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4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案
资料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力求让哲学理论学习水到渠成,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3.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履行课程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要求
内容目标:阐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作用;阐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内容
本框内容从人能够认识世界到人能够改造世界,从而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这是第五课的核心问题。
3.学生情况
学生的思维主要还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对哲学理论的认识相对有难度,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简单,仅限于学校和家庭,认识哲学理论需要教师铺设大量的情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意识的作用。
理解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认识世界的条件。
懂得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蜜蜂筑巢和建筑师设计的不同,培养学生学会比较的能力。
通过分析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通过学生探究活动-设计低碳生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明确意识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当前人类关注的热点,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科学发展观战略,增强主人翁意识。
通过探究,讨论,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教学难点
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
情境分析法、综合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____年5月1,上海将迎来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大家了解吗?
学生可能的回答:了解,是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展出。
好,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世博会,感受新理念。
幻灯片1:出示“世博会场馆欣赏”。
出示两张图片:__馆建筑和蜜蜂筑巢。
这两种建筑活动有什么区别?
学生可能的回答:活动的主体不同、活动的目的不同、建筑的数量不同。
__馆设计表达了什么理念?
表达了既要有__特色,又要有时代精神,坚持环保的理念。
__馆从设计-蓝图-建成体现了什么?
意识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幻灯片2: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问题1:感到惭愧指的是什么?问题2: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在那儿?
感到惭愧是指自然条件中,动物有许多优势,人无法与之相比,比如鸟儿会飞等。
比蜜蜂高明是指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做出计划,创造条件,解决自身自然条件无法克服的问题。
下面我们翻开世博会的历史,感受人类的智慧。
幻灯片3:19世纪的早期世博会展现了一个非凡的“发明时代”──人类的智慧。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的630吨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的电动马达。
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的电话、留声机。
这时的展出有哪些特点?当时都出现了那些伟大的发明家?为什么有这样的发明追求?
人类开始大规模进入工业时代,急需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推动人们对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努力追求,这是一个追求发明的时代,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创造新事物。
以汽车为例:
幻灯片4:18___展出的戴姆勒和本茨的发明──汽车。
幻灯片5:19____年纽约世博会通用馆“未来世界”的高速公路。
人们1____年前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而蜜蜂1____年后依然生活在它的几乎没变的旧巢中,是什么原因呢?
动物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无意识、被动的,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意识不仅能反映现象,而且能反映事务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追溯过去,而且能推测未来。
这就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我们可以主动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
在座的同学都很好的创造力,希望大家不断学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去年上映的大片中有两部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一部是毁灭,一部是开创新世界。
幻灯片6:1958年各国在布鲁塞尔举办了二战后的第一届世博会,展区中央一个巨大的原子塔。
这是时隔____年后的一次世博会,这次展出项目为什么以原子塔为中
心?这时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二战的炮火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原子弹的威力让人们看到滥用核能将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国际社会开始有了《核不扩散条约》,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说明人的意识有主动选择性,我们从战争的威胁中选择了和平,从贫困和落后中选择了发展,人类不断在选择,纠正错误,树立正确理念。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这种不断创造和不断选择,会给认识带来什么变化?
眼睛可以感受纷繁复杂的世界,通过思维的眼睛,不断认识本质和规律,认识未知的事物。
这正人在认识世界的能力。
幻灯片7: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幻灯片8:20世纪下半叶,人类从科学崇拜转向科学反思。
1974年,斯波坎举办了一次世博会,它以“无污染的进步”为主题
幻灯片9:____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涉及“人类-自然-科技”的讨论。
____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第一次提出“低碳世博”理念。
上面的材料提出了什么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反映人类的哪方面担忧?
幻灯片10:北极熊的家园
对目前环境污染现状的反思。
幻灯片11:本届世博会的低碳表现:零碳馆。
什么是零碳?你觉得怎样才能实现?
幻灯片12:电能和热能,可以通过“生物能热电联产系统”对餐厅内各种有机废弃物、一次性餐具等降解而获得,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建筑白天储存的太阳能量将在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
这个低碳理念在世博会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起到指导的作用,意识可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发明创造?举例:互联网。
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自然界打下了人的烙印,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人的足迹。
可以称为人化的自然。
幻灯片13:《世界史纲》的作者韦尔斯曾经说:“整个人类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思想(思维)的历史。
”
意识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意识同时对人的主观世界也有重要作用。
幻灯片14:志愿者侯庆山老人的故事
是什么支持他一定要努力成为志愿者?──是信念。
幻灯片15:温总理说:“你们要积极依靠各种器材,尽一切能力开展救援,有一分的希望,就要必须付出百分的努力”。
在玉树州孤儿学校的板房教室里,胡主席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国家领导人给灾区人民以精神支持。
信念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怎样的作用?──坚定的信念有利于战胜困难,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委靡的精神,使人悲观。
同学们也都意识到了这点,所以要学会调节自己,用高昂的精神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我们已经学习了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生活也有很多事与愿违的事情。
背景材料
幻灯片16:鄱阳湖的变迁
历史上江西省由于山区毁林种粮,导致河道淤积,鄱阳湖水面急剧萎缩,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当时为什么毁林种粮?出现了什么结果?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违背了自然规律。
历史上还有哪些拔苗助长的事件?大跃进等。
幻灯片17:大跃进时的漫画
空有革命热情,没有认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认识到这些错误后,进行了反思。
幻灯片18:20世纪80年代。
江西省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
鄱阳湖湖体面积恢复到5100平方千米。
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江西省为什么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取得了哪些好的效果?
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那么改革开放____年取得成功,秘诀是什么?
改革开放____年的成功,就在于认清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__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走出了一条有__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同学讨论,回答。
首先人要敬畏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是我们行动的依据。
其次,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所以要把二者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的作用,知道了人类认识是不断上升的过程,懂得了做事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希望大家树立正确的认识,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