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中医院建筑设计关注点——以淮南市中医院建筑项目为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浅析当代中医院建筑设计关注点——以
淮南市中医院建筑项目为例
上海 200126
摘要: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医院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现今,中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以医疗为中心,结合中医药的教学与研究,继承发扬
中医药学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地,其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设计好中医
院建筑,对国内建筑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淮南
中医院总体规划构思、平面功能布置、立面造型设计,对相关设计要点进行了总结。
一、项目概况:
淮南中医院位于安徽省淮南室山南新区,基地西临高塘湖路,北临春华街,
南临春晓街,东侧为漯河大道。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0897.4㎡,总建筑面积为62600㎡,项目建成后能满足500张床位。
定位于皖北地区一流的中医医疗中心,淮南中医院规划将整合“医疗、教学、科研、平战结合”等功能需求,创造出功
能需求和未来发展相契合的设计方案。
本项目的的实施,将会实现中医文化的传
承与壮大,并良好的实现中西医结合,为患者创造优美的就医环境,为医护人员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的目标,同时,淮南市作为传统中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有悠久中医文化的历史渊源,在弘扬发展中医文化的基础上,新院区的建成将
打造成当地三级甲等新中式医疗综合体的典范。
二、对中国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响应
设计团队致力于对传统中式建筑和现代医疗建筑的融合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一来,传统中式建筑的语言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医的相应;二来,中医院与时俱进,其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
故中医院设计主要关注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与传统中式建筑形制的呼应
中式传统建筑有着一定的形制,从春秋至清末,上至宫殿下至民宅,均遵守
着坐北朝南,院落递进的原则,同时建筑和整体布局保持中轴对称。
本案从布局
开始就考虑中式传统的形制,把医疗街设为中轴线,门诊住院综合楼放在中央,
东西两侧分别设置科研行政楼和发热门诊楼,从而在主入口塑造出传统建筑的庄
重感。
在整体场地空间的纵深上,本案入口处门诊层数为较低的四层,后面的住
院部为十二层,其高度变化也和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保持了巧妙的呼应关系。
1.造型风格上对当地中式元素的提取
淮南地处淮河流域,历史上为楚汉之地。
楚风汉韵的建筑以大黄、大红为主,节奏明快,集大气雄浑与细腻精致于一体,淮南中医院在建筑风格上致力于反应
这一风格。
在建筑主色调上,分为两个部分,屋顶挑檐为深棕色,墙身为米黄色,通过两种差异化的颜色对比,塑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感,同时体现了地域特征。
平出的屋顶挑檐是对楚汉建筑坡屋顶挑檐的简化,由于其位置较高(在20米以上),在功能上已经几乎起不到遮风避雨的作用,但在视觉和比例构成上体现了
均衡关系,使建筑单体具有传统中式建筑的稳重感。
1.庭院空间的设置
考虑到医院中的医护和病患都需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要求,在门诊区裙房设
置了四个庭院。
庭院尺寸。
每个庭院的尺寸与门诊区的柱网尺寸保持一定呼应关系,为8.4m*16.8m,一方面该尺寸可以保证光照可以有效的摄入一层空间;另一
方面,病患和医护在庭院中休息时,在1:2的长宽比空间中,不会感到压抑。
此外,对这四个庭院以“春园”“夏园”“秋园”“东园”进行命名,并种植相应
的植物,以呼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与和谐,也通过四季交替展现了生命的历程,体现了中医阴阳协调,万物周而复始的文化。
1.对传统符号的提取
回字纹,作为中式传统建筑的文化,在本案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在建筑的出
挑屋檐的格栅中,采用了深咖色的回字纹;在建筑裙房的首层窗间墙和门诊入口
檐口处,以及住院楼的檐口处,均采用了回字文的做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无处不在的体现在本案中。
三、医疗动线及功能的组织
医疗综合楼的首层中央为医疗街,南侧为门急诊入口,主要科室有药剂科、
影像科、超声科和中心供应,由于CT、MR等大型影像设备重量较大,所以放在
了首层;建筑首层北侧入口为出入院探视入口。
由于天井的设置,较多的诊疗用
房都具有采光。
二层由医疗街对各医疗空间进行串联组织,从南至北,依次为骨
伤外科、中医诊室、功能检查、ICU、检验科、输血科和手术中心。
其中骨伤外
科和中医诊室为淮南中医院的特色科室,因此被放在了入口的大厅上空,使患者
一进入医院内部便可观察到,拥有良好的导向性。
三层为五官科、内科、妇产科、病理科、内镜中心、静配中心和产房。
由于静配中心需要一定的空气洁净度,因
此该区域为静化区域,内部设置了一定的缓冲室。
医疗街宽度大约为15米,从
南到北掏了两个矩形的洞口,这两个洞口一个用于上下扶梯的设置,另一个用于
采光,使得屋顶天窗的光照良好的进入各层再散射至周边,保证了内部空间拥有
较好的照度。
四层为分为两个大区,南区为治未病科、日间病房、康复科和门诊
手术中心,这一区域的空间均围绕中庭上空进行组织,使患者拥有较好的空间方
位感,增强了使用体验;北区为妇产科病房。
由于妇产科病房需要保证良好的日照,因此南北区之间并未直接联系,而是让出了两跨——16.8米的距离,这一段
空间刚好使得门诊手术中心拥有良好的漫射光。
五层及以上为住院标准层,每层
大约有40-50间病床,所有的病房均设置于南侧,保证了病房的均好性。
病房基
本为三人间,而在中央处,为了呼应立面造型,设置了一间无障碍病房和2人间。
在东西两侧,布置了2套垂直交通空间,满足了建筑防火的疏散要求。
此外,护
士站位于中央,从而使每一处病房的入口都可以被护士观察到,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在走廊的北侧靠东处,设置了中医治疗室,此空间为中医院的特色康复空间。
四、发热门诊的建设及位置合理性
2019年末新冠爆发后,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所有三级医院必须配备发热门诊。
依据淮南当地的风玫瑰,单从院区内部看,发热门诊的合理位置应在场地的最西侧,这样可以降低院区内部院感的可能。
但是考虑到场地西侧隔一条马路即为山南十一中,如果把发热门诊建在西侧,从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故最终把发热门诊的位置放在了场地最东侧,使发热门诊与门诊住院综合楼保持了44米的距离(远超规范要求的20m),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院感的发生。
五、第五立面设计
由于医院设备系统的复杂性,加压机房、排烟机房、出屋面楼梯间等房间会出屋面,其高度为3~4m。
如果按照一般的女儿墙1.2m左右进行设置,则在人视角度会看见大量的出屋面设备,极为影响美观度。
本案通过把裙房和屋顶的女儿墙抬高至一层的做法,使得出屋面机房和楼梯间,无法从人视角度看到,保证了视觉的美观。
此外,通过对屋顶进行移动树植的布置和绿色混凝土的应用,从鸟瞰角度上看去,屋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六、建筑形态和功能布局
整个建筑以医疗街形成的南北轴线结合医疗综合体的形式设计。
在传承中式院落建筑形制的基础上,汲取中式屋顶的基本元素,建筑高度的变化模仿淮南八公山延绵起伏的走势。
同时景观的园林式设计与建筑相互掩映,形成整体,不仅传承了中式文化,更是诠释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体现了对于生命的保护与无微不至的关怀。
方案根据未来中医院建设的发展方向,将西医部分完善的医技功能与中医特色相结合,医疗综合楼贴临南侧道路主入口处,住院部一字排开置于裙房之上,科研行政楼置于医疗综合楼西侧,形成教科研的互动。
发热门诊放置于场地东侧,远离院区其他功能,避免了交叉感染等情况的出现。
污水处理位于场地西侧偏东位置。
总之,淮南中医院的设计遵循安全、适用、美观的原则,结合现代医院建筑特点,汇聚地方风俗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底蕴和精髓。
淮南中医院通过对楚风汉韵建筑风格的应用,很好的打造出一个中医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
相结合的中医医院,体现了中医医院建筑的特殊性和统一性,建成后后将成为淮南山南新区一道靓丽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