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2024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宁市2024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可以想见,孩子们与书法的亲近不仅仅是学习一撇一捺,更是学习如何做人,甚至是学习先贤的曼妙哲学、绮丽文字。
B.对于驾校教练借口以学员即将三年期满为名义收取的所谓交警部门的“指标费”、“公关费”的行为,广大学员切勿上当受骗。
C.通过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加强政策引导,做好疏、堵结合,才会将负面影响变成澄清事实、推动工作的正面力量。
D.小事问责制度对遏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消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无疑起到了巨大作用。
2.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诗言志,其中不乏哀愁,伟大的诗人们往往把胸中难以排遣的愁情化作千古流传的美妙诗句。
在《虞美人》中李煜用“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这一形象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来抒发自己作为亡国之君的无尽哀愁;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用“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鲍照在《拟行路难》中则用“心非木石岂无感,⑤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欲说还休的愤懑与不平;而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则在《醉花阴》中把闺怨闲愁化作了
“⑥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锦绣词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以来,不断发生的违背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的种种事件令人痛心。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是否能够生存发展,环境急剧恶化、局部冲突不断、贫富差距拉大、过度追求物质享乐等等,这不能不促使人们警觉:地球怎么了?未来路在何方?是继续沿着彼此对抗、唯物质享乐是求的旧路走下去,还是改弦易辙,走上包容和谐、互尊互利的康庄大道?这是急需全人类共同思考的现实命题,也是不同文明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大会2016年明确提出:我们尊重不同文明,我们向往天下大同,
我们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向世界和未来,大会发出开展不同文明间的互动和交流的倡议,最终目标是推动构建“________”“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湮没了对精神的追求,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缺乏________导致彼此不信任,造成了世界的不平静。
这样,现实离人类的美好理想渐行渐远。
在当下这样一个大格局大________的形势下,( )。
社会的发展、国际的挑战、中外对比的现状启示我们,中华文化的弘扬已经到了________的时候,应该自觉地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人类社会秩序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20世纪以来,种种不断发生的违背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规律的事件令人痛心。
B.20世纪以来,种种不断发生的违背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的事件令人痛心。
C.20世纪以来,不断发生的违背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规律的种种事件令人痛心。
D.20世纪以来,令人痛心的违背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的种种事件不断发生。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要有自信和勇气,要敢于直面大国霸权主义,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
B.中华文化要有自信和勇气,要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敢于直面大国霸权主义
C.中华文化要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要敢于直面大国霸权主义,要有自信和勇气
D.中华文化要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要有自信和勇气,要敢于直面大国霸权主义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和光同尘沟通演化刻不容缓
B.和而不同沟通演变刻不容缓
C.和光同尘勾通演变迫在眉睫
D.和而不同勾通演化迫在眉睫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的年代,野生动物的确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但自从进入农耕文明,很大部分人已经不吃野味。
现在怎么还有野味消费?卖家的心态很容易,无非是“利字头上一把刀”,但买家为什么就“吃”心不改呢?说好吃肯定是牵强的。
我们的先祖把能够驯化的物种进行、培育,势必是依照口味进行的选择和淘汰,没道理把难吃的养起来、好吃的放生。
至于营养价值,更是没有数据支撑。
但为什么要
吃呢?基本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缺,二是玄。
吃野味,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稀缺。
如果穿山甲、猕猴窜得满街都是,猪和羊生活在深山老林,恐怕吃猪和羊也会成为“时尚”。
另一种原因就更显荒谬,是因为“玄”。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强调看重“天然”,在传播的过程中甚至异化为一种“玄学”。
典型代表就是关于“药引子”的说法,现实中偏偏就有人信这个邪,相信虎骨去风湿,相信吃狼能壮胆,相信“以形补形”。
我们必须牢记的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犹如一张大网,每个物种都是网上的一道经纬,对人类来说,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使这个大网上发生孔洞,任何每一个孔洞都是绝对危险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茹毛饮血揣测筛选仅仅B.筚路蓝缕揣测选用过于
C.茹毛饮血揣度筛选过于D.筚路蓝缕揣度选用仅仅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使这个大网上出现孔洞,而任何一个孔洞对人类来说都是绝对危险的。
B.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使这个大网上显示孔洞,而任何一个孔洞对人类来说都是绝对危险的。
C.对人类来说,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使这个大网上出现孔洞,而任何一个孔洞都是绝对危险的。
D.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使这个大网上出现孔洞,而任何每一个孔洞对人类来说都是绝对危险的。
3.下列各句的引号和文中的“药引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的一项是
A.无非是“利字头上一把刀”。
B.猪和羊生活在深山老林,恐怕吃猪和羊也会成为“时尚”。
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D.多数媒体都使用“新型冠状病毒”或“新冠病毒”来称呼此次疫情。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朝无人①(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②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③。
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②碛(qì):沙石堆积之地。
③降款:投降的文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正赶上边塞战机,“立可乘”表现其求战心切,斗志旺盛。
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
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
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以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一”的理想。
2.诗歌三、四包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6.(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
(2)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4)蒹葭萋萋,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秦风·蒹葭》)
(5)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__。
(柳永《八声甘州》)
(6)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7)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
(黄庭坚《登快阁》)
(8)_____________,迷花倚石忽已暝。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中国动漫行业的繁荣早已有目共睹。
大量动漫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诸如漫画、COS、轻小说、同人画等动漫行业的分支领域,也都获得了不少投资。
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开始大量涌现,整个行业变得朝气蓬勃。
资本的快速投入自然也吸引了大型公司入驻。
近日,阿里大文娱与迪士尼旗下发行公司签下多年合约,最多最全的迪士尼经典动画内容将登陆优酷及天猫魔盒;迪士尼每年将会有超过千集的动画在优酷播出。
相比于日本,中国的人口数量就已占据优势,动漫爱好者在人口规模上远超日本,
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但是中国动漫的发展却充满了坎坷、艰难。
国家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动漫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资助计划。
在今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就谈到了“小猪佩奇”著作权纠纷案这一事件,聚焦动漫产业知识授权,由此也可以看出动漫产业已经走上市场舞台。
(摘编自《别对动漫有偏见,空白市场潜力无限》)
材料二:
(摘编自《2018年中国动漫行业研究报告》)
材料三:
在从印度尼西亚飞往突尼斯的一些国际航班上,观众可以欣赏到来自中国的原创
3D动画片《美食大冒险》。
即使在航程结束后,观众打开当地电视或登录亚马逊网站,也能继续收看包强的功夫故事视频。
据介绍,《美食大冒险》已在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发行。
广州易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程海明说,仅电视版权费,它就带来了1000多万元的收入。
《美食大冒险》讲述了铲奸除恶、维护正义的故事,借助中国深厚的美食文化和武术底蕴,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原创漫画《爆笑校园》也很受欢迎。
漫友公司副总经理张显峰说,《爆笑校园》的作者朱斌很有才华,把课堂故事变成了海外读者的欢乐源泉。
《爆笑校园》对国外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摘编自《越来越多中国原创动漫走向海外》)
材料四: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于4月26日在杭州举行。
这个活动是由政府资助的,吸引了大量的在线平台运营商、广播公司和动画制作人。
除了参与组织的两次会议,CMC 还安排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儿童节目总监爱丽丝·韦伯为主讲人。
据C21媒体报道,她阐述了BBC面对年轻观众所面临的数字挑战的计划。
——英国儿童媒体会议官网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参观者于5月2日在动漫节上欣赏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里的“帝国军浩荡列阵”场景。
由身为黑暗力量代表的黑武士人偶率领众多暴风兵人偶列阵,呈现电影的震撼力。
本届国际动漫节共有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动漫企业、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参展参会参赛。
——新加坡《联合早报》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不仅吸引了8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参赛,也启动了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揭晓了金猴奖,多部国内外优秀作品获奖。
动漫节上,经典四格小漫画记录世界大变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中国动画产业进入盘整期,从重规模走向重精品,在艺术和技术上继续探索,努力创作出能讲“国际语言”的“中国故事”。
——中国中央电视台
(摘编自《海内外媒体评论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几年,中国动漫行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相关企业及分支领域多,优秀作品多,国家也比较重视。
B.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人大会议中谈到了“小猪佩奇”事件,这说明我国动漫产业已经走上市场舞台。
C.《美食大冒险》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观众的青睐,原因是作品讲述了铲奸除恶、维护正义的故事。
D.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充满了坎坷,原先比较重视产业的规模,缺乏“国际语言”,而且精品意识也不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动漫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快速投人、国家政策支持、原创力度大、让作品接轨世界等多方面因素。
B.中国动漫市场前景广阔、潜力无限,这跟中国的人口多,动漫爱好者人口规模相对较大有一定的关系。
C.用户观看动漫时在意的因素很多,但是对剧情、人物形象关注度较高,可以看出用户在观看时很重视内容。
D.中国国际动漫节得到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表明中国的动漫作品在艺术上已进入世界顶尖行列。
3.阅读材料四,说说三方报道内容的异同以及各方这样报道的用意。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星星
史铁生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的怀里,拼命地哭。
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
“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吗?”我愣愣地听,不哭了。
我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鹤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
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楚。
“噢唤,睡觉吧,猴子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
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盆里的水反射出来的。
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成和平的梦境。
我在奶奶的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
有很多人当着奶奶的面对我说,是奶奶把我带大的,长大了不要忘了奶奶哟!那时候的我懂些事了,在奶奶的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玩你们那讨厌样儿吧。
”翻译成孩于还不能掌握的语言,意思大概是:“这话用你们说吗?”奶奶紧紧地把我楼在怀里,笑着说:“等不到那会儿!”那神情仿佛己经很满足了。
“等不到哪会儿?”我问。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
我不停地笑,我知道她不会那么想的。
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
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总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
”
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
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的身上,来来回回地踩。
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地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喜欢干这个的,踩来踩去,总也踩不到尽头。
“行了吧?”我问。
“再踩两趟。
”奶奶说。
我大跨步地踩了个来回,问:“行了吧?”
“唉,行了。
”
听到这话,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
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你踩腰。
”
“哟,那还不把我踩死?”
过了一会儿,我又问:“你为什么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地依在奶奶的怀里。
那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趴着窗台喊她。
窗外是风和雪。
“奶奶出门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人意料地回来了。
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
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夏夜,满天星斗。
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少了一颗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
”
“为什么要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
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赶蚊子。
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如今,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
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
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在夏天的晚上,我时常还像孩予那样,仰着脸,猜想哪一颗星是奶奶……我慢慢地回想奶奶讲过的那个神话。
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
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有删减)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我”幼年时在奶奶怀里所闻所见的描写,如梦似幻,亦虚亦实,富有诗意。
B.有些人当着奶奶的面对“我”说长大后不要忘了奶奶,这引起了“我”对他们的讨厌。
C.本文善于通过对话创造情景,“我”长大后还要给奶奶踩背的对话,显得温馨而有趣。
D.文章通过奶奶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爱和温暖的追求,也歌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2.“我”对死的认识和感情,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单分析。
3.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奶奶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章简单分析。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新世纪文学创作中,以“乡下人进城”为主题的小说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引人深思。
②“乡下人进城”叙述与现代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多重指涉,使它得以成为中国当下现代化语境的一个隐喻,其由三部分构成:“乡下人”、“城”、“进”。
“乡下人”是一种身份,除了与乡土之间的“在乡”联系以外,很大程度是由城里人赋予的命名。
乡下人进入现代都市以后几乎成了一种新的族裔,其低下的社会地位与在城乡意识形态框架中的被歧视身份都让他们困窘。
“城”绝不只是一个空间标志,迅急发展的中国社会正在日益地把原来在城的市民塑造成为“消费者”,原先在乡的人们天然地比在城的人们距离现代化远得多,他们入城后获得的身份暂时性地被定义为“民工”。
“进”是一个有方向性行走的动作,乡下人进城了,可是现实生活的经验在提示着:他们只是去了“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
“城”中的“现代化”神话召唤着乡下人“进”,可是他
们的资本、受教育、择业能力的先天不足
....往往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在“退”。
③我们的社会、时代、经济、文明都正在经历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变,数千年历史的农业中国正在崛起、转变为现代工业国家,但是乡下人很少能够直接转变成为在工业社会、经济、文明中占据地位的人。
乡下人一时根本无法把自己变为城市公民,也难以接受乃至养成后现代文明的消费习惯。
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非但不能给予乡下人与城里人相当的物质内容,反而更多的是给他们以文化意识的压迫。
乡下人只是进入到城市的边缘生活中,他们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平衡、不协调的当下中国的现代化表征。
乡下人都市边缘生活的空间主要表现是:垃圾生活,杂工生活,民工生活,小买卖生活等。
其中的“垃
圾生活”就其真实层
...面.而言是概括了一部分乡下人在都市里的生活,乡下人往往在城市担负着清除垃圾的重任,大量的都市人生活产生的垃圾是靠乡下人来处理;同时它也是
一个具有象征意味
....的喻象。
④走入现代城市的中国大陆农民保持着对乡土的记忆,它支撑着乡下人在异己的都市中生存。
这种记忆让乡下人保持着对乡土社会的伦理认同,也更加深了他们在都市中的无奈感。
这种记忆的情感表达,是他们对留在那片土地上的亲人的依恋与挣脱的矛盾态度,是他们对都市人的歧视的愤怒,是他们对都市中的他者身份固执与自卑的双重性。
⑤乡下人虽然进了城,城市却不属于他们。
他们没有物质资本,除了自然的劳力与身体,记忆就是他们的资本。
城里没有属于乡下人的景观记忆,城市里的一切纪念性建筑与文化仪式都与乡下人的经验世界漠不相关。
乡下人记忆是一种经验记忆,往深处说是一种生命记忆;而都市人的记忆则是一种文化记忆。
前者构成一种恒定的生活方式与态度,终生难以忘却。
城里人的记忆则被不断变化的文化潮流与时尚改变,他们拥有物质文化的记忆,城里人用物质记忆达到怀旧的目的,他们在用“老房子”、“老字号”、
“老街”的记忆来表述对渐逝文化的留念时,也在享受着现代都市带来的更为舒适惬意的物质生活。
乡下人的记忆则提醒他们自身:都市物质文化不属于自己,尽管进城以后的生活可能给予他们乡土与时尚的混合经验。
(选自《乡下人的记忆与城市的冲突》,有删改)
1.请写出高中教材中以“我是一个乡下人”自居作家的一部反映湘西民俗风情的小说篇名《_____》。
2.第③段划线短语“垃圾生活”的“真实层面”指__________;“象征意味”指
__________。
3.根据文意,对“乡下人进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乡下人进城”是小说的一个创作主题,这一叙述与现代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多重指涉。
B.“乡下人”这一被城里人命名的身份,一方面表明了他们与乡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包含着一种社会地位低下的困窘。
C.“城”是一个空间标志,乡下人进城后成了一种新的族裔,“城”中的“现代化”神话召唤着乡下人与时俱进。
D.“乡下人”由于“在乡”的关系天然地比在城的人们距离现代化远很多,他们进城后一时根本无法把自己变为城市公民。
4.从第②③⑤三段看,“都市物质文化”不属于进城的乡下人的原因是什么?
5.根据第②段文字,联系现实生活,请就如何弥补乡下人的“先天不足”,提出你的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各25字左右。
10.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略观丈士之疵;相如窃妻而受金,扬雄嘴酒而少算,敬通之不修廉隅,杜笃之请求无厌,旺固谄实以作威,马融党梁而跌货,文举俄诞以远诛,正平狂憨以致戮,仲宣轻脆以躁竟,孔璋偬恫以粗疏,丁仪贪婪以乞货,路粹铺啜而无耻,潘岳诡祷于憨怀,陆机倾仄于贾郭,傅玄刚隘而詈台孙楚狠愎而讼府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
赞曰:赡彼前修,有懿文德。
雕而不器,贞干谁则。
《文心雕龙·程器》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3处)
2.《文心雕龙》的作者是___________(填姓名),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借助潘岳及陆机的典故,用_________(填成语)来形容人在诗文方面才华横溢。
3.结尾的“赞曰”提出了什么观点?请根据选文推断“程器”的意思。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岘,乐善下士,少有吏干。
以门荫
..入仕,累迁高陵令,政术知名。
改京兆府尹,所在皆著声绩。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且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日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其为政得人心如此。
乾元二年,与吕袒、李揆、第五琦同拜相。
岘位望稍高,军国大事,诸公莫敢言,皆独决于
岘。
初,李辅国判行军司马,每日于银台门决天下事,须处分,便称制敕
..。
禁中符印,悉佩之出入。
及岘为相,叩头论辅国专权乱国,上悟,赏岘正直,事并变革。
代宗即位,征岘为荆南节度。
属銮舆
..。
既还京师,拜岘为
..幸陕,岘由商山路赴行在
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故事,宰臣不于政事堂邀客,时海内多务,宰相元载等见中官传诏命至中书者,引之升政事堂,仍置榻待之;岘为宰相,令去其榻。
奏请常参官各举堪任谏官、宪官者,不限人数。
初收东京,受伪官陈希烈已下数百人,崔器希旨深刻,奏皆处死;上意亦欲惩劝天下,欲从器议。
时岘为三司使,执之曰:“夫事有首从,情有轻重,若一概处死,恐非陛下含弘之义,又失国家惟新之典。
昔者明王用刑,歼厥渠魁,胁从罔理。
况河北残寇未平,官吏多陷,苟容漏网,适开自新之路。
若尽行诛,是坚叛逆之党,谁人更图效顺?困兽犹斗,况数万人乎!”崔器、吕袒,皆守文之吏,不识大体,殊无变通。
廷议数日,方从岘奏,全活甚众。
竞为中官所挤,罢知政事。
永泰二年七月以疾终,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旧唐书·李岘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酉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
B.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
C.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
D.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荫:也称作“门腐”,指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
B.制敕:指自行裁决,文中是指李辅国专权乱国的行为。
C.銮舆:即銮驾,天子车驾。
文中指代当时的唐代宗。
D.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文中指天子巡行所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