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安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
1. (6分) (2018高三上·安达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颇具人文情怀的儒家文化
以“人”为中心,是儒家文化的特点,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义,却有非常深厚的人道关怀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义,却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气质或人文情怀。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但又不是与万物平起平坐的一员,而是高于和优于万物的特殊存在。
《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些论述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人“为万物之灵”,集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
人的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价值,那么他的生命就应该被尊重。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重视人伦关系,倡导人伦义务。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伦关系。
儒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张已经织好的人伦网络当中。
没有人伦网络,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所以,儒家讲“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不但有这五种关系,而且对应每种人伦关系,还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儒家认为这些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无可选择的“天伦”。
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
每个人都有其独立意志、独立人格。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
从中国哲学传统上看,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主体内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践行上的主体性。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乃至杀身成仁。
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义”,都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有大人格,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缘于这种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
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
儒家从忧患意识出发,探讨的是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个人之与整体的义务和责任,强调的是入世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千古文人家国梦,修齐治平济世心。
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寓于他们的政治关怀和社会关怀中。
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
儒家倡导“德治”,孔子强调仁爱,“仁者爱人”;孟子说要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进步的内容,最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儒家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建设大同社会。
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地,表现出对社会理想的人性渴求。
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际、人与社会、人的身心、人与自然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在中国历代典籍的思想脉络里,不断地阐述和丰富“以人为本”的儒家价值理念。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这是我们新的传统、活的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关于文中儒家文化“人文情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地位和价值高于其它事物,人的生命理应得到尊重,这是儒家文化具有浓郁人文气质的一种体现。
B . 儒家文化肯定人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强调人的义务和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种责任的体现。
C . 儒家文化强调人的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由此培养出的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D . 儒家认为,人都存在于人伦网络中,它规定了各种人伦关系,也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
这些关系不可更改,是不能选择的“天伦”。
(2)下列观点与论据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B . 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贵于人。
(汉董仲舒)
C . 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明杨继盛)
D . 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以“人”为中心的特点也就成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B . 儒家文化强调“爱人”,主张实行“仁政”,这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大同社会。
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
C . 中国传统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最能体现在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上。
D . 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的身心、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诸方面的协调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现代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2. (10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童年经验赢得世界共鸣
李峥嵘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在宣读获奖结果后,如此评价:“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
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儿童读者的广泛喜爱”,“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曹文轩能获奖,是因为他笔下人物的童年生活具有浓郁的中国味道,又从这种独特的经验中提取世界性的能引起广泛共鸣的情怀。
曹文轩是一个自觉使用童年经验的作家,曾在最广为流传的小说《草房子》里写道:“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
曹文轩的家乡苏北,以穷而出名。
贫穷的记忆极深刻。
他吃过一回糠,一回青草。
整天喝稀粥,十五天才能盼到一顿干饭。
所谓干饭只有几粒米,几乎全是胡萝卜做成的。
但,家人在困难中的坚韧和无尽的爱又给了他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他的老祖母是一个聋子,日夜思念上大学的曹文轩。
她守在大路口,等待归来的人。
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慈爱的老祖母可以说是曹文轩作品中慈爱的祖辈的灵感源泉。
形神憔悴的父亲忧心忡忡地背着病入膏肓的他行走在城市与乡村,则写进了《草房子》。
他所有作品中最沉重的
《青铜葵花》,更多地封存了与妹妹的童年生活。
曹文轩作品写的是中国故事,故事背后却是人类主题。
“比如,描写的父爱,任何国家的人都能产生共鸣,但是那样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却只能发生在中国社会的背景之下。
我们必须将笔触探到人性底部,那里有共通的人性,有人类共同的喜怒哀乐、共同的向往和情怀以及共同面临的苦难。
”
上一任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玛丽亚·耶稣·基尔曾评价曹文轩作品深刻地展示了生活的真实,并且能以充沛的情感打动孩子,帮助孩子永远满怀希望地直面生活。
曹文轩的合作者、德国著名插画家索尼娅·达诺夫斯基谈到她为曹文轩的《草房子》创作插画时的感受说,她不止一次地为《草房子》中的人物和情节所感动,甚至产生了想为《草房子》的每一页内容创作插画的冲动。
曹文轩是一个学者型的作家,有自己的文学理论。
例如他的作品有“水”的意象,他生长在江南水乡,傍水而立。
“水,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
他也乐意用水来比喻自己的个性,有弹性,遇圆则圆,遇方则方。
但是作品却坚持“洁癖”。
他不会像有些成人文学采取自然主义的写法,“我写不了苍蝇,写不了鼻涕,写不了粪便,写不了腐烂的老鼠。
”不搞语言实验,不会写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肥大的笑容”这样一个句子。
更不会搞意识流、时空倒错、人称的随意转换等现代派手法的。
“我成不了现代主义者,更成不了后现代主义者,我永远只能是个古典主义者。
”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说,当前儿童文学十分繁荣,题材种类丰富多彩,但在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坚持写实风格的作家中,曹文轩是十分突出的一位。
他的作品不仅打动了无数中国小读者,而且感染了国外读者,成为他们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
“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节选自《曹文轩为什么能成为安徒生奖中国“第一人”》,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曹文轩的作品往往有一种“悲伤”的色彩。
有孩子问:“曹老师,您的作品为什么总是悲伤的?您为什么不为我们写一部快乐的作品?”曹文轩说,生活中除了快乐,还有很多不快乐的东西,也是需要接触和了解的。
《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公认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恰恰是悲伤的,而不是快乐的。
“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
并且一味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与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
”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描写苦难,穷困的生活、经历磨难的人们、物质匮乏的乡村……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过各种厄运的民族,但很多年后再回顾这段历史时会发现,人们在磨难的同时,也收获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就是从苦难中升华出的真善美的人性——曹文轩称其为“悲悯精神”。
(摘自《曹文轩为什么能成为安徒生奖中国“第一人”》)②“五七干校”时期的江南水乡农村,城市女孩葵花因为一个特别的机缘,来到了乡村男孩青铜的家,成了他的妹妹。
聪明而心地善良的哑巴青铜,因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妹意识到自己作为小男子汉的责任:家里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他把机会让给了葵花;为了让葵花能照相,他冒风雪站街头卖芦花鞋,而懂事的葵花不照相,省下钱来买纸笔教青铜识字。
灾年没有吃的,他想办法挖芦根、抓野鸭给葵花解馋……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一家人互相扶助,从容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他们乐观地生活着,而在女孩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她召回到她的城市。
从此,这两兄妹天各一方。
(摘自《青铜葵花》内容简介)③“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它反映的是随便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
(摘自百度百科“自然主义”释义)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 曹文轩的作品描写了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因而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美丽而忧伤。
B . 曹文轩作品中的世界性是指人类共通的人性,共同的喜怒哀乐、共同的向往和情怀以及共同面临的苦难。
C . 曹文轩乐意用水来比喻自己的个性,作品也坚持“洁癖”,是因为他生长在水乡,具有水的弹性特质。
D . 标题“童年经验赢得世界共鸣”是指曹文轩创作时大量掺入童年悲惨经验,旨在引起读者的广泛同情。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 . 曹文轩自幼生长在贫穷的家庭,这一经历深深影响了他的性格和创作风格。
物质的匮乏、精神的空虚,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忧伤而消极的情绪。
B . 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不应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如果作品追求快乐,就会使一个人逐渐变得轻浮与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
C . 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证明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合理性,说明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属于本国,而且属于全世界。
D . 曹文轩说自己是“古典主义者”,作品保持“清洁”的精神,反对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写照的自然主义写法和现代派手法。
E . 文中多处引用他人的评价,侧面凸显了曹文轩作品的成就,使读者对曹文轩及其作品的认识更全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3)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 (12分) (2019高二下·永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桥边的老人①
(美国)海明威
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
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他对我解释。
“噢。
”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
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着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②三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
怕那些大炮呀。
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在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③的岔路上有卡车。
”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
”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
“鸽茏没锁上吧?”我问道。
“没有。
”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
“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
”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
”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
“谢谢你。
”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他本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对他毫无办法。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选自人民交于出版社《外国小说欣赏》)
【注】①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
②布罗河:西班牙境内最长的一条河。
③托尔托萨:西班牙塔拉戈纳省城市。
(1)下列对“桥边的老人”这一人物相关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中多次提到老人“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走不动了”“再也走不动了”,可以看出老人年迈体弱,非常疲惫。
B . 当“我”闻及老人“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时,老人回答“政治跟我不相干”,说明老人不关心政治,对政治无动于衷。
C . 小说中“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
D . 小说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2)小说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海明威曾提出“冰山理论”:“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却能为读者感受到。
”试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4. (11分)(2016·淮北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九月,李勣初度辽,谓诸将曰:“新城,高丽西边要害,不先得之,余城未易取也。
”遂攻之,勣引兵进击,一十六城皆下之。
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上问以军事,言忠对曰:“高丽必平。
”上又问:“辽东诸将孰贤?”对曰:“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不善斗,而持军严整;然夙夜小心,忘身忧国,皆莫及李勣也。
”上深然其言。
丁卯,上祀南郊,告平高丽,以李勣为亚献。
己巳,谒太庙。
李勣寝疾,上及太子所赐药,勣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曰:“吾本山东田夫,遭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一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少愈,可共置酒为乐。
”于是子孙悉集,酒阑,谓弼曰:“吾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为别耳。
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
我见房、杜①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
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
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
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②杀,然后以闻。
”自是不复更言。
十二月,戊申,薨。
上闻之,悲泣。
葬日,幸未央宫,登楼望辆车恸哭。
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
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其姊尝病,勣已为仆射,亲为之煮粥,风回,爇③其须鬓。
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勣曰:“非为无人使令也。
顾姊老,勣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杜:房玄龄、杜如晦。
②挝:打。
③爇,烧。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B . 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C . 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D . 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2)下列对文中划线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时、纪日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 . 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 . 薨是古人对大夫之死的描述,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诸侯死曰卒,士死为不禄。
D . 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
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勣很受唐高宗的敬重。
他在南郊祭祀天地,报告平定高丽,唐高宗让李勣第二位献祭。
B . 李勣注重对子孙的管教,让弟弟李弼在他去世后对儿孙要严加管教,这是吸取房玄龄、杜如晦的子孙不肖的教训。
C . 李勣特别善于笼络军心。
打了胜仗,他把功劳归于下属,把所获得的金帛等财物都分给将士友人。
D . 李勣年事高很顾念亲情。
他亲自为患病的姐姐煮粥,虽然“风回,爇其须鬓”而不顾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李勣寝疾,上及太子所赐药,勣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
②顾姊老,勣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
5. (7分) (2019高二下·滨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塞上
寇准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晚角数声起,交河冰未流。
征人临迥碛① ,归雁别沧州。
我欲思投笔,期封定远侯②。
[注]①碛(qì):指沙漠。
②定远侯,班超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封定远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扣题写春到人间,边塞雪停;“方”字突出边塞下雪持续时间之长。
B . 颈联写征人临边、归雁北飞,表达了对戍边生活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思念。
C . 诗人通过对春天塞雪、冰河、迥碛等的描写,突出了边地的荒凉、严寒。
D . 全诗结构严谨,描写客观,景象阔远,气势雄浑,语言质朴,情感沉郁。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 (20分) (2017高三下·北京期中) 名言名句补写。
(1) ________,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汉乐府《上邪》)
(2) ________,耳著明月珰。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来归相怨怒,________。
(汉乐府《陌上桑》)
(4)胡马依北风,________。
(古诗《行行重行行》)
(5)盈盈一水间,________。
(古诗《迢迢牵牛星》)
(6) ________,连翩西北驰。
(曹植《白马篇》)
(7)薄帷鉴明月,________。
(阮籍《咏怀诗》)
(8) ________,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9) ________,流萤飞复息。
(谢朓《玉阶怨》)
(10)单衫杏子红,________。
(南朝民歌《西洲曲》)
(11)南风知我意,________。
(南朝民歌《西洲曲》)
(12) 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3) 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4) 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5)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________,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
(16)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17) 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18)凡在故老,________,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李密《陈情表》)
(19)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20)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三、语言文字应用 (共5题;共12分)
7. (2分) (2016高三上·日喀则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古代经典《易经》所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到今天对中国梦的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华民族5000多年煌煌历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 . 一个社会,过于激烈的竞争并不是好事情,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 . “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D . 过去,大家都一穷二白,连买一件新衣服都是奢侈品;但现在不同了,车子、房子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了,由此我们感受到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8. (2分)(2016·金华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广东伤医事件发生后,公安部对该起案件第一时间进行督办,责成地方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处理情况,切实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B . 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