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4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省XX市2014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A. 因地制宜,减轻盐碱
B. 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 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 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2.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 三江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答案】
1.A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分析,该农业模式是池塘-台田模式,既解决了农业生产的土地问题,又解决了土地盐碱化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因地制宜发展农业,A对。
塘泥筑台田,对该地
的整体海拔没有影响,B错。
该生产模式没有节省人力的机械设施,不能减轻农民负担,C 错。
生产过程中没有农药的使用,不会加重农药污染,D错。
2.读图,根据图中的农作物类型分析,小麦、玉米是北方作物,C、D错。
三江平原不适宜棉花生长,A错。
华北地区有土地盐碱化问题,需要淋盐改造土壤,B对。
考点:区域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区位条件的治理改造。
读我国某工业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该工业部门可能是
A. 钢铁工业
B. 电力工业
C. 制糖工业
D. 电子工业
4.影响该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资金
C. 技术
D. 原料
【答案】
3.C
4.D
【解析】
试题分析:
3.读图分析,钢铁工业分布在原料、燃料丰富地区,或靠近市场,东南沿海地区缺少煤铁资源,不可能是钢铁工业,A错。
电力工业分布在河流中上游或煤炭资源丰富地区,不会分布在沿海与河流下游地区,B错。
电子工业分布在技术水平高的地区,主要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D错。
制糖工业有甘蔗制糖,分布在南方。
还有北方中温带地区,以甜菜为原料的
制糖工业,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准噶尔盆地都是甜菜产区,C对。
4.结合前面分析,制糖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长距离运输会影响糖分含量,需要靠近原料产地,D对。
A、B、C错。
考点: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
读中国国际会议城市排行榜(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由图可知
A.在南方举办的国际会议次数远多于北方
B.在中西部举办的国际会议集中在川、陕两省
C.图示时间内,我国的直辖市都举办过国际会议
D.举办国际会议的北方城市数量远少于南方城市
6.与举行国际会议无.关的是
A.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B.社会治安条件好,安全度高
C.市内交通快捷,交通优势显著D.是中国首都,国际知名度高
7.举办国际会议数量世界排名可能高于的城市是
A.吉隆坡 B.新加坡C.底特律 D.科伦坡
【答案】
5.D
6.C
7.B
【解析】
试题分析:
5.读图,根据图中数字计算,在南方举办的国际会议次数少于北方,A错。
在中西部举办的国际会议集中在川、陕、鄂三省,B错。
图示时间内,我国的直辖市XX没有举办过国际会议,C错。
举办国际会议的北方城市主要是、XX、XX、XX,数量远少于南方城市,D对。
6.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是中国首都,国际知名度高。
社会治安条件好,安全度高,所以A、B、D都有关。
市内交通并不快捷,因人流、车流量太大,没有交通优势,C无关,选C。
7.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新加坡是城市国家,底特律是汽车工业城市,科伦坡是斯里兰卡的首都。
四个城市中,新加坡位于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通枢纽上,是马六甲海洋的咽喉,交通便利。
生态环境保护的好,有花园城市之称。
所以最可能举办会议数量高于,B 对。
其它三城市交通位置不如新加坡重要,环境质量也相对较差,应该较少,A、C、D错。
考点:读图能力,、新加坡等城市的区位优势条件。
今年正月初五,XX市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下图是正月十二拍摄于XX市一中南校区开阔地土堆上的积雪照片,积雪未曾受到人为活动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由图推断主要拍摄方向为
A.由东向西B.由南向北C.由上向下D.无法判断
9.与此现象原理最类似的是
A.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较低B.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
C.安第斯山脉南段西坡雪线较低D.太行XX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
【答案】
8.A
9.B
【解析】
试题分析:
8.读图,XX位于北温带,积雪在土堆的南面先融化,北面融化晚。
由此判断,有积雪的一面是北面,拍摄者是面朝西进行的拍照,A对。
B、C、D错。
9.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较低,是因为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A错。
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一是因为北坡是迎风坡,二是因北坡是阴坡,温度低,与图示现象类似,B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坡雪线较低,是因为是迎风坡,C错。
太行XX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是因降水较多,D错。
考点:地图上的方向,地形对气候(降水)的影响,影响雪线的因素。
我国泰山站(76°58′E,73°51′S)位于中国南极XX站与昆仑站之间,距XX站约522公里,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据材料推测昆仑站的纬度最接近
A. 80°S
B. 66°S
C. 78°S
D. 68°S
11.泰山站的建筑特点及其作用是
A. 环形外表避免暴雪、强紫外线照射
B. 碟形结构防干燥、烈风、酷寒
C. 特种钢结构防酷寒、高温、冻胀、冻融
D. 建筑架空离地避免迎风面大雪掩埋
【答案】
10.A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10.读图可以看到,XX站、泰山站、昆仑站经度相似,三地在一条直线上,可以忽略经度差异。
泰山站距XX站约522千米,纬度差约4.7度。
从图上判断,泰山站距昆仑站约是距XX站的1.5倍,纬度差应大于6度。
泰山站纬度73°51′S,由此推测昆仑站纬度最接近80°S,A对。
B、C、D错。
11.读泰山站图形,建筑最大特点是建筑架空离地,这样的作用是避免迎风面大雪掩埋,D 对。
环形外表,不能避免暴雪、强紫外线照射,A错。
碟形结构,对防干燥、烈风、酷寒意义不大,B错。
这里不会有高温天气,特种钢结构,与防高温无关,C错。
考点:地图上的距离、纬度的计算,南极考察站的建筑特点。
12.(10分)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
(1)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上图四个海区的哪一个海区,台风过境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
(2)台风过境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风暴潮,简述风暴潮的减灾对策。
(6分)
【答案】
(1)④区域(2分)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2分)
(2)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
(任答三点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影响美国的飓风主要形成于大西洋洋面,根据经度判断应是④区域。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是低压中心。
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最大。
所以台风过境前后,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台风过境可能引发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
所以要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
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
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工程或堤防工程等工程措施。
考点:自然灾害的分布及特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二、双选题(题型注释)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得分
四、判断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得分
五、综合题(题型注释)
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L湖原是XX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
(1)试描述L湖湖底坡度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6分)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6分)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6分)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设一造纸企业,试评价该造纸企业的区位条件。
(8分)
【答案】
(1)(L湖湖底)西、北侧坡度较小;东、南侧坡度较大。
(2分)
理由:(湖泊水位就是等高线),(湖泊)西、北侧水位线(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小;东、南侧水位线(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大。
(4分)
(2)(湖泊)西侧地势较平坦(坡度较小),浅滩面积广;(甲)河流注入,(淡)水资源丰富;(湖泊)西侧河流注入较多,湖泊盐度较小。
(6分)
(3)(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湖(甲河)水量减少(2分);湖泊水位下降,水量减少,出湖水量(乙河水量)减少(2分);蒸发旺盛,盐分在湖泊中积累(2分),(湖泊盐度逐渐升高)。
(4)有利条件:(芦苇)(造纸)原料丰富;水资源丰富。
(4分)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易产生水污染及生态问题。
(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L湖湖底最高和最低水位线的分布判断,湖泊西、北侧水位线(湖泊水位就是等高线)稀疏,说明湖的西、北侧坡度较小。
坡度较大。
东、南侧水位线密集,说明东、南侧坡度较大。
(2)读图,结合前面分析,湖泊西侧地势较平坦,坡度较小,浅滩面积广。
西侧有甲河流注入,淡水资源丰富,西侧湖泊盐度较小。
该地位于干旱区,湖水蒸发旺盛,东侧缺少河流淡水注入,盐分较高,不能生长芦苇。
(3)从自然因素分析,L湖位于干旱地区,蒸发旺盛,盐分在湖泊中积累,湖泊盐度逐渐升高。
从人类活动角度分析,该地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
湖泊水量减少,出湖水量减少,乙河水量减少,与河流淡水水体交换量少,导致东部盐度升高。
(4)结合材料分析,湖西部芦苇分布广,发展造纸工业的原料丰富。
从图中河流分布看,该地水资源比较丰富。
因此判断有利于造纸业的发展。
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造纸业是水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发展造纸工业,容易产生水污染和生态问题。
这是发展造纸业的不利条件。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14.(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XX岛被誉为椰岛,XX椰子产量占全XX岛一半还多。
洋流是椰树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当成熟的椰果掉落到海滩上或海水里,被暖湿的洋流载到适合的环境,就生根发芽,繁衍成林。
椰树喜光耐盐,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高温湿热、年均温24度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的环境下。
材料二:XX岛本地椰树品种是经过漫长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XX本地高”,但跟东南亚优良椰种相比,具有挂果晚、产量低的缺点。
近年有人直接从东南亚引进优良品种栽种,却没有成功。
材料三:XX岛气温、降水、台风频次、椰树种植等资料(下图)
(1)简述XX岛台风频次的分布特征。
(6分)
(2)分析椰树主要分布于XX岛东部而不是西部的原因。
(8分)
(3)简析XX岛栽种东南亚优良品种却没有成功的原因。
(6分)
【答案】
(1)分布不均;从东(南)往西(北)影响次数减少;XX、万宁附近次数最多,中部和西北部几乎不受台风影响。
(6分)
(2)XX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大,降水更加丰富;暖湿洋流和台风为东部地区增加了更多降水;中部山地的阻挡使东部地区受冬季南下冷空气影响小,年平均温度高,四季温差小;洋流携带椰果到达XX东部,种植历史悠久。
(8分)
(3)XX跟东南亚相比,纬度更高,温度较低;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受台风影响大;椰树品种没有经过改良,直接载种,不易成功。
(任答三点给6分)
【解析】
(1)分布特征要说明变化的规律和地区分布的差异。
读材料三XX岛台风频次图分析,根据图中等值线判断,XX岛台风频次分布不均,从东或东南往西或西北次数逐渐减少。
XX、万宁附近次数最多,中部和西北部几乎不受台风影响。
(2)读XX岛椰树种植分布图分析,XX东部地区椰树种植面积大,西部小。
根据XX岛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东部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更加丰富。
暖湿洋流和台风为东部地区增加了更多降水。
根据XX岛气温分布图,该地一、七月均温分布表明,东部地区受冬季南下冷空气影响小,年平均温度高,冬夏温差小,更适宜椰树生长。
洋流携带椰果到达XX东部,种植历史悠久。
(3)根据材料,椰树适宜生长在高温湿热、年均温24度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的环境下。
XX跟东南亚相比,纬度更高,结合材料三图可以看到,XX的温度较低。
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受台风影响大。
自然条件与东南亚有明显差异,所以椰树品种没有经过改良,直接载种,不易成功。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条件。
15.(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步沟滑雪场位于XXXX市武安市七步沟景区东南方,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该滑雪场存雪时间长达120多天,滑雪场具有国际标准的高级、中级、初级雪道各1条,飞碟雪道2条,雪地摩托道1条。
人工造雪系统覆盖全部雪道,再配以得天独厚的天然降雪,使七步沟滑雪场具备雪期长优势。
七步沟滑雪场的建立,弥补了XX南部地区冬季旅游热点的不足。
试分析七步沟滑雪场吸引游客的原因;并为七步沟滑雪场的长远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原因:XX南部滑雪场地稀少,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交通便利;距离(XX市)客源市场近等等。
(任答两点给4分)
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增加集群状况;继续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做好安全防X工作;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任答三点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由材料可知,七步沟滑雪场位于XXXX市武安市七步沟景区东南方,XX南部滑雪场地稀少,所以该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
该地的交通便利,便于游客集散。
距离XX市客源市场近,吸引的游客多。
要长远发展这一特色景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增加集群状况。
继续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
做好安全防X工作,接待游客时要考虑景区的环境承载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考点: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区的发展规划。
16.(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图甲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乙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
(1)据图回答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什么(4分)
(2)判断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并简述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
(6分)
【答案】
(1)从环境摄取、摄食(4分)
(2)汽车尾气(2分)。
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任答两点给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甲,根据箭头方向分析,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从环境摄取或通过摄食进入人体。
(2)读图乙,可以判断高速公路两侧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
要降低这种污染,应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考点:环境污染的类型及途径,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