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车轮滚滚》说课稿(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车轮滚滚》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艺术活动《车轮滚滚》。
这是主题二《骨碌骨碌转》当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准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六个方面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各种“汽车模型”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玩具,不同车型的车轮大小、纹理等各不相同,丰富多样的纹理使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抓住了这一兴趣点。
《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明确要求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对于孩子来说,线的魅力是值得好奇和探索的,所有孩子的第一笔画都是由线条来表示的;线的变化也是多姿多彩的。
可以说,线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变化着的线条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享受,也时时陶冶着我们的心灵。
而车轮纹理上各式各样的线条则为幼儿的创作表现提供了这样一种契机。
引导幼儿在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通过这一艺术活动,能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纲要》艺术领域“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知识目标:探讨车轮表面的纹理,尝试用波浪线、折线、等线条装饰车轮。
2、技能目标:能将宽纸条粘贴成圈,体验制作车轮的快乐。
3、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合作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做了以下准备:(1)汽车轮胎图片,具有不同纹理车轮的大玩具车5个。
(2)白纸、颜料,小盆、海绵每小组一份。
(3)空白的宽纸条、各色油画棒彩笔、胶水。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探索车轮表面的纹理,尝试运用波浪线、折线等线条装饰制作车轮。
五、说教法、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活动中我运用了发现法、观察想象法、提问法、欣赏评价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车轮滚画”的形式,引导幼儿发现车轮的纹理,并通过观察,引导幼儿进行想象,体验活动的乐趣。
通过一些启发式的提问,让幼儿对线条有进一步的认识。
对幼儿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幼儿体会了创作的乐趣。
活动中孩子们运用了多种感官参与法和操作法等学习方法。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印一印、画一画等方式来获得对车轮纹理形状的知识体验,从而掌握创作的技巧。
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幼儿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
因此,在操作中,我想尽量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材料,在充足的时间里积累经验,以获得技能。
六、说活动流程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本活动目标要求,本活动的设计以“设计车轮纹理”为中心主题,通过体验——观察——尝试——评价为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活动流程共分五个环节:
一、车轮滚画,体验玩色乐趣
小班孩子正处在对颜色的认识期,摆弄颜色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开心的事。
所以我设计了用车轮来玩弄五颜六色的颜料这一趣味性较强的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幼儿在车轮上蘸上颜料,在纸上来回滚动,观察车轮在纸上留下的轮胎印有什么不同。
@@我是分割线@@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在活动时,我采用了分组合作的方式,并且亲自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了活动的互动性。
并通过亲手操作,探索发现了车轮的纹理,感受到了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激发了幼儿的想象思维。
(二)观察评析,尝试作业
1、在第一个环节之后,我引导幼儿观察车轮滚画作品。
启发幼儿说一说:这些车轮纹理像什么?小班的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它们的眼里,这些美丽的线条可能是欢快的溪流,也可能是漂浮的云彩、美丽的花边、蜿蜒的长城、崎岖的小路……《纲要》中指出: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
因此对于孩子们这些千奇百怪的想法,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
通过对线条的初步认知,为幼儿下一步的创作做好了铺垫。
2、在初步感知了这些美丽的线条之后,我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创作车轮纹理。
虽然这个时候,孩子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折线,
波浪线,但是在孩子的脑海中,已经有了线条的雏形,它们的笔下也会很自然地画出各种直线或者曲线来。
3、接着师幼对尝试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进行小结:在刚才的创作中,小朋友们都画出了非常美丽的线,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线条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分别叫做“波浪线”,“折线”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美丽的线条来设计车轮吧!
(三)自由想象创作完成
(1)在这个环节中,我以“请小朋友们来当小小设计师,用漂亮的线条装饰纸条”这一形式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创作的热情。
在活动开始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在空白的宽纸条上画波浪线、折线,装饰车轮。
在材料的选择上幼儿可以选择喜欢的彩笔或者油画棒。
同时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宽松愉悦的创作氛围。
(2)在纸条装饰完成之后,我向幼儿提出小问题:怎样使纸条滚动起来呢?鼓励幼儿思考讨论。
让幼儿发现将纸条粘贴成圈,制作成车轮的方法。
在活动指导的过程中,我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四)交流赏析互动游戏
评价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环节。
幼儿作品表达了每一位幼儿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作品呈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幼儿玩滚车轮的游戏,自由欣赏作品。
在欣赏的主要围绕“你最喜欢哪个车轮宝宝?为什么?”这个问题展开点评。
在这一环节,教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评价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活动延伸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在拓展环节引导幼儿利用手工材料装饰并制作材料。
这一环节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延伸。
整个活动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设计中,我既给予孩子技法上的帮助,又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
活动中我始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
根据对本次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教学程序的设计,活动的重难点将会得到突破。
但是由于孩子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在活动中还将根据孩子的基础和能力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小班《车轮滚滚》说课稿(二)
《车轮滚滚》是一本适合小班儿童阅读的绘本。
这本书以儿童常见的玩具车为主角,通过描述车轮滚滚的情景,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车轮旋转的动态和速度。
本篇说课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过程设计和板书设计等方面来全面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车轮滚滚》是一本儿童绘本,适合3-5岁的小班儿童阅读。
全书以车轮滚滚为主线,通过描绘不同场景中车轮的运动情景,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感受车轮旋转的动态和速度。
故事情节简单生动,语言幽默有趣,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和感知世界。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理解车轮滚动的概念,感受车轮旋转的动态和速度。
2.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对车轮滚动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3.语言目标:帮助孩子们学习并掌握与车轮滚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孩子们理解车轮滚动的概念和速度。
2.教学难点:帮助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车轮滚动的过程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设计
1.导入:(时间:5分钟)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以用实例导入,如:老师拿着一张玩具车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图片,问他们对图片中的车轮有什么发现?引导孩子们说出车轮可以滚动的特点,进一步引发对车轮滚动的好奇心。
2.展示与阅读:(时间:10分钟)
老师用高亮笔或手指指引,展示图片上车轮滚动的轨迹,边读边指画出轨迹。
通过实物展示和阅读故事,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车轮滚动的动态和速度。
3.情景演绎:(时间:15分钟)
老师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着玩具车,模仿车子在不同场景中的运动情景,如车子下坡加速,车子上坡减速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亲身体验,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车轮滚动的特点和速度。
4.图片描述:(时间:10分钟)
将幻灯片上的不同车轮运动系列图片展示给孩子们,然后请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张图片上车轮的运动情景。
通过描述,让孩子们逐步理解和掌握与车轮滚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5.小结与巩固:(时间:5分钟)
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复习一些关键词和表达,并邀请几位孩子上台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的学习感悟和体会。
五、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示例:
车轮滚滚
- 车轮
- 滚动
- 动态
- 速度
六、教学反思
《车轮滚滚》是一本生动有趣的绘本,通过描述车轮滚动的情景,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车轮旋转的动作和速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对车轮滚动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导入、展示与阅读、情景演绎、图片描述等多种形式,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和描述,让孩子们逐步理解和掌握了与车轮滚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车轮滚动的概念和速度,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
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更多与车轮滚动相关的事物,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