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读书心得领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流》读书心得领悟
《心流》读书心得领悟1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有些人的快乐是天生的,他们就像是上帝的宠儿,天生具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其实,不然。
如果说让别人快乐是种慈悲,那么,让自己快乐就是一种智慧!可如何获得这种智慧呢?《心流》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
此书是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一部经典之作,作者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开创性的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并且系统的阐述了心流理论。
可就是这么一本具有开创意义的好书,我在最初拿到的时候,却并不是很想看,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我看来,有些所谓经典著作死板又深奥,不仅晦涩难懂,而且不接地气,虽然富有人生智慧,催眠效果也不错。
然而,当我真的拿起这本书去读的时候,却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
心理学出身的我,读了不少心理学的著作,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书中提出的我未曾听闻过的“心流”的概念,以及围绕“心流”提出的一些观点,都严重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很好奇,好奇“心流”是如何影响,甚至是掌控我们的人生的?好奇为什么让自己快乐的能力,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带着这些好奇与疑问,一不留神,我竟然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
读完之后,我不禁深深佩服作者的
智慧!佩服作者不仅可以把这么抽象的人生智慧提炼总结出来,而且还可以把它系统化,并且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纲领及实施步骤,从而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学习,并获得这种可以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对此,我的敬佩之意,真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
希望自己过得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愿望,这一点,谁都不例外!然而,事实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过得并不幸福,不仅不幸福,甚至还有点悲惨。
对此,我真心希望他们可以读到此书!此书,对于心理学爱好者来说,是积极心理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教材,对大众读者来说,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书中,作者将获得“心流”的过程,大体分成选定目标,培养技巧,加强集中注意力的训练等几个步骤,并且在此基础上,还给我们做出了具体的行动指导。
这其中,首要条件便是选定目标,这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不管我们是否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我们想要获得让自己快乐的能力,我们都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当下的目标。
而且,这个目标对我们而言,合适才是最关键的!简单地说就是,既不能高不可及,也不能轻而易举,是一种我们垫垫脚就可以够到,但不付出努力就一定够不到的目标。
然后,就是培养技巧,当我们确定了要为之奋斗的目标之后,就需要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而去掌握一些特定的技能,也许这些技
能我们已经拥有,但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
当我们明确了以上两个步骤之后,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了——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也许你会说,不是小孩子才做注意力训练吗?难道我们成年人也要训练?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是的,需要训练!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可以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乐此不疲,好像完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但还有一些人,仿佛不管在做什么,都会做一会儿,停一会儿,仿佛总有一些东西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能集中精神,全力以赴!而这,就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并改进的地方。
此书详细的告诉了我们,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去控制我们的意识,从而让我们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从而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去体会“心流”的感觉,真正的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这个社会真正快乐的人不多,所以,努力跟着作者去学习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吧!让快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是我们自己该负的责任!也是《心流》这本书的意义之所在!
《心流》读书心得领悟2
“你幸福吗?”“你快不快乐?”这是近几年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个提问,也是每个人在探问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关注精神生活的内涵,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富裕的生活不一定带来幸福的体验。
《心流》一书便是告诉读者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细细读来于你于我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如果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过程具有一定的挑战,而我们的技巧又跟这种挑战匹配,且能在过程中不断获得反馈,那我们就能集中全部的精神能量于这件事上。
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个过程,你在此间达到“心流”的状态,便能体验到快乐。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当我阅读一本书时,如果这本书只是一本闲杂文字(不具备挑战),那我就会经常从书中走神,注意力无法集中。
而如果我看的是一本主题比较复杂的书(有挑战),我想从书中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目标),那我就能聚精会神地咀嚼文字(提升阅读技巧),深挖作者的本意(获得反馈),这时我感觉周围的空间和时间似乎都不存在了,我想这就是“心流”
的状态吧。
每天我都会带一本书在包里,上下班的交通车上,通过获得阅读“心流”,我便不会受到塞车和颠簸的烦扰。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提供给我们进入心流的环境,比如感官之乐:运动、听音乐、看书、享受美食等;思维之乐:记忆、写作、白日梦、演讲等;工作之乐:创新工作方法、换个工作思维等;人际之乐:结交知己、把配偶当朋友、独处时自得其乐等。
当我们进入心流状态,内心的体验品质就能得到提高,这就是幸福和快乐的****。
书中还说到,我们快乐与否,端视内心是否和谐,而与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
金钱、地位、权力只能带来一时的控制感和满足,却不一定能改善内心体验的品质。
追求内心和谐,唯有从掌控意识着手,成为“自得其乐的自我”。
人最害怕的是自己对事物的评价,而不是事物本身,也就是说同样的一件事,你对它的阐释不一样就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同样都是雨,近代人写出了“秋风秋雨愁煞人”,而古人却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一个显得冷硬肃杀,一个却软润舒心。
所谓掌控意识,也就是说的这点,我们要控制所接收到的资讯,决定让哪些资讯进入自己的意识,如果不假思索让所有的外部资讯都进入意识,那就会造成内心秩序混乱,也就是书中所说的“精神熵”,严重的也就成了精神分裂症。
现代人因为比古代人获得了太多的自由,也就面临更多的选择,特别是现在移动通讯技术的发达,让每一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获得无限的资讯,所以现代人才会更加苦恼,不知作何选择,从而内心秩序混乱,体验的品质降低,感觉不到幸福快乐。
每一个人,不论是政治家、科学家、外科医生,还是艺术家、运动员和生产线上的操作者,唯有给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巧去面对挑战,才能集中精神能量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发现乐趣,最终才能收获幸福。
诚然,外界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是让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个人内心的和谐有序才是获得幸福的充分条件。
愿每一个人都能在生活中体验到“心流”,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心流》读书心得领悟3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这本他的成名作中,对于“体验”非常重视:
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到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
这句话看起来有些“佛系”,几乎有点儿鸡汤的味道了。
但是,这本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心流》,是一本很正规的心理学作品。
它的副标题非常传神的表达了主题——最优体验心理学。
一
个强调最优体验的心理学作品。
所谓最优体验,不是去迪斯尼乐园感受激流勇进的刺激惊险,也不是背上背包开始一次说走就走旅行的新奇和浪漫,最优体验,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在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看来,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不管是职业还是爱好,如果能够时时沉浸在一种心流状态中,他一定能够感受到最优体验,这种最优体验,就是人生应该追求的东西。
说到“心流”这个词,似乎很多人都用到过,这个词的始作俑者就出自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这本书,后来成为一个心理学中的概念: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某者在此状态时,通常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
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心流是一种心无旁骛的专注,作者认为,唯有这样的专注,才能感受到最优心理体验。
这本书在西方首次出版是在1990年,中信出版社__年引进时名为《生命的心流》,译者陈秀娟,译文虽然流畅,总感觉字里行间带有几滴鸡汤的香味。
万幸,__年,中信出版社重新出版了这本书,引进自台湾著名译者张定绮先生的版本,此公翻译的多部外国作品,不管是非虚构作品还是小说,译笔都曼妙纯熟,别有一番滋味。
之前那一版的译名为《当下的幸福》,大概当时流行“活在当下”的理念,这个名字和书籍本
身其实有不小的差异。
毕竟,在作者看来,幸福本身并不是目标,进入最优体验的心流状态才是作者关注的。
因此,__年底,中信再版此书时,书名回归为《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才算是朔本正源,功德无量。
《心流》读书心得领悟4
读了《心流》,最开始看到的是文字版,但是只看了个序,就感觉有点烧脑,读不进去,一段文字要嚼好几遍才能读懂,甚至还读不懂,后来呢就又改听书,听樊登读书会解析心流,才让我对心流的内容有了个雏形,这本书提到呢,心流是一种最优体验,也让我对幸福有了不同的理解,它教你如何提升幸福感,获得幸福的能力。
书中提到,金钱能不能让我们感到幸福呢?幸福感通常不是作为目标而浮现于人们的追求面前,它表现为目标既达的某种附带现象,这个我可以理解为叶老师讲的去看北极光之旅的经历,克服了重重困难看到了北极光,看到了北极光这并没有让叶老师有幸福感,只是通过努力带领大家完成了使命,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感。
当你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的秩序与安宁时,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悄悄地潜入了你的心,使
你快乐,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如果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过程具有一定的挑战,而我们的技巧又跟这种挑战匹配,且能在过程中不断获得反馈,那我们就能集中全部的精神能量于这件事上。
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个过程,你在此间达到“心流”的状态,便能体验到快乐。
就比如我读心流这本书一开始,我是从来不爱看这种研究心理学这类书的,但咱们小组的读书学习推荐的就是这本书,其实我一翻这本书,看了看序,我就不想读下去了,打算听一听樊登读书会的解析就可以了,后来呢听到同学们在组会的分享和推荐,我也决心去看看文字版,在看的过程中,我通过如细嚼一些词语和句子,理解它表达和传递的精神能量,当某些方面和我的思想产生共鸣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像书中所说的心流的出现,读懂了的内容就让我感到快乐,身心愉悦,而且在这个精神同步的过程中,你会忽略身处的环境,比如你身体的一些小的不舒服,什么牙疼啊,腰酸啊之类的,这可能就是一种最优的体验了
心流就是追求幸福,遵寻人生的意义。
你是选择让自己的精神熵不断膨胀还是选择做一个内心有序的主人?关键还在于自己,在于自我净化。
做自己的主人翁,保持正念,从每一件小事中去找寻成长的感觉,找到减少精神熵的方法。
因为书也只是简略的读了一遍,分享的内容也都是表层的不太深刻,期待大家的见解。
《心流》读书心得领悟5
本书让我们思考的有关幸福的问题,是我们在心理学上无法定义的幸福。
幸福是无法用实验去衡量的,尤其是在幸福的量上。
人的精神熵是跟人的痛苦直接挂钩的,这提到了米哈里的研究。
熵本来是研究混乱程度的一个单位。
在这里用到了情绪上,精神熵的反面就是叫心流的东西。
总之,我们要找到减少精神熵的方法。
当我们感觉比较好的时候,像有一股洪流在带领着你时,那就叫做心流。
在生理学上和心理学上,共同认同的一个真正的幸福的概念。
我们的心流更多的出现在什么时侯,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些娱乐游戏,还有一些休闲活动,是无法带来更多的心流体验的,反而会带来精神熵的膨胀。
更多的心流体验出现在工作中。
如果想获得更多的心流体验,就要沉醉于自己的工作当中。
我们在工作或者生活当中,因为一件小事而让我们分心,就会让我们的精神熵膨胀。
人最怕的不是得意忘形,而是失意忘形。
我们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为外界复杂的其他的体验而带走。
我们要追求自己的最优体验,而不是什么其他的体验。
每一次心流
体验中,会让人获得一个成长。
当我们能够挑战极限的时候,就可以达到知行合一的体验。
这是一种浑然忘我的感觉。
如同入定一般。
我们能够做到投入,而且不在乎时间长短的变化。
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我们的目标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体验。
心流的关键词叫做成长。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把自我变得更复杂,就可以使自我获得一个新的成长。
我们要想成长,就要找到成长的临界点。
让人和神结合,把人的意志,精神和身体完美结合。
我们沉浸在其中,才能获得深的体验。
我们很少调动感官去体验心流,而思维的乐趣更容易让我们体验心流,我们要去寻找体验学科中思维的乐趣,把兴趣爱好发扬光大。
心流是自己成长的过程,业余的人也会做一些事情,乐器,体育等等。
虽然水平没有达到他那个水准,但是也会产生心流,找到成长的通道。
弗罗依德说过,快乐的秘诀在于工作与爱。
我们要能学会像玩游戏一样工作。
我们要打破文化的悖论,重新认识我们的工作,如何闲暇也决定着我们生活水平的高低。
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还属于那些善于闲暇的人。
一个人如何利用他的闲暇时间,是放纵,还是去做一些事情,这也是能够决定他一生的成就。
我们年轻人需要思考,我们如何度过闲暇的时光。
我们应该把下班后的另几个小时,当作一天当中的另一天来对待。
在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内在秩序的维持,会变得十分的困难。
我们从
小要学会独处,跟一个人面对面的谈话,也是能谈出心流体验的,当你专注倾听对方的时候,你就会和对方产生一种默契感。
所以认真的倾听很重要,不要轻易的反驳,不要轻易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尊重。
只有在人际交流中需要全心意的关注对方,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新的心流体验的高度。
苦难是人成长的契机,让我们遇到的苦难是为了什么?心流的核心含义是让我们能够去追寻人生的意义,我们要找到时刻活在心流当中的感受。
《庄子》中庖丁解牛的例子很吸引人。
“以神御刀,不以目视刀。
”这让我想起了禅宗和武术。
心流说的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保持专注高效的提升幸福感的一种科学。
另外,有点像匠人的精神。
在匠人专注的时候,就会进入心流的状态。
在心流的状态下,或许你不会累,可以忘记时间流逝。
当我们不仅仅就是追求安全感,社会地位,权利等等的时候,我们的心流、我们的人生其实就已经开始进化。
而进化权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上,就如同命运也把握在自己手上一样。
我们可以选择是去做一个精神的流浪汉,还是做自己的主人。
我们要时时刻刻活在心流当中,就像佛经中所说的入定的感
觉,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翁,要找到活在心流当中的感受。
要时时刻刻开开心心,并把握住此刻我们快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