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摘要]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政治课教学中得到了部分的应用,实践也证
明,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若能恰当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确实能对教学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它突破了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媒体(语言、课本、板书、挂图等),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息技术政治课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大作家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助推器,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成效。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显得枯燥、乏味、空洞和沉闷,学生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也难以调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的也只是图片和文字,怎么能让学生能有学的兴趣?我在教“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框时,播放了动物在野外自由生活的画面,唤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气氛活跃时,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美丽颜色和无限生机的图画或影像,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

学生的印象深刻,从心里认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

再如,学生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缺乏感性认识,我搜集“汶川大地震后救援活动”的录像资料,展示广大军民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风采,体现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图文、声音、视频动画于一体,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和富有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书本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真正为教学服务,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二、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育体制重视教师对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发现,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选择、判断、发现和创造,从而体验和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信息技术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获取知识带来了便利,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增加信息量,并支持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

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化虚为实,为学生学习提供极好的机会。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

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知识,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在引导学生探究造成挫折的因素时,选择录像《印尼的海啸》、舞蹈《千手观音》等片段,这些实例分别暗示造成挫折的主要因素
——自然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学生如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并用,在生动的欣赏中学习、思考:如何培养克服缺点、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力量,有哪些方法和途径?学生在此时借助计算机可以自己探究问题,其主体地位体现得更充分。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综合各种媒体的功能,传递大容量的信息,为教师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教学的内涵和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只靠课本内容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作适当的补充,现代教学技术就能速度快、效率高地完成这一任务。

如以《日新又新我常新》来说,我在这个课件的结尾又增加延伸部分,搜集本班几位学生的照片,再加上他们对自己的文字介绍,让学生观看,然后请学生课外写一段关于自己的全面的评价,加深学生对如何评价自己的理解。

还可以指导学生科学利用互联网,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延伸到课堂以外,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现代信息技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较大的信息量传递给学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能体现思想品德课时代性的特点
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代性。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联系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他们以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分析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社会责任感。

但是由于科技发展,生产飞跃,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导致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有滞后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感,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其中的材料,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力求使用最新的素材,反映真实的生活。

因此,我在讲《拒绝不良诱惑——对“网吧”说不》的时,播放了一段录像《17岁少年猝死“网吧”》;又整理了课前班级关于“网吧”问题的调查问卷,将统计结果制成柱状图表也插入课件中。

课堂上,学生看到如花的生命在不良诱惑的泥沼中凋逝,听见痛失爱子的母亲锥心泣血的哭述,感触颇深;接着让他们结合班级情况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

一位学生这样说道:“我曾经是一个电脑游戏迷,被称为‘游戏终结者’。

可是,这些‘冠冕堂皇’的称号是用我的学习成绩换来的。

现在我想说,‘网吧’——你是一个坑,我怎么也填不满你;你是一个潭,我好悬被你陷下去;你是一个洞,我被你领向黑暗深处。

‘网吧’,我讨厌你、憎恨你!我要抛弃你、远离你!”学生自醒悟出的道理要比老师的说教效果好,保持的时间会更长,效果会更好。

多媒体网络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丰富而崭新的平台,教师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广泛的搜集到大量的颇具时代感的事例、图片和视频等,并将其与教材内容有机的整合,进行教学,从而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时代性的特点。

当然具有时代感的事例很多,如甲流、神州八号;国际的美伊战争、巴以冲突、朝核问题、反恐问题等等,学生的参与兴致很高,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兼有理论性与时代性特征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整合教材,以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完成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的增强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