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三语文期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诗开篇便是“露浓烟重”四字,可想而知,草木定然 一副脉脉低垂之态,似是也在为李羽的亡故而垂头伤悼, 全诗沉郁的调子由此而定。飞卿于夜阑天将晓之时经过李 羽故居,这个时间选择得极好,正是阴冷凄清之时,配上 五更残月、落花满院、野草萋萋、露浓烟重、荒凉台榭诸 景,直教人感觉如同走在阴森的墓地间。
城西陂(bei 池塘)泛舟 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此诗内容主要是描绘一场设在楼船上的歌舞宴会的盛况,表现 了皇家极其奢侈的生活。
摇:指水中扇影。
歌扇:歌者以扇遮面。
蹴:踩、踏。 这两句是说,歌舞者以扇遮面,手摇彩扇,影落
水中,如鱼吹细浪;舞姿如燕踩飞花纷纷飘落筵席 之上。歌扇舞筵,吹浪蹴花,倍增泛舟景象,摹情 写景,工丽绝妙。
清代诗人冯班在《史记会注考证》(卷九二)
冯班在这段话中提出了四点疑问都击中要害,冯班认为司马迁之所以会写 出如此拙劣的文字,就是因为照搬汉廷狱案,这真可谓慧眼独具。
• 冯班认为“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 冤自现”,请说明选文(一)中哪些地方 能看出韩信的“冤”
• 9(1)韩信与陈豨辟人挈手之语,无人听闻,说 明是诬告;
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 量入为出:【量】估计、衡量。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 限度。 通俗解释:估计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然后量力而为。
• 2.C
• 震荡:震动、动荡,社会震荡
• 振荡:1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停做往复 运动。2电流的周期性变化(物理属性)
•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 看他。
• 4、中国科学家率先观测到了在拓扑超导体涡旋中存在马 约拉纳费米子的重要证据。
• 5、费米子和它的反粒子“脾气”完全相反,无法同时出 现。
• 6、这个发现或将使人类进入拓扑量子计算时代。
4.D(3分)
• 5.C (3分)
• 审题:诗歌意境相似
•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 色相,指佛教用语,即物质的特徵;引申 为人的声音容貌;见《涅盘经·德王品四》: “﹝菩萨﹞示现一色,一切众生各各皆见 种种色相。”
“熔断机制”
• <Circuit Breaker)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 广义是指为控制股票、期货或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 险,为其单日价格波动幅度规定区间限制,一旦成交价触 及区间上下限,交易则自动中断一段时间(“熔即断”), 或就此“躺平”而不得超过上限或下限(“熔而不断”)。
• 狭义则专指指数期货的“熔断”。
宫殿群倒影的出现使得凝视水池的诗人产生了一时的错 觉:由于宫殿群的倒影添加在天空的倒影上,他错认为它们 是天上的宫殿,但又“纠正”了自己的比喻,指出它们是 “汉家城阙”。诗人的视界逐渐充实和扩大,从空澄的水池 到皇帝一群的来临,再到宫殿群,这一切都是从水中倒影看 出来的。接着诗人又从他的“镜子”中看到了京城地区的全 景
• 幽溪鹿过苔还静;(老道士) 深树云来鸟不知。(王尔烈:关东第一才 子) ——王尔烈应对老道士 (王尔烈幼时,有一次他同几个同学到千 山无量观踏青,一道士与他们来到寺旁的 溪边,老道士即景吟出了上联。王尔烈略 一沉吟,随即对出了下联。)
兴庆池侍宴应制 沈佺期 碧水澄潭映远空,紫云香驾御微风。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向浦回舟萍已绿,分林蔽殿槿初红。 古来徒奏横汾曲,今日宸游圣藻雄。
• 之所以叫“熔断”,是因为这一机制的原理和电路保险摊 类似,一旦电压异常,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免电器受损。 而金融交易中的“熔断机制”,其作用同样是避免金融交 易产品价格波动过度,给市场一定时间的冷静期,向投资 者警示风险,并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关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 施赢得时间和机会。
• 3.B • A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现也用形 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含贬义,形容愤怒、不满 或畏惧的样子。(关注感情色彩)
• 战国时期,说客苏秦游说连横之策没有成功,穷 困潦倒地回到家里,妻子不理睬他,嫂子看不起 他。他潜心学习,学问大增。后游说赵王合纵抗 秦,一举成名,衣锦还乡。妻子吓得恭恭敬敬站 在一边,侧目而视,嫂子跪拜谢罪。
• (2)韩信诈诏赦诸官徒奴来攻袭吕后、太子,不 合情理,表明韩信可能有冤。
• (3)韩信被斩时的后悔,说明他没有造反之心;
• (4)高祖“且喜且怜之”的心理,暗示韩信可能 被冤;
• (5)蒯通痛骂韩信不用自己的计策导致被诛,表 明韩信没有造反之意。
• (3分。每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
• 淮阴侯劝谏陈豨谋反,却在十年 后陈豨才反。
•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两个分句同一 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 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 C项两面对一面; • D项成分残缺,“讲述”后面缺宾语中心语
• 1、过去80年,物理学家一直都未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存 在的证据。
• 2、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都有反粒子
• 3、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反粒子就是自身的马约拉纳 费米子。
南京市2017届高三语文期初
四、名句默写
• 11. • (1)辩乎荣辱之境 •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3)海上明月共潮生 • (4)莲动下渔舟 • (5)同是天涯沦落人 • (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7)小楼吹彻玉笙寒 • (8)迢迢不断如春水
一、语言基础运用
•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审题细致)1. A • A项qǐ/jī;mú/mó;bìng/bǐng。 • B项gàn/gān;chāi/chā;piāo。 • C项liáng/liàng;dāng;qì/qiè。 • D项chēng/chèn;tiě/tiē;chù)
• 韩信谋反乃是密谋,舍人弟是如 何知道的
• 高祖见韩信死后的反应“且喜且 怜”
• 韩信明明有好的计谋不用,为何 要与陈豨一起谋反。
• 高祖知道韩信死,既高兴又为他感 到可怜。
• 吕后私下与萧和谋策并快速斩杀韩 信
• 韩信说:“岂非天哉”暗示他认为 自己是被谋害的。
• 秦国纲法松懈,天下动乱,韩信 名气大盛,韩信没有用蒯通的计 谋,赦免诸官徙奴袭吕后,被吕 后所杀。

• 几案,矮长桌 • 文书,案卷 • 用手压 案灌夫颈令谢 • 压抑,止住 何不按(案)兵束甲 • 考察,核实 【案问】:审问、审查 •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互相矛盾) • 巡行,巡视 • 按照,依照 • 于是,就
陈豨以宾客盛,为周昌所疑。 高祖始案其客始反耳,未必素有逆谋。 韩信处嫌疑之地,轻与一陈豨出口言反,此亦非人情。 信以淮阴侯家居,虽赦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 也。 上自出,关中虽虚,未能全无备,亦不可信也论者却 未及此。…… 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现。”
• 稽首(qǐ shǒu),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 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稽首的意思就是头触碰在 地上且停留一会儿。
• 【敛声屏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 剽悍:形容敏捷而勇猛,灵活而勇敢。 • 相形见绌: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意思是
节选《史记·淮阴侯列传》
• 高祖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京城,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 怜悯他,问:“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吕后说:“韩 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高祖说:“那人是齐国 的说客。”就诏令齐国捕捉蒯通。蒯通被带到,皇上说: “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吗?”回答说:“是。我的确教过他, 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假如那 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皇上生气地 说:“煮了他。”蒯通说:“哎呀,煮死我,冤枉啊!” 皇上说:“你唆使韩信造反,有什么冤枉?”蒯通说: “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崤山以东六国大乱, 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像乌鸦一样聚集。 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 超,行动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对着尧狂叫,尧并 不是不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当这时,我只知 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执 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 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煮死呢?”高祖说:“放掉他。”就 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二、文言文阅读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 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 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 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 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 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 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 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 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 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 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 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众皆贺。国相绐信
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 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 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 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 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苍天叹息说:“您可以听 听我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陈豨说:“一 切听任将军吩咐!”淮阴侯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 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 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 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 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 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汉十年, 陈豨果然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 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 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 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 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 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 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 相国谋划,令人假说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 列侯群臣都来祝贺。萧相国欺骗韩信说:“即使有病,也要 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韩信进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 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 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 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 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 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 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 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 “亨之。”通曰:“嗟呼,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 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 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当是时,臣唯独知 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 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 之罪。
• 1、韩信提醒陈豨,有小人诽谤反叛, 久而久之,皇帝就会相信。
• 2、吕后只听信小人的状告并未调查 就杀了韩信,疑似吕后早有杀他之 心。
• 6.A(3分。回复)
• 7.B(3分。A项,和、同,介词/和、同, 连词;C项,又/将;D项,因为/拿)

• 欺骗,哄骗 •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紿
• 禅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 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已迷。 惆怅羸骖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此诗描绘了作者亡友李羽的故居阴冷、荒凉、凄清的景 象,表达了作者对挚友的深切悼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 感人至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