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2019 届高三化学放学期第二次诊疗性检测试题(含解
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23 Si—28 Cl—35.5 Ni—59
Cu— 64
第 I 卷(选择题 ,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此题共13 个小题 , 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亲密有关 , 以下剖析错误的选项是
A.用氯化钙作钢箱梁大桥融雪剂会加快钢铁腐化
B.对燃煤进行脱硫办理有益于减少酸雨的产生
C.明矾水解生成的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颗粒物
D.芬芳族化合物有香味 , 均能够用作食品香味剂
【答案】 D
【分析】
【详解】 A.氯化钙是电解质,铁与钢中的碳、湿润的空气形成原电池,用氯化钙作钢箱梁大
桥融雪剂会加快钢铁腐化,故 A 正确;
B.煤中含有硫元素,直接焚烧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对燃煤进行脱硫办理有益于减少酸
雨的产生,故 B 正确;
C. 明矾水解生成的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表面积大,吸附水中悬浮颗粒物,故 C 正确;
D. 芬芳族化合物不必定有香味,很多有毒,只有少量能够用作食品香味剂,故 D 错误;
应选 D。
2.短周期元素 X、Y、 Z、 W在周期表中的地点以下表所示 , 此中 W元素的单质是制备漂白液的重
要原料。
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X Y
Z W
A. 简单氢化物沸点:X<Y<Z
B. Z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W
D. 单核离子的半径:X<Y<W
【答案】 B
【分析】
【剖析】
短周期元素X、 Y、 Z、 W在周期表中的地点以下表所示, 此中 W元素的单质是制备漂白液的重要原料,W是氯元素,X 为氮元素,Y 为氧元素、Z 为磷元素。
【详解】A、水常温下是液体、氨分子间形成氢键,简单氢化物沸点:Z<X<Y,故 A 错误;
B、 P4平分子中含有P-P 非极性共价键,故 B 正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PO4<HNO3<HClO4,即 Z<X<W,故 C错误;
D、单核离子的半径:N3->O2-,故 D 错误;
应选 B。
【点睛】此题考察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重视考察学生剖析推测能力,解题重点:推测元
素,易错点 A,明确元素周期律,注意元生性质的特别性。
3.工业用合成 , 以下有关剖析正确的
A. X的名称为1,1一二甲基乙烯
B. X是丁烯的同系物
C. 工业制备Y 属于加聚反响
D. Y能使溴水退色
【答案】 C
【分析】
【剖析】
A、主链应是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的碳链;
B、 X 和丁烯分子式同样,结构不一样;
C、工业制备Y 属于加聚反响;
D、 Y 中没有不饱和键。
【详解】 A、 X 的名称为 2 一甲基丙烯,故 A 错误;
B、 X 是丁烯的同分异构体,故 B 错误;
C、工业制备Y 属于加聚反响,故C正确;
D 、 Y 中没有不饱和键,不可以使溴水退色,故 D 错误;
应选 C 。
4.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将 1.0 mol KF 溶于水 , 溶液中阴离子数量小于
1.0
A
N
B. 质量均为 -
0.9 N A
1.7g 的 OH 和-OH, 所含质子数量均为 C. 1.0 mol Na O 和 1.0 mol Na S 混淆后阴离子总数为
2N
2 2
2 A
D. 60gSO 2 晶体中 , 含有 [SiO 4] 周围体结构单元的数量为 N A
【答案】 A
【分析】
【详解】 A 、氢氟酸是弱酸,将 1.0 mol KF 溶于水,氟离子水解量等于生成氢氧根离子的量,
溶液中阴离子数量缺乏溶液的体积,没法计算,故 A 错误;
B 、电子质量忽视不计,质量均为
-
1.7g 的 OH 和-OH ,所含质子数量均为 0.9 A ,故 B 正确;
N
C 、 Na 2O 2 中过氧根离子是原子团, 1.0 mol Na 2O 2 和 1.0 mol Na 2S 混淆后阴离子总数为 2 A ,故
N
C 正确;
2
)=60g/60g · mol - 1
所以 60gSiO 2
D 、n ( SiO =1mol ,每个 Si 原子和四个 O 原子形成周围体结构,
晶体中 Si 原子个数为 N A ,所含 [SiO 4] 周围体数为 N A ,故 D 正确;
应选 A 。
【点睛】此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考察物质的量有关计算,
-
明确物质组成微粒及 OH 和 -OH
质子数计算方法是解此题重点,重视考察学生剖析判断及计算能力,易错选项是
D ,每个 Si
原子和四个 O 原子形成周围体结构。
5. 现有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其工作原理如图。
放电时生 成的 Li 2CO 3 固体和碳储藏于碳纳米管中。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该电池中的有机溶剂不可以含活性较大的氢
B. 充电时 ,Y 为阳极 ,Li +向 X 电极挪动
C. 放电时 , 负极反响为 2Li+CO 32- — 2e - ===Li 2CO 3
D. 放电时 , 电池总反响为
223
3CO+4Li===2Li CO+C
【答案】 C
【分析】
【剖析】
A、锂是开朗金属;
B、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响,Y 为阳极, Li +向 X 电极挪动;
C、放电时,负极反响为Li — e- =Li +;
D、放电时,锂作复原剂,二氧化碳作氧化剂,电池总反响为3CO+4Li===2Li CO+C;
223
【详解】 A、锂是开朗金属,该电池中的有机溶剂不可以含活性较大的氢,不然锂会与有机溶剂
发生反响,故 A 正确;
B、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响,Y 为阳极, Li +向阴极 X 电极挪动,故 B 正确;
C、放电时,碳酸根离子不可以经过有机溶剂,负极反响为Li — e- =Li +,故 C 错误;
D、放电时,锂作复原剂,二氧化碳作氧化剂,电池总反响为3CO2+4Li===2Li 2CO3+C,故 D 正确;
应选 C。
【点睛】此题考察原电池及电解池,解题重点: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响、工作原理,注意
电化学知识的应用及锂的性质。
6.以下实验所选择的试剂、装置或仪器( 夹持装置已略去 ) 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提取溴水中的溴
B.考证白腊油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
C. 考证 H2O2分解时二氧化锰的催化成效优于氯化铁
D. 量取 20.00mL 0.1000mol/L HCl溶液
【答案】 B
【分析】
【详解】 A、酒精与水混溶、不分层,酒精不可以从溴水萃取溴,故 A 错误;
B、白腊油分解产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证明其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故 B 正确;
C、考证 H2O2分解时二氧化锰的催化成效优于氯化铁时,要控制其余条件同样,取双氧水的浓
度要同样,故C错误;
D、量筒的精准度为0.1mL,量取 20.00mL 0.1000mol/L HCl 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故 D错误。
应选 B。
7.20 ℃时 , 用 NaOH调理 0.10mol/LH 2 C2O4溶液的 pH, 假定不一样pH 下均有
c(H2C2O4)+c(HC2O4—)+ c(C2O42-)=0.10mol/L。
使用数字传感器测得溶液中各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 pH 的变化曲线以以下图。
以下有关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A. 曲线 a 代表 H2C2O4浓度随 pH的变化
B. pH 从 4 到 6 时主要发生的反响离子方程式为-2-
2OH+H2C2O4====2H2O+CO
24
C.在曲线 a、 c 交界点有 : c(H+)+ c(H2C2O4)= c(OH- )+ c(C2 O42- )
D.当溶液 pH=7 时 : c(Na +)> c(C2O42- )>c(HC 2O4- )> c(H2 C2O4 )
【答案】 D
【分析】
【剖析】
—
浓度, c 曲线代表2-
浓度。
b 曲线代表 H2C2O4浓度, a 曲线代表 HC2O4C2O4
—
浓度随 pH的变化,浓度先变大,再变小,故A错误;
【详解】 A、曲线 a 代表 HCO
24
B、 pH 从 4 到 6 时主要发生的反响离子方程式为
-—2-
,故 B 错误;OH+HC2O4=H2O+C2O4
C、由图中信息可知,在曲线a、c 交界点,c(H2C2O4) 特别小,c(C 2O42- )=c(HC 2O4- ) ,溶液呈酸性,但氢离子浓度很小, c(H+)+ c(H2C2O4)< c(OH-)+ c(C2O42-) ,故 C错误;
D、当溶液 pH=7 时,溶液呈中性。
由图可知,该溶液为Na2C2O4和 NaHC2O4的混淆溶液,且溶质
22424242-
的一级水解远远大于其二级水解,所以该溶液中
以 Na C O 为主,只含极少许的 NaHCO, C O
有关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 c(C2O4
2-
)>c(HC
-
)> c(H2C2O4) ,故 D 正确;: c(Na2O4
应选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 共 174分)
三、本卷包含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 题为必考题 , 每个试题考生都一定做答。
第
33~38 题为选考题 , 考生依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共 129 分)
8.氨气与适当氯气混淆反响可生成 NH4Cl( 俗称脑砂 ) 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某学习小组利用以下
装置模拟该反响 ,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所需的氯气是用浓盐酸与MnO2反响制取。
装置 A 中仪器 X 的名称为 ____;X 中发生
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要获取干燥纯净的氯气 , 上述 A、B、C 装置的连结次序挨次为 a→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 ) 。
(3) 利用 E 装置 , 将适当氨气与氯气充足混淆反响氨气应从_______( 用小写字母表示) 通入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可能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
(4) 《唐本草》记录脑砂入药能够散瘀消肿, 天然脑砂含少许NH4Cl ,现取天然脑砂进行NH4Cl 含量测定。
正确称取必定质量脑砂, 与足量的氧化铜混淆, 以以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已
知 :2NH4 Cl+3CuO=3Cu+N2+2HCl+3H2O 。
①为顺利达成有关物理量的测定, 请完美以下表格:
丈量时间点加热前
丈量内容_______________当察看到
停止加热
_____现象时 ,
冷却, 称量H装置的总质量
②假如不用 J 装置 , 测出 NHCl 的含量将 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
4
【答案】 (1).圆底烧瓶 (2).MnO+ 2Cl-+ 2 ++Cl↑+ 2HO(3).debc
+4H Mn
222
(4). f (5). 8NH 3 +3Cl2=6NH4Cl+N2(6).黄绿色气体消逝,有白烟生成(7).称量 H 的总质量(8). G中不再有气泡出现(9).偏高
【分析】
【剖析】
( 1)装置 A 中仪器 X 的名称为圆底烧瓶,利用MnO和浓 HCl 制取氯气;
2
( 2)要先用饱和食盐水除掉氯气中的HCl 气体,再干燥;
( 3)氨气的密度小,利用E装置,将适当氨气与氯气充足混淆反响氨气应从 f 通入,氯气能
将氨氧化,生成氯化铵,由此剖析;
(4)①F 中发生反响 2NH4Cl+3CuO=3Cu+N2+2HCl+3H2O, G中浓硫酸将氯化氢干燥, H中碱石灰
增重,可测定 HCl 的质量,可算出氯化铵。
②假如不用 J 装置,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进入J 中,测出 NHCl 的含量将偏高。
4
【详解】( 1)装置 A 中仪器 X 的名称为圆底烧瓶,利用MnO2和浓 HCl 制取氯气, MnO2+ 2Cl -+ 4H+Mn2++Cl 2↑+ 2H2O;
( 2)要先用饱和食盐水除掉氯气中的HCl 气体,再干燥,要获取干燥纯净的氯气, 上述 A、B、
C 装置的连结次序挨次为adebc;
(3)氨气的密度小,从 f 进,氯气的密度大于氨气的密度,有益于两种气体充足混淆,而且
充足反响,生成氯化铵, 8NH3+ 3Cl2=6NH4Cl + N2,可能察看到的现象是:黄绿色气体消逝有白
烟生成;
(4)①F 中发生反响 2NH4Cl+3CuO=3Cu+N2+2HCl+3H2O, G中浓硫酸将氯化氢干燥,当察看到G 中不再有气泡出现现象时,H中碱石灰增重,可测定HCl 的质量,加热前要称量H的总质量,依据反响后H 的增重可算出氯化铵。
②假如不用J 装置,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进入J 中,测出NH4Cl的含量将偏高。
【点睛】此题以岩脑砂为载体,考察氯气的制备原理、仪器辨别、气体除杂与干燥、实验装
置的连结、物质的查验、对装置的剖析评论、物质含量测等知识,难点:( 4)物质含量测定实验设计,要清除各样扰乱要素。
9. 高铁酸钠(Na 2FeO4 )拥有很强的氧化性, 是一种新式的绿色净水消毒剂。
工业上以菱铁矿( 主要成分是FeCO3及少许 SiO2) 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钠生产过程以下:
(1)Na 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高铁酸钠用于杀菌消毒时的化学反响种类为____( 填“氧化复原反响”、“复分解反响”或“化合反响”) 。
(2)依照上述流程 , 步骤①中碱浸时可否用较廉价的 Ca(OH)2代替 NaOH_____填(“能”或“不可以” ), 原由是 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 28%的稀硫酸需要用 98%的浓硫酸配制 , 配制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 , 还 ____( 填字母序号 ) 。
步骤③中查验 Fe2+所有转变为 Fe3+的方法是: __________。
A.容量瓶B.烧杯 C .烧瓶 D .玻璃棒 E .酸式滴定管 ;
(4)步骤④中除生成 Na2FeO4外 , 还有 NaCl 生成 , 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己知步骤⑤是向Na2FeO4溶液中持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获取悬浊液, 则操作 a 的名称为 _____。
(5) 理论上 , 每获取 0.5mol
2-
耗费 NaClO的总质量为 _____。
的 FeO4
【答案】(1). +6 (2).氧化复原反响(3).不可以(4). CaSiO3 难溶于水,无
法分别出SiO (其余合理答案也可)(5). BD(6).取少许③中溶液于试管,滴入少2
量 K3Fe(CN)6溶液,若无蓝色积淀,则 Fe2+已经所有转变为Fe3+(7).2Fe3++ 3ClO-+ 10OH
-=2FeO42-+ 3Cl -+ 5H2O (8).过滤(9). 74.5g 【分析】
【剖析】
工业上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及少许 SiO2,①用 NaOH溶解 SiO2除掉,步骤②顶用 28%
的
稀硫酸溶解生成亚铁离子,③ NaClO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④而后加入NaOH和 NaClO 发生反响:3+--2-+3Cl-+5HO,获取高铁酸钠(Na FeO)溶液,⑤最后结构
2Fe+3ClO +10OH =2FeO
4224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获取产品高铁酸钠。
(1) Na2FeO4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 CaSiO3难溶于水;
(3)依据配制必定量分数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确立所用的仪器;
可用 K3Fe(CN) 6溶液,查验 Fe2+;
(4)步骤④中除生成 Na2FeO4外,还有 NaCl 生成,依据质量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分
别固体与液体应用过滤;
( 5)理论上,由电子守恒,铁从2-~ 2NaClO计算。
+2 价变为 +6 价,按关系式 FeO
4
【详解】( 1) Na FeO 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Fe 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
24
高铁酸钠拥有很强的氧化性,高铁酸钠用于杀菌消毒时的化学反响种类为氧化复原反响;
( 2)用 NaOH溶解 SiO 生成硅酸钠能溶解,进而与 FeCO分别而除掉,不可以用较廉价的
Ca(OH)
232代替 NaOH, CaSiO3难溶于水,没法分别出SiO2。
(3)依据配制必定量分数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确立所用的仪器:胶头滴管、
量筒、玻璃棒、烧杯,应选: BD。
步骤③中查验 Fe2+所有转变为 Fe3+的方法是:取少许③中溶液于试管,滴入少许 K3Fe(CN) 6溶液,
若无蓝色积淀,则Fe2+已经所有转变为Fe3+;
( 4)步骤④中除生成Na2FeO 外,还有 NaCl 生成 , 其离子方程式为3+--2
2Fe+ 3ClO+ 10OH =2FeO4
4
-+ 3Cl -+ 5H2O;
己知步骤⑤是向Na2FeO4溶液中持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获取悬浊液,分别固体与液体应用过滤,
则操作 a 的名称为过滤。
2-
( 5)理论上,由电子守恒,铁从 +2 价变为 +6 价,按关系式 FeO4~ 2NaClO 计算,每获取 0.5mol 的 FeO42-耗费 NaClO 的总质量为 74.5g 。
10.除去尾气中的 NO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
I. NO氧化机理
已知 :2NO(g)+O 2(g)===2NO2(g)△H=- 110kJ·mol -1 ;25 ℃时 , 将 NO和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充入刚性反响容器中, 用测压法研究其反响的进行状况。
系统的总压强p 随时间t的变化以下表所示(忽视NO2与N2O4的转变)
t/min080160
p/kpa75.063.055.055.0
(1)0~80min,v(O2)=_____kPa/min;跟着反响进行, 反响速率渐渐减小的原由是____。
用压强代替浓度所获取的均衡常数用K( p) 表示 ,25 ℃时,K(p)的值为____( 保存 3 位有效数字) 。
(2) 查阅资料, 关于总反响2NOg)+O(g)=2NO2(g)有以下两步历程
第一步2NO(g)====N2O2(g)迅速反响
第二步N2O2(g)+O2(g)=2NO2(g)慢反响
总反响速率主要由第______步决定; 若利用分子捕捉器适合减少反响容器中的N2O2,总反响的
均衡常数K( p) 将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提升反响温度至35℃, 则系统压
强 p∞(35 ℃)______p∞(25 ℃)(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II. NO的工业办理
(3)H
2复原法 :2NO(g)+2H (g)===N (g)+2H O(g) ;△ H=a;已知在标准状况, 由元素最稳固的单质222
生成 1mol 纯化合物时的焓变叫标准摩尔生成焓。
NO(g)和 H2O(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
+90kJ/mol 、 -280kJ/mol,则 a=_____。
3
(4)O 3-CaSO 联合办理法
NO能够先经 O3氧化 , 再用 CaSO水悬浮液汲取生成
的NO, 转变为 HNO, 则悬浮液汲取 NO的化学
3222
方程式为 __________;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 Na2SO4溶液能提升
2-
对 NO2的汲取速率。
请用平SO3
衡挪动原理解说其主要原由_________________( 联合化学用语和文字)
【答案】(1).0.15(2).反响物浓度减小,反响速率降低(3).3.20 (4).二
(5).不变(6).大于(7). -740kJ/mol (8). CaSO3+2NO+H2O=CaSO4+2HNO3 (9).关于反响 CaSO( s)2+(aq)2-(aq) ,加入硫酸钠溶液时,硫酸根离子部分结
Ca+ SO
33
2-
合钙离子,使其均衡向右挪动,SO3的浓度增大,汲取NO2的速率增大。
【分析】
【剖析】
(1)依据三段式计算;反响物浓度减小,反响速率降低;依据均衡常数的定义书写;
(2)历程中最慢的反响步骤决定反响速率;均衡常数 K( p) 只受温度影响;提升反响温度决速反响
步骤均衡逆向挪动,系统压强增大;
(3)△ H=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 反响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
(4) NO2将 CaSO3氧化,写出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的方程式。
关于反响 CaSO( s)2+ 2 -(aq) ,加入硫酸钠溶液时,硫酸根离子部分联合钙离
Ca(aq) + SO
33
子,使其均衡向右挪动。
【详解】( 1) t=0min时, P=75kpa,将 NO和 O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 充入刚性反响容器中
2
2NO(g)+O2(g)===2NO 2(g)
p 始 /kpa 5025
△ p/kpa 2x x2x
p/kpa 50-2x 25-x2x
80min 时,(50-2x)+(25-x)+2x=63
x=12kpa
v(O2)=12/80=0.15kPa/min;
跟着反响进行, 反响速率渐渐减小的原由是:反响物浓度减小,反响速率降低;
均衡时,( 50-2x)+(25-x)+2x=55,x=20kpa,用压强取代浓度所获取的均衡常数用K( p)表示 ,25 ℃时 ,K( p) 的值为 402/(10 2×5)=3.20 ;
( 2)历程中最慢的反响步骤决定反响速率,第二步是慢反响,是决速反响;均衡常数K( p)只受温度影响,减少反响容器中的N2O2, 总反响的均衡常数K( p) 将不变;提升反响温度决速反
应步骤 N2O2(g)+O 2(g)=2NO2(g)均衡逆向挪动,系统压强增大,若提升反响温度至35℃, 则体系压强 p∞(35 ℃) 大于p∞(25 ℃) ;
( 3)△ H=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 反响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
=- 280kJ/mol ×2- 90kJ/mol ×2= -740kJ/mol;
( 4) NO2将 CaSO3氧化,悬浮液汲取N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O3+ 2NO+ H2O=CaSO4+ 2HNO3;
关于反响 CaSO( s)2+(aq) 2 -(aq) ,加入硫酸钠溶液时,硫酸根离子部分联合钙离
Ca+ SO
33
子,使其均衡向右挪动,
2-
的浓度增大,汲取 NO2的速率增大。
SO3
11.云南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有着丰富的铜镍矿石资源。
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地点是 ____,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_____, 该原子核外有 ___个未成对电子。
(2)Ni(NH 3) 4SO4中 N的杂化轨道种类是_____;1 mol Ni(NH 3) 42+中含有的键数量为 ____个;SO42-的立体构型是 ______。
(3) 氨是 _____分子 ( 填“极性”或“非极性”),经测定NH4F 为分子晶体, 类比NH3·H2O表示出NH4F 分子中的氢键_____。
(4)铜镍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以下图, 此中原子 A 的坐标参数为 (0,1,0);
①原子 B 的坐标参数为 ____;
②若该晶体密度为 d g/cm3,则铜镍原子间最短距离为____pm
【答案】(1).第周围期Ⅷ族(2). 1s22s 22p63s 23p63d84s2(3). 2(4). sp
3 (5). 16N A(或9.632×1024)(6).正周围体形(7).极性(8). F-H··· N(或N-H··· F) (9).(10).
【分析】
【剖析】
(1)镍原子序数为 28,据此判断其在周期表中地点;由结构原理书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判断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
(2)依照价层电子互斥理论计算判断即可;
2+
34
中含有的键数量为( 3×4+4)AA
1 mol Ni(NH )N =16N ;依照价层电子互斥理论计算判断即可;
( 3)氨分子中有一对末成键电子对,是极性分子;
4
F-H··· N(或NHF 分子中的氢键
N-H··· F);
( 4)①原子 B 的坐标参数为;
②处于面对角线上的 Ni 、Cu 原子之间距离近来,晶胞面对角线长度等于Ni 、Cu 原子距离的 2倍,而面对角线长度等于晶胞棱长的倍,均派法计算晶胞中Ni 、 Cu 原子数量,计算晶胞
的质量,而晶胞质量=晶体密度×晶胞体积。
【详解】 (1) 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地点是第周围期Ⅷ族,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63s 23p 63d 84s 2,该原子核外有 2 个未成对电子。
( 2) Ni(NH 3 ) 4SO 4 中中心原子 N 的价电子对数为( 5+3)/2=4 ,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共形成4
个 σ 键,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空间构型为周围体型,采纳
sp 3 杂化;
2+
键数量为( 3×4+4) N A =16N A ( 或 9.632 ×1024
) ;
1 mol Ni(NH 3) 4 中含有的
2-
的中心原子 S 的价电子对数为( 6+2)/2=4 ,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共形成
4 个 σ 键,根
SO 4
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采纳
sp 3 杂化,空间构型为正周围体型;
( 3)氨分子中有一对末成键电子对,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是极性分子;
NH 4F 分子中的氢
键 F-H ··· N (或 N-H ··· F );
( 4)①依据 A 点的坐标,能够判断晶胞底面的面心上的原子 B 的坐标参数为 ;
②处于面对角线上的 Ni 、Cu 原子之间距离近来,设两者之间距离为 a cm ,晶胞面对角线长度
等于 Ni 、Cu 原子距离的 2 倍,而面对角线长度等于晶胞棱长的
倍,故晶胞棱长 =2a cm ×
/2=
a cm ,晶胞质量 =(59+64 × 3)/N A g ,故(
a cm )3× dg · cm -
3 =(59+6
4 × 3)/N A g ,解得
a=
【点睛】此题考察物质结构与性质,波及核外电子排布、空间构型与杂化方式判断、配位键、
电离能、晶胞计算等,掌握均派法进行晶胞有关计算。
12. 物质 C 是高升白细胞的常有药物设计合成C 的路线以以下图所示:
已知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①的反响条件为 ____;A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_____。
(2) 试剂 X 的结构简式为 ____, 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其反响种类为 _____。
(3) 物质 B 与 H2依照物质的量之比1:1 加成获取物质T。
写出一种切合以下条件的T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
①属于芬芳族化合物
②lmol 该物质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响生成 2 mol CO 2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 2 组汲取峰 , 其面积比为6:2
(4) 以 R″— CHO代表 X 写出 X 与苯酚在必定条件下形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
(5) 设计以甲醛、乙醛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
选 )_____________ 。
【答案】(1). NaOH 水溶液,△(2).醛基(3).(4).
(5).消去反应(6).
等其余合理也可(7).(8).【分析】
【剖析】
①反响是卤代烃
②催化氧化生成在 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
, A 为
,
,由信息
得 X 为,A与X发生反响③得,④浓硫酸、加热的
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响生成,再发生银镜反响,被氧化成羧酸
盐,酸化后生成B,B 为,B经反响⑥脱羧得C,。
( 5)由赐予的信息,可知由 1 分子乙醛与 3 分子HCHO发生加成反响能够获
取
C(CH2OH)3CHO,而后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获取C( CH2OH)4。
【详解】( 1)①反响是卤代烃在 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
;A 为, A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
( 2) A与 X 发生反响③得,由信息
得 X 为,经④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
应生成,方程式为
;
(3) 物质 B 为与H2依照物质的量之比1:1 加成获取物质
T。
T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特色:①属于芬芳族化合物,含有
苯环;②lmol 该物质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响生成2 mol CO2,说明含有两个羧基;③核磁共振氢
谱有 2 组汲取峰 , 其面积比为 6:2 ,结构对称,切合以下条件的 T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可能为:
等。
(4)以 R″— CHO代表 X,X 与苯酚在必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响,形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
( 5))由赐予的信息,可知由 1 分子乙醛与 3 分子 HCHO 发生加成反响能够获取C( CH2OH)3CHO,而后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获取C( CH2OH)4.合成路线流程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