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 (2015八上·宁陵期中) 2014年5月第17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
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
2. (2分) (2020八下·迁西期末)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0.75m
B . 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速度约 80m/s
C . 一元硬币的重力约 6N
D . 本考场内的温度约5℃
3. (2分)(2020·河东模拟)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 .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
C .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D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 (2分) (2016八·夏津月考)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 . 音色
B . 响度
C . 音调
D . 频率
5. (2分) (2016八·高港月考) 在没有其他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 . 全身呈绿色
B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C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6. (2分)(2016·镇江模拟)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 立竿见影
B . 倒映在小河中的桥
C . 水面“折”枝
D . 日全食
7. (2分)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 . 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
C . 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
D . 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8. (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图: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音调高
B . 乙图: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C . 丙图:倒车雷达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D . 丁图:人带耳罩是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控制噪声的
9. (2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后,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实验现象表明()
A . 在电阻相同、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流通过一个电阻的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B . 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C . 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D . 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小,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二、实验题 (共4题;共21分)
10. (5分) (2017八上·锡山期中) 为了探究声音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__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__(选填①、②)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常有下列步骤:
A 、提出猜想假设
B 、分析归纳
C 、得出结论
D 、实验研究
E 、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1. (6分) (2019八上·九龙坡月考)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请根据图象回答:
(1)此装置采用水浴法是为了让固体________,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图丙中得知该固体的熔点是________℃;
(3)从丙图中的 DE 段得知,它在沸腾过程中虽然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
12. (5分)(2017·攀枝花) 小凡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____;
(4)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吸收________的多少;
(5)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的“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
13. (5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⑴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⑵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________的高低;b.液体表面积的大小;c.液体表面________的快慢.
⑶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b):
①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②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积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③保持酒精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
④若干时间后,观察发现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量明显不同.
⑷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三、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
14. (3分)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低于20 Hz,为________波,而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为________波。
上述两种频率的声音,人耳________听见(“都能”或“都不能”)。
15. (3分) (2018九上·大庆月考) 修建青藏铁路要穿越某些特殊区域,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筑路工人在铁路两侧插了许多叫“热棒”的柱子,“热棒”里面装有液态氨,它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吸收热量发生________现象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放出热量发生________现象又变成液态氨流回棒底,从而防止路基因________变化过大而不稳定。
16. (2分) (2017八上·华亭期中) 人眼看不见的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人类已充分利用红外线和紫外线为我们服务.如,验钞机利用其的发出的________照射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识别钞票的真伪;卫星上的探测器从高空拍照,可侦察到森林中掉到地上的香烟头发出的________,达到及时控制火情的目的.
17. (2分)(2012·梧州)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其中的钟声是从寒山寺发出,通过________传到客船的;若停泊在河面上的客船以流水为参照物,则客船是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实验题 (共4题;共21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2-4、
12-5、
13-1、
三、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 14-1、
15-1、
16-1、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