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教会和封建 特权的主要思想武器。
约翰·洛克

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始祖、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创始人、 西方自由主义之父。 自由是扫除一切外部障碍,使个人获得充分发挥自己才 智的机会,自由主义的使命在于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 特权的压制或迫害。 洛克的思想对英国、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



自由与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关系:

1、自由内在的包含着道德的维度或力量。自由是个体自 身道德能力的体现,是衡量个体道德水平的主要参照之 一。 2、自由的教育也蕴涵着道德教育的成分。引导学生在道 德教育上的自我完善,发挥自身潜能,才能达到真正的 自由。 3、自由既是道德教育的条件,也是道德教育的目的。



温和派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道德准则的基础上,发 展自身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能力,而非 强迫学生机械服从某种绝对的、固定的社会规范与道德 准则。 在出发点上秉持以个人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的价值取 向,在道德教育的性质上以自由的、开放的或反灌输的 道德教育为特征;道德教育过程上,以儿童的理性探究、 反思性判断和自主选择为旨趣。 强硬派

3、自由主义道德对个人主义的过度彰显。 过分强调道德的主体性和价值选择性——道德的相对主 义和主观主义


4、自由主义道德教育对道德责任的淡化 自由主义道德教育将人的道德生活视为不受任何外在力 量控制的纯粹自我力量或自然生长的结果,这必然使其 无法关照他者与社会共同体的利益诉求,对自我的道德 责任变成了对他者的不负责任。 道德两难困境


自由主义深入到西方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弥漫于主流 思想话语与学术理论之中,成为最富影响力与冲击力的 思潮。 主张个体享有不受任何外在干预的自由与权利是其基本 的价值承诺。自由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自由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一切权利的基础。 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是人类进步唯一可靠而永 久的源泉。


旧个人主义:只考虑个人目标、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 自由放任的,倔强的个人主义。

在道德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把个人利益与他人 的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自由与社会 发展统一起来,在社会发展的整体架构内考虑自 身的利益与自由。个人的自由不能与社会发展的 整体利益相背离。

2、注重肯定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观,反对否定意义上的消 极自由观。 消极自由观:个人不受他人的限制,也不受社会的强制, 不容许他人妨碍自己的选择。核心是免于干涉。 积极自由观:主体自身追求的自由,即人是自己的主人, 其生活、选择和自由取决于个人的自主和自决。核心是 自主。



新自由主义倡导积极的自由,这种自由内在的符合道德 的规定和道德教育的要求。 1、它是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自由,是发展人的潜 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自由。 2、它是符合道德准则、体现道德水平,于他人和社会有 益的自由。 3、它是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平等享有的自由。




3、倡导国家的积极干预,反对个人的行为放任。 无节制的自由主义只能导致各种各样的自以为是、行事 放肆、缺乏责任、自私自利。 主张个人的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使个人自由与社会 发展相协调。


以自由为思想主题的自由主义思潮则是伴随西方 社会发展历程的一种主流思潮。 在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没有哪一学派或思想体 系像自由主义一样广受支持、研究与批判。—— 徐大同

自由主义的历史演进

肇始于17世纪,成长于18世纪,完型于19世纪, 成熟于20世纪。 1、古典自由主义


2、新自由主义



重视社会规范与社会秩序
自由主义思潮对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进程的影响

1、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个人的自由选 择。 2、公平的教育环境是保障教育自由的基本前提。 3、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



4、道德教育应允许学生选择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自由主义思潮对西方社会道德教育的不良影响

保守自由主义

固守古典自由主义传统,反对新自由主义对古典自由主 义进行大幅度修正。 它否定积极的自由,反对国家对个人自由的过度干预; 主张以宪政制度保护个人的权利并制约政府的权力;将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视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代表人物: 哈耶克、弗里德曼、诺齐克等



1、自由主义思潮的首要关怀是个人自由的维护问题。它 强调个人自由与权利的重要性,并把保障个人的自由权 利作为一切活动之最高、基本、甚至唯一的目的。 2、强调个人同等的道德价值。 3、强调私有财产。 ……

自由主义致力于平等,但它需要优秀;自由主义致 力于自由,但它需要美德。(Liberalism is committed to equality, but it needs exellence. It is committed to freedom, but it needs virtue.)《西方近代自由主义传统 :从霍布斯 到约翰·密尔》 周枫——《自由主义的道德处境》 Dwight Boyd——《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和压迫性的社群 关系——道德主体面临的两难困境》 德怀特·鲍伊德——《作为道德教育理论框架的自由主 义: 前景与问题》 唐爱民——《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



国家为了整体的利益考虑而采取的种种积极而理性的政 策、行动和干预,是每个人践行自由、获得自由的保证 与条件。适当的干预是防止各种极端个人主义,促进各 阶层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相处的保证与条件。 国家对教育政策的合理规划与强制推行,不仅不损害自 由的理论,而且是大多数人自由权利的现实选择。


道德教育需要自由,但自由是有限度的。(教育的起点, 教育的过程,教育的结果) 社会现实和社会需要对个人自由的制约。 自由要有现实的意义,就需要某种控制或权威。而权威 使教育变得真实、客观。



如何确定个人与整体,个人自由、市场与政府权 力之间的关系等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 自由主义的内核是防止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自由主义的道德困境

自由主义为坚持个人主义而削弱了人们的共同体归属感 ; 为坚持权利优先立场而淡化了人们对美德的追求 ;为坚持 国家的道德中立性而抑制国家在道德中的教化作用。 若优先考虑善和道德 , 就有可能侵犯个人权利 , 走向道德 强加以致思想专制。 问题在于,自由主义难于兼顾自由与平等,权利与美德, 正义与善这两方面价值,这使它陷入道德两难困境。



同古典主义与保守主义相比,新自由主义更符合社会发 展和民众需求,其合理性相对而言更现实,对道德教育 的影响更明显、更直接。新自由主义更代表了当代西方 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将新自由主义为切 入口来窥视自由主义思潮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理论及其道德教育意蕴

1、重视个人合作与社会整体利益,反对纯粹、孤立的个 人主义。 新个人主义:以合作和社会利益为旨趣,强调个人的社 会责任心。


17世纪—19世界中叶(古典自由主义)

边沁 密尔 亚当·斯密 斯宾塞
康德
洪堡

边沁试图用功利主义理论论证自由主义的理论根由与现 实基础。以行为的结果或个人利益的满足程度作为判断 一切行为的价值依据,他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 福”原则。 密尔的“自由就是在于一个人想做的事”成为西方社会 古典自由主义观的戒律。他的自由是一种积极的自由、 肯定的自由。一个自由的社会在任何方面都必须尊重个 人的自由。
3、保守自由主义



西方自由主义的发端
古希腊的城邦社会诞生了自由公民的思想与阶层 古罗马的共和制度造就了共和思想和法制与自由并举的 宪政 中世纪基督教思想——个人得救教义


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及其伴随的个人主义取 向,更是成为直接孕育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产床。

对整个西方文明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自由主义思潮,其 成型是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过分强调道德的主体性和价值选择性道德的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自由主义道德教育将人的道德生活视为不受任何外在力量控制的纯粹自我力量或自然生长的结果这必然使其无法关照他者与社会共同体的利益诉求对自我的道德责任变成了对他者的不负责任
自由主义 视域下的 道德教育

自由是人的自主、自立活动状态,这种状态既是一种客 观状态,又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体验。 政治哲学中没有一个基本概念比“自由”更具有与形而 上学问题难解难分的联系了。自由既是形而上学这座庙 宇里供奉的最高神,也是政治哲学理论座架上的冠 冕。——应奇、刘训练《第三种自由》

为什么道德自由主义者倡导国家道德中立?

第一 , 善观念的多元性使国家对任何一个善观念 的偏向都会损害到其他善观念的追求者 , 造成不 公平的对待诸善观念。 第二 , 国家对善道德的强要求干涉了公民对生活 的自主权利 , 迫使公民按照国家认定的善观念生 活本身就是一个恶。


第三,国家是暴力垄断机构,而执握权力者也是 人 , 国家对善以及善解释权的垄断有可能制造出 最大的恶。


自由主义思潮对西方道德教育政策的影响

自由主义被人们视为建构自我生活方式的一种主导性价 值观。 杜威在《自由主义与社会活动》中提到:自由主义所起 的作用首先是教育性的。 哈耶克在《经济自由主义》中论述了自由主义之于个体 的道德发展和社会的道德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他认为 道德与自由是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只有拥有与我 们自己的道德价值本质上相似的道德价值的社会,才能 作为自由社会而生存下来。

政府太弱就不会威胁到我们自由 , 但又保护不了 我们的权利。如果政府足够强而有效地保护我们 的权利并增进我们的目标 , 又会有难以控制的危 险。这是一个两难困境。

自由主义所处于其中的道德困境说明 , 它没有掩 盖冲突,而是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在尊重人的自 由权利与尊重人的平等权利 , 在尊重个人的选择 权利与尊重传统美德之间保持平衡。


亚当·斯密基于经济自由的立场,深刻而独到地论证了 个人自由与国家责任的关系,使得个人的自由空间在理 论上得到拓宽。 斯宾塞以进化论为方法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放大到无所 不能的境地,提出教育的完全自由发展和不受国家干预 的观点。


康德系统而全面地论证了自由主义的理性基础。 洪堡以对个性的钟爱和理性的倡扬为出发点,将自由思 想深入到社会政治生活特别是教育生活的深处。



在自由主义者看来 , 善是不能强迫的 ,强迫是最大的恶。 个人有权决定是否选择他人或外部共同体提供的善观念 或善生活方式,但任何人或共同体不得将善观念或善生活 方式强加于个人。人的不道德性也不可能被其强迫所获 得的善抵消。自由选择权与美德要求发生了严重冲突。
国家道德中立

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艾克曼、 拉莫尔等人 所谓国家道德中立 , 是指国家 ( 政府 ) 应当中立于 其公民所追求的所有善生活观念 , 平等地宽容它 们。国家的任务在于制定和维持一些规则以使它 们公民能够去过他们想过的生活 ; 政治道德应当 只关心权利 ( 正当 ), 而让个人去决定他们自己的 善。(亨特 : 《文化战争》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0年,第69页)
自由主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政治传统, 是在西方流行了两个世纪的意识形态模式。自由 主义信奉个人主义和自我利益,即首先考虑个人, 其次考虑国家和社会 , 认为社会的目的是为了个 人,国家应该为个人服务,而不是个人利益服从国 家利益。——王彩波 靳继东《西方近代自由主 义 传 统 : 从 霍 布 斯 到 约 翰 · 密 尔 》


新自由主义

它放弃绝对自由或极端放任的价值观而主张国家对个人 行为的必要干预或者有限干涉。

代表人物: 格林(英国)、杜威(美国)

格林
他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是基于道德与伦理的考虑,将自由 扩展为所谓的“积极自由”,主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 实现国家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干预。


杜威 他的新自由主义是以新个人主义为思想基础,认为人们 拥有的权利应该是扩大了的生命的、富有社会意义的权 利。个人自由权利的拥有与享用不能脱离个人赖以生存 的社会及社会生活,他人与政府是个人自由得以实现的 必要的资源或形式。

1、自由主义道德教育之片面的理性主义理论基础。 理论假设:人都有理性且人的理性能确保道德判断与选 择的合理性。 是否人人向善? 理性能否包揽一切?


2、自由主义道德教育之理论化、绝对化的自由观。 强调自由的权利并将其视为获得利益的手段。


自由受到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也离不开社会系 统的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