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45分)
一、看拼音,写字词。

(6分)
1.1941年秋,rìkò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五位战士诱敌深入,英勇歼敌。

最后,他们yìlì()在xuán yá()边,高喊着壮烈豪迈的口号跳了下去。

2.群众huìjí()到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庄严xuān b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会场上bào fā()出热烈的掌声。

二、选择题。

(8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冲峰奋战雄伟惊天动地
B.沸腾射击拒离居高临下
C.棋盘检阅拦杆排山倒海
D.坦克旗帜山涧粉身碎骨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B.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照亮了前进的路。

C.表演一结束,台下就响起了翻江倒海般的掌声。

D.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3.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C.孩子们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D.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
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欣赏了优美的舞蹈。

B.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C.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D.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破旧的一本书。

三、选词填空。

(5分)
肃立肃静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升旗的时候,起初是全场( ),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

宣布宣告宣读
3.老师在班会上( )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学的决定。

4.老师( ):“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5.毛主席的( ),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了大江南北。

四、按要求写句子。

(6分)
1.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按要求补充提示语。

(1)【描写眼部动作】我______________:“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
(2)【描写手部动作】我______________:“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
2.注意例句的特点,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部分。

(1)例: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
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例: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
1.《开国大典》一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

()
2.《七律·长征》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
3.《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痛击敌人→接受任务→顶峰歼敌→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顺序记叙的。

()
4.演讲时,我们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要大方,还要注意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
六、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2分)
1.这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___________。

这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_______,传到_______,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_______起来。

2.《七律·长征》一诗中具体描写“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描写“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口语交际。

(4分)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

3月31日,在扑火行动中,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为了挽
救国家公共财产,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想对这些人民英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感悟(25分)
八、阅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选段,回答问题。

(11分)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读一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思考:“眺望”和“望望”两个词语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品读画横线的句子,并填空。

(5分)
(1)“这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这声音”表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___________,对党和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充分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可以用曹植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讴歌狼牙山五壮士。

(2分)
九、阅读《丰碑》,回答问题。

(14分)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

”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
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

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在文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分)
2.文章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分)
3.联系上下文,体会“愣”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A.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B.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他的眼睛湿润了。

(1)我从“愣了一下”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愣住了”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文,比较句子,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说说理由。

(3分)
A.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B.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我认为()句写得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画“”的句子,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分)
(1)用“”在文中画出具体描写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的语句。

(2)“一座晶莹的丰碑”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天地(30分)
十、习作。

(30分)
题目:多彩的________
提示: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
作为重点来写。

3.写活动场面时,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把“多彩”的镜头写精彩。

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刻画人物在活动中的神态、动作、语言。

4.最后写一写活动中的体会或启示。

参考答案
一、1.日寇屹立悬崖 2.汇集宣布爆发
二、1.D 2.C 3.B 4.D
三、1.肃立 2.肃静 3.宣读 4.宣布 5.宣告
四、1.(1)瞪了他一眼(2)手一挥
2.(1)山林里一片幽静,只听见阵阵松涛声,只听见哗哗的瀑布声和山鸟的鸣叫声。

(2)夏天的夜晚是那么宁静,星空是那么璀璨。

五、1.√ 2.√ 3.× 4.√
六、1.庄严雄伟欢呼起来庄严雄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欢跃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七、我们在温暖舒适的环境里享受安逸幸福的生活时,绝不能忘记,是你们在背后默默保卫着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你们是国家的英雄,人民的英雄,谢谢你们!
八、1.不能互换。

因为“眺望”表示远看,说明五壮士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

“望望”说明五壮士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宁死也不会投降。

如果互换位置,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1)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仇恨热爱和忠诚
(2)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九、1.“,?!”。

2.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军需处长冻死在云中山中,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1)将军没想到有人会冻死,内心十分震惊
(2)将军没想到冻死的是军需处长,他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了
4.A 这一句运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红军队伍无坚不摧,不可战胜
5.(2)军需处长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像一座丰碑永驻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