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初中竞赛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竞赛系列----浮力
胡 伟
一. 填空题
1. (上海第八届复赛)如图5所示,用浮吊(浮在水面工作的起重设备)拔掉打在河底的木桩时,如果用的拉力为F ,则浮吊浸入水面以下部分的体积将
(A ) 保持不变; (B)减小ρF
2×g ; (C)增大ρF ×g ; (D)增大ρF 2×g 。

( )
图5
2. (不定项选择) (上海第二届初赛)浮力的产生,是由于
(A )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 (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差;
(C)液体(或气体)的质量; (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的压力。

3. (不定项选择) (上海第二届初赛)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后,船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V 、船体受到的浮力F 的变化情况为
(A)V 、F 均保持不变; (B)V 、F 均变小;
(C)V 、F 均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不定项选择) (上海第二届初赛)木块乙浮在水面上,木块乙上放有铁块甲,如图6所示。

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 ,水对圆筒形容器底面的压强为p ,水面距容器底面的高度为h 。

现将甲取下并沉入水底,则
A.F 将减小;
B.h 将减小;
C.p 将减小;
D.容器底面受到的总的压力将保持不变。

5. (上海第二届初赛)一冰块内含有某种不溶于水的物体,放入盛有0℃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在水中,如图8所示,此时量筒液面升高了4.6厘米;当冰完全熔解后,水面又下降了0.44厘米。

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50厘米3,则该物体的密度为(冰
的密度为0.9克/厘米3)
(A)11.45×103千克/米3; (B)10.45×103千克/米3;
(C)3.2×103千克/米3; (D)2.2×103千克/米3。

6. (上海第二届复赛) 一块石头和玩具气球连在一起,投入水中后下沉,当气球完全浸没
图6
图8
后,在下沉过程中石块和气球所受的总浮力将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保持不变;
D 以上结果都有可能。

7. (上海二十二届初赛)如图(a )所示,在盛有水的圆筒形容器内,铁块甲放在木块乙上,木块乙浮在水面上,木块受的浮力为F ,水对容
器底部的压强为P ,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 。


将甲取下并用轻绳系在乙的下方,如图(b )所示,
则 ( )
A 、浮力F 减小。

B 、压强P 减小。

C 、高度h 减小。

D 、甲受到的合力减小。

8. (上海二十二届初赛)如图所示,面积较大的水池内水深为H ,水面上浮着一边长为a 、质量为m 的正方体物块,物块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

现用力将木块缓慢地压入水中直到池底,则从木块刚好浸没水中开始到最终压在池底的过程中,池中水的能量增加了( )
A 、2mg(H-a)。

B 、mg(H-a)。

C 、mg(H-2a )。

D 、mg(H-2
a )。

9.(上海第二十届初赛)体积为0.05米3的救生圈重100牛,体重为400牛的人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时
(A)人和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
(B)人和救生圈悬浮在水中
(C)人和救生圈下沉到水底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上海第二十三届初赛)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

(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C)如甲、乙质星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11.(上海第二十三届初赛)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

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厘米,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
厘米2
,则石头的密度为( )
(A) 2.O ×l03千克/米3 (B) 2.5×103千克/米3 (C) 3.O ×l03千克/米3(D) 3.5×l03千克/米3
12.(上海第二十三届初赛)图6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 形管,先从A 端注入密度为ρA 的液体,再从B 端注入密度为ρB 、长度为二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主。

现再从A 端注入密度为ρc 液体,且ρc =21ρB ,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 (A )32L (B )43L (C) 5
4L (D)L 13.(上海第二十一届初赛)如图所示,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
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

现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
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 )
A .仍然静止
B .向下运动
C .向上运动
D .上下振动
14. (上海第二十一届初赛)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
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

拿掉铁块甲,
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
质量为 ( )
A .312克
B .237克
C .318克
D .326克
15.(上海第二十一届复赛)用厚度均匀的木板制成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形状的不透水容器,分别将密度小于木板且相同的三种不同规格的塑料球整齐地装满木箱,每个木箱里只装有一种规格的球。

第一个箱子中装满时是8个球;第二个箱子中装满时是64个球;第三个箱子中装满时是512个球。

如果将三个装满球的容器浸入水中,则下列有关它们浸入水中深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三个箱子浸入水中的深度相等
(B)第一个箱子浸入水中的深度最大,第三个箱子最小
(C)第一个箱子浸入水中的深度最小,第三个箱子最大
(D)第一与第三个箱子浸入水中的深度相等,第二个箱子最大
16.(上海第九届初赛)图10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上置有铁块而保持平衡。

把木块用一轻而短的细线与铁块相连,并将铁块投入水中,
A.铁块与木块将一起沉入水底;
B.木块仍漂浮在水面上,但水面高度略有上升;
C.木块仍漂浮在水面上,但水面高度略有下降;
D.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面高度不变。

17.(上海第九届初赛)图17中容器内盛有水,一块冰包有小木块和铁钉,漂浮于水面。

当冰全部熔解(熔化)后,水面的高度将
(A)升高; (B)不变;
(C)下降; (D)以上情形都可能发生。

18.(上海第九届初赛)一种液体的密度随深度而增大,它的变化规律是ρ=ρ0+kh ,式中ρ0、k 是常数,h 表示深度。

设深度足够,有一个密度为ρ’的实心小球投入此液体中,且ρ’>ρ0,则正确的判断是
(A)小球将一沉到底,不再运动; (B)小球将漂浮在液面,不能下沉; 图17
(C)小球经过一段运动过程,最终悬浮在深k
h 2'0
ρρ-=处; (D)小球经过一段运动过程,最终悬浮在深k
h 0'ρρ-=处。

19.(上海第九届复赛)一个铁皮筒,自重为G ,铁皮体积为V ,筒的容积为V ’。

把这个筒用绳子系着从井中打水(绳的质量不计),当筒浸没在水面下时,绳子用提供的拉力是
(A )G -ρ水gV 。

(B) G -ρ水gV ’。

(C)G +ρ水gV ’。

(D)G +ρ水gV 。

20.(上海第九届复赛)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

把这个木块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有1/3的体积露出液面。

设水的密度为ρ1,该液体的密度为ρ2,则ρ1:ρ2为
(A)9:8。

(B)8:9。

(C)4:3。

(D)3:4。

21.(上海第六届复赛不定项选择)1牛顿的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
(A)可以小于0.5牛; (B)不可能大于0.5牛;
(C)可以大于1牛; (D)不可能大于1牛。

22. (上海第七届复赛不定项选择)如图10所示,在一块长方形的泡沫
塑料上用细线缚着—块卵石,使它漂浮在盛水的玻璃缸的水上,这时泡
沫塑料恰好露出一半体积,玻璃缸里的水面在缸壁的a 处。

现将泡沫塑
料和卵石翻个身,使卵石在泡沫塑料的下面,并仍放在原来玻璃缸的水
中,当它平衡时
A.因泡沫塑料和卵石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故水面在a 处以上;
B.因泡沫塑料和卵石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故水面仍在a 处;
C.因泡沫塑料和卵石浸入水中的体积减小,故水面在a 处以下;
D.因泡沫塑料和卵石受到的浮力增大,故水面在a 处以上。

23.(上海十二届复赛)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

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的图线。

在图3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是( )
图3
24.(上海十届初赛)质量相同的三个实心球,分别由铜、铁、铝制成(ρ铜>ρ铁>ρ铝),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细线所受的拉力应是
(A)拉铜球的最大; (B)拉铁球的最大;
(C)拉铝球的最大; (D)一样大。

25.(上海十届初赛)把一木块先后漂浮在水上和煤油上时,在水中露出液面的体积比在煤油中露出液面的体积大。

在比较水和煤油对木块的浮力大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对木块的浮力大,因为木块在水中露出液面的体积大;
图10
B.煤油对木块的浮力大,因为木块在煤油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大;
C.水对木块的浮力大,因为水的密度比煤油大;
D.水和煤油对木块的浮力一样大,因为水和煤油对木块的浮力都等于木块的重力。

26.(上海十届初赛)A、B两物体质量分别m1和m2,体积分别为V1和V2,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已知ρ1>ρ2,则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m1>m2,V1>V2;(B)m1>m2,V1<V2;
(C)m1<m2,V1>V2;(D)m1<m2,V1<V2。

27.(上海十届初赛)现有完全相同的立方块A和B,将A置于B的正上方一起放
入某液体中,物体B正好有1/3部分高出液面,将A取掉后,B浸入水中部分的
体积占B体积
(A)1/2;(B)1/3;(C)1/4;(D)1/5。

28.(上海第十届复赛)如图3所示,在盛水容器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冰块内有
一部分是空心的。

当冰完全熔化后,水面的高度
(A)保持不变; (B)略有升高;
(C)略有降低; (D)无法确定。

图3 29.(上海第十九届初赛)将质量为1000千克的大木筏置于若干个浮筒上,为了安全起见,每个浮筒至少要有1/3体积露出水面。

设每个浮筒的质量均为25千克,体积为0.1米3 ,则至少需要这样的浮筒()
A、18个
B、24个
C、30 个
D、36个
30.(上海第十九届初赛)在图8(a)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放以恒定
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图8(b)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
的图像。

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A 1.8×103千克/米3
B 2.3×103千克/米3
C 2.8×103千克/米3
D 3.2×103千克/米3
31.(上海第十九届初赛)如图21所示,在一个开口锥形瓶内注入适量水,然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

此时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力为3牛;现在锥形瓶内放入一个重为G1的木块,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力变为4牛;在锥形瓶内再放入一个重为G2的木块,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力变为5牛。

木块与锥形瓶始终不接触,则()
A、G1<G2<1牛
B、G2<G1<1牛
C、G1=G2=1牛
D、G1>G2>1牛
32.(上海第十六届初赛)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密度之比是5:3.现将甲物体放入水中,乙物体放入密度为0.9×103kg/m3的液体中,静止时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是4:5,则( ).
A.甲物体的密度为1.25×103 kg/m3
B.乙物体的密度为0.72×103kg/m3
C.甲、乙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为4:5
D.甲、乙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为l:1
33.(上海第十六届初赛)如图13所示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下面挂两
个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实心铁块,其中甲是立方体,乙是球体.现
将两个铁块完全浸没在某盐水溶液中。

该溶液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均
匀增加.待两铁块静止后,甲、乙两铁块受到的弹簧的拉力相比较
( )
A.甲比较大 B.乙比较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34.(上海第十六届初赛)如图14所示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上面
压有一铁块,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1(图a);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块的下面,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2(图b);将细绳剪断后(图、c),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 )
35.(上海第十六届初赛)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15所示,
水的密度为ρ,深度为H,物块高度为h,体积为V,较小的下底面面
积为S,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其间无水.则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
A. ρgV
B. ρ( V- hS)g
C. ρ(V-HS)g
D. ρgV-(p0+ρgH)S
36.(上海第十六届初赛)铁链条的一端系着质量M=22.8kg,直径
D=0.4m的实心球,另一端空着.链条长L=3.4m,质量m=15.6kg,带
有链条的球浸没在水池里,如图16所示.球的体积公式为V=πD3/6,本题中设π=3.0当球平衡时,球心离池底的距离为( )
A.2.Om B.2.3m C.2.5m D.2.8m
37.(上海第十六届复赛)科学考察队员在北极考察时,为了探究冰层下海水的成份,他们在厚薄均匀的冰层上钻一个深达250m的冰洞,则为了取海水水样,系在取水筒上绳子的长度至少为(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A 10m。

B 32m。

C 218m。

D 250m。

38.(上海第十七届初赛)常温下,一个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悬浮在一个开口且装满水的容器里静止不动,下列哪种情况,物体会上浮到水面
()
(A)大气压强增大时,(B)大气压强减小时,
(C)水温升高时,(D)水温降低时。

39.(上海第十七届初赛)把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杯中,它将下沉到杯底,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杯中,它将漂浮在水面上,则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A)大于8克,因为水的密度更大,小球所排开水的质量更多,
(B)大于8克,因为所溢出酒精的质量小于小球质量,而所溢出水的质量等于小球质量。

(C)小于8克,因为小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所受浮力不变,
(D)等于8克,因为小球在酒精和水中所受浮力一样大。

40.(上海第十七届初赛)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下沉到各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试比较三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
(A)甲最小,(B)乙最小,(C)丙最小,(D)大小一样。

甲乙丙
41.(上海第十七届复赛)甲、乙两实心球放入足够深的某种液体中平衡后,所受的浮力之比为F甲: F乙=2:5。

若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2,体积之比V甲:V乙=2:3,则: ( )
(A)甲、乙都沉底.
(B)甲漂浮,乙沉底
(C)甲悬浮.乙沉底。

(D)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

42.(上海第十三届初赛)船上载着许多钢材,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h1;把这些钢材都放到水中用绳悬挂于船下,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与h2相比较( )
(A)h1=h2。

(B)h1<h2。

(C)h1>h2。

(D)无法比较。

43.(上海第十三届初赛)在图8(Ⅰ)中,P、Q的示数分别如图8(Ⅰ)所示,则在图8(Ⅱ)中,P、Q的示数分别是( )
(A)2.0牛、1.0牛。

(B)1.9牛、1.1牛。

(C)2.1牛、1.1牛。

(D)2.0牛、1.1牛。

44.(上海第十三届初赛)如图9所示,A、B、C是三个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物体。

现将它们用相同的弹簧连接于容器底部,然后在容器中注入水使A、B、C三物体浸没于水中,三物体静止时的位置如图9所示,则( )
(A)A物体的密度最大。

(B)B物体的密度最大。

(C)C物体的密度最大。

(D)三物体密度相等。

图9
45.(上海第十三届初赛)甲、乙两个形状相同的容器,开口都向上,
现倒入部分水,如图10所示,如果将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
系着分别浸入同样的深度,这时两容器水面相齐平。

如将金属块匀
速提离水面,则做功多的是( ) (A)甲。

(B)乙。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46.(上海第十三届初赛)如图13所示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上的拉力相等,则关于这三个金属球的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 铜>V 铁>V 铝,m 铜>m 铁>m 铝。

(B)V 铜>V 铁>V 铝,m 铜<m 铁<m 铝。

(C)V 铜<V 铁<V 铝,m 铜>m 铁>m 铭。

(D)V 铜<V 铁<V 铝,m 铜<m 铁<m 铝。

47.(上海第十三届初赛)如图14所示一水槽内装有部分水,水面上浮有一木质小容器,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 ,水的深度为H ,现从水槽内取少部分水倒入容器内,则导致( )
(A)h 增大。

(B)h 减小。

(C)H 增大。

(D)H 减小。

48.(上海第十三届初赛)如图26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
力是1牛,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
剩余的木块上加0.5牛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4厘米3的体积露在水
面,则木块的密度约为( )
(A)0.6×103千克/米3。

(B)0.7×103千克/米3。

(C)0.8×103千克/米3。

(D)0.9×103千克/米3。

49.(上海第十三届复赛)某一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现把重为8牛的木
块放入容器中,发现水未溢出,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的增加值为( )
(A)大于8牛。

(B)等于8牛。

(C)小于8牛。

(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

50.(上海十四届初赛)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51.(上海十四届初赛)如图1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沿
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的部分将( )
(A)上浮一些。

(B)静止不动。

(C)下沉一些。

(D)无法确定。

52.(上海十四届初赛)一石块和玩具气球(气球内充有空气)捆在一起,浸
图10
图26
图1
图2 图3
没在水中下沉,他们在水里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53.(上海十四届初赛)浮在水面上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0,将木块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木块又会上浮,待稳定后再次切去水面以上的部分,剩余木块的体积正好是原来的1/2,则可判断ρ:ρ0为( )
(A)1:4。

(B)1:3。

(C)1:2。

(D)1:2。

54.(上海十四届初赛)如图8所示,在一个一端开口的U 形管内装有水,管的左端封闭着一些空气,水中有一只小试管浮在水面,小试管中也封闭着一些空气。

向右管中注入水,则小试管相对左管内的水面变化情况( )
(A)小试管将上浮。

(B)小试管将向下沉一些。

(C)小试管将先向下沉一些,再上浮。

(D)无法判断。

55.(上海十四届初赛)把一蜡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克;若把该蜡
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已知ρ蜡=0.9×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则溢出水
的质量是(容器足够大)( )
(A)4克。

(B)4.5克。

(C)5克。

(D)3.6克。

56.(上海十四届初赛)如图9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放置一冰块,冰块的
下表面与杯底接触,水面正好与杯口相齐,当冰融化时是否有水溢
出?( )
(A)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会溢出。

(B)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不会溢出。

(C)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会溢出。

(D)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不会溢出。

57.(上海第十五届初赛)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
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8×10—3千克酒精。

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 )
(A)大于8×10—3千克。

(B)等于8×10—3千克。

(C)小于8×10—3千克。

(D)大于10×10—3千克。

58.(上海第十五届初赛)有三个质量相等、球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ρ铜>ρ铁>P 铝。

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水后,三个球所受重力G 铜、G 铁和G 铝的关系应是
( ) (A)G 铜>G 铁>G 铝。

(B)G 铜<G 铁<G 铝。

(C)G 铜=G 铁=G 铝。

(D)G 铁<G 铜<G 铝。

59.(上海第十五届初赛)如图2所示,圆台形玻璃杯开口直径为10厘
米,底面直径为6厘米,总高度为15厘米,内装290克水,水面高
7.5厘米,现向杯内投一质量为29克的木块,木块浮在水面上,水面
上升了0.5厘米,这时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加了
( )
(A)0.28牛。

(B)2.62牛。

(C)0.14牛。

(D)2.26×10—3牛。

60.(上海第十五届初赛)如图3所示,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
下。

把量筒向上提起,在筒口离开水面前,筒内露出水面的部分
图8 图9
图14
( )
(A)是空的。

(B)充满水。

(C)有水,但不满。

(D)无法确定。

61.(上海第十五届初赛)密度为0.6×103千克/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的体积是V 1,漂浮在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煤油中,露出的体积为V 2,那么V 1和V 2的关系是( )
(A)V 1>V 2。

(B)V 1=V 2。

(C)V 1<V 2。

(D)3V 1=4V 2。

62.(上海第十五届初赛)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已知ρ冰=0.9×103千克/米3,ρ浓盐水=1.1×103千克/米3,如果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将
(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

63.(上海第十五届初赛)如图14所示,一冰块下面悬吊一物块A ,正好悬浮在
水中,物块A 的密度为ρ,且1.4×103千克/米3<ρ<2.0×103千克/米3,冰
块熔化后,水面下降了1厘米。

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50厘米2,冰的密度
为0.9×103千克/米3,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则可判断物块的质量
可能为
( ) (A)0.05千克。

(B)0.10千克。

(C)0.15千克。

(D)0.20千克。

64.(上海第十五届初赛)某物体放入水中,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该物体放入某液体中,有1/6的体积露出液面,则
( ) (A)物体的密度为0.80×103千克/米3,液体的密度为0.96×103千克/米3。

(B)物体的密度为0.80×103千克/米3,液体的密度为0.90×103千克/米3。

(C)物体的密度为0.90×103千克/米3,液体的密度为0.96×103千克/米3。

(D)物体的密度为0.90×103千克/米3,液体的密度为0.90×103千克/米3。

65.(上海第十五节复赛)如图2所示,一块冰悬挂在支架上,冰的一部分浸没在
浓盐水中,此时天平平衡。

在冰块熔化为水的过程中( )
A.杯中的盐水密度逐渐减小,天平的平衡破坏,左侧下降。

B.杯中的盐水密度逐渐减小,天平的平衡破坏,右侧下降。

C.杯中的盐水密度逐渐减小,天平仍平衡不动。

D.杯中的盐水密度保持不变,天平仍平衡不动。

66.(上海第十一届初赛)空心铝球和空心铁球的质量和外径都相同,如果它们的内部都注满同种液体,再比较两球的总质量( )
(A)铝球质量较大。

(B)铁球质量较大。

(C)两球的质量仍相等。

(D)无法比较。

67.(上海第十一届初赛)上下开口的甲、乙、丙三筒,下端都用一重力不计
的薄片,恰好盖住筒的下端,然后浸入水中,如图8所示。

三个薄片的面积
都相同,薄片离水面的深度也都相同,现将100克水倒入甲筒中,恰能使薄
片下落,那么将100克水分别倒入乙筒和丙筒中,则它们各自的薄片( ) (A)都不落下来。

(B)都落下来。

(C)乙筒薄片落下来,丙筒薄片不落下来。

(D)乙筒薄片不落下来,丙筒薄片落下来。

68.(上海第十一届初赛)把一实心小球投入到甲液体中,能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投入到乙液体中,呈悬浮状态,这说明( )
(A)小球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

(B)小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一样大。

(C)甲液体的密度较乙小。

图8
图2
(D)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都比小球的密度小。

69.(上海第十一届初赛)如图9所示,三个相同的杯子都盛有水银,且甲、乙杯的水银面上分别浮着铁球和木球,三杯的水银面等高。

若要比较它们的杯底所受的压力大小,则结论是( ) (A)甲杯最大。

(B)乙杯最大。

(C)丙杯最大。

(D)都一样大。

70.(上海第十一届初赛)某空心球,球体积为V ,球腔的容积为球体积的一半。

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一半露出水面。

如果在球腔内注满水,那么( )
A.球仍漂浮在水面上,但露出水面的部分将减少。

B.球仍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部分仍为球体积的一半。

C.球可以停留在水中任何深度的位置。

D.球将下沉,直至容器底。

71.(上海第十一届复赛)把一只盛有小石子和泡沫塑料块的小容器,放
入盛有水的大容器里,小容器能漂浮在水面上,且水面位置如图5所示。

现将小容器里的小石子和泡沫塑料块全部投入水里,当小石子沉入大容
器底部,且泡沫塑料块浮在水面时,大容器里水面的位置将(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

72.(上海第四届复赛)一只充气球拴一重物,使重物沉入水底,如图2
所示。

巳知重物重为5.4牛,如果充气球的质量不计,当温度为10℃时,
气球的体积为300厘米3,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4牛,温度上升至t ℃时,重物对
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则此时气球的体积为
(A)500厘米3; (B)300厘米3; (C)340厘米3; (D)380厘米3。

二.填空题
1. (上海第二十届初赛)如图所示,横截面积为S 的容器内盛有部
分水,水面上方压有一块横截面积也为S 的活塞M ,现在活塞
的中央挖一面积为S0的小孔,小孔内塞入一木塞N 。

假设N 与
M 之间、M 与容器器壁之间紧密结合,且不考虑任何摩擦。


知水的密度为ρ水,当在N 的上方放置一块质量为m 的物块后,
活塞M 上升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木塞N 下沉的距离
______________ 。

2. (上海第二十届初赛)现有两根等长的轻质细线,每根细线的一端分别悬于同一水平面
上的O 、O'两点,O 、O'相距d 为10厘米,细线的另一端分别系在均匀细长物的两个端点A 、B 处,AB 长L 为70厘米,质量M 为4千克。

两细线外围套有一直径恰好为d 的光滑圆环,系统平衡时圆环与物体AB 的距离h 为40厘米,则圆环的质量为_______千克。

如果在物体AB 的正下方再挂一重物,则h 将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3.图9
图 5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