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解决的实践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
某用人单位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被劳动者提起诉讼,最终败诉并支付赔偿金。该案例告诉 我们,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避免违法行为的发 生。
案例三
某劳动者因工伤认定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经过多次诉讼后获得赔偿。该案例提示我 们,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当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并保留相关证据材料以便在发生争议时 能够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劳动争议解决的 实践经验分享
目录
• 劳动争议概述与现状分析 • 预防劳动争议的措施与方法 • 调解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作用与实践 • 仲裁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实践与经验 • 诉讼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实践与策略 • 总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
发生
01
CATALOGUE
劳动争议概述与现状分析
劳动争议定义及类型

邀请专家参与
针对复杂、专业的劳动争议,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 调解,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成功调解案例展示
案例一
某公司员工因加班费问题与公司发生争议。经过调解员的耐心沟通和协商,双方最终就加班费问题达 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此次调解不仅解决了员工的实际问题,也维护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 。
调解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 规和政策,不得违反法律 强制性规定。
公正原则
调解应当公正、公平、公 开进行,保障双方当事人 的合法权益。
调解原则及程序介绍
及时原则
调解应当及时进行,防止劳动争 议久拖不决。
1. 申请调解
当事人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
2. 受理调解
调解组织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 件的予以受理。
调解原则及程序介绍
3. 调解准备
调解组织指定调解员,了解争议 情况,制定调解方案。
4. 实施调解
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 ,寻求争议解决方案。
5. 调解终结
达成调解协议或调解不成的,调 解组织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
调解技巧与策略分享
倾听技巧
耐心倾听当事人的陈述,理解其诉求和情绪,建 立良好的沟通基础。
仲裁裁决执行与监督
裁决执行
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 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将依法对裁决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 。
裁决监督
为了保证仲裁裁决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提出 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同时,人民法院也可以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 查和监督。
案例三
某公司与员工因保密协议问题发生争 议,员工离职后泄露了公司的商业秘 密。经过仲裁庭的审理和裁决,最终 裁决员工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公司经 济损失。该案例启示我们,在处理劳 动争议时,应当注重保密协议等合同 条款的约定和执行情况,以便在发生 争议时能够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05
CATALOGUE
引导技巧
通过提问、澄清等方式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观点 ,促进双方沟通。
协商技巧
运用协商、妥协等方式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 方案。
调解技巧与策略分享
01
02
03
04
心理疏导技巧
针对当事人可能出现的情绪波 动,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安
抚。
背靠背调解
分别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避免双方直接冲突。
面对面调解
在双方当事人都在场的情况下 进行调解,促进双方直接沟通
审理前的准备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将依法组成合议庭,并通知 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事人需要在规定的 时间内提交证据材料,并完成举证责任分配。
宣判与执行
在庭审结束后,法院将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 定,作出判决或裁定。当事人需要按照判决或裁 定的要求履行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 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企业应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和负面情 绪。
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及合规意识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
01
企业应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
规意识,让员工了解自身权益和应尽的义务。
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
02
企业应为员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帮助员工解决在工作
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合规文化
03
企业应积极培育合规文化,引导员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
制度,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03
CATALOGUE
调解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作用与实践
调解原则及程序介绍
自愿原则
调解必须建立在双方自愿 的基础上,任何一方不得 强迫另一方接受调解。
合法原则
随着法律法规的更新和企业的发展变化,企业应及时对内部规章制 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合法、有效。
加强员工沟通与协商机制
1 2 3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企业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的诉 求和意见,积极解决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强化协商机制
企业应加强与员工的协商,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 和建议,通过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
法院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证据材料的准备
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前,需要充分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包括 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等。在庭审过程中,需要提 供这些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举证责任的分配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一般由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 。但是,如果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劳动者无法提供 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资、提供安全卫生条件等,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03
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企业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劳动用工、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定期自查
,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确保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加强员工沟通协商机制是关键
建立有效沟通渠道
企业应建立畅通的员工沟通渠道 ,如定期召开员工大会、设立意 见箱等,及时了解员工诉求和意 见,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
劳动争议定义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涉及劳动 权益、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方面。
劳动争议类型
主要包括个别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个别劳动争议是单个劳动者与用人单 位之间的争议,而集体劳动争议则是多个劳动者因共同诉求与用人单位发生的 争议。
当前劳动争议现状
01
02
03
典型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公司员工因加班费问题与公司发生 争议。经过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公 司支付员工加班费并改进相关管理制 度。
案例二
案例三
某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引发员工不 满。经过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公司 恢复了员工的劳动合同并赔偿了经济 损失。
某工厂因拖欠工资引发员工集体罢工 。在政府部门的介入下,工厂支付了 拖欠的工资并接受了相关处罚。
推行民主协商制度
企业应推行民主协商制度,在涉 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上, 充分听取员工意见,通过协商达 成共识,减少因决策不当引发的 劳动争议。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营造 积极向上、和谐共融的工作氛围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降低劳动争议的发生概率 。
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及合规意识是保障
劳动争议数量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 动关系的复杂化,劳动争 议数量呈上升趋势,涉及 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处理难度加大
由于劳动争议涉及的法律 、法规众多,且往往与当 事人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 ,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社会关注度提高
劳动争议关系到劳动者的 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 定,因此社会关注度不断 提高。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企业应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向员工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和企 业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建立合规培训体系
企业应建立合规培训体系,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合规培训,对在职员 工进行定期轮训,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 度。
鼓励员工参与监督
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内部监督,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和投诉,共同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和良好的劳动关系。
仲裁委员会将根据案件 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组 成仲裁庭进行审理。仲 裁庭一般由三名仲裁员 组成,其中一名为首席 仲裁员。
仲裁庭在组成后,将按 照法定程序进行开庭审 理。庭审过程中,双方 当事人可以进行陈述、 申辩和质证等活动。
仲裁庭在审理结束后, 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 裁决。裁决书应当明确 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 务,以及裁决的执行方 式和期限等。
06
CATALOGUE
总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 发生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是根本
01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手册、劳动合同、考勤制度
等,确保员工行为有章可循,减少因管理混乱引发的劳动争议。
02
严格执行劳动法规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如按时足额支付工
仲裁程序及注意事项
申请仲裁
受理与立案
仲裁庭组成
开庭审理
裁决作出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发 生劳动争议后,可以向 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会提出仲裁申请。申请 时需要提交相关证据材 料,并按照要求填写仲 裁申请书。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 后,会进行初步审查, 符合受理条件的将予以 立案,并通知申请人和 被申请人。
02
CATALOGUE
预防劳动争议的措施与方法
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
企业应依法建立和完善内部劳动规章制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 务,规范用工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规章制度的公示与告知
企业应通过有效途径将规章制度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确保劳动者了 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规章制度的更新与完善
案例二
某餐饮企业因劳动合同问题与员工发生争议。调解员在了解双方情况后,通过讲解法律法规和协商技 巧,促使双方理性对待争议并达成共识。最终,企业与员工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并支付了相应的经 济补偿。此次调解不仅化解了双方的矛盾纠纷,也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04
CATALOGUE
仲裁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实践与经验
法庭纪律的遵守
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需要遵守法庭纪律,尊重法官和其他 诉讼参与人。不得随意打断他人发言或进行攻击性言论。
型案例分析及其教训
案例一
某劳动者因加班费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提起诉讼后胜诉。该案例提示我们,劳动者 在加班时应当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如加班申请、审批记录等,以便在发生争议时能够 证明自己的主张。
诉讼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实践与策略
诉讼程序及举证责任分配
起诉与受理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发生劳动争议后,依法向有 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 据材料。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依法进行审查 ,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
开庭审理
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按照法庭的要求陈述 事实、提供证据,并进行质证和辩论。法庭将根 据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查明案件事实。
THANKS
感谢观看
仲裁案例分析与启示
案例一
案例二
某公司与员工因加班费问题发生争议 ,经过仲裁庭的审理,最终裁决公司 支付员工加班费及经济补偿金。该案 例启示我们,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 当注重证据的收集和整理,以便在仲 裁过程中充分证明自己的主张。
某员工因工作表现不佳被公司辞退, 双方就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问题 发生争议。经过仲裁庭的调解和裁决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该案例启 示我们,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注 重调解和协商的作用,通过友好协商 的方式解决争议,避免不必要的诉讼 和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