行竣工结算阶段审计工作
项目验收合格后,建设方对施工方提交的竣工结算报告进行审计是工程项目
投资控制的最后一道环节。

由于结算工作直接关系到最终工程款的支付,施工方
在此阶段会用尽各种办法来增加最终结算款,出现编制工程结算书时故意高估冒算、提高单价、虚增管理费等故意提高工程造价的情况。

因此,在审计竣工结算
工程造价时,对合同履行情况,应重点关注施工方是否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内容,
是否存在重复申报或漏报现象。

在工程量审计时,关注是否完成图纸及工程量清
单内容,要重点审计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单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综合单价是否执行中标单价,合同外工程单价没有参照的重组项目单价是否合理,组价依据是否正确。

审计人员应严格按照合同文件确定的结算方式实施结算审计,切实维护业主及施工方利益,保障财政资金合理有效利用。

3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具体策略
3.1运用新机制新理念实施项目
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应与投资施工单位一起承担施工风险及施工质量,各
自履行合同约定的相关的义务和权利时。

与此同时,建设相关单位也应有效运用
新观念、新思想,以保证全过程造价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对造价
管理单位的工作模式要细化要具体,以确保造价估算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工程如
出现某种重大变更且涉及金额较大,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项目手续报原批准概
预算部门的单位审核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擅自提高标准和变更建设内容。

在全
过程造价管理中,不能只靠简单的估算和经验做法,需将人员管理、社会管理、
数理统计等知识有效应用到其中,并把相关的管理知识进行整合,才能保证造价
管理得到质的提升。

3.2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非债务风险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应重点关注。

在获得债权人同
意的前提下,将政府债务转移为非政府债务,可以有效减缓政府财政的债务压力
和风险,也能够使政府将更多精力应用于其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之中,保
障对人民生活的服务水平。

除此之外,对政府债务的转移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地
方企业的进一步交流合作,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

因此,对于已有的政府投资建
设项目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根据项目特点积极推行PPP项目
模式,合理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有助于实现PPP项目的建立,借助新模式,减缓政
府财务压力,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

3.3建立完整的竣工阶段资料链机制
竣工验收阶段是项目成本控制的最后环节,此时项目己基本完成,一方面施
工方会向投资方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另一方面投资方将组织项目管理方、勘察设
计方、监理方、施工方等多方参与主体,根据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图纸、
政策法律法规等做好竣工决算工作,审核工程最终的实际发生成本。

完整的资料
链先从项目是否符合竣工验收条件开始准备,依据资料有项目合同书、材料设备
购货合同及发票,计量计价资料,尤其注意收集隐蔽工程的验收并保存好相关记
录资料;然后要严格把控设计变更签证资料,现场变更设计及签证资料要有原设
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四方共同签章确认。

凡是属于相
关重大设计变更的要经过原设计审批部门的审核批准,否则将不能列入工程项目
竣工结算。

这样一套完整的资料链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最后造价的确定及审计工作都将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结语
综上,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投资控制的意义在于要确保工程项目资金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使项目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科学合理地编制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及决算,把投资额能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将工程技术与已批准的投资限额深度融合,避免“两张皮”,综合考虑工程进度、质量、造价及功能性特征,对发生偏差的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纠正,最终实现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建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对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1):154-155.
[2]刘建龙.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对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7,(1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