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小组:姓名:编写:易文菊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
(2)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3)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2.能力目标:
(1)具备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
【基础梳理】
一、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普遍性:①是发展的,②是发展的,③是发展的,整个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④,是⑤。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⑥的趋向性。
三、比较联系、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1)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所谓旧事物,是指同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关键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3)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还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
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绝无例外的,发展当然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决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
因此,我们观察事物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一切变化都看成是发展。
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易错易混】
1、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2、新事物就是在形式上比较新的事物。
【知识检测】
1、下列现象或诗句中包含事物的发展这一哲理的有()。
①全新的苹果6 PIUS手机上市②天空出现百年一遇的“六星连珠”现象
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④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D②③
2、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冠以“新潮”的名字,称之为“时代的发展”。
这种观点()。
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
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D.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3、“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该思维方法蕴含的哲学智慧有()
①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②凡事从坏处准备必然能收获最好的结果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对事物变化发展的预见性
④把握事物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发生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
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
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阿拉巴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马克•乌恩曾宣布,现代
鲸类的祖先也曾长有四肢,而且它们在水中行进时依靠的主要是两条后肢。
乌恩指出,鲸类的远古祖先曾经也是生活在陆地上、依靠四肢爬行的动物,之后,它们逐渐开始了半水生的生存方式。
随着生存方式的变化,鲸类祖先的身体形态也逐渐发生了适应水中生活的变化——原先的四肢演化成了鳍,而尾巴的形状也变得与鱼类非常相似。
鲸类的演变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鲸类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C.没有自然界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
D.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
6、在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世界顶级天文学家通过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为“矮行星”。
冥王星被降级后,大阳系最大的行星海王星也正面临着被开除的危险。
这表明
①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②旧的理论观点是荒谬的
③真理是不断发展的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④
7、“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8、事物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
A.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
B.变化是发展,发展不一定是变化
C.变化是倒退向下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D.变化既有前进的也有倒退的,而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一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B.物质是不长久的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规律是客观的
10、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上私家车的时候,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却重获西方人的青睐。
因为自行车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所以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时,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注重鼓励自行车出行、以自行车优先为原则的政策和规划。
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11、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①青藏高原海陆变迁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③世界就是一个轮回,始于何处,回到何处④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京津冀三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各自优势明显,互补性强,合作开发潜力巨大,建成新的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将带动潜力巨大的北方辽阔腹地发展。
这说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13、“城市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多,会讲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谈起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加拿大DPA工业有限公司总裁韦恩•麦克金农用了一连串的“越来越”。
这一连串的“越来越”反映了
①认识的发展②实践的发展③自然界的进化④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
”因为
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
D.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
1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6、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
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
请从手机的更新换代谈谈你对发展的理解。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5CCAAC 6-10CDDCC 11-15CABCA
【答案】(1) 手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事物在不断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这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但是,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那种倒退的、下降的运动变化就不是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