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知识图谱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行业的拓展,传统的图书馆学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知识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学习需求,这时科学知识图谱应时而生。

科学知识图谱的这种新型图书馆学,不仅扩大了研发的技术领域,梳理了学习中的知识体系,还用可视化的技术手段,为各类学科的学习提供可行的、有价值的思考。

知识图谱的描绘,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拓展了原有的知识范畴,辨析了深层次的相关文本,便捷了文献的检索。

1 数据来源与研究路径
1.1 数据来源
拟定检索时间为2015—2016年,利用C S SCI数据库进行来源文件的材料搜集,检索相关目录文献20万条,然后对其进行二级科目筛选,共检索到90多万篇的关联文献。

在这
项检索过程中,我们用到了Git e Sp ac e I I软件,但是由于其
不支持专用情形下的C S SCI格式,所以,要先用JAVA 程序对其进行数据转换,便于下一步的解析与应用。

1.2 研究路径
科学知识图谱是信息技术下的发展产物,在图书馆学中,其先进的可视化技术统领了图书馆学的知识范畴,使多层次涵盖下的文献变成了可视图谱。

同时,知识图谱可以直观的突显学科的总体倾向、架构内的变更趋势以及传播趋势中相互关联的成分,彰显其相关性。

通过知识图谱进行检索,能快速地检索我们所需要的相关文献,方便我们理解它的结构框架和知识体系。

2 知识图谱的特例
2.1 机构知识图谱
通过Cite Spac e软件,直观地记录了组织机构中论文的发表数目与发表时段,把数值整理归纳拟定成不同形式、不同色彩的一种知识图谱。

数据初始运行时,设定基准参数,从而得知解析图谱。

其中,最上层表示调研时间,然后依据时间次序,拟定色彩变化的趋势发展。

同时在图1中中心圆点代表着某一机构,中心点越大,表明该组织结构被采纳的频次越高。

经过解析可知,组织机构分成四层级的差异梯队。

引用频次大于等于400的被称为第一层级梯队;图1中包含武汉大学管理学院;引用频次在200~400之间的被称为第二层级梯队;图1中包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引用频次在100~200之间的被称为第三层级梯队,它涵盖着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上海市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而引用频次在50~100之间的被称为第四个层级。

图1为机构知识谱图。

通过机构谱图,可以很明确地观察到各个高校院系内,相关调研的递增倾向。

其中,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该研究的文献科目中占据了最优地位,它的表征是最突显的。

然后紧接着的是中山大学管理系、中科院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以及深圳大学图书馆等,它们的表征颜色都呈现深色,表明该类组织机构在某段时间接纳的读者带有突发态增长影响。

同时公共图书馆内,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也
①作者简介:王姬(1981,5—),女,贵州凯里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DOI:10.16660/ k i.1674-098X.2016.13.148
图书馆学知识图谱分析

王姬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图谱的产生与广泛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学而言,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变革。

它的可视化技术特性,将应用数学、图形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有机融合,然后通过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展示各个学科的核心结构、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的知识构架。

该文以CSSCI数据库的相关图书学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处理,并采取了数据统计的方法梳理相关知识,提升对于知识图谱框架的理解。

关键词:图书馆学 知识图谱 分析与结果 CSSCI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98X(2016)05(a)-0148-02
图1 机构谱图
图2 作者图谱
(下转150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为多余。

苹果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使每一款产品都是该领域的明星产品,苹果独特的logo设计似乎成了品质保证和高端品牌的象征。

在苹果一贯的宣传中,强调功能强大和生活品质,在苹果的忠实拥护者眼中苹果就是彻底的完美主义者。

像iPhone6s广告词一样:它没有什么不同,它只是异常强大。

技术研发和强大的创新能力。

苹果非常重视技术的研发创新,同其他的IT公司一样具有强大的研发团队。

苹果一流的设计创新成为了行业的标杆,比如:苹果电脑开机时logo一起发亮以及苹果手机研发的指纹识别功能等。

苹果独具特色的设计令消费者感叹原来科技也可以设计的这么具有艺术感。

3 苹果公司的SWOT分析
(1)优势。

科技创新、设计创新;特有的系统配置;配套的系统软件;用户体验及良好的售后服务。

(2)劣势。

系统升级不稳定;技术的专利性,面临侵权风波;产品的可选择性有限;合作运营商的局限性。

(3)机遇。

良好的品牌形象、拥护者和口碑;在科技创新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有利于苹果高价市场的发展;审美趋势的变化,使设计得到追捧。

(4)威胁。

研发瓶颈期,竞争优势的保持;中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手机市场山寨、模仿、翻新等;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4 苹果公司的战略分析
(1)产品差异化战略与成本领先战略并用。

不得不承认,苹果公司在产品的成本控制上做的非常出色,代工厂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是苹果公司不使用价格战,因为其产品的差异化是有目共睹的。

苹果致力于打造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科技创新产品,成为市场的风向标。

低成本管理,注重产品差异化,高价格令苹果公司占有相当稳固的市场份额,保持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可观的利润收益。

(2)稳定性战略。

苹果公司在近几年的发展比较稳定,专注于产品版本升级和新科技的探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未来科技领域发展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在现有竞争中取胜、尽量减小新进入者构成的威胁和维持客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采取相对保守的稳定性战略也是明智的选择。

其之后会不会进行改革和扩张还要看公司高层的决策和其对市场的预知和判断。

5 结语
苹果公司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它的发展受到多方的关注和评价。

苹果能有如此敏锐的市场预测和战略手段和它内部的管理决策是分不开的。

每个企业的战略计划都会受到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及时地做出正确的战略调整是相当重要的。

全面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自身能力和详细的SWO T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商场如战场,无论什么行业,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和发展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和掌控的。

参考文献
[1] 王新梦.苹果公司差异化战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
版,2014(12):141.
[2] 张媛媛.苹果公司战略分析[J].智富时代,2015(上):17,19.
进到了第二层级的梯形范围。

2.2 作者知识图谱
通过图书馆学研究相关文献的作者资料,然后把作者的调研描绘成的图谱叫做作者图谱,这类图谱不仅折射了作者的影响力,同时体现出学者对图书馆学研究所奉献的价值。

由作者图谱可知作者的相关影响力的程度,图2为作者知识图谱。

通过图2以及实际检索中分析可知影响力最大的是张晓林教授,他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的《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这篇文章,有利于拓宽我们的科技视野。

其次是吴慰慈教授,他编纂的《图书馆学概论》是图书馆学研究的著作,对于图书馆的理论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排在第三位的是武汉大学的黄宗忠教授,再接下去的是上海的吴建中教授,之后是范并思教授和蒋永福教授,除此之外,还有于良芝教授、李国新教授和王子舟教授等都曾出现过突性影响力。

2.3 热点知识图谱
图书馆学的主流研究方向可以通过图书馆学的热点知识图谱中体现,其中图谱中正方形的边框为一个研究热点,内部的结点代表着检索的关键词出现的频率。

通过实际检索分析可知,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技术、管理、服务、资源以及综合这5个领域。

其中数字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是位于研究热点的榜首。

从数字领域分析,研究及实践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从服务领域分析,频次出现的第二位是信息服务类,主要包括参考咨询等。

从管理领域分析,位居第三是图书馆管理,排在其后的是资源领域。

3 科目根基简介
图书馆学的科目根基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级,早期时段的根本文献;第二个层级,整合高频次、高中心的关联文献。

这种双层级的建构,为图书馆学的科目学习拓展知识层面的同时,稳固了研究根基。

其中,研究根基包括科目必备的根基与若干中心节点,前者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分类依据是按照时间把它们排列同一基准之上。

而后者采取惯用的量化途径,通过量化分析进行框架内的节点描画,表征它的必要性。

4 结语
科学知识图谱,是科学技术发展下的产物,通过可视化的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实现知识的系统管理、文献的系统分析以及快速检索关键词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着图书馆学这一科目向新时代迈进。

借助知识图谱,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直观知识的管理;另一方面也为学者拓展了知识检索的手段。

知识图谱建立在定量的数据之上,可以系统地归纳和梳理体系结构内部的多重分支,理清思路,指导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九龙,杨菲.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分
析[J].现代情报,2012(12):109-114.
[2] 刘竟,杨国立.近五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知识图谱分析
[J].图书馆杂志,2012(10):159-165.
[3] 刘伟,李昌健,夏绍模,等.R FID在图书馆应用的知识图谱
分析[J].情报探索,2013(11):145-148.
(上接148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