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维考试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输代维考试复习大纲
一、光传输基础部分
1.G.652光纤被称为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其特点是:在1310nm波长工作时,理论色散值为零;在1550nm 波长工作时,传输损耗最低,但色散系数较大,在单通道速率达到STM-64时,需要采取色散补偿,成本较高。
主要适用于在1310nm 和1550nm工作窗口的高速数字传输和CATV模拟传输。
G.655光纤被称为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其特点是:在1550nm波长处具有最小的损耗和低的色散,可以抑制四波混频效应。
主要适用于高速率、大容量的DWDM系统和海底长距离的光纤通信系统。
2.G.652光纤的工作波长窗口为1310nm和1550nm,其平均损耗分别为≤0.36dB/km和≤0.22dB/km;G.655光纤的工作波长窗口为1550nm,其平均损耗分别为≤0.24dB/km。
3.光源与光功率计的使用常识
光源的使用常识:
⑴注意使用的波长,稳定光源波长应与之相符;
⑵一般光源都是用光纤耦合输出的,因此要注意连接光纤的特性(是单模还是多模),连接器的型号等问题;
⑶保持光功率输出端口的清洁,不用时应盖上防尘罩;
⑷同时还应注意稳定光源的调制方式,以便使用外调制时选择适合的调制信号。
光功率计的使用常识:
光功率计在光纤通信测量中普遍采用光电法,光电法就是用光电检测器检测光功率,实质上是测量光电检测器在受光辐射后产生的微弱电流,该电流与入射到光敏面上的光功率成正比。
光功率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波长范围(主要由探头的特性所决定)、光功率测量范围(主要由探头的灵敏度和主机的动态范围所决定)。
光功率计的使用常识:
⑴选择与待测光信号的波长相一致的探头;
⑵如果待测光由活动连接器输出,应将活动连接器端面清洗干净,如果待测的是裸光纤,应制作好裸光纤的端面。
⑶使用光功率计测量时只需将待测的光信号的活动连接器插入光功率计探头孔中(即和光功率计耦合),插到底,位置正中,选择合适的量程,就可测得光功率。
4.光衰耗器的使用常识、光路衰耗的简单计算
光衰耗器有两种类型:可变光衰耗器和固定光衰耗器。
光衰耗器主要的性能参数有衰耗量、衰耗精度、插入损耗和可使用的波长区域等。
光衰耗器的使用常识:
⑴保持光功率输入、输出插头(光纤连接器)的清洁,不用时应盖上防尘罩;
⑵使用时,应先将档位设置在较大的衰耗值上,然后逐步调整到目标值;
光路衰耗的简单计算:
按照ITU-T建议G.957的规定,允许的光通道损耗P SR为:
P SR=P T—P R—P P
式中P T和P R分别为光发送功率和光接收灵敏度;P P为光通道功率代价,与
发送机光源特性及光通道色散和反射特性有关。
尽管P P主要是由光通道引起的,但机制上不属于光通道可用损耗的一部分,不能构成S-R点之间的可用允许损耗,可以等效为附加接收损耗,因此需要扣除,实际S-R点的允许损耗为:
P SR=A f×L+A s/L f×L+M c×L+2A c
式中A f表示再生段平均光缆衰耗系数(dB/km),A s是再生段平均接头损耗(dB),L f是单盘光缆的盘长(km),M c是光缆富余度(dB/km),A c是光纤配线盘上的附加活动连接器损耗(dB),这里按两个考虑。
在PDH中,一般按以下公式计算:
P SR=P T—P R= A f×L+A s/L f×L+M c×L+2A c+M e
式中M e为设备富余度(考虑到时间效应即设备的老化和温度因素对设备性能影响所需的余量,也包括注入光功率、光接受灵敏度和光纤连接器等性能劣化。
5.设备尾纤接头的清洁方法、尾纤联接的常识
设备尾纤接头的清洁方法:应用酒精棉球清洗尾纤接头(光纤连接器)的端面。
尾纤联接的常识:
⑴在已接通光源的连接器在观察其端面时,要防止激光伤眼;
⑵要注意保护端面,因端面是经过抛光的,切记不能将连接器在地面上拖拉,从而损伤端面降低性能指标;
⑶要注意防潮,尤其是FC型连接器是用白铜制成故易生锈;
⑷必要时可用酒精棉球清洗尾纤接头(光纤连接器)的端面。
二、PDH设备部分
1.PDH光传输的速率等级(我国)为:2048kb/s、8448kb/s、34368kb/s、139264kb/s 等。
其基本复用原理(见SDH理论教材P3,即基群每帧125μs-----------其余为净负荷。
)。
容量、有利于集成、缩小设备体积、减少功耗等。
缺点是:⑴在速率等级上存在两大系列、三大标准,互不兼容,造成国际互联困难;⑵异步复用、上/下支路困难;⑶开销比特少、不能提供足够的OAM能力;⑷没有统一的光接口标准、造成不同厂家设备不能互通。
SDH设备系统的优点为:⑴同步复用、灵活的分插能力;⑵开销比特多、有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⑶强大的自愈能力;⑷有标准的光接口规范、能实现横向兼容;⑸具有后向兼容和前写兼容性。
缺点是:⑴频带利用率不如PDH系统高;
⑵技术上和功能上的复杂性大大增加;⑶在从PDH到SDH的过渡时期,会形成
多个SDH“同步岛”经由PDH互连的局面;⑷同步性能保证的难度增加等。
2.PDH设备系统常见的告警类缩略符号及含义(见PDH流程教材P1-2)。
3.PDH设备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含义和测试方法(见PDH流程教材P6-14)。
补充:平均发送光功率通常是指当发送机送伪随机序列信号时,在参考点S 所测得的平均光功率。
支路输入口允许最大速率(频率)偏差是指当输入口接收到频率偏差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时,输入口能正常工作(通常用设备不出现误码来判断)。
支路输入口允许信号衰减就是要求输入口在接收到标准连接电缆衰减后的信号时能正常工作。
字网内建议的系列接口,要求数字设备的输入口应有适应一定数字信号抖动的能力。
4.告警信息的观察与识别(内容见PDH流程教材P26-31),主要有:
⑴利用集中监控进行观察;
⑵使用手持终端收集、观察告警量;
⑶利用机架、机盘的故障告警指示灯进行告警识别;
⑷直接从盘上识别告警
5.环回测试的方法与步骤(内容见PDH流程教材P14-15);利用环回判断故障的实现方法(内容见PDH流程教材P34)。
6.光路障碍的一般处理步骤(内容见PDH流程教材P47-53),主要包括:收无光告警、光路失步、光路误码、发无光告警、光盘寿命告警、光路小误码。
7.电接口障碍的一般处理步骤(内容见PDH流程教材P61-73)。
8.辅助设备及其它障碍的一般处理步骤(内容见PDH流程教材P103-111)
三、SDH设备部分
1.SDH(同步数字系列)网是由一些SDH网元(NE)组成的,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的传输、复用、分插和交叉连接的网络。
它有全世界统一的网络节点接口(NNI),从而简化了信号的互通以及信号的传输、复用、交叉连接和交换过程;它有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同步传递模块STM-N,并具有一种块状帧结构,允许安排丰富的开销比特(即网络节点接口比特流中扣除净负荷后的剩余部分)用于网络的OAM;它的基本网元有终端复用器(TM)、再生中继器(REG)、分插复用器(ADM)和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等。
SDH与PDH的比较:
⑴PDH逐级复级,SDH是一步到位;用SDH设备组网简单经济。
⑵PDH网络接口的电接口是标准的,光接口没有标准化;SDH的网络接口
对光接口制
订了标准,使得不同厂家的设备在光链路上能够互通。
⑶PDH帧结构中开销比特较少,不能提供足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OAM)
能力;SDH
帧中有大量的开销比特,可以提供很强的OAM能力。
⑷PDH有两大不同的系列;SDH是一个世界统一的标准,能兼容两大系列
实现完全互
通。
⑸PDH帧结构采用一行的图或列表的形式来描述;SDH帧结构采用二维的
块状结构来
描述。
2.SDH的速率等级与帧结构(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6-7):SDH的速率等级为STM-1、STM-4、STM-16、STM-64等;
信号帧结构由净负荷、管理单元指针和段开销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作用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6-7)
3.SDH帧结构的开销中安排有两大类,即段开销SOH和通道开销POH,分别用于段层和通道层的维护,其中SDH的段开销包括再生段开销(RSOH)和复用段开销(MSOH),RSOH既可以在再生器接入,又可以在终端设备接入,每经过一个再生段更换一次RSOH;而MSOH将透明地通过再生器,只能在AUG 的组合点和分解点即终端设备处终结,每经过一个复用段更换一次MSOH。
通道开销分为低阶通道开销和高阶通道开销,低阶通道开销主要功能有VC通道性能监视、维护信号及告警状态指示等;高阶通道开销的主要功能有VC通道性能监视、告警状态指示、维护信号以及复用结构指示等。
段开销字节的位置(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7)。
段开销各字节的主要功能:(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8-11)。
4.SDH的映射与复用:
㈠、复用单元:
⑴容器-n(C-n,n=1~4):是一种用来装载各种速率的业务信号的信息结构。
⑵虚容器-n(VC-n):是用来支持SDH的通道层连接的信息结构。
VC-n =C-n+VC-n POH。
⑶支路单元(TU):是提供低阶通道层与高阶通道层之间适配的信息结构。
⑷支路单元组(TUG):是指在高阶VC净负荷中固定占有规定位置的一个或多个TU的集合。
⑸管理单元(AU):是提供高阶通道层和复用段层之间适配的信息结构,有AU-3和AU-4两种管理单元。
⑹管理单元组(AUG):是指在STM-N的净负荷中固定地占有规定位置的一个或多个AU的集合。
㈡、映射与复用
在SDH中,映射是指将支路信号经码速调整装入相应的容器,再加进高阶或低阶通道开销形成虚容器的过程(或映射就是使各种速率的支路信号与相应的虚容器容量同步,以使VC成为可以独立传送、复用和交叉连接的实体)。
复用是一种使多个低阶通道层的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层或把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复用层的过程。
,即以字节交错间插方式把TU组织进高阶VC或把AU组织进STM-N的过程。
(由于经TU或AU指针处理后的各VC支路已相
位同步,此复用过程为同步复用。
)
复用映射过程是指PDH支路信号(主要指2048kb/s、139264kb/s)复用成STM-1或STM-N的过程。
(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3-24)。
5.SDH的指针技术原理
指针用来灵活和动态地调整VC-n在AU或TU帧中的位置。
SDH中指针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25)
⑴当网络处于同步工作状态时,指针用来进行同步信号间的相位校准;
⑵当网络失去同步时,指针用作频率和相位校准;当网络处于异步工作时,指针用作频率跟踪校准;
⑶指针还可以用来容纳网络中的频率抖动和漂移。
在我国的SDH指针包括AU-4、TU-3、TU-12三种类型。
(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25-29)。
6.STM-1/STM-4速率等级的设备系统功能、结构、硬件
设备系统功能块包括:传送功能块(TTF)、高阶通道连接(HPC)、高阶组装器(HOA)、高阶接口(HOI)、低阶通道连接(LPC)、低阶接口(LOI)、辅助功能块。
(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31-43)。
7.SDH系统设备级的保护功能
电接口保护:通过STM-N复用段冗余或2Mb/s的通道冗余来实现。
其中STM-N复用段1+1线路保护是通过K1和K2开销字节实现,由MSP功能块控制。
交叉盘保护:为环保护倒换提供切换开关的功能。
时钟保护:当所有的外来同步源都丢失时,系统将使用电/光盘上的振荡器实现同步。
8.STM-1/STM-4速率等级的设备系统的组网方式:
线形网:(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81-82)。
环形网:(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93)。
9.自愈网的保护机理:
自愈网的定义:就是在网络出现意外故障时无需人为干扰,网络就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恢复业务,使用户感觉不到网络已出现了故障。
自愈网的基本原理:就是使网络具备替代传输路由并重新确立通信的能力。
自愈环可分为通道倒换环和复用段倒换环两大类。
通道倒换环与复用段倒换环的含义及两者的主要区别(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93)。
在SDH中,自愈环的可分为四种类型(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93-94),即: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二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其基本工作原理(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94-96),四种类型的比较(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97)。
10.SDH设备系统的定时及SDH设备时钟工作方式:
网同步的基本概念(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08):主要包括同步定义、模拟通信网的定义和目的、滑动的定义及产生与实现、数字通信网同步的定义、位同步与帧同步的定义。
⑴网同步的目的使网中各种节点的时钟频率和相位都限制在预先确定的容差范围内,以免由于数字传输系统中信息比特的溢出和取空,导致数字流的滑动损伤,并使数字交换机中产生的滑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通信质量。
在SDH网中,同步的目的是限制和减少网元指针调整的次数。
因为在SDH网中,指针调整会使输出信号产生抖动和漂移,过大的抖动会造成失帧(丢失帧同步),
过大的漂移很造成终端设备的滑动。
⑵网同步的同步方式的类型及定义(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09)。
⑶我国数字同步网采用等级主从同步方式,该同步网使用的系列等级的节点时钟分为4级,即基准参考时钟PRC、转级局从时钟、端局从时钟和SDH网络单元(SDH设备)时钟(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13)。
具体时钟等级的设置要求(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16)。
SDH设备定时工作方式(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19-122),具体包括SDH设备时钟性能、SDH设备时钟结构和功能、定时接口要求和工作方式。
11.SDH设备系统常见的告警类缩略符号及含义(内容见SDH流程P3-9)。
12.SDH设备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含义
⑴SDH设备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系统误码性能指标、抖动性能指标、光及电接口技术指标和可用性(可靠性)指标。
⑵光接口技术要求:包括光接口的分类、光接口参数的规范(内容见SDH 应用理论教材P164-171)。
⑶电接口技术要求:(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71-174)。
⑷误码性能:(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44-157)
⑸抖动性能:(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58-162)
⑹可用性性能指标:(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74-175)
13.SDH系统误码性能指标的含义与测试方法
误码的定义、影响、分类及规范建议(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45)。
ITU-T G.821建议的误码性能指标分配的具体规范(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45-147),这主要指的是PDH的技术指标;ITU-T G.826建议的误码性能指标分配的具体规范(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147-152),这主要指的是SDH 的技术指标。
SDH系统误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系统误码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停业务测试和在线测试。
停业务测试一般用于较低的网络级(低速率通道)(如欲将通道开业务时,需经过严格的投入业务测试来决定该通道能否投入业务);在线测试一般用于较高的网络级(高速率通道或线路系统)。
系统误码的停业务测试的评估参数是G.826定义的以“块”为基础的一组参数:误块秒比(ESR)、严重误块秒比(SERS)、背景误块比(BBER)。
在维护中,按照M.2101建议,通常通过测试一定时间内的误块秒(ES)、严重误块秒(SES)数来判定系统是否满足维护限值要求。
(补充复印资料)系统误码的在线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在开业务状态下(无需用仪表发送测试信号),利用业务信号帧结构中特殊设计的差错检测编码(SDH信号采用比特间插奇偶校验BIP码)字节(B1、B2、B3和V5-b1,b2)检出信号中的误块,并以块为基础评估误码性能参数。
/因此在线测试可以由SDH系统自身完成,这叫做在线监测。
SDH系统误码在线测试也可以通过仪表完成,这时仪表与系统的连接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光耦合器跨在光路测试,二是接在设备提供的监测接口测试。
(补充复印资料)
光接口参数(平均发送光功率、发送信号波形、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过载功率、光通道衰减)的定义及测试方法(内容见SDH应用理论教材P204-207)。
电接口参数测试(输出口信号(包括AIS)比特率、输出口信号波形和参数、输入口允许频偏、输入口允许衰减)的定义及测试方法(内容见SDH应用理论
教材P207-212)。
14.STM-1/STM4速率等级的设备系统故障分析与一般处理流程(内容见SDH流程教材P1-100)主要分布在第一、二、三、四章中。
四、传输维护的管理制度部分
1.本地传送网SDH传输设备维护的基本内容
(内容见规程资料第一章第3 条)
2.广东移动本地传送网的维护责任分工界面(与光缆线路专业等其它专业)(内容见规程资料第二章第13、14 条)
3.技术档案所包括的内容
(内容见规程资料第三章第22 条)
4.随工和验收制度的基本要求
(内容见规程资料第三章第38、39、40 条)
5.通道投入业务(BIS)的测试步骤
(内容见规程资料第五章第67 条)
6.处理障碍时,复用段和通道调度原则
(内容见规程资料第章第77 条)
7.传输配套设备的维护(电源和地线)
(内容见规程资料第七章第二节)
8.调通备用机线设备和电路的时限要求
(内容见规程资料第八章第142 条)
9.电路障碍历时的定义
(内容见规程资料第八章第14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