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作者:方诣
来源:《成功》2017年第26期
一、实验目的
1.知识与技能:了解CO2的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量对比实验直观感受到澄清石灰水更适用于检验CO2;NaOH溶液更适用于吸收CO2。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生活元素融于化学实验,让学生发现食品保鲜膜、注射器、双面胶等生活用品也能用于改进和创新实验。
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化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创意。
二、改进意义
1.将CO2的性质实验装置微型化、实验步骤简便化、能同时验证CO2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
使用T形玻璃管、铜丝、双面胶、纸片等搭建了一个证明CO2性质的微型装置。
2.关于吸收和检验二氧化碳选择什么药品一直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难点,利用注射器定量对比NaOH溶液、水、澄清石灰水,直观明确的可以得出澄清石灰水更适用于检验CO2;NaOH 溶液更适用于吸收CO2的结论,同时可以得知水溶解CO2体积比约为1:1。
而且还强化了学生对注射器有刻度这一特点的认识。
3.食品保鲜膜优化了气体的密封,并且便于用注射器抽取气体,双面胶参与了T型微装置的搭建,注射器也是生活中可以见到的物品。
这些生活元素在化学实验中的融合,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回归生活的教育哲学”,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创意。
三、实验准备
药品:石灰石,稀盐酸,蒸馏水,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蓝色石蕊试纸,细铜丝。
仪器及生活用品: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注射器,烧杯,T形玻璃管,食品保鲜膜,双面胶,火柴。
四、实验内容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3瓶二氧化碳,食品保鲜膜密封。
2.将二氧化碳气流通入垂直放置的T形管。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分析
将一张紫色石蕊纸片(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替代)平均撕成两片,都用水湿润后放入对称的T形玻璃管两端。
将一根贴有干燥紫色石蕊纸片的铜丝固定在T形管中。
将石灰石和稀盐酸继续反应的CO2气流通入垂直放置的T形管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干燥纸片无现象。
下方的湿润纸片先变红。
干燥的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在有水的情况下可以使之变红。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3.利用注射器对比NaOH溶液、水、澄清石灰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情况。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分析
取三只注射器分别吸入1毫升NaOH溶液、蒸馏水、澄清石灰水。
三只注射器分别从三瓶收集的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抽取一定体积的CO2。
堵住蒸馏水注射器的针管口,震荡,推动活塞至松手后弹回固定的位置,观察刻度。
刻度约减少1毫升。
液体无明顯现象。
一体积水大约吸收一体积CO2。
堵住NaOH溶液注射器的针管口,震荡,推动活塞至松手后弹回固定的位置,观察刻度。
气体全部被吸收。
液体无明显现象。
一体积NaOH溶液能吸收较多体积的CO2。
堵住澄清石灰水注射器的针管口,震荡,推动活塞至松手后弹回固定的位置,观察刻度。
刻度减少约1毫升。
液体中白色浑浊。
澄清石灰水吸收CO2的量很少,但是遇会到CO2有明显的变浑现象。
五、实验结论:
1.CO2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2.CO2密度比空气大;CO2能溶于水,一体积水约能溶一体积CO2。
3.澄清石灰水更适用于检验CO2;NaOH溶液更适用于吸收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