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局部
自然地理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
【考纲解读】
1自然界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陆地水体,河流径流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开展的意义,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学习目标】
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能够根据河流的补给类型图,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第一课时
考点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精讲】
1.相互联系的水体
1存在形式错误!
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3陆地水体类型及相互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类型
2水循环的意义——四个关键词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④“塑造〞——地表形态。
【练一练】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以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管道输水、蒸发
B.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蒸发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2以下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D.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方法与技巧】
重点一河流的补给类型
1.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拟如下: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方法
1大气降水为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上下的影响,径流量顶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3.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
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
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没有径流。
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
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
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21米每秒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
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
从径流曲线的上下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
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
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该河的径流变化根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
【稳固与练习】
1.2021·高考江苏卷以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答复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2.以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
3.读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
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方法与技巧】
重点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防止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
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给量。
5.影响下渗
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稳固与练习】
4.2021·高考课标全国卷Ⅲ以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5.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聚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会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以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2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B.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第二课时
考点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精讲】
1.水资源及其分布
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
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拟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水资源的分布
①全球分布
2
水资源紧张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练一练】
2021·山东济南一中月考图甲中有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图乙为南美洲局部国家所在地区示意图。
读图答复1~2题。
1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生物水 B.雾气 C.冰川融水 D.雨水
2图甲中设施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方法与技巧】
1.水资源短缺的两种类型
1资源性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开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的现象,如京津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
2水质性缺水:是指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
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兴旺地区面临的共同难题。
2.关于水资源状况的几种分析方法
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水资源状况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二是人口总数。
3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越多,蒸发量越少,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泼,水资源总量越大。
图示如下:
4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5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开源和节流
与练
习】
1.2021·高考课标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以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以下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本钱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缺乏 D.市场需求缺乏
【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