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元义士罗开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元义⼠罗开礼
抗元义⼠罗开礼
来源: 中国吉安⽹—井冈⼭报 2016-06-20 08:31
罗开礼(公元1198—1277年),字正甫,号⽔⼼,⼈称抗元义⼠罗开礼,今永丰县瑶⽥镇⽔⼼村⼈。
罗开礼青壮年的时候,正是南宋王朝风⾬飘摇时期,朝廷腐败,奸权当道。
满腹经纶的罗开礼不愿与当权者为伍,故没有去求取功名,⼀直在家乡习⽂练武,⼴交社会上的武林志⼠和江湖豪杰。
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罗开礼迫于世俗压⼒,才⾛出⾃⼰修筑的河围寺,进京求取功名,⼀试即中进⼠,并被朝廷任命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儒学教授。
在罗开礼看来,踏上仕途,忧国忧民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朝廷腐败,奸⾂当道,即使是赴任也起不到什么作⽤。
于是,罗开礼以家务事繁多为由,向朝廷请辞赴任。
不久,朝廷⼜颁发⼀道圣旨,改授为袁州武冈军教授,但是,他还是拒绝赴任,并向朝廷表⽩,国家危机之时,⼀定会全⼒以赴。
咸淳年间,蒙古军步步进逼江南,半壁江⼭烽⽕连天,南宋王朝危在旦⼣。
也就在这个时候,⼒主抗元的民族英雄⽂天祥,抗元兵败回到家乡以后,为激励各地的豪杰英雄共赴国难四处奔跑。
当听说永丰有⼀志⼠知识渊博,能⽂善武,忧国忧民。
于是,⽂天祥风尘仆仆来到永丰⽔⼼村的河围寺,受到了罗开礼的热情款待。
在⽂天祥爱国热情的感召下,罗开礼毅然决定不去袁州赴任武冈军教授,追随⽂天祥抗击元军,收获中原失地。
于是,罗开礼号召家乡⼈民,“国家危急,匹夫有责”,并四处奔⾛,发动各地英雄豪杰、名⼈绅⼠、劳苦百姓,有钱的出钱,有⼒的出⼒,动员年轻的踊跃投军,抵抗外敌。
他⾃⼰也将全部家产捐出,在⾃⼰的家乡永丰县城募养和亲⾃操练军兵。
⼀时间,罗开礼的家乡⽔⼼便有了⼀⽀声势浩⼤的抗元义军。
次年七⽉,元军占领了永丰县城,当元军将领帖⽊律得知罗开礼⼿下有⼀⽀抗元的武装部队以后,⽴即派出已投靠元军的罗开礼好友王俊先前来⽔⼼村劝降,并许以⾼官厚禄,企图将这⽀抗元武装⼒量为元军所⽤。
罗开礼与⽂天祥紧急商议,决定智取永丰县城。
罗开礼率领义军浩浩荡荡开进永丰县城,趁元军毫⽆防备之际,突然⼀举奋起,消灭了占领县城的元军,活捉了元军将领帖⽊律,斩杀了降敌的原好友王俊先、⽑遂勇⼆⼈,光复了永丰县城。
⽂天祥得知永丰县城被义军占领以后,随即任命罗开礼为永丰县知县兼永丰招抚使,驻扎和坚守永丰。
宋景炎⼆年(公元1277年),⽂天祥派遣江西安抚副使邹沨率领数万义军云集永丰,与罗开礼⼀道镇守在永丰境内,训练军兵,养精蓄锐,准备对元军开战。
是年七⽉,邹沨、罗开礼部奉⽂天祥旨意出师,发起了对吉州、赣州、南昌、安雄等地的元军反攻,⼤败了元军。
后⼜挥师宁都、于都,⼜节节得胜,从此义军名声⼤作,军威⼤振。
⽓势威猛的抗元⼒量,沉重地打击了元军的嚣张⽓焰。
元军为消灭南宋⽂天祥这股抗元的有⽣⼒量,⼋⽉,急调元帅李恒,率领五万铁骑,在赣南的兴国县与⽂天祥的宋军展开了激战。
由于宋军寡不敌众,再加上步兵不敌骑兵⽽⼤败。
⽂天祥即命宋军向永丰⽅向撤退,当退⾄永丰君埠的空坑村时,宋军⼜被元军包围,情况⼗分危急。
正在这时,罗开礼及时赶到救援,也终因元军众多,最后,宋军、义军战⽃到不⾜百⼈的兵⼒。
就在这危急关头,罗开礼为掩护⽂天祥突围,保住这位民族英雄,他不惜⾃⼰的⽣命,换上⽂天祥的⾐冠,带领数骑疾驰相反⽅向,并故意扬起漫天尘⼟,引诱元军重兵追赶。
⽂天祥趁机脱险了,罗开礼因为地理情况熟悉,也安全地离开了君埠,不幸的是这⽀抗元部队也在这场战⽃中打没了。
罗开礼回到家乡以后,念念不忘他的抗元决⼼,继续着他的抗元梦想。
据说他只⾝来到陶唐的⼤仙岩溶洞,在溶洞中撒⾖成将,剪纸为兵,企图⽤神话中的操炼天兵,与元军抗衡到底。
可是,没过多久,由于叛徒告密,元军冲进溶洞,逮捕了罗开礼,关进了吉州(今吉安)监狱。
罗开礼在狱中不屈不挠,誓死不降,绝⾷⼋⽇,壮烈牺牲于狱中,时年80⾼龄。
⽂天祥得到罗开礼以⾝殉国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当即写下了《祭招抚使罗⽔⼼先⽣⽂》:“江西义⼠勤王者众,未有如公之劲⽓诋胡,奋起死节,捐躯就义。
若风霆⽇星,忠烈伟哉!”,以⽰悼念。
(罗会清录⼊)。