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材分析:
《牛和鹅》一文记叙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
文章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文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文中细致描写了“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标:
1. 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
2.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朗读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具准备:
powerpoint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牛和鹅吗?出示图片,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板书课题),“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轻轻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准“任、惹、握、掐、缚、胳臂”等字音,理解“掐住、无缘无故、束缚”等词语。
3、试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条理。
三、检查初读,再读课文
指名回答,相互补充。
再读课文,抓住描写生动的片断练习朗读。
四、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抄写词语。
2.摘录描写生动的语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朗读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一、开篇明意,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指多名学生名读,
这是怎么回事呢?
2、师陈述:据说,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
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驯良、温顺。
而鹅则相反,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
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
所以鹅不怕人,常常主动去啄人,企图吓唬人。
所以人们都说,(指着大屏幕,学生齐读这句话)
3、师:你相信这句话吗?作者任大霖和他的伙伴都很相信这句话。
下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进一步学习(板书)(齐读)牛和鹅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精读3、4自然段
过渡:牛是怕人的,我们怎么对待它?鹅是不怕人的,我们又怎么做的?请大家自由轻声读读3、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出示3、4自然段)。
学生自读,画句子,圈出描写有关的词语。
学习分析:
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朗读并说出表示我们对牛和鹅不同态度的词语
(对牛)(点击:拍、摸、触、刮、扳、骑)
(对鹅)(点击:远远,才敢,绕个大圈子)从这些句子和词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不怕害怕)
精读5~11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
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
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板书:我)
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请同学们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1、“孩子们大喊了一声,……”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鹅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
你能读出鹅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学生练读!
体会词语:一摇一摆、神气地、伸长脖子、扑打着;腿都软了、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又哭又叫……
同学们练习的很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我们如此的害怕鹅,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金奎叔的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着,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底是哪句话呢?
2、(课件出示):“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
”
“凭这点”是指凭哪一点来欺负人?生答。
那我们该怎么办?是心甘情愿被欺负吗?金奎叔叔说“咱们不答应。
”好,来看看金奎叔面对这只鹅是怎样不答应的?
3、找出金奎叔的做法:(课件出示)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
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
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名回答:“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
你能读出鹅的害怕吗?自己练习读读,谁想读给大家听听?我们一起读读。
4、出示第11自然段,品读,进一步体会不要被鹅把人看得小而吓倒了。
精读12、13自然段
1、请你读读1
2、13自然段,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画出有关的语句。
好,同学们很会读书,能运用不同的符号做出标记!谁来说一说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
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对鹅,也不再怕它。
(板书:不欺负不怕)
2、是啊,金奎叔的话(板书:金奎叔)让作者永远难忘!以后我一直不怕鹅。
有什么可怕的呢?
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谁来说说?(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3、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回答)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配乐)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练习巩固
1、课后推荐阅读:《两个农夫》、《牛鹅换眼》
2、小练笔:由故事得到的启发(读后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与反思第【2】篇〗
一、教材分析
《牛和鹅》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成长故事”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童趣十足的故事:“我”在放学回家途中,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在他的帮助下,“我”
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
本单元有两个语文要素,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第二个语文要素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本节课的设计从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部分内容出发,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发现、困惑、感悟等,让学生直观认识批注,了解批注的角度和方法,通过实践,感受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好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学习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心情。
3. 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 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2. 能借助相关语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回顾内容
1. 课前谈话:上午我们初读了第18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2. 看板书,齐读课题:18 牛和鹅
3. 打开课本,浏览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围绕牛和鹅,先写了什么?还写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4.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理清描写顺序。
(点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唤起学生记忆,梳理出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以及描写顺序:“欺负牛,害怕鹅——被鹅追赶,得到帮助——不再害怕鹅,不再欺负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
(二)朗读句子,感受态度
1.过渡:课文先写了“我们”对牛和鹅的态度,那“我们”是怎么欺负牛的呢?
2.提出要求:请大家拿出铅笔,在文中找到“我们”欺负牛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下来。
3.指名朗读勾画下来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语句:
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
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
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4.朗读句子,引导发现:“我们”对牛做了什么?伸出双手比划比划,用重点记号标出描写动作的词语。
板书:动作描写
5.通过动作描写,大家读懂了“我们”对牛的态度,可以用文中哪句话概括?勾画下来。
6.引导:除了动作描写以外,你还能从哪儿看出“我们”不怕牛?(找出五个“敢”字,读悟)
7.指名回答。
小结,板书:关键词
(点评: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带领学生勾画词句,比划动作理解词义,使学生在读中弄懂了文章内容,加深了理解。
在课文中作记号,在相关内容旁写下自己的发现,将符号批注与文字批注结合起来,使学生建立了批注的概念,了解批注的方法。
)
(三)积累语言,练习仿写
1.过渡:“我们”对待鹅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害怕)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
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3.指导多名学生进行朗读。
谁愿意根据其中一句的描写,上台表演“我们”见到鹅时的动作?
4.上台同学的这些表现让你想到哪个词?板书:害怕
5.师生合作练习。
师以“我们害怕鹅”引导学生读相关句子。
6.拓展体验:你有过“害怕”的经历吗?会做出哪些动作?
7.除“害怕”以外,其他心情如生气、难过、高兴、自豪等也可以用动作描写来表现。
请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一写。
8.写话训练:请学生写一句话,通过动作表现自己的心情。
(有生气、伤心、自豪、着急等)
9.刚才我们在课文的旁边写了不少字,这种阅读方法叫做“批注”。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学生理解内容后,请学生上台表演,知道“我们”害怕鹅时的具体表现,由此过渡到可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心情,并将这个内容与《语文园地》的练习进行整合,用动作表现“生气”“自豪”“快乐”“着急”“伤心”等不同的心情,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表达,降低学生动笔的难度,
提高了课堂效率。
)
(四)自主探究,尝试批注
1.课文中,学习小伙伴也在一旁作了批注,请在这些批注旁标注序号,看看有几处批注。
2.找到第一处批注,请两位同学起立,一位读第一自然段,一位读批注。
批注是一个问句,表示什么?小结,板书:有疑问
3.同桌合作学习第二处批注,讨论:学习小伙伴是从哪个角度给文章作批注的?板书:写得好
4.自读后面的批注,你发现还可以从哪些角度作批注?
5.出示“交流平台”内容: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
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
指名读,齐读。
6.自学第六自然段,找到描写“我”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试着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7.学生独立完成批注。
(点评:这一环节由教师引导发现,到学生合作学习,再到学生自主探究,已基本了解批注的角度。
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放手让学生实践,通过批注和点评、交流,拓宽学生关注的角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方法。
)
(五)自主总结,提炼方法
1.谁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指名交流。
2.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小结。
(点评: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出了有效且很有个性化的方法,对教学重点“批注的方法”既是补充完善,又是拓展巩固。
教师还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今后的读书、学习中,真正做到了学用结合。
)
板书设计:
18 牛和鹅(批注)
欺负、害怕有疑问
动作描写写得好
关键词受启发
总评:
李洁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设计精妙,师生配合默契。
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批注”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读写结合的训练,教学策略实在有效,由扶到放到练拾级而上,教得有层次有智慧有深度。
首先,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突出。
《牛和鹅》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侧重于让学生用文字批注自己阅读时的收获、困惑、见解等,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课文进行文字批注,并利用批注进一步理解课文。
因此,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学习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心情;2.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方法。
教学目标定位非常准确。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再紧扣精彩片段,突出训练重点。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找句子,读句子,悟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之处。
在学习勾画下来的句子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感悟写下来,让学生直观认识批注。
在学生了解批注的角度以后,通过让学生尝试批注,初步掌握批注的方法。
其次,教师整合意识很强,有大语文观。
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语文要素的整合。
一是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思训练的有机结合,朗读训练到位,学生讨论充分,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了一次仿写练习,将读与写结合起来,练习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心情,彰显了学生个性;二是将学习小伙伴的批注与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的内容有机结合,对批注的角度和方法进行小结,也是对学生讨论探究成果的总结和拓展。
第三,重视教学策略渗透,训练有梯度。
课堂上,教师尤其重视朗读指导和过程评价,语言简洁凝炼,方式灵活多样,是一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
课堂中重视朗读训练,有自由读、指读、齐读、师生配合读、结合动作读,每次读都有目的,每次读学生都有提升,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同时,教师能结合学生
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激励了学生,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有童真童趣。
整堂课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学生在课堂中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读、勾画、批注、合作探究“批注”的办法,对重点句反复品读,读出欺牛时的毫不在乎,被鹅欺时的狼狈不堪,感受鹅的嚣张,体会“我”的害怕,在读中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非常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
课文中作者“被鹅追、咬时的狼狈样”特别生动有趣,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的时候让学生加上了动作和表情,整堂课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在“批注”方法的学习上,教师设计精巧,先让学生自主读悟,充分表达,在课中才提出“批注”的概念,然后又讨论批注的方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批注的方法。
总之,这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优质课,李老师做到了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用阅读的的方法来阅读,让所有参与观摩的教师受益匪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与反思第【3】篇〗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牛和鹅》记叙作者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从此再也不怕鹅的故事。
本单元是第二单元阅读策略的延伸和实际运用,是“学习
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牛和鹅》五个批注,从三个角度写,一是对课文内容的疑问,二是对课文内容的体会,三是对课文写法的体会。
课文旁边的空白处有编者示范的批语,其中第二个批注是重点,要求学生看到批语,能结合课文,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体会作者的传神描写。
设计意图
批注与本册第二单元的“提出问题”,与三年级的“预测”都有联系,批注可以预测,可以提问。
本课批注聚焦何处?紧扣单元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带着学生学习如何批注。
通过播放微课,用生动有趣的直观方式跟着小伙伴学习批注的方法和角度,对批注有深入的了解,明白语文书上的五处批注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
再利用课文改编的差异性资源,激发学生批注的兴趣,由扶到放从而掌握批注的方法。
《牛和鹅》(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识记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了解批注,学习课文的批注示范,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重点学习1-4段。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批注示范,尝试多角度进行批注。
[课程资源]
微课“如何做批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人生有一个特别美好的阶段,那就是童年。
童年啊,就像冰心奶奶说的那样。
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出示PPT)看一看第六单元,我们又要学习什么新本领呢?指名读。
2、让我们走进18课的学习,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18、牛和鹅,看到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3、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把“牛”写得比“鹅”小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吧。
二、检查词语
1、第一组:霖哥儿金奎叔任大霖
(1)指导读好儿化音,“哥儿”是对男孩子的称呼,谁来喊一喊,注意儿化音,本文中的“霖哥儿”指的是谁?出示:任大霖,“任”在做姓的时候读第二声,谁来读。
(2)我们在读到一篇文章的时候,了解作者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帮助,谁来读一读,作者的介绍。
这篇文章就是任大霖写他童年时期发生的一件事。
2、第二组:嘎嘎吁哩哩哩啪嗒啪嗒
(1)第一个词是鹅的叫声,谁来读一读,鹅如果高兴的时候,它一定这样叫——;如果鹅生气的时候,它一定这样叫——。
(2)第二个词是唤鹅的声音,假如那里有一群鹅,你会这样唤
他们——,鹅到了这边,你会这样唤他们——
(3)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
(4)听了你们的喊声,鹅跑过来,发出——,听一只鹅跑过来了,读——,听一群鹅跑过来了,读——
3、第三组:扳牛角捶牛背握脖子摔酒瓶
注意读好动词,读出节奏感。
这四个词语,前两个是我们对待牛的动作,后两个是金奎叔对鹅的动作。
三、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着主要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小结:我欺负牛怕鹅,金奎叔帮着我赶走鹅,我改变对牛和鹅的态度。
四、学习批注
(一)了解课文批注
1、快速看看课文:这篇课文的形式与平时的课文一样吗?课文边有一些小字,这篇文章是任大霖写的,那这些小字又是谁写的呢?
2、读文时把思考记录在课文旁,这种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就是“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3、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谁来读?这一处是写在第一段的,读了第一段读者这样写道——
课文一共有几处这样的批注,一共五处批注。
4、老师的批注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了,快来帮帮老师,让批注回
到他们合适的位置。
第二次批注谁来读,他应该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5、我们帮着批注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在找的过程中,你发现了批注的什么特点。
6、跟着小伙伴学习批注,播放微课。
现在你对批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7、我们语文书上的这五处批注其实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的,你能说一说吗?
8、板书:疑问写法体会启发
(二)尝试批注
1、引领批注
(1)老师读了课文前两段,觉得很有意思,有话想说,也进行了批注。
读读1、2段,你有什么话想说,写在相应的位置。
(2)出示老师的批注:单独成段强调了大家的观点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2、练习批注
(1)《牛和鹅》今年选入我们的课本有一点改动,你看这是去年的课文,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了吗?在原来的课文中,三四段的位置上原来也有一处批注,那读者究竟是从什么角度进行的批注,又批注了什么呢?
(2)你试着从你感兴趣的角度来对3、4段进行批注。
如果从写法的角度批注,你一定会这样写——
如果从有体会的角度批注,你一定会这样写——
牛和鹅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人们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五、学习生字
1、认识生字。
(出示生字)鹅这么目中无人,老师可看不下去了,我们来进行抓鹅识字游戏,老师来指,你们读,我们一起把鹅抓起来。
2、本课当中有很多带有提手旁的字,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摸、捶、握、摔、掐,谁来记一记这些字的字形。
3、出示田字格,谁来说一说,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
在你的练字书上每个字练习两遍,指导书写“捶、摔”。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有一个批注之法送给大家,希望大家以后读书的过程中能够边读边思,出示:静心凝神,细读课文;勾画圈点,读过留痕;所思所感,随手记录。
三言两语,理解更深。
七、作业
1、在练字手册上练写本课六个生字;
2、用学过的方法批注阅读P78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