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陋室铭》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陋室铭
刘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仙则名②惟吾德③往来无白丁④无案牍之劳形⑤斯是陋室,惟吾德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⑦谈笑有鸿儒⑧无案牍之劳形⑨无丝竹之乱耳
二、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斯是陋室,唯吾德。
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选择题
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四、简答题
1. 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我的理解: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 我的归纳:
3.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4.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5.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7、文中写到哪三位古人?为什么要写这三位古人?
8、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一、①出名; ②品德高尚;③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④使……劳累。
⑤这; ⑥调弄,这里指弹(琴);⑦大⑧官府的公文⑨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二、(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⑵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⑶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三、1.C 2. C
3. 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5.D
四、1. 文眼是“德”二字,因为全文是围绕品德问题展开,同时“”字统领全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 通过对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描述来表现“惟吾德”,以“惟吾德”说明“陋室”不陋。
(从环境的清幽、交友的品位、情趣的高雅、远离世俗官场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3. 如以兴国为己任(言之成理即可)。
4.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惟吾德
5.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
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6.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7、诸葛亮子云孔子写这三位古人,用于证明只要住的人品德好,陋室就不显得简陋了
8、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