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7单元3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_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三角形内角和》同步练习及参考
答案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在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
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
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
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
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
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
B.100°32°19°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
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
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
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
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
多鸟”的效果。
A.90°50°40°
C.50°50°50°D.60°60°60°
E.120°30°30°F.98°35°47°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进行判断即可.
【答案】:解:A、90°+50°+40°=180°,所以能组成三角形.
B、100°+32°+19°=151°≠180°,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
C、50°+50°+50°=150°≠180°,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
D、60°+60°+60°=180°,所以能组成三角形;
E、120°+30°+30°=180°,所以能组成三角形;
F、98°+35°+47°=180°,所以能组成三角形.
故选:A、D、E、F.
【总结】: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原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8、一个三角形的两个3、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60度和45度,第三个内角是()度。
A.100 B.75 C.105 D.46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三角形的三角内角和等于180度。
则第三个角的度数是180-60-45=75度。
【答案】:B.
二、填空
在一个三角形中,∠1=42度,∠2=29度,∠3=__________度,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答案】:解:180-42-29=109(度)答:∠3等于109度
故答案为:109
【总结】: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第三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