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9高一上·宁江月考) 根据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这主要体现了西周时期()
A . 家国一体的政治
B . 中央集权的建立
C . 宗室血缘的亲疏
D . 等级森严的统治
2. (2分) (2018高二下·成都期中) 《史记·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包括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
当时水利事业的进步()
A . 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
B . 导致了铁制农具的使用
C . 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D .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3. (2分) (2017高一上·微山月考) 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
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A . 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
B . 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
C . 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
D . 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
4. (2分)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真正的领袖”是因为()
A . 唐朝设政事堂
B . 元朝设中书省
C .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 . 清朝设军机处
5. (2分)英国内阁制起源于16世纪,该制度发展成责任制内阁并在英国得到完善是在
A . 18世纪中叶
B . 19世纪上半期
C . 18世纪末
D . 19世纪初
6. (2分)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
A . 联邦制原则
B . 中央集权原则
C . 分权制衡原则
D . 两党制原则
7. (2分)(2020·江西模拟) 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时有过这样一段概述:这条脉络是这样下来的:“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
这条线代表了也反映了人类前进的方向。
这条线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
A . 对专制王权的制约
B . 对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
C . 对天赋权利的实践
D . 对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
8. (2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
①割占中国领土②清政府巨额赔款③开埠通商④划定使馆界
⑤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
A . ②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
9. (2分) (2018高一下·阳高开学考) “自来图治之原,必以明目达聪为要。
此次内讧外侮,仓猝交乘。
频年所全力经营者,毁于一旦。
是知祸患之伏于隐微,为朕所不及察者多矣。
惩前毖后,能不寒心。
”以上文字出自一道上谕,这道上谕出现的背景是()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
D . 太平天国运动
10. (2分)(2020·河北模拟)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之一韦昌辉告诉英国人:中国君主(洪秀全)即天下之君主,他是创世者的儿子,全世界人民必须服从及跟随他。
同一个意思还以“万方来朝”字样刻于太平天国玉玺上。
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 . 某些领导理解了西方宗教教义
B . 宗教信仰主导外交政策的制定
C . 仍未摆脱“天朝上国”的观念
D . 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
11. (2分)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2. (2分) (2019高三上·长春模拟) 观察下图,当时毛泽东致信并盛赞蒋介石,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
A . 出师讨伐北洋军阀
B .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 . 正面战场组织抗战
D . 倡议国共两党合作
13. (2分) (2019高二上·西安月考) 20世纪40年代后期,解放区报纸上多次出现农民在集市争相购买毛泽东像的报道。
与此同时,无论民间集市还是社会机构,都开始大量印制毛泽东像。
毛泽东像在此时的畅销()
A . 强化了农民阶级的道路认同
B . 促进了土地改革的全面推广
C . 实现了理论宣传的形式创新
D . 导致了左倾路线的全面实施
14. (2分) (2018高三上·呼兰期中) 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逐渐解体地位较低
B . 经济形态④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C . 经济形态②③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 经济形态⑤在抗战时期因战时体制迅速膨胀
15. (2分)(2017·南通模拟) 下图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A . 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B . 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 .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16. (2分) (2020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1986年4月,电影《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首映式。
万民争看,轰动香港。
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
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
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
”上文中大陆对台政策调整体现在()
A . 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B . 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 .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D . 大陆成立了“海协会”
17. (2分)(2020·兖州模拟) 1958 月 1 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至 1970 年,两国陆续进行了 136 次大使级会谈,双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成果,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这个问题上未取得
任何进展。
这表明当时()
A . 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有所改变
B . 意识形态是阻碍中美交往的根源
C . 中美两国存在保持接触的沟通途径
D . 中国周边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18. (2分) (2016高三上·大田期中)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给外国(见下表)。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 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 . 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C . 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D . 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 (2分) (2017高一上·徐州月考)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的政策,其含义是指()
A . 不加入东西方两大阵营
B .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C . 坚持长期的对外开放政策
D . 重视与周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0. (2分) (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 圣西门将社会中的人群分为“劳动者”和“游手好闲者”,其中“劳动者”包括农民、存在雇佣关系的工人和工主、商业阶层以及银行家等,“游手好闲者”包括封建贵族、君主等。
这表明圣西门()
A . 意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 . 将革命的对象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C . 主要从经济意义上划分阶层
D . 深刻认识工业革命中的阶级对立
21. (2分)(2017·温州模拟)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
”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 . 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 . 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的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C . 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D . 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22. (2分) 1917年4月16日,列宁和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
这就是
A . 《四月提纲》
B . 《和平法令》
C . 《土地法令》
D .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23. (2分) (2018高三上·肇庆模拟) 1918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禁止私人自由贸易。
这一规定()
A . 促使苏俄开始所有制变革
B . 严重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国情
C .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 .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24. (2分) (2017高三上·肇庆月考) 1969年,西德推出“新东方政策”。
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加强与东方的谅解;二是承认两个德国并存局面,加强东西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德国问题的最后解决。
据此,西德推行该政策有助于()
A . 推动多极格局的形成
B . 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C . 德国摆脱冷战的影响
D . 调整美苏之间的关系
25. (2分)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1961年1月,肯尼迪总统第一次向参众两院做演讲时指出:“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的贸易赤字总额增加了将近110亿美元,国外美元持有者把它们转换成了黄金,数目如此之大,将导致我们近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流失。
”这反映了()
A . 对欧援助导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
B .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开始处于劣势
C .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全面崩溃
D . 世界经济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4大题 (共4题;共50分)
26. (13.0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
全权。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材料三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政府间则展开激烈争吵。
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27. (13.0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战时期,中国在积极寻求与英美进行远东军事合作的同时,也提出了收回香港的问题。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重庆国民政府新任驻英大使顾维钧,就曾奉蒋介石命向英国政府说明香港是中国政府渴望尽快解决的问题之一。
抗战末期,随着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中国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开罗会议后,人们在欢呼《开罗宣言》关于将日本从中国掠去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这一规定的同时,也殷切期待着香港能回到祖国怀抱。
……重庆国民政府虽然出于稳定自身统治目的,希望收回香港主权,但为取得英美对其反共灭共这一中心目标的支持,不愿在香港问题上与英美闹翻最终不得不屈从美国压力,对英国妥协致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收复香港的极好机会。
——摘自袁成亮《抗战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
材料二:不少人都会问,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势如破竹之时不一举解放香港,而把这个问题留到几十年后解决?从今天看来,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最初几年,中国政府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内经济……,审时度势,区别轻重缓急,集中力量处理一系列更紧迫的大事。
……1978年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
……这个时候的国际形势,较之从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大为缓和,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国际环境的改善为中国实现统一大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同时,随着1997年日趋接近,新界租期渐近届满,香港的前途也渐成为各方注意力汇集的焦点。
——摘自《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始末》材料三: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
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至于说一旦中国宣布一九九七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
大的波动。
……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我担心的是今后十五年过渡时期如何过渡好,担心在这个时期中会出现很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
我们进行磋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单单是两国政府,而且包括政要约束厂商及各行各业,不要做妨碍香港繁荣的事。
——摘自《邓小平文选·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1982.9.24
材料四: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态度,结合所学,从中国视角分析抗战胜利前后没有收复香港的原因。
并简要阐述中国人民欢呼《开罗宜言》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建立后“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势如破竹之时不一举解放香港”?并扼要概括当时中国政府提出的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会谈中邓小平提出的解决方案,并指出中英双方达成的共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定《基本法》的机构。
根据材料四概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并概述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历史意义。
28. (14.0分) (2019高二下·汕头期末)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星球大战”计划,是研制与部署以定向能、动能等新型武器为主体的反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美国国家计划。
通过这一计划,美国企图在宇宙空间建立多层防御体系,把太空辟为海陆空外的第四个战略领域,夺取所谓“高边疆”的控制权。
“星球大战”计划酝酿于里根上台伊始,经过两年左右的勾画,里根于1983年3月23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已“下令制定一个全面深入的研究计划——‘战略防御’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最终消除由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所造成的威胁”。
随后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
与“星球大战”计划相配套,美国当局还提出了“太空工业化构想”,试图以军事技术带动太空经济开发,为率先确立太空霸权奠定基础,同时亦试图通过这一途径使美国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独占鳌头,从而为21世纪继续领先于世界创造条件。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星球大战”计划。
29. (10.0分) (2020高二下·吉林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
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
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4大题 (共4题;共50分)
26-1、
26-2、
26-3、
27-1、
27-2、
27-3、
27-4、
28-1、
28-2、
29-1、
29-2、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